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试行)
- 格式:pdf
- 大小:852.08 KB
- 文档页数:28
生态建设示范区申报考核指标1、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考核方式:查阅统计部门的统计资料。
2、饮用水卫生合格率生活饮用水质符合国家《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
计算公式:饮用水卫生合格率=村域内符合国家《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户数/全村总户数×100%;全村总户数包括外来居住或临时居住的户数(下同)。
考核方式:查阅全村总户数名册和饮用水达标户名册,验收时现场抽查。
3、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卫生厕所普及率指使用卫生厕所的农户数占农户总户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使用卫生厕所的农户数/全村总户数×100%。
(1)建有卫生公共厕所且卫生公厕拥有率高于1 座/600 户,公共厕所落实保洁措施;(2)卫生厕所应保证通风、清洁、无污染,包括粪尿分集式生态卫生厕所、栅格化粪池厕所、沼气厕所等多种类型。
各地可根据改水改厕要求,选择适宜类型;(3)草原牧区经其省级卫生部门或环保部门认可的其它不污染环境的各种方式也可算作卫生厕所。
考核方式:查阅卫生厕所使用户名册,验收时现场抽查。
4、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无害化处理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1)有固定的收集生活垃圾的垃圾桶(箱、池);(2)定期清运并送乡镇或区县垃圾处理厂进行了无害化处理;(3)有卫生责任制度,有专人负责全村垃圾收集与清运、道路清扫、河道清理等日常保洁工作。
(4)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是指,在开展垃圾“户分类”的基础上,对不能利用的垃圾定期清运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其他垃圾通过制造沼气、堆肥或资源回收等方式,按照“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生活垃圾定点存放并得到及时清运的户数/全村总户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全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全村生活垃圾产生总量×100%。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全村生活垃圾资源利用量/全村生活垃圾产生总量×100%。
单选题1.截至2017年8月29日,38次中央深改组会议中,审议并通过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相关文件多达()份,涉及到全部()类生态文明制度。
(1.0分)A.40,6B.46,8C.48,6D.50,102.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对GDP与气温变化关系的分析结论是,气温处于约()时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温度”。
(1.0分)A.13℃B.15℃C.17℃D.21℃3.()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绿色发展规划。
(1.0分)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B.《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4.在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的新部署中,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内容不包括()。
(1.0分)A.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B.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C.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D.杜绝城市环境污染问题5.()通过了推动世界和平与繁荣、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新议程——《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1.0分)A.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B.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C.第一届联合国环境大会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6.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表明,未来人类还有约()二氧化碳的排放空间。
(1.0分)A.5000亿吨B.6000亿吨C.7000亿吨D.8000亿吨7.2018年10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指出,如果气候变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气温增幅最早可能会在()达到1.5℃。
(1.0分)A.2025年B.2030年C.2035年D.2050年8.发展绿色经济的导向是()。
(1.0分)A.生态科技B.能源类型C.市场D.资本9.()中国首次明确提出全球治理理念:“共商共建共享”与“公正合理”,并以“铁腕”承诺推进全球气候治理机制建设。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试行)一、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县(含县级市、区)建设指标(一)基本条件1.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党委、政府领导工作机制,研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通过人大审议并颁布实施 4 年以上;国家和上级政府颁布的有关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实施系列区域性行业生态文明管理制度和全社会共同遵循的生态文明行为规范,生态文明良好社会氛围基本形成。
2.达到国家生态县建设标准并通过考核验收。
所辖乡镇(涉农街道)全部获得国家级美丽乡镇命名。
辖区内国家级工业园区建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50%以上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建成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县级市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3.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总量控制考核指标达到国家和地方总量控制要求。
矿产、森林、草原等主要自然资源保护、水土保持、荒漠化防治、安全监管等达到相应考核要求。
严守耕地红线、水资源红线、生态红线。
4.环境质量(水、大气、噪声、土壤、海域)达到功能区标准并持续改善。
当地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和环境信访得到有效解决,近三年辖区内未发生重大、特大突发环境事件,政府环境安全监管责任和企业环境安全主体责任有效落实。
区域环境应急关键能力显著增强,辖区中具有环境风险的企事业单位有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达到相关规定要求,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实现无害化处理。
新建化工企业全部进入化工园区。
生态灾害得到有效防范,无重大森林、草原、基本农田、湿地、水资源、矿产资源、海岸线等人为破坏事件发生,无跨界重大污染和危险废物向其他地区非法转移、倾倒事件。
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或持续好转。
5.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生态红线并严格遵守。
严格执行规划(战略)环评制度。
区域空间开发和产业布局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和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产业结构及技术符合国家相关政策。
附件1: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指标情况调度表
表2 未达标情况表
注:请各部门进一步将相关佐证材料收收集、完善,待通化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推进组核查。
附件2: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重点工程基本情况表
表3 已完成工程项目表
(二)蓝天行动重点工程
(三)碧水行动重点工程
(四)宜居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工程
表4 正在推进工程项目表(二)蓝天行动重点工程
注:请各部门进一步将相关佐证材料收集、完善,待通化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推进组核查。
2020年包头专业技术专业人员生态文明建设读本试题及答案1.()是公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以后向有关部门请求保护的权利,既包括向国家环境行政机关主张权利,又包括向司法机关要求权利保护。
(1.0分)A.环境资源使用权B.环境状况知情权C.环境参与权D.环境侵害请求权2.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八十九条“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中第六项“(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修改为“(六)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
(1.0分)A.社会文明建设B.生态文明建设C.物质文明建设D.精神文明建设3.()成为继“煤烟型”、“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的第三种空气污染问题,已被列为影响公众健康的世界最大危害之一。
(1.0分)A.室内空气污染B.石油型(或交通型或氧化型)污染C.混合型污染D.特殊型污染4.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1.0分)A.永续发展B.生态公正C.共生和谐D.持续文明5.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内容是()。
(1.0分)A.永续发展B.合作分享C.共生和谐D.绿色文明6.随着工业文明的推进,以()为固定中心的全球资源的跨国界集散成为资源、环境主要利用形态,人们可以在一个固定的空间得到物质能源和信息的服务支撑。
(1.0分)A.城市B.农村C.城镇D.区域7.首次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出现“生态文明”一词的是()。
(1.0分)A.《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C.《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8.()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1.0分)A.森林B.湿地C.海洋D.耕地9.在我国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区中,优化开发区域不包括()。
(1.0分)A.环渤海区域B.长三角区域C.珠三角区域D.北部湾地区10.十九大报告明确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国家⽣态⽂明建设⽰范县、市指标(试⾏)解读强化顶层设计体现提档升级考虑区域差异——《国家⽣态⽂明建设⽰范县、市指标(试⾏)》解读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态⽂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指导和推动各地以市、县为重点全⾯推进⽣态⽂明建设,2016年1⽉28⽇,环境保护部正式印发《国家⽣态⽂明建设⽰范县、市指标(试⾏)》(以下简称《指标》),打造区域⽣态⽂明建设“升级版”。
《指标》从⽣态空间、⽣态经济、⽣态环境、⽣态⽣活、⽣态制度、⽣态⽂化六个⽅⾯,分别设置38项(⽰范县)和35项(⽰范市)建设指标,是衡量⼀个地区是否达到国家⽣态⽂明建设⽰范县、市标准的依据。
《指标》体现了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要求,尤其是⼗⼋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开放、共享的五⼤理念。
《指标》编制过程中,坚持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达性和前瞻性原则,以国家⽣态县、市建设指标为基础,充分考虑了发展阶段和地区差异。
《指标》以促进形成绿⾊发展⽅式和绿⾊⽣活⽅式、改善⽣态环境质量为导向,内容侧重于优化国⼟空间开发格局、全⾯促进资源节约、加⼤⾃然⽣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度、加强⽣态⽂明制度建设等重点任务。
《指标》体现了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达性和前瞻性⾃2000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态环境保护纲要》提出⽣态省建设以来,环境保护部⼤⼒推动,各地积极响应,⽣态⽰范建设已经成为各地改善区域⽣态环境质量、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2007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印发《⽣态县、⽣态市、⽣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各地按照指标要求,积极开展创建,⽬前全国已有福建、浙江、等16个省(区、市)正在开展⽣态省建设,超过1000多个市、县、区⼤⼒开展⽣态市县建设。
114个地区取得⽣态市县的阶段性成果、获得命名,涌现了⼀批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先进典型。
随着⽣态⽂明建设⽇益深⼊和各地⼯作的深⼊开展,原有指标体系与⽬前⼯作现状已不太适应,不能完全有效指导各地⼯作深⼊开展,迫切需要按照中央关于⽣态⽂明建设的最新要求进⾏提档升级。
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3.05.23•【文号】环发[2003]91号•【施行日期】2003.05.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标准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环境保护部关于废止、修改部分环保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发布日期:2010年12月22日,实施日期:2010年12月22日)废止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通知(环发〔2003〕9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为进一步深化生态示范区建设,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的实现,我局组织制订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继续和发展,是生态示范区建设的最终目标。
已批准的试点地区,要按照生态示范区建设和管理的要求,继续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已命名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条件较好的地区,可对照指标体系的要求,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创建工作。
二、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的创建,坚持国家指导、地方自愿的原则。
拟开展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的地区,应成立由当地政府领导牵头、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生态县(市、省)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负责日常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工作。
三、开展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的地区,应对照指标体系的要求,组织编制生态县(市、省)建设规划,通过有关专家论证后,由当地政府提请同级人大审议通过、颁布、实施,并报国家环保总局备案。
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的论证,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组织;生态省建设规划的论证,由国家环保总局和省人民政府共同组织。
四、经过一段时期的建设,达到指标体系要求的地区,可申请考核验收。
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指标
1. 生态环境质量要求高: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地质量要求等,不仅要符合国家标准,还要有更高的要求。
2. 生态保护和修复能力强:包括生态系统功能恢复能力、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等,有能力对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和修复。
3. 资源利用效率高: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等,要达到更高的节约资源和环保效果,确保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
4. 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优秀:包括经济增长、社会福利、公共设施等,要产生更健康、更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包括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建设成果,要走出一条以人为本、保护生态、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附件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名单北京市㊀门头沟区天津市㊀蓟州区河北省㊀唐山市迁西县山西省㊀临汾市蒲县内蒙古自治区㊀兴安盟㊁呼和浩特市新城区㊁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吉林省㊀白山市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池北区黑龙江省㊀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㊁农垦建三江管理局江苏省㊀泰州市㊁无锡市惠山区㊁无锡市滨湖区㊁无锡市宜兴市㊁苏州市昆山市㊁苏州市太仓市浙江省㊀杭州市富阳区㊁宁波市镇海区㊁温州市永嘉县㊁嘉兴市海盐县㊁湖州市吴兴区㊁绍兴市诸暨市安徽省㊀安庆市太湖县㊁池州市石台县㊁宣城市宁国市福建省㊀三明市宁化县㊁三明市建宁县㊁泉州市安溪县㊁南平市顺昌县㊁南平市邵武市㊁龙岩市武平县江西省㊀九江市武宁县㊁赣州市寻乌县㊁吉安市安福县㊁宜春市铜鼓县㊁抚州市宜黄县山东省㊀济南市济阳区㊁日照市东港区㊁临沂市蒙阴县㊁滨州市惠民县河南省㊀平顶山市汝州市㊁许昌市鄢陵县㊁南阳市西峡县湖北省㊀十堰市竹溪县㊁咸宁市崇阳县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2湖南省㊀长沙市宁乡市㊁邵阳市新宁县㊁岳阳市湘阴县㊁永州市东安县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广东省㊀广州市黄埔区㊁深圳市(含南山区㊁宝安区㊁龙岗区㊁龙华区㊁光明区)㊁肇庆市㊁韶关市始兴县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广西壮族自治区㊀防城港市东兴市㊁河池市凤山县㊁崇左市凭祥市重庆市㊀黔江区㊁武隆区四川省㊀成都市邛崃市㊁绵阳市盐亭县㊁乐山市峨眉山市㊁南充市仪陇县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贵州省㊀遵义市红花岗区㊁遵义市凤冈县㊁遵义市习水县云南省㊀楚雄彝族自治州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㊁保山市昌宁县西藏自治区㊀拉萨市㊁山南市㊁阿里地区陕西省㊀宝鸡市太白县㊁汉中市留坝县㊁安康市岚皋县甘肃省㊀平凉市崇信县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青海省㊀海东市平安区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宁夏自治区㊀吴忠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县㊁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3。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7.16•【字号】宝政办发〔2024〕24号•【施行日期】2024.07.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城市环境保护正文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宝鸡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宝鸡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7月16日宝鸡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工作实施方案为全面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依据生态环境部2024年2月颁发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建设指标》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管理规程》等相关规定,按照《宝鸡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2022-2030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市委市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更加有力,在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谋划和发展生态文明重大工程、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组织保障和统筹协调方面明显提升,形成先进文明的生态文化体系、集约节约的生态经济体系、和谐安全的生态安全体系、幸福健康的生态生活体系、高效完善的生态制度体系。
力争2024年底,建设指标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建设指标》要求,2025年继续巩固提升,2026年达到申报要求。
二、主要任务与措施(一)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健全现代环境治理体系1.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认真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按照《宝鸡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夯实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合力。
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持续抓紧抓实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责任追究。
附件1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规范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申报、技术评估、考核验收、公示、公告及监督管理等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本规程适用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乡镇的创建工作管理。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省的创建,按照过程统一规范、程序适当简化的原则,参照本规程执行。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的管理办法委托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制定。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管理办法另行规定。
第三条环境保护部鼓励各地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创建工作坚持国家引导,地方自愿;党政组织,社会参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持续推进,注重实效。
对于创建工作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达到相应建设标准并通过考核验收的市、县、乡镇,环境保护部按程序—3—授予相应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第二章规划和实施第四条环境保护部制定并发布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指标和规划编制指南。
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的市、县、乡镇(以下简称创建地区)人民政府,应当参照规划编制指南,组织编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乡镇根据实际情况也可编制建设方案。
第五条市创建规划由环境保护部或委托省级环境保护部门组织论证;县创建规划由省级环境保护部门组织论证;乡镇创建规划(方案)由省级环境保护部门或由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委托市或县级环境保护部门(地市级环境保护局的派出机构)组织审查。
市、县创建规划通过论证后,创建地区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建议本级人民政府将规划(草案)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议后颁布实施,并于3个月内将规划报送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和环境保护部备案。
乡镇创建规划(方案)报乡镇所在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报规划审查单位和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备案。
环保网络知识竞赛参考资料1、人工合成色素的原料大部分是煤焦油。
2、能提高身体排污能力的食品是粗粮、豆类、海藻。
3、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4、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
5、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考核指标中丘陵地区的“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要求不低于22%。
6、以下哪种食品中所含致癌物质最多?答:烤羊肉串7、火力发电过程中,哪种物质的排放量最大?答:二氧化碳8、为控制环境风险,国家鼓励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让环境得到改善,使受害人得到及时补偿。
9、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
10、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指标中规划环评执行率要求达到100%。
11、森林有哪三大效益:环境、社会、经济12、何种开水对健康有益? 答:自然冷却到20摄氏度-25摄氏度的温凉白开水C )13、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
14、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如实向社会公开其主要污染物的名称、排放方式、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以及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15、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指标中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要求低于0.7吨标煤/万元。
16、在从事工艺、设备、产品及包装物设计时,应当按照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的要求,下列哪个特性不属于优先选择的材料?答:易运输。
17、下面不属于厨余垃圾的是塑料文具。
18、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编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19、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
20、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指标中东部地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要求低于50立方米/万元。
惠州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指标完成情况一、区域概况惠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辖区面积11343平方公里,东接汕尾市,南临南海,并与深圳市相连,西南接东莞市,西交广州市,北与韶关市、西北与河源市为邻。
地处东经113°49′~115°25′与北纬22°33′~23°57′之间。
惠州市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全市,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地形北、东部高,中、西部低,属低山丘陵海滨地貌。
靠山临海,北部和东部有天堂山、罗浮山、白云嶂和莲花山集结形成的中低山、丘陵,莲花山海拔1336米,是惠州市第一高峰。
辖区自然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素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之称。
拥有大亚湾和红海湾部分海域(东山海),海岸线长281.4千米,是广东省海洋大市之一。
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享有“苎萝村之西子”美誉。
惠州市现辖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
五年来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人均GDP达7.17万元,年均增长10%。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361.3亿元,年均增长17%。
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居全省第五位。
五年来三次产业结构由5.6∶57.9∶36.5调整为5.1∶53.7∶41.2,产业结构呈现出高新技术化、适度重型化、产业高级化等特征。
二、创建之路惠州市历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不断巩固提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又主动“提标升级”,于2012年启动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并于2015年提升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
先后编制实施了《惠州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12~2020)》《惠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6-2025)》,各县(区)也同步编制实施相应规划,上下联动、全域推进生态创建。
2024年环保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精选题)一、单选题1.我国对自然保护区实施统监督管理的机关是()。
.A、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B、国家环境保护总局C、国务院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D、国务院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参考答案:B2.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设在()的首都。
A、泰国B、瑞士C、肯尼亚D、美国参考答案:C3.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
A、地球日B、节水日C、爱鸟日D、世界环境日参考答案:D4.新环保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A、生态保护B、新能源C、垃圾分类D、环境保护参考答案:D5.中国近些年,不分季节爆发的雾霾其主要成份是?()A、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碳B、一氧化硫、二氧化氮、PM2. 5C、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D、PM2.5、三聚氧胺、尘土E、废气、二氧化硫、一氧化氮参考答案:C6.根据国际上对水资源紧缺指标的定义,如果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可更新的人均淡水供应量每年在()以下,为极度缺水。
A、1700-3000m3B、500-1000m3C、500m3 以下D、400m3 以下参考答案:C7.在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所有权属于()。
A、国家所有B、集体所有C、个人所有参考答案:A8.我国于()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A、1980 年 12 月 25 日B、1980年9月26日C、1980年5月22日D、1980年3月25日参考答案:A9.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为宜,放得过多和过少都费电。
A、100B、60C、50D、80参考答案:D10.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被责令停止建设,拒不执行的,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对其(),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