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飞行区场道和净空管理
- 格式:pdf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52
机场净空管理规定机场净空管理规定是为了确保飞机在起降过程中的安全,避免与其他飞机、建筑物、设施等发生碰撞。
以下是机场净空管理的一些规定。
首先,机场应制定详细的净空管理计划,包括净空域、高度等级和限制区域等信息。
净空域是指飞机在起降过程中需要保持的安全空域,通常为机场的周围空域。
高度等级是指不同区域的最低飞行高度,以确保飞机与地面或其他障碍物保持安全的距离。
限制区域是指在净空管理计划中明确说明不允许飞机进入的区域,如建筑物、设施等。
其次,机场净空管理规定飞机在起降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飞行程序和限制条件。
飞机在起飞和降落时,必须按照指定的飞行路径和高度进行飞行。
一般来说,飞机在离地面一定高度以下必须保持直飞,避免过低低飞。
飞机在降落时,必须按照机场的标准程序进行进场,减速下降,保持制定的下降率和高度。
第三,机场净空管理规定了飞机上空各种建筑物和设施的限制高度和距离。
一些高大的建筑物、天线塔等会对飞机的安全造成潜在威胁,因此机场净空管理规定了这些建筑物的最大高度和距离。
飞机在起降过程中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和垂直距离,以确保安全。
另外,机场净空管理也规定了飞机在机场附近空域的飞行限制。
这些限制可以包括禁飞区域、限制区域等。
比如,一些敏感区域、军事区域等会限制飞机的飞行。
飞机在起降前必须向相关部门提交飞行计划并获得许可。
最后,机场净空管理还规定了飞机在起降过程中需要遵守的条件和限制。
比如,飞机必须符合机场的噪音限制,避免对周围居民和环境造成过大的噪音污染。
飞机还必须符合机场的环境保护要求,比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
总之,机场净空管理规定了机场内外飞机起降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安全要求和限制条件。
这些规定是为了保证飞机的安全起降,减少安全风险,并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干扰。
机场和飞机运营者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定,确保航空运输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题目:民用机场净空管理有关问题的答复民用机场的净空管理是保障航空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各国民航管理部门和机场运营商需重视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民用机场净空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就相关问题进行答复。
一、什么是民用机场净空管理?民用机场净空管理是指对机场周围的空域进行有效管控,确保飞机起降、滑行和停机时的安全,以及保障空中交通的畅通无阻。
净空管理包括了航向灯、标志、障碍物、建筑物等设施的设置和维护,以及空中通航管制区域的划定和管理等内容。
净空管理对于民航安全至关重要。
二、民用机场净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 障碍物管理不到位障碍物是指那些可能影响航空器起降和飞行安全的地面和空中物体,包括建筑物、树木、塔杆等。
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强对民用机场周边的障碍物进行全面调查和管理,确保相关障碍物的高度、位置、光学性能等符合相关要求。
2. 空域划分不合理空域划分不合理可能导致飞机交通拥堵、航线交叉等问题,对航空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需要通过合理的空域划分和空中通航管制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确保飞机在空中的安全飞行。
3. 天气条件对净空管理的影响恶劣的天气条件会对飞机的起降和飞行产生影响,因此净空管理也需要考虑天气因素。
应加强对天气条件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净空管理的有效进行。
三、我的观点和理解民用机场净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航空器的飞行安全和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各国民航部门和机场运营商应高度重视净空管理,加强相关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制定科学合理的管制措施,确保净空管理的有效进行。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对民用机场净空管理的相关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关注净空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应加强对净空管理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为提升航空安全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语民用机场净空管理的问题是复杂多样的,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航空器的安全起降和飞行。
希望本文对您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关注净空管理问题,共同维护航空安全。
第三章飞行区场地管理3.1概述3.1.1范围飞行区场地主要包括机场跑道、升降带、跑道端安全区、防吹坪、净空道、滑行道、以及排水系统、其他土面区、巡场路等。
3.1.2目标明确飞行区场地设施运行标准,建立飞行区场地的巡视检查、维护保养和管理制度,通过上述标准、制度的落实,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机场飞行区场地设施符合《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等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始终处于适用状态。
从事飞行区场地工作的人员除遵守本章的规定外,还需要遵守本手册有关机坪运行管理、航空器活动区内车辆及驾驶员管理、机场净空及电磁环境保护区管理、空防安全保卫和施工管理等相关规定。
3.2飞行区场地管理的主要工作依据3.2.1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标准《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3号)《民用机场专用设备使用管理规定》(CCAR-137CA-R2,民航总局第150号令)《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CCAR-139CA-R1,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156号令)《民用机场航空器活动区道路交通管理规则》(CCAR-331SB-R1,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170号令)《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CCAR-140,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191号令)《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CCAR-396-R2,中国民用航空局令第194号)《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及对机场标志标识修订(MH5001-2013)《跑道巡视检查工作规则》(MD-CA-2002-1)《民用机场飞行区场地维护技术指南》(AC-140-CA-2010-3)《民用机场道面评价管理技术规范》(MH/T5024-2009)《机场跑道摩擦系数测试车使用技术规范》(MH/T 6032-2003)《机场道面除冰防冰液》(MH/T 6034-2004)《民用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施工技术规范》(MH 5011-1999)《民用机场飞行区土(石)方与道面基础施工技术规范》(MH5014-2002)3.2.2相关参考文件《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十四》(2013年7月第六版及修正案)ICAO《机场勤务手册》(DOC 9137-AN/898)第二部分道面表面条件、第八部分机场运行勤务、第九部分机场维护的习惯做法ICAO《机场设计手册》(DOC 9157-AN/901)ICAO《机场规划手册》(DOC 9184-AN/902)FAA《咨询通告》以上法规、行业标准若被修订、替换,以最新版本为准。
机场净空管理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作者:李公来源:《科学与财富》2013年第08期摘要:机场净空管理是确保航空器在机场周边区域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机场净空条件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机场运行航班的效率。
机场净空区域由众多的障碍物限制面组成,其组合体较为复杂。
本文介绍了过渡面、复合内水平面的设置及计算方法,之后对外水平和机场净空保护区进行了区分。
关键词:障碍物限制面;过渡面;内水平面;外水平面;机场净空保护区1 前言机场净空是指为了保证飞机的起降安全,在机场周边依据飞机的起飞着陆性能,规定了几种障碍物限制面,用以限制机场及其周围地区障碍物的高度。
机场障碍物限制的划设及计算过程中,过渡面及复合内水平面的限制高度往往容易出错,且容易混淆外水平面与机场净空保护区的概念。
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现研究结果如下:2 机场净空障碍物限制面的划设与计算2.1 过渡面与内水平面的交线的划设过渡面是从升降带两侧边缘和进近面的部分边缘开始,按照14.3%的坡度,向上、向外倾斜延伸,直到与内水平面相交的复合面。
在划设过渡面时,应注意升降带两侧过渡面与内水平面的交线是一条曲线。
在大多数机场的净空图中,过渡面沿升降带两侧与内水平面的交线均被描述为一条直线。
根据《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06)中的规定:“过渡面沿升降带两侧边缘地边上的每一点的起算标高应等于跑道中线或其延长线上距该点最近一点的标高……”,可见升降带两侧过渡面底边的标高是与跑道中线或其延长线有密切关系的。
理想情况下,当跑道无纵坡,跑道中心线每一点标高相同时,升降带两侧过渡面与内水平面的交线为一条直线。
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跑道均存在纵坡,即跑道的中心线及其延长线上的点,标高均存在差异。
因此,升降带两侧过渡面由底边向上向外延伸至内水平面,由于底边上的点标高不同,因此得到的交线为一条曲线。
经计算,标高与交线的变化比为亦为14.3%(或1:7)。
2024年机场净空保障监管方案
着眼于提高机场飞行安全水平,确保航空交通的顺畅和有序进行。
为此,本监管方案将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以确保机场空域的净空保障工作得到有效执行与监管。
首先,针对机场净空保障的关键问题,将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和排查,确定机场净空保障的重点区域和重点问题,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和措施。
同时,建立健全机场净空保障工作的责任分工机制,明确各责任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工作任务的落实到位。
其次,加强对机场净空保障工作的监督和检查,建立定期的督导检查制度,对机场净空保障工作进行全面、及时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建立健全机场净空保障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机场净空保障工作的开展。
另外,加强机场净空保障的技术支持和设备保障,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机场净空保障的监测能力和水平,确保机场空域的安全。
同时,建立健全机场净空保障的数据管理和分析体系,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机场净空保障工作的数据信息,为完善机场净空保障提供有力支撑。
总之,2014年机场净空保障监管方案是一个全面、有效的监管措施,旨在提高机场净空保障工作水平,确保飞行安全和航空交通的有序进行。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将有效提升机场净空保障的整体水平和能力,为机场飞行安全和航空交通的顺畅运行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 1 页共 1 页。
第三章机场净空标准与净空管理第一节障碍物限制面的规定机场净空是指机场现有的和规划的每条跑道的两端和两侧供飞机起飞、爬升、下滑、着陆、目视所需的规定空间,用于保障飞机安全运行,防止机场周围及其相邻地面上障碍物增多而使机场变得无法使用。
机场净空条件的破坏通常是由于超高障碍物造成的(当然,漂浮物或烟雾、粉尘也会破坏净空条件)。
为此必须规定一些假想的平面或斜面作为净空障碍物限制面,用以限制机场周围天然地形(山、高地等)及人工构筑物的高度。
净空障碍物限制面又称为净空面。
一、内水平面内水平面为高出机场标高45m的一个水平面。
内水平面范围是以跑道两端入口中点(基准点)为圆心,以表6-1规定的半径画出的圆弧,然后以公切线(与跑道中线平行)连接两圆弧,得到一个近似椭圆形。
设置内水平面的目的在于保护着陆前目视盘旋所需的空域。
表6-1机场净空障碍物限制面的尺寸和坡度(进近跑道)(m)注:①除另有注明者外,所有尺寸均为水平度量。
②此数据可变,因为端净空面的水平段是1/40坡度面和下述两平面中较高的一个相交处开始:A.高于跑道入口标高150m的水平面,或B.通过任何控制障碍物净空界限的物体顶端的水平面。
③或至跑道端的距离,两者取小者。
④至升降带端的距离。
二、锥形面锥形面是从内水平面的周边起以1/20的坡度向上向外倾斜得到的。
其外缘(顶边)标高由内水平面起算所增加高度见表6-1。
锥形面的坡度必须在与内水平面周边成直角的垂直平面中度量。
锥形面的界限由下列各边组成:(1)一条与内水平面周边重合的底边;(2)一条位于高出内水平面规定的高度的顶边。
锥形面是内水平面与外水平面之间的一种形状似锥形的过渡面,也可供飞机作目视盘旋用。
三、进近面进近面是在跑道入口前的一个倾斜平面或几个斜面和平面的组合面。
进近面的起端由升降带末端开始。
斜面向上向外倾斜,其坡度见表6-1。
内边(起端边)垂直于跑道中线延长线,其标高等于跑道入口中点的标高,两侧边由内边两端向外散开。
第三章机场净空标准与净空管理第一节障碍物限制面的规定机场净空是指机场现有的和规划的每条跑道的两端和两侧供飞机起飞、爬升、下滑、着陆、目视所需的规定空间,用于保障飞机安全运行,防止机场周围及其相邻地面上障碍物增多而使机场变得无法使用。
机场净空条件的破坏通常是由于超高障碍物造成的(当然,漂浮物或烟雾、粉尘也会破坏净空条件)。
为此必须规定一些假想的平面或斜面作为净空障碍物限制面,用以限制机场周围天然地形(山、高地等)及人工构筑物的高度。
净空障碍物限制面又称为净空面。
一、内水平面内水平面为高出机场标高45m的一个水平面。
内水平面范围是以跑道两端入口中点(基准点)为圆心,以表6-1规定的半径画出的圆弧,然后以公切线(与跑道中线平行)连接两圆弧,得到一个近似椭圆形。
设置内水平面的目的在于保护着陆前目视盘旋所需的空域。
表6-1机场净空障碍物限制面的尺寸和坡度(进近跑道)(m)注:①除另有注明者外,所有尺寸均为水平度量。
②此数据可变,因为端净空面的水平段是1/40坡度面和下述两平面中较高的一个相交处开始:A.高于跑道入口标高150m的水平面,或B.通过任何控制障碍物净空界限的物体顶端的水平面。
③或至跑道端的距离,两者取小者。
④至升降带端的距离。
二、锥形面锥形面是从内水平面的周边起以1/20的坡度向上向外倾斜得到的。
其外缘(顶边)标高由内水平面起算所增加高度见表6-1。
锥形面的坡度必须在与内水平面周边成直角的垂直平面中度量。
锥形面的界限由下列各边组成:(1)一条与内水平面周边重合的底边;(2)一条位于高出内水平面规定的高度的顶边。
锥形面是内水平面与外水平面之间的一种形状似锥形的过渡面,也可供飞机作目视盘旋用。
三、进近面进近面是在跑道入口前的一个倾斜平面或几个斜面和平面的组合面。
进近面的起端由升降带末端开始。
斜面向上向外倾斜,其坡度见表6-1。
内边(起端边)垂直于跑道中线延长线,其标高等于跑道入口中点的标高,两侧边由内边两端向外散开。
机场净空巡查工作方案引言机场净空巡查是航空运输领域中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工作。
净空巡查通过监测和控制机场周边区域的建筑物、设备和植被,以确保飞机在起飞、降落和滑行过程中的安全。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综合性的机场净空巡查工作方案,以确保机场的飞行安全和运营效率。
1. 巡查范围净空巡查的范围应覆盖机场跑道、滑行道、停机坪以及相关的航空设施。
1.1 跑道和滑行道•定期巡查跑道和滑行道表面,确保地面平整,无明显障碍物。
•检查跑道和滑行道标线的清晰度和可见性。
•检查跑道和滑行道标志牌的完好性和清晰度。
1.2 停机坪•检查飞机停放区的地面平整度和排水系统是否正常。
•检查停机坪的布局和标志标线的清晰性。
1.3 航空设施•检查航站楼、登机桥和行李传送带的安全运行状态。
•检查航空设施的安全标识和紧急逃生设施。
2. 巡查频率和时机2.1 巡查频率•根据机场的飞行活动量和运营情况,制定巡查频率。
通常情况下,巡查频率为每周一次。
•对于突发事件或气象条件变化等特殊情况,需要增加巡查频率。
2.2 巡查时机•巡查工作应根据机场的运营计划和航班时间表,在低峰期进行,以减少对正常运营的影响。
3. 巡查内容3.1 跑道和滑行道•检查跑道和滑行道的平整度、裂缝和沉降情况。
•检查跑道和滑行道上的草坪和杂草,及时修剪和清理。
•检查和清理跑道和滑行道上的障碍物,如石块、雪、冰等。
3.2 停机坪•检查停机坪的排水系统,确保雨水和雪水能够迅速排出。
•检查停机坪内的地面沉降情况,及时修复。
•检查停机坪内的飞机停放区域,确保地面平整,没有明显的障碍物。
3.3 航空设施•检查航站楼和登机桥的结构安全和设备运行状态。
•检查行李传送带的正常运行,修复故障和损坏。
•检查航空设施的紧急逃生设备,如应急出口、滑梯等。
4. 巡查记录和整改措施4.1 巡查记录•对每次巡查进行详细的记录,包括巡查日期、巡查内容、发现问题和整改情况等。
•巡查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以备查阅和审计。
第十四章机场净空保护区域管理1 概述1.1 范围机场净空保护区域为以机场基准点为中心侧10公里、端20公里的范围,是《民用机场管理条例》、《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相关要求所划定的用于保证民用航空器在机场起飞和降落安全的空间范围。
1.2 目的制定机场净空保护区域管理的具体规定,包括建立机场净空保护区域管理的巡视检查和管理制度,明确机场与其它部门和单位的定期协调机制、在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新建(改扩建)建(构)筑物或其他设施的审批程序、新增障碍物异常情况的处置程序以及保持原有障碍物的标志或标志灯清晰有效的管理办法等,通过上述制度和管理程序的落实,确保机场净空保护区域符合机场安全运行的要求,使机场始终处于适航状态。
2 管理依据2.1 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6号)《民用机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3号)《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民航局令第156号)《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民航局令第191号)《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13)《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民航局令第143号)《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温州机场净空和电磁环境保护的通告》(通告(2011)5号)2.2 参考文件《国际民航航空公约附件十四》(2004第四版)ICAO《机场勤务手册》第六部分ICAO《机场规划手册》ICAO《机场设计手册》3 安全目标3.1 年度安全目标的确定机场保障部根据民航有关规定及机场实际,应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对机场净空保护现状进行评估,制定机场净空保护的年度安全目标和措施,上报机场审批后组织实施。
年度安全目标至少包括:(1)杜绝机场净空保护原因造成的飞行事故、事故征候及机场关闭事件;(2) 杜绝净空保护异常情况发现处置不及时引发的投诉事件。
(3)杜绝机场责任原因造成新增障碍物。
3.2 制定年度安全工作计划、签署安全责任书机场保障部根据年度安全目标和措施,应用风险管理的方法,确定每项措施的实施计划、考评标准和责任人,制定机场净空保护管理年度安全工作计划,上报机场批准后组织实施。
机场净空标准与净空管理
嘿,朋友!您知道机场净空是啥不?这可太重要啦!
咱先来说说这机场净空标准。
您就把机场想象成一个大舞台,飞机就是舞台上的明星。
这舞台周围可不能有乱七八糟的东西挡着,不然明星咋能顺利表演呢?同样,机场周围也得有个特定的范围保持干净空旷,这就是机场净空标准啦。
比如说,建筑物不能太高,要是太高了,就像在舞台前竖起了一堵墙,飞机咋起飞降落?还有那些漂浮的气球、风筝,这就好比舞台上突然飞来飞去的杂物,多危险呐!
再说说这净空管理。
这净空管理就像是舞台的保安,时刻盯着不让不该出现的东西出现。
要是有人在净空区域盖高楼,那可不行!就好像有人非要在舞台前搭个房子,观众还咋看表演?
要是净空区域有超高的树木,那也得修剪。
这就好比舞台上的布景不能挡住主角的光芒,得让飞机能畅通无阻地飞。
还有啊,放烟花这种事儿在净空区域也得禁止。
您想想,烟花突然爆开,那得多吓人,这不就像在舞台上突然放个炮仗,能不影响演出吗?
一些人可能觉得,哎呀,不就是一点点超高的东西,能有多大影响?这您可就错啦!飞机起飞降落那速度多快呀,一点点小障碍都可能引
发大事故,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对于机场净空,咱们每个人都得重视起来。
这可关系到千千万万人
的生命安全呐!难道咱们能因为自己的一点疏忽,就让大家处于危险
之中吗?
所以啊,不管是相关部门还是咱们普通老百姓,都得把机场净空标
准和净空管理放在心上。
不能随意在净空区域搞建设,不能放飞可能
影响飞行的东西。
只有这样,飞机才能安安全全地飞,咱们才能顺顺
利利地出行。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一) 障碍物控制与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58条、第6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第24条⌝《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保护机场净空的规定》第1条、第2条⌝《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机场净空保护的通知》第2条、第3条⌝《建设部⌝中国民航总局关于加强规划管理保护机场净空的通知》第4条、第5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民航飞行安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第4条⌝《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保护机场净空的通告》第4条、第5条⌝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1995年10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6号公布)第五十八条禁止在依法划定的民用机场范围内和按照国家规定划定的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从事下列活动:(一)修建可能在空中排放大量烟雾、粉尘、火焰、废气而影响飞行安全的建筑物或者设施;(二)修建靶场、强烈爆炸物仓库等影响飞行安全的建筑物或者设施;(三)修建不符合机场净空要求的建筑物或者设施;(四)设置影响机场目视助航设施使用的灯光、标志或者物体;(五)种植影响飞行安全或者影响机场助航设施使用的植物;(六)饲养、放飞影响飞行安全的鸟类动物和其他物体;(七)修建影响机场电磁环境的建筑物或者设施。
禁止在依法划定的民用机场范围内放养牲畜。
第六十条民用机场新建、扩建的公告发布后,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依法划定的民用机场范围内和按照国家规定划定的机场净空保护区域内修建、种植或者设置影响飞行安全的建筑物、构筑物、树木、灯光和其他障碍物体的,由机场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清除;由此造成的损失,由修建、种植或者设置该障碍物体的人承担。
2、《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2000年7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令第288号公布) 第二十四条在机场区域内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护机场净空的规定,禁止在机场附近修建影响飞行安全的射击靶场、建筑物、构筑物、架空线路等障碍物体。
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运输机场净空保护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布日期】2022.08.31•【文号】民航规〔2022〕35号•【施行日期】2022.09.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正文运输机场净空保护管理办法民航规〔2022〕35号第一章基本要求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运输机场净空保护工作,确保飞行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民用机场管理条例》《运输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参考国际民航组织《机场使用许可证颁发手册》以及《机场勤务手册》的有关条款,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运输机场(含军民合用机场民用部分,以下简称机场)净空保护工作(净空保护区域内建设项目净空审核管理内容,另行规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运输机场净空保护区域是指以机场基准点为圆心、水平半径55公里的空间区域,分为净空巡视检查区域和净空关注区域。
净空巡视检查区域为机场障碍物限制面区域加上适当的面外区域,一般为机场跑道中心线两侧各10公里、跑道端外20公里以内的区域。
净空关注区域为净空巡视检查区域之外的机场净空保护区域。
净空关注区域一般无需开展巡视检查,但机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并结合运行实际,定期收集该区域内高大建(构)筑物的信息,并复核其对飞行安全的影响。
第四条机场管理机构负责机场净空巡视检查工作,发现影响飞行安全的障碍物、升空物体及其他活动或者行为时应当及时处置。
第五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设立或者指定部门负责净空管理工作,并根据净空管理工作需要,配备足够数量的净空管理及巡视检查人员和必要的设备。
净空巡视检查人员数量应当根据巡视检查工作量、巡视检查方式和机场周边净空环境等因素评估确定(一般不少于2人)。
第六条机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净空管理和巡视检查人员业务培训制度,并严格落实。
业务培训包括初始培训和年度复训。
净空管理和巡视检查人员初始培训应当不少于24学时,年度复训应当不少于8学时。
净空管理制度【最新版3篇】目录(篇1)1.净空管理制度介绍2.净空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意义3.净空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4.净空管理制度的未来发展正文(篇1)一、介绍净空管理制度是一种对机场、建筑物、设备等空间高度的限制进行管理的制度。
它旨在确保飞行安全,防止因物体坠落或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的飞行事故。
二、重要性净空管理制度对于航空安全至关重要。
它是保障飞机起降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个良好的净空管理制度不仅可以确保飞机的安全起降,还可以提高机场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三、具体措施净空管理制度的具体措施包括:限制物体的高度、限制建筑物的高度、限制设备的高度、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等。
此外,净空管理制度还需要对飞行区进行定期巡查和维护,以确保飞行区净空状况的良好。
四、未来发展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航空安全的不断提高,净空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目录(篇2)II.净空管理制度的分类和特点III.净空管理制度的应用和实施IV.净空管理制度的优缺点正文(篇2)净空管理制度是一种通过对建筑物内部空间进行规划和管理的制度,旨在确保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安全使用。
这种管理制度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按照净空管理制度的规定,建筑物内部空间的规划和使用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具体来说,净空管理制度将建筑物内部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使用标准和要求。
例如,办公区需要保证足够的采光和通风,而生产区则需要保证足够的空间和安全距离。
通过净空管理制度的规范,可以确保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安全使用。
净空管理制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净高控制和净距控制。
净高控制是指建筑物内部空间的净高度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净距控制是指建筑物内部空间的距离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以确保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净空管理制度的应用和实施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