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1基础心理学
- 格式:ppt
- 大小:11.16 MB
- 文档页数:7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基础心理学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的辅导服务,其目的是帮助个人解决心理困扰,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深厚的基础心理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心理咨询师需要了解的基础心理学知识,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个体和群体的心理过程与行为的学科。
它研究的范围广泛,包括感知、注意、学习、记忆、思维、情感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等。
心理咨询的目的是通过了解个体的心理过程与行为,帮助其解决问题、改变行为,并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二、心理咨询师需要了解的主要概念和理论1. 心理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理论研究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中心理过程和行为的变化。
其中,著名的理论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等。
心理咨询师需要了解不同理论对个体发展的解释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以便更好地理解个体问题的成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2.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研究个体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方式和机制。
其中,行为主义学派的条件反射理论和认知学派的信息加工理论是常见的学习理论。
对学习理论的了解有助于心理咨询师帮助个体改变不良行为或习惯,培养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
3. 人格理论人格理论关注个体的特质、情感和行为习惯等方面。
其中,五大人格特质理论是较为常见的人格理论之一。
了解个体的人格特点有助于心理咨询师更好地理解个体问题的背后原因,并针对性地制定心理干预方案。
4. 社会心理学理论社会心理学理论研究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其中,社会认知理论和群体互动理论是常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心理咨询师需要了解社会心理学理论,以便更好地理解个体与他人的关系,并协助个体改善人际交往和解决人际问题。
5. 心理测量理论心理测量理论研究量化心理过程和行为的方法和工具。
在心理咨询实践中,心理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具。
心理咨询师需要熟悉不同类型的心理测量工具,如自评量表、访谈技巧等,以便对个体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和干预。
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1基础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在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和掌握基础心理学的知识,对于培养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素养以及提升其咨询技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中基础心理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开展这方面的教学。
第一部分:基础心理学的重要性心理咨询师作为专业人士,必须对基础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理论有深入的了解。
基础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石,它涉及到人类行为、思维和情绪的各个方面。
通过学习基础心理学,心理咨询师能够理解人们的内在心理过程,并在咨询过程中运用这些理论常识,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其次,基础心理学还为心理咨询师提供了分析问题和思考的框架。
了解不同的心理学理论和模型,可以帮助咨询师了解人们为什么会产生特定的行为和情绪,并从根本上思考问题的可能原因。
通过运用这些框架分析问题,心理咨询师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和解决客户的困扰。
第二部分:基础心理学的教学方法针对心理咨询师培训课程中的基础心理学教学,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
通过真实的案例,教师可以向学员展示不同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模式。
学员可以通过分析案例,理解和应用基础心理学知识。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员的参与度,还能够帮助他们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其次,利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是基础心理学教学的有效方式。
学员可以在小组中讨论心理学理论,并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心理咨询过程。
这样的实践可以帮助学员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并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咨询技巧。
最后,利用多媒体和互动式教学工具也可以增加基础心理学课程的吸引力和效果。
通过视频、图表和在线模拟等多媒体工具,教师可以生动地展示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实验结果。
互动式教学工具如在线测验和小练习,可以帮助学员主动参与学习,并提高他们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第三部分:基础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基础心理学课程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学员应该了解大脑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认知过程如感知、注意、记忆和思维等。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A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
3、心理过程包括(B认知、情感和意志)。
4、个体的心理特征表现为他的(C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5、心理学是(D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B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7、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C思维萌芽)的阶段。
8、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冯特)。
9、冯特于(C 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0、冯特和铁钦纳是(B构造心理学)学派的创始人。
1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A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12、格式塔心理学主张(D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
1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C华生)。
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C罗杰斯和马斯洛)。
15、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C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16、神经元是(A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17、神经元是由(B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
18、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A 树突)。
19、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D 突触)。
20、神经系统是由(B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构成的。
21、外周神经系统是把(D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内脏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系统。
22、外周神经系统从解剖上分包括(C 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23、从功能上划分可以把外周神经系统分为(B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24、自主神经系统由(B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
25、中枢神经系统是由(B脊髓和脑)组成的。
26、脑是由(C 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构成的。
27、脑干包括(C 延脑、桥脑和中脑)。
基础心理学绪论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1.1研究对象,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1.2研究内容,1.认知:也叫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于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2.需要的动机: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3.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和情感是伴随知识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
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
4.人格和能力:一个人的心理特征,表现在他的心理活动的动力上,也表现在他的能力和人格上,人格又是气质和性格组成的。
人的认识、情绪和情感及意志活动,我们把这三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的本质4.1心理是脑的机能,也就是说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环节动物开始有了心理现象只具有某种感觉,心理发展处于感觉阶段。
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有了很大的发展,它们有了各种感觉器官,能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对物体产生了整体的认识,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
灵长类动物不仅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而且还能够认识到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
人类有了语言能进行抽象思维,能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人的心理和动物心理的本质区别,我们把人的心理叫做思维、意识、精神。
4.2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应,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但这种表现只能叫做感应性,而不能叫做心理现象,因为这种能力有一些植物也拥有。
无脊椎动物发展到了缓解动物阶段,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
他们能够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自己作出反应,也就是说形成条件反射,我们可以把这种能力的产生看作是心理现象的标志。
心理学发展史7.1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在人性的善恶问题上,孟子主张所有人的都是性善的,荀子主张所有人都是性恶的。
世硕主张人性是有善有恶的。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教材电子版基础知识总结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第一节绪论1、简述心理现象的分类。
心理现象可分为两大类:心理过程和人格。
2、简述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没有脑的心理是不存在的。
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但客观现实才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离开客观现实来考察人的心理,心理就变成了无源之水。
所以,心理也是社会的产物。
也就是说,心理现象既是脑的机能,又受社会的制约,是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产物。
只有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才能揭示心理的实质和规律。
3、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是什么?人们认识到,很难用一个完善的理论模式概况出心理现象的本质,从而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逐渐把主意精力转移到对心理现象规律的探讨上,结束了学派之争,却为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
二战之后,一些新的心理学思想相继产生,它们以新的思潮或发展发现影晌着心理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从而加强了心理学研究的整合趋势。
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产生在20世纪50~60年代,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
主要特点在于:强调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认为人又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即人本主义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5认知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
它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用模拟计算机的程序来建立人的认知模型,并以此作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途径。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1、简述神经系统的主要结构。
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一章基础心理学)考点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1.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2.认知:认知也叫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3.感觉:人们通过各个感觉器官认识了作用于它的事物的一个一个属性,产生了感觉。
4.知觉:人们能把各种感觉结合起来,产生对事物整体的认识,这就是知觉。
5.记忆:感觉和知觉都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阶段。
人们通过思维才能产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这是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过程。
这种过程的产生依赖于记忆,记忆提供了过去获得的经验,使人们能把过去的经历和现在的经历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理性认识。
6.需要:人的心理活动都有其内部推动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人的需要。
需要以欲望、要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反映的是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
7.动机: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
8.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
9.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表现了心理对行为的支配。
10.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11.气质:相当于平常所说的脾气、秉性,它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12.性格:是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13.心理特性:一个人的心理特性表现在他的心理活动的动力上,也表现在他的能力和人格上,人格又是由气质和性格组成的。
需要和动机反映了他心理活动的动力,能力说明了他对某种活动的适宜性,气质和性格表现了他的人格特征。
14.心理过程:人的认识、情绪和情感及意志活动,我们把这三类心理现象称为心理过程。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认知:感觉、知觉、记忆、表现、思维、言语和想象2)、需要和动机3)、情绪、情感和意志4)、能力和人格需要和动机是心理现象的动力,表现人格倾向;能力、气质和性格是人格的特征。
2.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活动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物质产品,而是一种主观映。
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人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感觉、知觉、思维和意识(动物是思维萌芽)3.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构造心理学,冯特和他的学生主张心理学采用内省的实验方法,分析意识的内容,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他们如何联接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
4.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心理学要抛开意识,径直去研究行为。
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只有确定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并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这一学派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5.詹姆士是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
这一学派,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反对把心理看着一种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反对把心理学只看着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6.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
7、格式塔心理学德国心理学家维特海默和克勒等人反对把心理现象分解为组成它的元素,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建立了完形心理学。
完形即整体的意思,格式塔是德文“整体”的音译当代研究趋向:8.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提出:心理学家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