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茨真空泵原理及故障处理
- 格式:docx
- 大小:261.27 KB
- 文档页数:3
罗茨泵的工作原理、使用和维修罗茨泵在泵腔内,有二个“8”字形的转子相互垂直地安装在一对平行轴上,由传动比为1的一对齿轮带动作彼此反向的同步旋转运动。
在转子之间,转子与泵壳内壁之间,保持有一定的间隙,可以实现高转速运行。
由于罗茨泵是一种无内压缩的真空泵,通常压缩比很低,故高、中真空泵需要前级泵。
罗茨泵的极限真空除取决于泵本身结构和制造精度外,还取决于前级泵的极限真空。
为了提高泵的极限真空度,可将罗茨泵串联使用。
罗茨泵的工作原理与罗茨鼓风机相似。
由于转子的不断旋转,被抽气体从进气口吸入到转子与泵壳之间的空间v0内,再经排气口排出。
由于吸气后v0空间是全封闭状态,所以,在泵腔内气体没有压缩和膨胀。
但当转子顶部转过排气口边缘,v0空间与排气侧相通时,由于排气侧气体压强较高,则有一部分气体返冲到空间v0中去,使气体压强突然增高。
当转子继续转动时,气体排出泵外。
如上图罗茨泵转子由0°转到180°的抽气过程。
在0°位置时(图中a);下转子从泵入口封入v0体积的气体。
当转到45°位置时(图中b);该腔与排气口相通。
由于排气侧压强较高,引起一部分气体返冲过来。
当转到90°位置时(图中c);下转子封入的气体,连同返冲的气体一起排向泵外。
这时,上转子也从泵入口封入v0体积的气体。
当转子继续转到135°时(图中d);上转子封入的气体与排气口相通,重复上述过程。
180°(图e);位置和0°位置是一样的。
转子主轴旋转一周共排出四个v0体积的气体。
一、维护保养(一)定期检查:1.每日检查:(1),油位检查:油位过多,使温度升高,油位过低,造成润滑不良。
(2),温度检查:用温度计检查各部位温度。
(3),电动机负荷检查:用功率表或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动机负荷。
2.每月检查:联轴器弹性体或三角胶带的张力.3.每季检查;齿轮箱内润滑油是否变质。
4.每半年检查:(1),前盖轴承箱内润滑油是否变质。
罗茨真空泵工作原理
罗茨真空泵是一种采用罗茨原理工作的真空泵,其工作原理如下:
1. 罗茨泵由两个相互啮合的转子组成,分别为主转子和从动转子。
这两个转子通过一组精密的啮合齿轮相连接。
2. 当罗茨真空泵开始工作时,主转子和从动转子分别开始旋转。
主转子的旋转引起从动转子的旋转,从而形成一个相互啮合、不断变化的工作腔。
3. 在转子旋转的过程中,工作腔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一系列不连续的空气截面。
随着转子的旋转,这些空气截面会逐渐向排气端移动。
4. 当空气截面到达排气端时,罗茨真空泵的出口阀门打开,将空气排出。
5. 同时,在出口阀门打开的同时,进口阀门关闭,以防止空气回流。
6. 空气被排出后,工作腔继续旋转,将进口阀门打开,从而允许更多的气体进入工作腔。
7. 这个循环一直持续下去,通过不断的旋转和变化工作腔的过程,罗茨真空泵能够将气体抽出,从而产生真空。
需要注意的是,罗茨真空泵的运行过程中不产生接触性润滑油,因此它可以用于对气体要求较为纯净的应用领域。
同时,由于转子之间没有接触,罗茨真空泵的运行过程中噪音较低,振动小。
因此,在一些对噪音和振动要求较高的场合,罗茨真空泵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罗茨真空泵工作原理罗茨真空泵是一种常用的高真空抽气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食品、电子等行业。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双螺杆的相互啮合,将气体从进气口吸入并排出,从而实现抽气的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罗茨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1. 结构组成罗茨真空泵由两个相互啮合的螺杆组成,一个为主动螺杆,另一个为从动螺杆。
主动螺杆通过电机带动,从动螺杆与主动螺杆同步旋转。
两个螺杆之间的间隙非常小,形成密封腔,气体只能通过进气口和出气口进出。
2. 工作过程(1)吸气过程:当主动螺杆旋转时,从动螺杆也随之旋转。
在旋转的过程中,两个螺杆的啮合处逐渐向进气口移动,形成一个密封腔。
当密封腔与进气口相连时,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密封腔内。
由于密封腔的体积逐渐增大,气体被吸入并被密封腔的壁面隔离。
(2)排气过程:当螺杆继续旋转,密封腔逐渐向出气口移动。
当密封腔与出气口相连时,气体被排出。
由于密封腔的体积逐渐减小,气体被压缩并排出真空泵。
3. 特点和优势(1)无油运行:罗茨真空泵采用无油润滑方式,避免了油污染的问题,适用于对气体纯净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2)高真空度:罗茨真空泵能够实现较高的真空度,通常可达到10^-2Pa。
(3)大流量:由于罗茨真空泵采用双螺杆结构,其流量较大,适用于需要大量抽气的场合。
(4)低振动和噪音:罗茨真空泵的结构紧凑,运行平稳,振动和噪音较低。
(5)可靠性高:罗茨真空泵由于没有接触部件,磨损较小,寿命较长,维护成本低。
4. 应用领域罗茨真空泵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特别是在需要高真空度和大流量的场合。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1)化工工业:用于真空蒸馏、真空干燥、真空冷冻、真空浓缩等工艺。
(2)医药工业:用于制药过程中的真空干燥、蒸馏、浓缩等工艺。
(3)食品工业:用于食品包装、真空冷冻、真空脱气等工艺。
(4)电子工业:用于电子元器件的真空封装、真空烘烤等工艺。
(5)实验室:用于实验室的真空抽取和真空干燥等操作。
总结:罗茨真空泵通过双螺杆的相互啮合,实现气体的吸入和排出,从而实现抽气的过程。
罗茨真空泵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
一六机械给大家介绍一下,1.罗茨真空泵度不够
原因:电机供电不足导致转速不够;供水量不足;叶轮与分配板之间的间隙过大;机械密封破损导致漏水漏气;叶轮磨损过多;循环水排不出。
排除方法:检查供电电压是否在电机额定的电压范围内;加大供水量(控制在正确的范围内,否则会导致电机超载发热);调小叶轮与分配板的间隙(一般在0.15—0.20mm);更换机械密封;更换叶轮;检查出水口的管路。
2.停止启动或者启动时噪音大
原因:电机供电电压不足;电机缺相运行;泵长时间没用导致锈蚀;泵内吸入杂物;叶轮拖分配板。
排除方法:检查供电电压是否过低;检查电机接线是否都牢靠;如果泵长时间没用导致锈蚀的可以加点除锈剂或者打开泵盖人为去除锈迹;打开泵盖去除杂物;调节叶轮与分配板的距离。
3.电机过热
原因:供水量过大导致电机超载;电机缺相;排气孔堵塞;叶轮拖动其他部件。
排除方法:减少供水量至正常范围;检查接线是否牢固;检查排气口;打开泵盖调节叶轮与其他部件的间隙。
罗茨真空泵常见故障以及解决方法(技术分享)随着罗茨真空泵应用的日益增多,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高温、高压、强腐蚀、气蚀冲刷等恶劣环境的影响,经常出现磨损、腐蚀、泄漏等现象,制约着企业的正常生产,甚至导致火灾、爆炸、污染等严重安全事故。
同时,罗茨泵故障所带来的意外停机停产也影响着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加大了企业的成本投入。
那么,罗茨真空泵常出现哪些故障?怎样解决?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一、轴承位磨损(一)产生原因传动部位磨损是罗茨泵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且数量较大,损坏频繁,其中包括轴承位、轴承座、轴承室、键槽及螺纹等部位。
传统的补焊机加工方法易造成材质损伤,导致部件变形或断裂,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刷镀和喷涂再机加工的方法往往需要外协,不仅修复周期长、费用高,而且因修补的材料还是金属材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造成磨损的原因。
当代最新方法是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其具有超强的粘着力,优异的抗压强度、耐磨性和抗腐蚀性等综合性能。
采用2211F高分子复合修复材料在传动部位磨损尺寸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可以现场免拆卸修复,既避免机械加工,又无补焊热应力热影响,修复厚度也不受限制。
同时产品所具有的耐磨性及金属材料不具备的退让性,确保修复部位百分百的接触配合,降低设备的冲击震动,避免磨损的可能性,并大大延长设备部件(包括轴承)的使用寿命,为企业节省大量的停机时间,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二)修复步骤1、模具加工:制作标准对开模具2、表面处理:去油、打磨、清洗,确保表面干净、干燥、结实。
3、调和材料:比例准确,调和均匀。
4、涂抹材料:确保粘接、填实及厚度。
5、安装模具:涂刷脱模剂,安装固定,确保多余材料被挤出。
6、脱模:固化后,拆卸模具将多余材料清理干净,材料不可敲击,可通过磨光机、锉刀等工具清除,达到安装要求。
二、腐蚀、冲蚀(一)产生原因金属腐蚀的形态,可分为全面(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两大类。
前者较均匀的发生在设备的全部表面,后者只是发生在局部。
罗茨真空泵工作原理
罗茨真空泵是一种用于处理高真空条件的专用真空泵。
罗茨真空泵的工作原理主要是
将高压气体(或混合物)通过连接管内引入真空室,利用不锈钢活塞的往复运动,将室内
的高压气体吸入,随着真空室内形成的负压,将高压气体逐渐吸入、扩散到真空室内,从
而逐渐形成较低的真空压力。
罗茨真空泵吸入的气体压力可达1×10-2Pa,是一种高性能
的高真空泵,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较高的抗活塞缺陷抗衡和耐用性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
石油压裂,石油化工、电子设备、制药及液压动力等行业、国防科研等工作场合等。
首先,将待抽吸的气体管路与真空室相连,连接准备就绪后,使真空室进入低压状态,Δp=p1-p2=0。
随后,采用不锈钢活塞的往复运动即可将待抽吸的气体抽吸到真空室内。
活塞在运动过程中,可以形成真空室内压力p1<p2,从而引发气体扩散到真空室内,使真
空室内压力持续降低。
反复循环,可以达到较高的真空度。
罗茨真空泵的特点:
1、密封性能高:罗茨真空泵使用的衬胶片或其他材料,可以极大地提高泵的密封性,能够有效地阻止气体漏出。
2、质量轻:罗茨真空泵的质量比一般气动或液压真空泵要轻,方便安装和搬运。
3、驱动功率:罗茨真空泵只需要小功率驱动,能够有效地节省能源。
4、安全性能:由于罗茨真空泵采用了低压电动机,其安全性能比一般气动或液压真
空泵要高。
5、稳定性能:罗茨真空泵通常采用不锈钢活塞,活塞缺陷抗衡能力强,稳定性能较好。
罗茨真空泵的工作原理罗茨真空泵是一种常用于真空系统中的排气泵,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两个相互旋转的叶轮,将气体从进口处吸入,然后通过压缩和扩散的过程将气体排出。
本文将介绍罗茨真空泵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领域。
一、罗茨真空泵的结构罗茨真空泵由两个相互旋转的叶轮和一个机壳组成。
其中一个叶轮为固定叶轮,另一个叶轮为旋转叶轮。
固定叶轮和旋转叶轮之间的间隙非常小,约为0.1毫米,因此气体在两个叶轮之间被压缩和扩散时无法逃脱。
机壳上有进气口和排气口,进气口连接真空系统,排气口连接大气。
二、罗茨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当罗茨真空泵开始运转时,旋转叶轮和固定叶轮之间的间隙将气体吸入。
旋转叶轮沿着固定叶轮的内部表面转动,将气体压缩。
当旋转叶轮在固定叶轮最高点处时,气体被排出,经过扩散后流向排气口。
由于叶轮之间的间隙非常小,气体无法逃脱,因此气体被压缩和扩散的过程将不断重复,直到气体被排出。
三、罗茨真空泵的应用领域罗茨真空泵广泛应用于真空冶金、真空干燥、真空蒸馏、真空冷却、真空包装等领域。
在真空冶金中,罗茨真空泵可以将气体从高温熔融金属中排出,从而保证金属的纯度和质量。
在真空干燥中,罗茨真空泵可以将湿气从物品中排出,使物品干燥。
在真空蒸馏中,罗茨真空泵可以将沸点低于常温的液体蒸发出来,从而实现分离和纯化。
在真空冷却中,罗茨真空泵可以将气体从冷却系统中排出,从而实现冷却效果。
在真空包装中,罗茨真空泵可以将空气从包装袋中排出,从而实现食品保鲜。
四、罗茨真空泵的优点与其他真空泵相比,罗茨真空泵具有以下优点:1.高效:罗茨真空泵的排气速度很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气体排出。
2.低噪音:罗茨真空泵的噪音很小,适合在噪音敏感的环境中使用。
3.可靠性高:罗茨真空泵的结构简单,没有易损件,因此寿命长,维护成本低。
4.适用范围广:罗茨真空泵可以处理各种气体,适用于多种领域。
五、结论罗茨真空泵是一种高效、低噪音、可靠性高、适用范围广的真空泵。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两个相互旋转的叶轮将气体压缩和扩散,从而实现气体的排出。
罗茨真空泵工作原理罗茨真空泵是一种常用的离心式吸气真空泵,广泛应用于工业、化工、医药等领域。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两个相互啮合的叶轮,将气体从进气端吸入,然后通过旋转叶轮的运动将气体排出。
1. 结构组成罗茨真空泵由两个相互啮合的叶轮组成,其中一个是主叶轮,另一个是从叶轮。
主叶轮和从叶轮之间有一定的间隙,使得气体能够被吸入和排出。
叶轮通常由铸铁或者不锈钢制成,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2. 工作原理当罗茨真空泵开始工作时,主叶轮和从叶轮开始旋转。
主叶轮的旋转通过从叶轮的啮合,使得气体被吸入泵腔。
随着叶轮的旋转,气体被压缩并排出泵腔。
主叶轮和从叶轮的旋转方向相反,从而实现连续的气体吸入和排出。
3. 工作过程罗茨真空泵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吸气过程、压缩过程和排气过程。
- 吸气过程:当主叶轮和从叶轮旋转时,泵腔的容积逐渐增大,形成一个低压区域。
气体在压力差的作用下被吸入泵腔。
- 压缩过程:随着叶轮的旋转,泵腔的容积逐渐减小,气体被压缩。
在这个过程中,气体的压力逐渐增加。
- 排气过程:当泵腔的容积减小到最小值时,气体被排出泵腔。
排出的气体经过泵腔的出口进入排气管道。
4. 特点和优势罗茨真空泵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高效稳定:罗茨真空泵的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能够提供稳定的真空度。
- 快速排气:罗茨真空泵的叶轮旋转速度较高,能够快速排出气体,提高工作效率。
- 无油运行:罗茨真空泵采用无油润滑设计,无油污染,适合于对气体纯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 低噪音:罗茨真空泵的叶轮结构设计合理,噪音较低,减少了对工作环境和操作人员的影响。
- 耐用可靠:罗茨真空泵的叶轮材质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够长期稳定运行。
5. 应用领域罗茨真空泵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制药工业:用于制药过程中的真空干燥、蒸馏、浓缩等工艺。
- 化工工业:用于化工过程中的真空蒸馏、脱气、萃取等工艺。
- 电子工业:用于电子器件的真空封装和真空抽气。
- 真空炉:用于真空炉的真空抽气和保持真空状态。
罗茨真空泵工作原理罗茨真空泵是一种常用的无油真空泵,它通过两个互相啮合的旋转叶轮来实现气体的吸入和排出。
这种泵的工作原理基于罗茨原理,即通过旋转叶轮的连续运动,将气体从吸入口吸入,然后通过压缩和排出口排出。
罗茨真空泵的结构由两个旋转叶轮和一个外壳组成。
两个叶轮相互啮合,但不直接接触,它们通过同步齿轮或皮带传动来保持同步运动。
一个叶轮称为主叶轮,另一个叶轮称为从叶轮。
主叶轮和从叶轮之间的啮合间隙非常小,通常在0.1毫米以下,这样可以确保气体在叶轮之间被密封。
罗茨真空泵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吸气过程和排气过程。
在吸气过程中,当主叶轮旋转时,吸入口处的气体被吸入到叶轮之间的啮合间隙中。
随着叶轮的旋转,气体被推到叶轮的出口处,形成一个气体密封区域。
在这个过程中,叶轮的旋转运动也会导致从叶轮的出口处产生负压,进一步促使气体被吸入。
在排气过程中,当主叶轮继续旋转时,从叶轮的出口处的气体被推到排气口处。
由于叶轮的旋转运动,气体在叶轮之间被密封,从而避免了气体的逆流。
排气过程中,由于罗茨泵的结构特点,排气口处的压力较高,可以达到较高的真空度。
罗茨真空泵在工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抽取气体、蒸汽和蒸发物等。
由于罗茨泵无需油润滑,因此非常适用于对气体纯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此外,罗茨真空泵还具有结构简单、噪音低、振动小等优点。
总结一下,罗茨真空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两个互相啮合的旋转叶轮来实现气体的吸入和排出。
它的工作过程包括吸气过程和排气过程,通过叶轮的旋转运动,气体被推到叶轮之间的啮合间隙中,然后被排出。
罗茨真空泵具有无油润滑、结构简单、噪音低等优点,适用于对气体纯度要求较高的工业领域。
罗茨真空泵工作原理罗茨真空泵是一种常用的无油真空泵,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实验室研究等领域。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罗茨双螺杆的相互啮合和旋转,通过这种运动方式,将气体从低压区域输送到高压区域,从而实现真空抽取的目的。
1. 罗茨双螺杆结构罗茨真空泵的核心部件是罗茨双螺杆。
它由一对相互啮合的螺杆组成,其中一个螺杆称为主动螺杆,另一个螺杆称为从动螺杆。
主动螺杆通过电机驱动,从动螺杆则通过主动螺杆的旋转运动而产生相应的运动。
2. 工作原理罗茨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四个步骤:吸气、压缩、排气和密封。
(1) 吸气阶段:当主动螺杆旋转时,从动螺杆也会随之旋转。
在旋转的过程中,两个螺杆之间的啮合空间逐渐增大,形成一个吸气腔。
当吸气腔与进气口相连时,气体会被吸入吸气腔内。
(2) 压缩阶段:随着主动螺杆的继续旋转,两个螺杆之间的啮合空间逐渐减小,气体被压缩到较高的压力。
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被压缩并推向罗茨真空泵的出口。
(3) 排气阶段:当气体被压缩到一定程度后,从动螺杆和主动螺杆之间的啮合空间与出口相连,气体被排出真空泵。
(4) 密封阶段:为了确保气体不会从吸气腔逆流到排气腔,罗茨真空泵采用了密封装置。
常见的密封方式包括机械密封和润滑油密封。
3. 优点和应用罗茨真空泵具有以下优点:(1) 无油设计:罗茨真空泵采用无油设计,避免了润滑油对被抽气体的污染,适用于对气体纯净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2) 高抽速:由于罗茨双螺杆的结构特点,罗茨真空泵具有较高的抽气速度,适用于需要快速抽取气体的场合。
(3) 广泛应用:罗茨真空泵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电子、食品等行业,常用于真空干燥、真空蒸馏、真空包装等工艺过程中。
(4) 可靠性高:罗茨真空泵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长寿命。
总结:罗茨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基于罗茨双螺杆的相互啮合和旋转,通过吸气、压缩、排气和密封等步骤,实现对气体的抽取和排放。
它具有无油设计、高抽速、广泛应用和高可靠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真空处理过程中。
的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一、泵的抽气量不够,这种故障的出现,使泵未充分发挥它的效能,满足不了工艺需求。
产生这种故障的原因可能是:泵的转速不够;密封不严,在进气管路的连接处或轴封处漏气;泵的转子与转子、转子外圈与泵壳、转子端面与端盖周的间隙过大,气体返流量增大;环境温度或冷却水的温度过高。
处理方法有下列几种:1、若泵的转速不够,而抽气量是与泵的转速成正比,则泵的抽气量就会下降。
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泵的转速未配备好,也就是皮带轮的直径不合适(即速比不合适),可更换皮带轮,改变皮带轮的直径,另一种情况可能是皮带安装不当,未张紧,皮带打滑而降低了转速,这可调节电机位置,使皮带张到一定紧度。
2、查明何处漏气,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处理。
若连接法兰处漏气,则可能是由于连接螺钉松动,垫圈压破变质或者是法兰面加工不平。
若在轴封处漏气,则有可能是密封皮碗未装正或劈裂,此时则更换皮碗并装正。
若是填料密封的,可将扎进的填料掏出。
更换新的。
但填料的接口必须是斜面而互相搭接服帖。
第一圈的接口必须与第二圈的接口错开,不能在同一位置上。
3、若转子与转子型面间的间隙不均匀,在转一圈中一处间隙大,另一处间隙小,则是由于在装配时,同步齿轮的啮合状况未调整好。
该对同步齿轮之所以做成另一个齿轮的轮毂固定,另一个齿轮的轮毂做成可以调节的,就是因为两转子的外形是共轭曲面,要互相正常啮合,否则就会转不动,即使能转动。
也可能出现在转动中,两转子间的间隙时大时小。
在这种状态下,可将可调齿轮连接轮毂的螺钉拧松并拔出定位销钉,进行调节,使转子的啮合和齿轮的啮合同时达到正常啮合状态,这时各处间隙就均匀了,重新拧紧螺钉,重铰销钉孔并装上销钉定位。
若转子外径与泵壳的间隙某处过大(不会各处都大),则可拧松端盖与泵壳的连接螺钉,拨出定位销,进行调节,待各处间隙都均匀了,再拧紧螺钉,重铰端盖与泵壳的定位销孔并装上锥销,若转子端面与端盖之间的间隙过大,则可能是由于泵壳与端盖之间的密封垫子太厚,可去下该垫子重新换上薄垫子即可。
罗茨真空泵工作原理标题:罗茨真空泵工作原理引言概述:罗茨真空泵是一种常用的真空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罗茨叶轮的相互啮合运动。
通过罗茨叶轮的旋转,气体在泵内被吸入并排出,从而实现真空抽取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罗茨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一、罗茨真空泵的结构1.1 罗茨叶轮:罗茨真空泵的核心部件,由两个相互啮合的叶轮组成。
1.2 泵腔:叶轮旋转时形成的密闭泵腔,用于吸入和排出气体。
1.3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罗茨叶轮旋转的电机或其他动力装置。
二、罗茨真空泵的工作原理2.1 吸气阶段:当罗茨叶轮旋转时,泵腔内形成一定的容积,气体被吸入泵腔。
2.2 压缩阶段:随着叶轮的继续旋转,泵腔内的气体被挤压,压缩。
2.3 排气阶段:当气体压缩到一定程度时,排气阀打开,将压缩后的气体排出泵腔。
三、罗茨真空泵的特点3.1 无油运行:罗茨真空泵无需添加润滑油,避免了油污染问题。
3.2 高效率:由于叶轮的相互啮合运动,罗茨真空泵具有较高的抽气速度。
3.3 低振动、低噪音:罗茨真空泵结构简单,运行平稳,振动和噪音较小。
四、罗茨真空泵的应用领域4.1 半导体制造:罗茨真空泵在半导体行业中用于真空腔体的抽气。
4.2 医疗设备:用于吸引、输送气体,如呼吸机等医疗设备。
4.3 化工工业:在化工工业中用于真空蒸馏、真空干燥等工艺。
五、罗茨真空泵的维护与保养5.1 定期清洁:保持泵腔内外清洁,避免灰尘和杂质进入。
5.2 检查润滑:定期检查叶轮轴承的润滑情况,确保正常运转。
5.3 定期检修:定期检查罗茨真空泵的各部件,及时更换磨损部件,延长设备寿命。
结论:罗茨真空泵通过罗茨叶轮的相互啮合运动实现气体的吸入、压缩和排出,具有无油运行、高效率、低振动、低噪音等优点,在半导体制造、医疗设备、化工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定期清洁、检查润滑和检修是保持罗茨真空泵正常运转的关键。
罗茨泵的故障分析及处理[摘要]本文介绍了罗茨泵的故障分析和处理方法,给设备使用厂家的设备维修部门提供了维修参考,指出了罗茨泵故障的关联性。
[关键词] 罗茨泵故障漏油真空度间隙1概述罗茨真空泵简称罗茨泵,又称机械增压泵,是一种旋转式变容真空泵,这种真空获得设备应用非常广泛。
常见的罗茨泵转子由两个8字转子(二叶泵)组成,三叶泵由两个三叶转子组成,性能有所提高。
罗茨泵通常选用水(液)环式真空泵、旋片式真空泵、滑阀式真空泵、往复式真空泵、螺杆真空泵等作为前级泵,可以起到提高抽速和真空度的作用,在医药化工、冶金、照明、造纸、电子、食品等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虽然罗茨泵具有效率高、运转维护费用低的优点,但是由于它的自身结构特点和机组配置要求,会出现一些特殊的故障,要求维修人员具备一定的真空设备知识及维修手段,才能得到彻底地解决。
在真空系统发生故障时,切忌立刻拆泵,应根据故障现象具体分析,正确判断故障原因,查找对应的处理方法。
2故障分析及处理2.1漏油漏油分内漏和外漏两种情况。
外漏比较容易判断,主要是输入端的轴封磨损失效,导致润滑油泄露流失,更换油封可解决问题,使用者应该选择设计合理、质量可靠的产品。
内漏是指在油位正常的前提下,润滑油向泵腔进而向系统内漏油,极端情况下出现油箱里的油短期迅速消失的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首先要检查加油螺塞和放油螺塞是否拧紧,螺塞的密封圈是否失效,油镜及其密封是否破损,齿轮箱盖密封是否完好,轴封是否失效。
因为罗茨泵在运行时油箱内部是真空环境,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会造成油箱和外界相通,空气进入油箱,破坏了罗茨泵内部的真空环境,进而通过动密封与泵腔相通,这样,罗茨泵工作时,润滑油被吸入泵腔,通过前级泵排气口排出。
排除了这个问题后,再考虑轴密封是否失效。
通常内部的迷宫式活塞环及活塞环衬套是不会造成内漏的。
2.2真空度降低在正常运行中的罗茨泵机组出现真空度降低的情况,应从罗茨泵本身和整个系统两个方面来考虑。
罗茨真空泵工作原理罗茨真空泵是一种常用于高真空环境中的机械泵。
其工作原理基于两个旋转的叶轮之间的间隙。
当空气或气体从较大的压力进入此间隙时,两个叶轮的运动会把气体压缩到较小的压力。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罗茨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1. 叶轮的构造和运动方式罗茨真空泵由两个相互啮合的叶轮构成。
叶轮的形状非常特殊,被称为罗茨叶轮,其形状类似于“8”。
叶轮之间有一个相对于它们自身旋转的空间,这个空间被成为“罗茨腔”。
当两个叶轮转动时,空气或气体被自动吸入罗茨腔中。
由于罗茨腔的容积不断减小,所以气体也不断被压缩。
在压缩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也会升高,这会导致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更加频繁,使其在压缩室中加剧。
当气体的压力达到罗茨泵的排气口时,可以通过一个单向阀接通来继续向外排放气体。
2. 工作流程罗茨真空泵在工作时,先通过一个进气口将气体或空气吸入罗茨腔中。
当第一个叶轮旋转时,它会把气体带到另一个叶轮旋转的入口处。
然后,第二个叶轮旋转,再次把气体转移到第一个叶轮的出口处。
由于两个叶轮旋转方向相反,所以它们可以将气体同时压缩,从而将气体压缩到需要的低压区间。
罗茨真空泵可以将气体压缩到10^-6 毫巴的低压区间,这是它可以应用于高真空环境的原因之一。
3. 地理南辕北辙之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罗茨真空泵由于采用了类似“螺旋”排列的罗茨叶轮,所以其工作原理和旋转式空气压缩机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其实是截然不同的。
旋转式空气压缩机通过高速转动的叶片将气体压缩,而罗茨叶轮则是采用“罗茨腔”的空间压缩方式,将气体逐步挤压到低压区间。
4. 应用领域罗茨真空泵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半导体生产、真空热处理、真空工程、航空航天、医疗仪器、制药和冶金等行业,尤其是在半导体生产中,罗茨真空泵被广泛应用,因为它可以提供高度纯净、高品质的真空环境。
总之,罗茨真空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机械泵,其工作原理基于具有特殊形状的罗茨叶轮之间的间隙。
该泵在高真空环境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并且可以实现高度纯净、高品质的真空环境。
罗茨真空泵故障排除一、罗茨真空泵工作原理罗茨真空泵(以下简称罗茨泵)是通过一对相互作用同步反向旋转的“8”字形转子实现抽气功能的。
当转子和泵体形成吸气腔时,两个转子相互之间始终保持密封,从而确保排气口的气体不返流到进气口,以此实现抽气的功能。
转子的反向同步旋转是通过一对安装在转子轴上的齿轮实现的。
由于在泵腔里面没有摩擦,罗茨泵能以每秒1500~3000转的高速运转而无须在泵腔内进行润滑,另外,要保持罗茨泵在高转速下平稳运行,要对转子进行良好的动平衡。
高速旋转的转子间、转子和泵体间没有任何直接的接触,各运动部件之间均保持一定的间隙。
罗茨泵在进排气口间设置了一内置溢流阀,其作用是:当进排气口的压差达到一定值时,溢流阀就自动打开,排气口的部分气体通过打开的溢流阀返流到进气口,这就大大降低了高压差下罗茨泵和前级真空泵(以下简称前级泵)的运行负荷。
同时因为打开的溢流阀有强大的泄流作用,可以确保罗茨泵和前级泵可以同时启动而不会使罗茨泵和前级泵过载,并可以提高高入口压力下罗茨泵机组的抽速。
二、罗茨真空泵主要用途罗茨泵被广泛地应用于真空获得的各个方面,它延伸了油封机械真空泵在较低入口压力下的工作范围,具有小体积大抽速的特点,在1~100pa入口压力范围内具有大抽速,特别适合于低入口压力下需要大抽速的真空系统中使用,例如电力变压器、电力电容器、电力互感器的真空干燥、真空浸渍处理、真空热处理、真空冶炼的排气、真空镀膜设备的预抽,大型试验风洞的抽气及照明灯具生产线的排气等等。
如果选用合适的前级泵,罗茨泵还可以在食品、化工、医药、轻纺等行业的真空蒸馏、浓缩、干燥等的工艺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罗茨真空泵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见下表)四、罗茨真空泵安装说明4.1罗茨泵应安装在干燥、通风和清洁的场所、4.2罗茨泵应水平安装,泵距离墙壁或其他物体之间至少保持300mm以上的空隙。
泵的油窗部分应留出易于观察油位的空间。
4.3接通电源时应注意电机转向,从罗茨泵电机尾部看电机轴的转向应为顺时针方向。
罗茨真空泵工作原理罗茨真空泵是一种常用的机械真空泵,其工作原理基于罗茨原理。
罗茨真空泵由两个相互啮合的旋转叶轮组成,通过旋转叶轮的运动来实现气体的吸入和排出。
下面将详细介绍罗茨真空泵的工作原理。
1. 罗茨原理罗茨原理是基于两个相互啮合的旋转叶轮之间的空隙来实现气体的吸入和排出。
这两个旋转叶轮被称为主叶轮和从叶轮。
主叶轮和从叶轮的齿数相等,但相位差为90度。
当主叶轮旋转时,从叶轮也会尾随旋转,但是它们不会直接接触。
主叶轮和从叶轮之间的空隙形成为了一个密封的工作腔,气体通过这个工作腔被吸入和排出。
2. 吸入过程当主叶轮开始旋转时,从叶轮也会尾随旋转。
在旋转的过程中,主叶轮和从叶轮之间的空隙逐渐变大,导致工作腔的体积增大。
由于工作腔的体积增大,气体压力降低,周围的气体味被迫进入工作腔。
这个过程称为吸入过程。
3. 排出过程当主叶轮继续旋转时,从叶轮也会继续尾随旋转。
在旋转的过程中,主叶轮和从叶轮之间的空隙逐渐变小,导致工作腔的体积减小。
由于工作腔的体积减小,气体压力增加,气体被迫排出工作腔。
这个过程称为排出过程。
4. 连续循环罗茨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基于连续循环。
当主叶轮和从叶轮一起旋转时,吸入和排出过程是连续进行的。
主叶轮和从叶轮之间的空隙不断变化,使得气体被不断吸入和排出。
这种连续循环的过程可以实现较高的真空度。
5. 应用领域罗茨真空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化工、制药、电子、食品加工等。
它主要用于抽取干燥的气体,对于含有蒸汽或者液体颗粒的气体抽取效果较差。
罗茨真空泵的优点包括结构简单、体积小、噪音低、可靠性高等。
总结:罗茨真空泵是一种基于罗茨原理的机械真空泵。
它通过两个相互啮合的旋转叶轮之间的空隙来实现气体的吸入和排出。
罗茨真空泵的工作原理基于连续循环,通过不断变化的空隙大小,实现气体的连续吸入和排出。
罗茨真空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噪音低、可靠性高等优点。
罗茨泵常见故障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
故障现象一:极限压力达不到原因分析:1.管道、系统漏气;2.前级泵极限压力下降;3.润滑油太脏或型号不对;4.油封磨损解决方法:1.系统检漏;2.检修或更换前级泵;3.调换润滑油;4.调换油封故障现象二:抽速不足原因分析:1.管道通气能力不够;2.前级泵抽速下降解决方法:1.增大管道通气能力;2.检修或更换前级泵故障现象三:电动机过载原因分析:1.人口压力过高;2.转子端面与端盖单面接触;3.前级泵返油到罗茨泵内解决方法:1.延长前级泵抽气时间使之达到入口压力;2.调整转子端面间隙;3.防返油装置故障现象四:泵体过热原因分析:1.选择的前级泵抽速不够,造成压缩比过大; 2.入口压力过高;3.冷却不良;4.齿轮箱润滑油过多;5.转子与泵壳接触;6.齿轮、轴承、油封润滑不良解决方法:1.重新选用前级泵;2.延长前级泵抽气时间使之达到人口压力; 3.检查冷却装置; 4.排除部分油量;5.进行调整与维修;6.保证油量,检查润滑故障现象五:声音异常原因分析:1.装配不良;2.导向齿轮与转子位置偏移,使转子相碰; 3.人口压力过高;4.过载或润滑不良造成对齿轮的损伤;5.轴承磨损解决方法:1.重装;2.调整相对位置,保证间隙; 3.延长前级泵抽气时间使之达到人口压力; 4.检查过载、润滑情况,必要时更换齿轮;5.调换轴承故障现象六:轴承、齿轮磨损严重原因分析:1.润滑油不良;2.润滑油不足解决方法:1.更换润滑油;2.补充润滑油。
罗茨真空泵原理及故障处理
一、罗茨真空泵实际抽速计算
对应罗茨泵的入口压力P,测取罗茨泵出口(亦为前级泵入口)压力Pv,并根据前级泵入口压力Pv查前级泵抽速特性曲线,得出前级泵在Pv入口压力下的抽速Sv,查出罗茨泵在出口压力Pv时的零流量压缩比Kv,即可通过以下公式算出罗茨泵在入口压力为P时的实际抽速S,即S=S N K V/(K V+(S N/S V)-( S V/S N)3/2)
式中:S ——罗茨泵实际抽速,L/sS N——罗茨泵几何抽速,L/sS V——前级泵在入口压力下的抽速,L/sK V——罗茨泵在Pv出口压力的零流量压缩比
二、罗茨真空泵使用说明
1、润滑
1.1润滑系统用油应采用1号真空泵油
1.2查看油位,齿轮箱测油位应以浸没4~5个全齿高度为宜;电机测油位应以浸没2/3油窗高度为宜;用以润滑油封的油杯处不应断油,油位不应低于1/3油杯高度,不宜加油过多,避免泵运转时溢出油杯外。
风冷泵油位要高于水冷泵的油位。
2、冷却
冷却水进口温度≤25℃。
避免因冷却水温度高,使泵体发热,而引发异响、轴承损坏。
风冷泵要通风散热,避免泵体温度过高烫伤人,使用温度≤80℃.
3、启动
当泵较长时间停用后再次使用时,应先点动1、2次,使润滑油进入轴承内,然后再正式起动,否则将缩短轴承及泵的使用寿命。
4、停泵
停泵时,应先停罗茨泵,待电机停转后,在停前级泵,否则会导致罗茨泵出口压力升高、负荷增大,而引起返油、污染真空管路和泵腔、甚至烧坏罗茨泵电机。
三、罗茨真空泵维护和保养
1、保持泵的清洁,以利于通风散热。
2、每月至少检查一次油质情况,当发现油质明显变色、变稀、乳化等情况,应立即换油。
3、换油时,罗茨泵最好先运转一小时,使油温变热变稀后,在停泵并向泵内放气后再放油加油。
加油时,润滑油中不得混入柴油、煤油、汽油、水等其他饱和蒸汽压较高的介质,以免影响泵的极限压力。
4、拆洗泵及泵内零件时,应使用纱布擦拭;当必须清洗时,可用丙酮或者汽油清洗,但必须注意防火安全,洗完后必须用纱布擦干后方可重新装配。
5、当发现泵有异常声响时,应立即停泵检查或与供应商联系。
八、罗茨真空泵故障及其消除办法(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