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业文化创意产业园案例 总结_城乡园林规划_工程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62 MB
- 文档页数:12
上海工业创意产业园案例分析文/沈芳(技术研发部)09年的春天,我去上海参观创意产业园,这些创意产业园多为上海的老厂房改建而成,这让我想到一位哲人说过:“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传说和歌曲已经沉默,它依旧诉说……”。
都市人的性情意绪和生活足音在这里凝结、沉淀,老厂房中所流传的情感又感染着当今人们的思想、趣味、观念;我在工业创意产业园区感受到了老厂房的新姿态,它们娓娓向世人述说几十年来不平常的历程。
案例一:上海建国路8号桥建筑地点:上海市卢湾区建国中路8号建筑面积:一期12000多平方米,二期8400平方米入驻企业数:40余户产业导向:创意类、艺术类及时尚类开发商:上海华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香港时尚生活策划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建筑设计:日本HMA建筑设计事务所上海建国路“8号桥”一期(1~8号楼)前身是上汽集团所属上海汽车制动器厂,于2007年12月27日正式改建落成,其中80%的面积为办公楼,用于出租;20%为餐饮、咖啡吧等配套服务设施。
“8号桥”二期(9号楼)前身是国营金属加工工厂,座落在一期的对面,横跨建国路,为避免工业园的人流对建国路的车流带来影响,一期、二期用横跨在马路上的“桥”联系起来。
改建后的建筑命名为“8号桥”有着特别的意义:形象上,每一座办公楼都有天桥相连,每座桥的造型均不同,极富工业感(图01、02);内涵上,它是连接国内外各创意咨询服务团队的沟通之桥。
此地渐渐成为上海设计界最具品牌价值和最时尚的一张名片,吸引了众多创意类、艺术类以及时尚类的企业,比如英国著名设计师事务所ALSOP、法国F-emotion公关公司、日本HMA建筑设计、香港风尚国际有限公司等等。
老工厂的层高有5米,与新建的传统办公空间相比,经过改造的厂房用做办公的空间自由度更大,有着别样的魅力。
此外,将那些厚重的砖墙从旧房子上拆下来重新组合,并进行一番艺术处理,以凹凸相间的砌造方式凸显了墙面的纹理(图03:9号楼立面局部),保留了原厂房里林立的管道、班驳的地面(图04:典型的厂房空间),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工业文明时代的沧桑韵味。
结合案例谈谈上海文化设施布局规划1.基本情况上海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人文荟萃,地方传统文化、民俗民风、建筑风貌、戏剧、曲艺、民间工艺等文化十分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相继建设了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等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型文化设施,初步形成了具有历史文化内涵、海派文化氛围和高品质文化气息的文化发展格局,但与国内外同类型城市相比,文化设施建设在数量、能级、内容、布局等方面尚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体现在:(1)文化设施总量已有大幅增加,但仍有不足。
全市人均文化设施拥有量与国际化大都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文化设施品味大为提升,但能级仍显不够。
国际文化大都市通常拥有一批国际知名的文化设施,例如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大剧院、蓬皮杜中心等。
而上海目前缺乏与国际化大都市相匹配的重大功能性、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3)文化设施的覆盖已大为广泛,但部分内容仍有缺位。
根据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要求,文化设施既要有传统意义上的绘画、音乐、戏剧、文学、展览等艺术形式,满足人们日常的文化需求;还要有前瞻性,涉及广告、创意、影视动漫、视觉艺术等前卫艺术。
目前上海现有文化设施主要集中在传统艺术领域,文化设施内容尚不全面。
(4)文化设施布局网络已初步形成,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上海重大功能性文化设施资源整合仍显不够,布局比较分散,缺乏成规模的剧场群、博物馆群、艺术展示群等文化设施集聚区,难以形成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群众性、普及性文化设施与其他服务性设施布局尚不均衡,市民使用仍有不便。
2.主要内容2.1发展目标按照城市总体发展要求,上海各项文化设施建设将以举办2010年世博会为契机,大力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形成与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目标相匹配,与人民群众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的文化设施发展格局。
根据国内外同类型城市文化设施建设经验,上海文化设施规模要与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相匹配,要具有一批能体现城市文化风格、形象,有相当影响力的标志性文化设施;文化设施要齐全,内容丰富;重大文化设施布局相对集中,突出规模效应和聚集氛围,通常沿河、沿城市功能轴线设置;文化设施要临近大运量轨道交通枢纽站点,交通可达性强。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方案1. 项目背景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一直以来都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丰富的历史积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上海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升上海城市形象和软实力,在此提出建设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方案。
2. 建设目标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旨在打造一个集创意设计、传媒艺术、数字娱乐等多元化文化创意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推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3. 产业园规划3.1 选址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选址在上海市中心地带,便于交通出行,并且方便人流的聚集,提升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2 建筑布局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占地面积约100亩,建设多功能办公楼、创意工作室、文化展示中心等,形成集办公、创新、展示为一体的园区。
3.3 设施建设建设先进的信息技术设施,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技术支持的需求。
同时,园区内还设立咖啡厅、餐饮区、休闲空间等公共设施,为创意工作者提供便利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4. 产业支持政策为吸引和扶持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和个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将提供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创业补贴和项目孵化等。
同时,建立行业资讯发布平台,提供信息咨询、市场拓展和专业培训等服务,帮助创意企业更好地发展。
5. 产业交流与合作为促进产业内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将定期举办文化创意产业峰会、展览和论坛等活动,推动行业内的信息共享和专业交流。
此外,与其他文化创意园区进行联合举办活动,搭建产业对接平台,提升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影响力。
6. 社会效益与文化传承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将有助于活跃市场经济环境,推动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
同时,园区内的文化创意活动和项目将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城市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满意度。
此外,产业园还将与当地的博物馆、艺术学院等文化机构合作,推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