借贷记账法口诀26个字
- 格式:docx
- 大小:19.18 KB
- 文档页数:10
会计科目分类表及借贷方向口诀资产增加借方记,就像存钱罐进币。
好比你有小储蓄,钱放进去是加积。
库存现金和银行,多了都往借方移。
应收账款若增加,那是别人欠你滴。
存货变多也借方,货物入库好欢喜。
固定资产买进来,借方记录莫犹疑。
无形资产同理在,增加就把借方栖。
总之资产要增多,借方方向要牢记。
负债减少借方凑,好像债务被放走。
应付账款若少付,借方表明已减负。
短期借款还一些,那得借方来记录。
长期借款也一样,还钱就在借方处。
好比你借了东西,归还部分借方书。
负债类的科目减少向着借方赴。
要把这个规则懂,会计入门不再苦。
所有者权益很重要,增加贷方来报道。
实收资本投进来,贷方表示在升高。
资本公积有增加,也是贷方来挂号。
盈余公积多起来,贷方方向不会跑。
未分配利润增长,贷方就是它归巢。
就像小树苗长大,成长就向贷方靠。
所有者权益变化,贷方体现真巧妙。
成本类的借方增,好似生产在加能。
生产成本在上升,借方表明在进行。
制造费用若增多,同样借方来表明。
就像做蛋糕成本,原料多用借方升。
成本增加记借方,生产过程看得清。
要是成本有变动,借方永远是先行。
收入增加贷方迎,仿佛赚钱喜气盈。
主营业务收入涨,贷方数字往上顶。
其他业务收入添,贷方也是它身影。
就像小花开满地,收入增加贷方挺。
收到钱款入囊中,收入贷方来显形。
要想把这收入记,贷方方向要笃定。
费用增加借方行,如同花钱心会疼。
管理费用变多了,借方记录来证明。
销售费用若增大,也是借方来表明。
财务费用有增加,借方肯定不躺平。
就像口袋钱流走,费用增加借方留。
这个规则要记好,会计记账不忧愁。
资产借方来增加,减少可就贷方啦。
就像玩具一大堆,卖掉几个就减下。
存货若是卖出去,贷方表示数量滑。
固定资产报废时,贷方也把它记下。
资产类呀有增减,借贷方向别搞砸。
就像东西有来去,借贷分清乐哈哈。
负债贷方来增加,就像又把债来拉。
应付票据新开张,贷方记录负债加。
预收账款若变多,贷方数字往上爬。
好似答应别人事,债务增多贷方押。
借贷记账法口诀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
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
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我编写了以下口诀,并命名其为“记账规则之歌”。
记账规则之歌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我们也可以把七种方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
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
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跨期摊提账户的账务处理跨期摊提账户主要包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
待摊费用实际是先付费后分摊的费用,主要属于资产性质。
预提费用实际是先预计后付费的费用,主要属于负债性质。
他们的共同点是收益期是若干个会计期间(月)。
他们的核算规律可以结合以下的口诀进行理解记忆。
待摊预提之歌待摊预提都跨期,权责发生来摊提。
先花货币是待摊,后掏腰包走预提。
支付待摊借方记,贷方资金来放弃.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费用进损益。
预提费用贷方提,四费借方来对应。
付费借方减预提,现金存款别忘记。
这个口诀可以这样解释:第一句指出按照账户的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都属于跨期摊提费用,二者核算的基础都是“权责发生制”.第二句指出了二者在资金耗费时间先后的区别。
第三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
借贷记账法口诀26个字为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另外,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如下:
一、借贷记账法口诀26个字怎么理解
借贷记账法口诀一般是指《记账规则之歌》,具体口诀是: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借贷记账法指的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
二、借贷记账的规则的基本要求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1、在运用借贷记账法记账时,对每项经济业务,既要记录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又必然要记录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即“有借必有贷”;账户借方记录的金额必然等于账户贷方的金额,即“借贷必相等”。
2、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
3、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借贷记账法口诀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
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
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
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我编写了以下口诀,并命名其为“记账规则之歌”。
记账规则之歌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我们也可以把七种方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
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
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
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跨期摊提账户的账务处理跨期摊提账户主要包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
待摊费用实际是先付费后分摊的费用,主要属于资产性质。
预提费用实际是先预计后付费的费用,主要属于负债性质。
他们的共同点是收益期是若干个会计期间(月)。
他们的核算规律可以结合以下的口诀进行理解记忆。
待摊预提之歌待摊预提都跨期,权责发生来摊提。
先花货币是待摊,后掏腰包走预提。
支付待摊借方记,贷方资金来放弃。
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费用进损益。
预提费用贷方提,四费借方来对应。
付费借方减预提,现金存款别忘记。
这个口诀可以这样解释:第一句指出按照账户的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都属于跨期摊提费用,二者核算的基础都是“权责发生制”。
第二句指出了二者在资金耗费时间先后的区别。
第三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
借贷记账法增减口诀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
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
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
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我编写了以下口诀,并命名其为“记账规则之歌”。
记账规则之歌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我们也可以把七种方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
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
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
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跨期摊提账户的账务处理跨期摊提账户主要包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
待摊费用实际是先付费后分摊的费用,主要属于资产性质。
预提费用实际是先预计后付费的费用,主要属于负债性质。
他们的共同点是收益期是若干个会计期间月。
他们的核算规律可以结合以下的口诀进行理解记忆。
待摊预提之歌待摊预提都跨期,权责发生来摊提。
先花货币是待摊,后掏腰包走预提。
支付待摊借方记,贷方资金来放弃。
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费用进损益。
预提费用贷方提,四费借方来对应。
付费借方减预提,现金存款别忘记。
这个口诀可以这样解释:第一句指出按照账户的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都属于跨期摊提费用,二者核算的基础都是“权责发生制”。
第二句指出了二者在资金耗费时间先后的区别。
第三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
第四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分摊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待摊费用”。
2023年最新的借贷记账法口诀26个字在借贷记账法教学实践中,借助于资产负债简表变换来穿针引线,厘清了会计等式、账户结构和借贷记账法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揭开了会计平衡的神秘面纱,对借贷记账法的学习起到了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作用。
那么借贷记账法的窍门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解开借贷记账法的诀窍,希望能帮到你。
借贷记账法的诀窍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资产=权益权益=负责+所有者权益资产类科目:借方增加贷方减少负债类科目:借方减少贷方增加经济业务类型:1、资产内部增减变动例:购入材料借:原材料贷:银行存款/现金2、资产增加负债增加例:购入材料未付款借:原材料贷:应付账款3、资产减少负债减少例:用银行存款归还了材料款借:应付账款贷:银行存款4、负债内部增减变动例:未付出的工资转入其他应付款借:应付工资贷:其他应付款借贷记账法的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种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学习借贷记账法,必须认真掌握它的理论基础、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公式等内容。
理论基础借贷记账法的对象是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过程及其结果。
这个过程及结果可用公式表示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收入-费用=利润(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3)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4)上述方程式被称为会计等式,通常将(1)式称为会计恒等式。
上述会计等式主要揭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会计主体内各会计要素之间的数字平衡关系。
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就必然有相应数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与之相对应;反之,有一定数量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就一定有相应数量的资产与之相对应。
第二,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相互联系。
在一个会计要素的项目发生变化时,在同一会计要素的另项之间,或另一类会计要素的一项也必然发生增减变化,以维持等式的平衡关系。
第三,等式有关因素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分列于等式的两边,左边是资产,右边是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会计六大要素借贷方向口诀会计六大要素借贷方向口诀: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
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内容不同。
(一)资产类账户的结构
在资产类账户中,它的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
在同一会计期间(年、月),借方记录的合计数额称作本期借方发生额,贷方记录的合计数称作本期贷方发生额,在每一会计期间的期末将借贷方发生额相比较,其差额称作期末余额。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
(二)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
(三)成本费用类账户的结构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账户的借方记录费用成本的增加额,账户的贷方记录费用成本转入抵销收益类账户(减少)的数额,由于借方记录的费用成本的增加额一般都要通过贷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没有余额。
如果有余额,也表现为借方余额。
(四)收益类账户的结构
收益类账户的结构则与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基本相同,收入的增加额记入账户的贷方,收入转出(减少额)则应记入账户的借方,由于贷方记录的收入增加额一般要通过借方转出,所以账户通常也没有期末余额。
如果有余额,同样也表现为贷方余额。
初级会计实务记忆口诀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口诀:
1. 借贷要平衡,资产负债要相等。
2. 借方增加,贷方减少。
3. 资产、费用借方记,负债、所有者权益贷方记。
4.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应收票据、应付票据,均属于负债类。
5. 成本要分摊,费用要确认。
6.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税金及附加-所得税费用。
7. 营业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8. 固定资产减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9. 存货是流动资产,按期末成本计量。
10.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短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
请注意,这些口诀仅供参考,请在学习和应用时结合具体的会计规定和准则进行理解和操作。
会计基础借贷记账法的口诀记账规矩之歌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跟它正相反。
损益账户要分辨,开销收入不普通。
收入增加贷方看,变少借方来结转。
会计核算有七种根本核算办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跟考核证据、登记账簿、本钱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咱们也可以把七种办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会计核算办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
复式记账最神秘,家庭理财知识ppt填审证据不容易。
登记账簿要仔细,本钱核算讲效益。
财产清核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跨期摊提账户的账务处理跨期摊提账户主要包括待摊开销跟预提开销账户。
待摊开销实际是先付费后分摊的开销,主要属于资产性质。
预提开销实际是先预计后付费的开销,主要属于欠债性质。
他们的共同点是收益期是若干个会计时期月。
他们的核算规律可以联合以下的口诀举行理解记忆。
待摊预提之歌待摊预提都跨期,权责发生来摊提。
先花货币是待摊,后掏腰包走预提。
支付待摊借方记,贷方资金来放弃。
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开销进损益。
预提开销贷方提,四费借方来对应。
付费借方减预提,现金存款别忘掉。
这个口诀可以这样解释:第一句指出依照账户的用途跟结构举行分类,待摊开销跟预提开销都属于跨期摊提开销,两者核算的基础都是权责发生制。
第二句指出了两者在资金耗费工夫先后的差别。
第三句对应的待摊开销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待摊开销贷:银行存款。
第四句对应的待摊开销在分摊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开销贷:待摊开销。
其实这个分录的借方大概是制造开销,也大概是管理开销等,主如果时期开销,综上所述言其进损益。
第五句对应的预提开销在提取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开销贷:预提开销。
其借方主如果制造开销、管理开销、财务开销、营业开销,综上所述是四费。
第六句对应的预提开销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预提开销贷:银行存款。
当然,以上会计分录中的银行存款也可以是现金,两者都属于货币资金。
利用口诀理解记忆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本钱法股利核算口诀当年分从前,本钱来冲减。
会计大类借贷方向口诀在学习会计的过程中,借贷方向的判断是一个关键的知识点,也是很多初学者容易感到困惑的地方。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套会计大类借贷方向的口诀。
一、资产类科目资产增加记借方,资产减少记贷方。
这是因为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当企业获得一项资产,比如购买了一台新设备,资产增加,所以记在借方;当企业处置资产,比如出售了一批存货,资产减少,所以记在贷方。
例如,企业用银行存款购买原材料,银行存款减少,记贷方;原材料增加,记借方。
借:原材料贷:银行存款二、负债类科目负债增加记贷方,负债减少记借方。
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当企业借入一笔借款,负债增加,记在贷方;当企业偿还债务,负债减少,记在借方。
比如,企业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短期借款增加,记贷方。
借:银行存款贷:短期借款企业偿还短期借款时,短期借款减少,记借方。
借:短期借款贷:银行存款三、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所有者权益增加记贷方,所有者权益减少记借方。
所有者权益是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当企业收到股东的投资,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在贷方;当企业向股东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减少,记在借方。
例如,股东向企业投入资本,实收资本增加,记贷方。
借:银行存款贷:实收资本企业宣告分配利润时,未分配利润减少,记借方。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应付股利四、成本类科目成本增加记借方,成本减少记贷方。
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当企业发生生产成本,比如领用原材料用于生产产品,成本增加,记在借方;当产品完工入库,成本结转,成本减少,记在贷方。
例如,生产产品领用原材料,生产成本增加,记借方。
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产品完工入库,生产成本减少,记贷方。
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五、损益类科目(一)收入类科目收入增加记贷方,收入减少记借方。
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会计借贷记账技巧口诀小朋友们听仔细,借贷记账有奥秘。
借方贷方像天平,两边平衡才可以。
就好比你有个小存钱罐,钱放进去是借方增加,从存钱罐拿出钱就是贷方减少。
资产类科目借增贷减要牢记。
就像你收集的小卡片,收集更多小卡片的时候,小卡片这个资产就在借方增加;要是送出去一些小卡片,那就是在贷方减少啦。
而且记账的时候一定要按照顺序来,先写日期,再写摘要,然后是借贷金额,就像排队一样整整齐齐的,这样账目才清楚呢。
小宝贝们来记账,借贷规则心中放。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贷增借减不一样。
这就像你找小伙伴借小玩具,借来小玩具的时候呢,你的负债就增加了,这时候就在贷方记录;要是把小玩具还回去了,负债减少,就在借方记录。
所有者权益也是类似的道理哦。
比如说你自己做手工得到的小成果,这就像你的所有者权益,当你又做出更多小成果的时候,所有者权益增加就在贷方;要是不小心弄坏了一些之前的小成果,那就是借方减少啦。
记账的时候可不能马虎,每一笔都要写得清清楚楚。
小朋友呀来学习,会计记账不神秘。
成本类账怎么记,借增贷减是规矩。
想象一下你在搭积木城堡,买积木花的钱就是成本。
每增加一块积木的花费,这个成本就在借方增加。
要是有一些积木用不上退回去了,得到退款,那成本就在贷方减少。
在账本上呢,每个数字都像是一个个小士兵,要站在自己该站的位置,借方或者贷方。
而且每行记录都要完整,就像搭积木要一块一块稳稳当当的,这样成本类账户就不会乱啦。
宝贝们要学记账,借贷方向别乱闯。
收入增加怎么办,贷方来把它存放。
就好比你在学校得到小红花,每多得到一朵小红花就像是收入增加,这个时候就要在贷方记录哦。
小红花代表着你的收获,就像企业的收入一样。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比如说你做错事被收回了一朵小红花,这就像收入减少,那就在借方记录啦。
记账本就像你的小红花记录册,每一笔收入都要准确地记录在对应的地方,这样才能清楚知道自己的“收获”情况呢。
小朋友们来算账,借贷记账有方向。
资产借方来增加,贷方减少莫要忘。
借贷记账法口诀26个字
借贷记账法口诀:
1、借到钱进帐,贷给人出帐。
2、借方金额大,贷方金额小。
3、借贷双方分表,金额相加平衡。
4、买东西要贴票,卖东西多收帐。
借贷记账法即借货方当钱,贷货方等于欠货的一种会计记帐方法,它
的特点是以记帐单位相互独立,记帐双方的借贷关系清楚,它不受地域、通货膨胀以及其它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它以等额数字来表示具
体的款项,是会计计算中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
该记账方法的原理和要点如下:
1、按借贷双方对应记账:借方金额大,贷方金额小,即“一次借一次贷,各凭本表记账”,用借方来表示收入,而贷方则表示支出。
2、借贷双方分表:在借贷双方计算时,为了保证借贷关系清楚,双方
分别维护一张记账表,以方便在借贷双方名下进行数量上的筝对平衡。
3、以等额数字表示款项:在记账时,金额只用等额数字来表示,它不
受地域、货币通货膨胀及其它任何外部因素的左右,这就使它不受通
货膨胀的侵蚀,也更加安全方便,是会计计算中非常重要的记账方法
之一。
4、货币交易时多贴票:由于货币交易的特殊性,企业在会记账时要小心,并且按照规定的流程完成记帐,如买东西要贴票,卖东西多收帐,这样才能保证双方的合法交易。
总之,借贷记账法口诀一定要牢牢记住:借到钱进帐,贷给人出帐;
借方金额大,贷方金额小;借贷双方分表,金额相加平衡;买东西要
贴票,卖东西多收帐。
熟练掌握这些要点,可以加强企业会计记账的
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不断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全
面竞争力。
会计背诵顺口溜口诀一:记账规则
会计背诵顺口溜口诀一:记账规则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会计背诵顺口溜口诀二:损益类四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投资收入),
四支出(主营业务支出,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
四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费用)。
会计背诵顺口溜口诀三:负债短借贷,长借贷,应交税费预收款(短期借贷、长期借贷、应交税费、预收账款)。
六个应付不能忘,还有长期应付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款,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会计背诵顺口溜口诀四:资产库存现,银存款,坏账准备预付款(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坏账准备,预付账款)。
四应收,四存货,跌价准备长收款(应收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原材料、库存商品、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存货跌价准备、长期应收款)。
长股权,长待摊,持有到期投资款(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待摊费用、持有至到期投资)。
固定资产累折旧,在建工程固清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
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
无形资产累摊销,工程物资待处理(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工程物资、待处理财产损益)。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
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
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
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编写了以下口诀,并命名其为“记账规则之歌”。
借贷记账法口诀26个字为: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另外,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如下:1、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同时分别记录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去;2、所记录的账户可以是同类账户,也可以是不同类账户,但必须是两个记账方向,既不能都记入借方,也不能都记入贷方;3、记入借方的金额必须等于记入贷方的金额。
借贷记账法口诀周村新景象2019-12-13 13:36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是基础会计学习的入门规律,是需要同学们深刻记忆和理解的最基本知识点之一。
我们一般把账户区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
资产、成本类账户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二者合并称为权益)一般都是借方登记减少,贷方登记增加;损益类账户则需要区分是费用类还是收入类去分别登记,收入与费用之间的登记也是相反的。
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编写了以下口诀,并命名其为“记账规则之歌”。
记账规则之歌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我们也可以把七种方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
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
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
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利用口诀理解记忆跨期摊提账户的账务处理跨期摊提账户主要包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
待摊费用实际是先付费后分摊的费用,主要属于资产性质。
预提费用实际是先预计后付费的费用,主要属于负债性质。
他们的共同点是收益期是若干个会计期间(月)。
他们的核算规律可以结合以下的口诀进行理解记忆。
待摊预提之歌待摊预提都跨期,权责发生来摊提。
先花货币是待摊,后掏腰包走预提。
支付待摊借方记,贷方资金来放弃。
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费用进损益。
预提费用贷方提,四费借方来对应。
付费借方减预提,现金存款别忘记。
这个口诀可以这样解释:第一句指出按照账户的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都属于跨期摊提费用,二者核算的基础都是“权责发生制”。
第二句指出了二者在资金耗费时间先后的区别。
第三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待摊费用贷:银行存款”。
第四句对应的待摊费用在分摊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待摊费用”。
其实这个分录的借方可能是制造费用,也可能是管理费用等,主要是期间费用,所以言其“进损益”。
第五句对应的预提费用在提取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管理费用贷:预提费用”。
其借方主要是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所以是“四费”。
第六句对应的预提费用在付费时候的会计分录,即“借:预提费用贷:银行存款”。
当然,以上会计分录中的银行存款也可以是现金,二者都属于货币资金。
利用口诀理解记忆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股利核算口诀当年分以前,成本来冲减。
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
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
股利减净利,差额细判断。
“当年分以前,直接冲成本”:比如96年1月1日进行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96年5月2日被投资企业宣告分派95年度股利,于是投资企业就要全部冲减投资成本。
“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如果假设例题中96年5月2日分派的股利,还包括本年度的,那么就计算一下属于投资前的部分和属于投资后的部分,前者冲减投资成本,后者计入投资收益。
当然了,这种情况下,出题者一般都会假定各月的利润平均分配。
“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97年以后不是还要宣告分派股利吗,这时我们就可以比较两个值:其一,就是投资企业按比例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的累积股利(截止本年末);其二,就是投资企业按照比例享有的被投资企业的累积净利。
然后判断:1、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将以前已冲减的投资成本转回。
2、前者>后者,将(前者累积股利-后者累积净利-以前已冲减投资成本)的差额冲减投资成本。
将投资企业当年应收取股利计入应收股利,将应收股利和冲减成本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3、前者整个过程都是借助于在累积股利和累积净利之间求差,以判断是否存在“过头分配”,从而确定是需要冲减投资成本,还是恢复投资成本。
如果不能确定投资成本的变化,也就无法确定投资收益的大小。
举例如下:假设以前已经冲减的投资成本是10,000,以前已经收取的累积股利是10,000.①分派值30,000累积股利10,000+30,000=40,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借:应收股利 30,000长期股权投资 10,000贷:投资收益 40,000②分派值50,000累积股利10,000+50,000=60,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20,000借:应收股利 50,000贷:长期股权投资 10,000(20,000-10,000)投资收益 40,000③分派值250,000,已分累积股利10,000+25,000=35,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5,000即使-5000-10000=-15000也不是按照差额恢复成本,还是恢复原来已经冲减成本的全部数额(不超过这个数额)借:应收股利 25,000长期股权投资 10,000贷:投资收益 35,000如果分派值150,000,已分累积股利10,000+15,000,累积净利润数40,000差额-15,000,同样即使-15000-10000 =-25000也不是按照差额恢复成本,还是恢复原来已经冲减成本的全部数额10000(不超过这个数额)。
若被投资单位当期未分派股利,即使“应冲减初始投资成本”为负数,也不确认当期投资权益和恢复初始投资成本。
利用口诀理解记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是会计考试中十分令人头疼的内容,丢三落四是现金流量表编制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
下面的口诀基本上概括了现金流量表的全部编制过程。
口诀的具体内容如何理解,我们在口诀后边详细阐述。
看到收入找应收,未收税金分开走。
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
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
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
所得税你直接转,营业外找固资产。
坏账工资折旧摊销,哪来哪去反向抵销。
为职工支付有多少,单独处理分类思考。
解释:第①句话针对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因为直接法是以利润表中营业收入为起算点,所以,我们看到营业收入,就要找应收项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
未收的税金再单独作账(收到钱的增值税才作为现金流量)也就是说应收账款中包括的应收取的税金部分,若实际未收取现金则贷记应交税金,另外,有关贴现的处理,将应收票据因贴现产生的贴现息(已计入财务费用)作反调。
例如:应收票据发生额10万元(假如3月发生)后5月份贴现,贴现息为1万元。
但是从期初,期末的报表看,应收票据未发生变动,但你不能不作现金流量的调整,因为实际现金现流量为9万元。
第②句“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告诉你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的处理时,找应付科目,同时考虑存货的期初,期末变动值,看是否与此项目有关,有关的调整。
第③句“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是指先把“管理费用”“营业费用”的数额全部调整“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而后面把6项内容仅调回来。
这6项内容是: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的福利费(营业费用无任何调整)第④句“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指的就是上面说的贴现息。
第⑤句“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找固资产”所得税直接结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都是从固定资产盘盈,盘亏那来的,自然就要找固定资产了。
第⑥句是指这几个项目不影响现金流量,那么就反向抵回来就可以了。
第⑦句支付给职工,和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较特殊,需单独核算。
总的来说,有三项需要注意的:①在进行“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2项内容。
财务费用中贴现息和应交税金中收到的现金。
②在进行“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核算时,需调整5项内容。
累计折旧,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待摊费用,应交税金(进项税额)。
③在进行“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的核算时,需要调整6项内容。
坏账准备,待摊费用,累计折旧,应付管理人员工资,应付管理人员福利费,无形资产摊销。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为大家总结的间接法核算规律。
①与损益有关的项目(9项)调整净利润。
固定资产(4项):减值准备,折旧,处置损失,报废损失。
无形资产(1项):无形资产摊销。
财务费用:反映本期应属投资筹资的财务费用,不包括贴现息(我们上面已经谈过,贴现息是一项特殊的财务费用,实际做题时一定要留意。
)投资损失、预提费用、待摊费用。
②与损益无关的项目(四项):存货,递延税款,经营性应收及应付,这几项的调整可以应用平衡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当使所有者权益增加时,调减净利润;当使所有者权益减少时,调增净利润,从而实现了将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去除不影响现金流量变化的项目。
例如:若固定资产折旧增加,则说明“资产”方减少、负债不变情况下“所有者权益”减少,因为折旧不影响现金流量,所以要把这部分往净利润中增加,其他各项都仿照进行处理。
六、利用口诀来理解记忆资产负债表有关项目的填列在编制资产负债表,填写“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这四个项目时,要区分对应明细账户的借方或者贷方余额来计算填列。
我曾经总结了四个计算公式给学员,如下:1、资产方应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假定不考虑坏账准备)2、负债方预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预收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3、资产方预付账款项目金额=“预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应付账款”明细账户借方余额4、负债方应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预付账款”明细账户贷方余额后来发现学员对这四个公式的理解不是十分全面,计算时还是容易出错,我就在这四个公式的基础上总结了以下的“五言”口诀,帮助同学们加深记忆:两收合一收,借贷分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