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五年级定义新运算加逻辑推理29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3.63 MB
- 文档页数:5
定義新運算教學目標定義新運算這類題目是在考驗我們的適應能力,我們大家都習慣四則運算,定義新運算就打破了運算規則,要求我們要嚴格按照題目的規定做題.新定義的運算符號,常見的如△、◎、※等等,這些特殊的運算符號,表示特定的意義,是人為設定的.解答這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新定義,嚴格按照新定義的式子代入數值,把定義的新運算轉化成我們所熟悉的四則運算。
知識點撥一定義新運算基本概念:定義一種新的運算符號,這個新的運算符號包含有多種基本(混合)運算。
基本思路:嚴格按照新定義的運算規則,把已知的數代入,轉化為加減乘除的運算,然後按照基本運算過程、規律進行運算。
關鍵問題:正確理解定義的運算符號的意義。
注意事項:①新的運算不一定符合運算規律,特別注意運算順序。
②每個新定義的運算符號只能在本題中使用。
我們學過的常用運算有:+、-、×、÷等.如:2+3=5 2×3=6都是2和3,為什麼運算結果不同呢?主要是運算方式不同,實際是對應法則不同.可見一種運算實際就是兩個數與一個數的一種對應方法,對應法則不同就是不同的運算.當然,這個對應法則應該是對任意兩個數,通過這個法則都有一個唯一確定的數與它們對應.只要符合這個要求,不同的法則就是不同的運算.在這一講中,我們定義了一些新的運算形式,它們與我們常用的“+”,“-”,“×”,“÷”運算不相同.二 定義新運算分類1.直接運算型2.反解未知數型3.觀察規律型4.其他類型綜合模組一、直接運算型 【例 1】 若*A B 表示()()3A B A B +⨯+,求5*7的值。
【巩固】 定義新運算為a △b =(a +1)÷b ,求的值。
6△(3△4)【巩固】 設a △2b a a b =⨯-⨯,那麼,5△6=______,(5△2) △3=_____.例題精講【巩固】 P 、Q 表示數,*P Q 表示2P Q +,求3*(6*8)【巩固】 已知a ,b 是任意自然數,我們規定: a ⊕b = a +b -1,2a b ab ⊗=-,那麼[]4(68)(35)⊗⊕⊕⊗= .【巩固】 M N *表示()2,(20082010)2009M N +÷**____=【巩固】 規定運算“☆”為:若a >b ,則a ☆b =a +b ;若a =b ,則a ☆b =a -b+1;若a <b ,則a ☆b =a ×b 。
定义新运算知识与方法:对于常用的加、减、乘、除等运算,我们已经熟知它们的运算法则和计算方法,如6+ 2=8, 6X2=12等。
都是2和6,为什么运算结果不同呢?主要是运算方式不同,实质上是对应法则不同。
由此可见,一种运算实际就是两个数与一个数的一种对应方法。
对应法则不同就是不同的运算。
当然,这个对应法则应该是对应任意两个数。
通过这个法则都有一个唯一确定的数与它们对应。
这节课,我们将定义一些新的运算形式,它们与我们常用的加、减、乘、除运算是不相同的。
解决定义新运算这类题的关键:是抓住定义的本质借用“ +、一、X、十”四则运算进行的,解答时要弄活新运算与四则运算的关系。
特别注意运算顺序,每个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只能在本题中使用,新运算不一定符合运算定律。
例1:设a、b都表示数,规定:aAb =3X a— 2X b。
试计算:(1) 3A2; (2) 2A3。
练习1:1. 设a b都表示数,规定:a。
b=5X a— 2X b。
试计算3042. 设a b都表示数,规定:a*b=3x a+ 2X b。
试计算:5*6例2: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b=3a+ 2a,试计算( 3^5)练习2:1.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Ob=a+3b,试计算405062.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 B=2X A — B,试计算5A6A7例3:对于两个数a, b,规定:a金b=ax b+ a+ b,试计算:9 ®练习3:1.对于两个数a, b,规定:a$b=ax b— ( a+ b),试计算:6 ® 7.2..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 GB=A X B-2,试计算:8 99例4:如果2、3=2 + 3 + 4, 5A4=5+ 6+ 7+ 8,那么按此规律计算:(1) 3A5;(2) 8A3。
练习4:1.如果4A2=4X 5, 2A3=2X 3X 4,那么按此规律计算:5A4。
2.如果24=24- (2+ 4), 3V6=36- (3 + 6), 6V3=63- (6+ 3),那么按此规律计算:7V2.例5:对于两个数a与b,规定aDb=a(a+1)+(a+2)+・・・(a+b— 1)。
第一讲定义新运算一、学习目标1. 了解新运算的定义并学会按新运算的要求进行计算。
2. 学习观察、比较、判断和推理的数学方法。
二、内容提要与方法点拨1.要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法则及运算定律。
2. 定义新运算是指用某种特定的符号表示特定意义的运算。
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弄清新定义的运算的特定含义,也就是弄清它所表示的通常意义下是什么运算,然后转化为通常意义下的四则运算来进行解答。
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些基本的四则运算法则如从左往右计算、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等在新定义的运算中也是适用的。
但是,在新定义的运算中,不一定都适合交换律或结合律。
三、例题选讲例1如果a▽b表示a×b+a-b,试计算:(7▽4)▽5。
解:式子a▽b表示两个数的积加上第一个数后再减去第二个数。
在式子(7▽4)▽5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4)=7×4+7-4=31而31▽5=31×5+31-5=181,所以,(7▽4)▽5=181。
例2规定a☆b表示a的4倍减去b的3倍,即a☆b=4a-3b,试计算:(1)5☆6 ;(2)6☆5。
解:(1)根据a☆b=4a-3b,所以,5☆6=4×5-3×6=2(2)6☆5=6×4-5×3=9注意:a☆b表示a的4倍减去b的3倍,而b☆a表示b的4倍减去a的3倍,这里a≠b,所以a☆b≠b☆a。
因此,本例定义的新运算是不满足交换律的,计算中不能把前后两个数交换。
例3 对于两个数x、y,规定x#y表示3x+2y,试计算:(1)(5#7)#8 ;(2)5#(7#8)。
解:(1)根据x#y=3x+2y,得(5#7)#8=(3×5+2×7)#8=29#8=3×29+2×8=103(2)5#(7#8)=5#(3×7+2×8)=5#37=3×5+2×37=89注意:本例定义的运算是不满足结合律的。
定义新运算例1.a、b是自然数,规定a※b=(a+b)÷2,求:(1)5※7;(2)3※(4※6)的值。
练1.对于任意两个自然数a、b,定义一种新运算“*”:a*b=ab+a÷b,求75*5=?,12*4=?例2.定义运算“a○+b”=(a+b)÷3,那么(3○+6)○+12与3○+(6○+12)哪一个大?大的比小的大多少?练2.定义新运算“△”:a△b=6a+3b+7,那么5△6和6△5哪个大?大的比小的大多少?例3.规定a△b=ab+2a, a▽b=2b-a,求(8△3)▽(9△5)的值。
练3 y x ,表示两个数,规定新运算“*”及“△”如下:x *y x y 56+=,x △xy y 3=.求(2*3)△4的值.例4.定义一种运算“*”,它的意义是a ∗b=a+a a+aaa+…+(a ,b 都是非0自然数).(1)求:2∗3,3∗2;(2)求:23∗3,340∗2(3)求:5678×(5677∗2) - 5677×(5678∗2).练4.若a*b=a+(a+1)+(a+2)+(a+3)+…+(a+b-1),那么3*4*5=?例5.规定“口”的运算法则如下,对于任何整数a ,b ,有:求:(1口2)+(2口3)+(3口4)+ (4口5)+(5口6)+(6口7)+(7口8)十(8口9)+(9口10).练5.规定“⊕”的运算法则如下,对于任何整数P,Q,有:求:(1⊕2)+(2⊕3)+(3⊕4)+(4⊕5)+(5⊕6)作业1. 设b a ,表示两个不同的数,规定b a b a ⨯-⨯=∆34.求2)34(∆∆.2. 定义新的运算a ⊖b a b a b ++⨯=.求(1⊖2)⊖3.3. 定义两种运算“⊕”、“⊗”,对于任意两个整数b a ,,1-+=⊕b a b a ,1-⨯=⊗b a b a .计算)]53()86[(4⊕⊕⊕⊗的值.4. y x ,表示两个数,规定新运算“※”及“○”如下:x ※y x y 45+=,x ○xy y 6=.求(3※4)○5的值.5.对于任意自然数x和y,定义运算如下:若x和y同奇同偶,则x×y=(x+y)÷2若x和y奇偶性不同,则x×y=(x+y+1)÷2求(1994×1995)+(1995×1996)+(1996×1997)+……+(1999×2000)。
小学五年级奥数全册讲义第1讲数字迷(一)第2讲数字谜(二)第3讲定义新运算(一)第4讲定义新运算(二)第5讲数的整除性(一)第6讲数的整除性(二)第7讲奇偶性(一)第8讲奇偶性(二)第9讲奇偶性(三)第10讲质数与合数第11讲分解质因数第12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一)第13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二)第14讲余数问题第15讲孙子问题与逐步约束法第16讲巧算24第17讲位置原则第18讲最大最小第19讲图形的分割与拼接第20讲多边形的面积第21讲用等量代换求面积第22 用割补法求面积第23讲列方程解应用题第24讲行程问题(一)第25讲行程问题(二)第26讲行程问题(三)第27讲逻辑问题(一)第28讲逻辑问题(二)第29讲抽屉原理(一)第30讲抽屉原理(二)第1讲数字谜(一)数字谜的内容在三年级和四年级都讲过,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不少方法。
例如用猜想、拼凑、排除、枚举等方法解题。
数字谜涉及的知识多,思考性强,所以很能锻炼我们的思维。
这两讲除了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外,还要讲述数字谜的代数解法及小数的除法竖式问题。
例1 把+,-,×,÷四个运算符号,分别填入下面等式的○内,使等式成立(每个运算符号只准使用一次):(5○13○7)○(17○9)=12。
分析与解:因为运算结果是整数,在四则运算中只有除法运算可能出现分数,所以应首先确定“÷”的位置。
当“÷”在第一个○内时,因为除数是13,要想得到整数,只有第二个括号内是13的倍数,此时只有下面一种填法,不合题意。
(5÷13-7)×(17+9)。
当“÷”在第二或第四个○内时,运算结果不可能是整数。
当“÷”在第三个○内时,可得下面的填法:(5+13×7)÷(17-9)=12。
例2 将1~9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入下式中的□中,使等式成立:□□□×□□=□□×□□=5568。
20XX最新小学五年级奥数__定义新运算图文百度文库一、拓展提优试题1.(15分)如图,正六边形ABCDEF的面积为1222,K、M、N分别AB,CD,EF的中点,那么三角形PQR的边长是.2.如图,从A到B,有条不同的路线.(不能重复经过同一个点)3.如果一个自然数的约数的个数是奇数,我们称这个自然数为“希望数”,那么,1000以内最大的“希望数”是.4.星期天早晨,哥哥和弟弟去练习跑步,哥哥每分钟跑110米,弟弟每分钟跑80米,弟弟比哥哥多跑了半小时,结果比哥哥多跑了900米,那么,哥哥跑了米.5.小胖和小亚两人在生日都是在五月份,而且都是星期三.小胖的生日晚,又知两人的生日日期之和是38,小胖的生日是5月日.6.如图,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AE=8厘米,求OB=厘米.7.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比赛,约定每中一发得20分,脱靶一发扣12分,两人各打10分,共得208分,最后甲比乙多得64分,乙打中发.8.小明从家到学校去上课,如果每分钟走60米,可提前10分钟到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要迟到4分钟到校.小明家到学校相距米.9.用0、1、2、3、4这五个数字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三位数.10.(8分)有一种细胞,每隔1小时死亡2个细胞,余下的每个细胞分裂成2个.若经过5小时后细胞的个数记为164.最开始的时候有个细胞.11.李双骑车以320米分钟的速度从A地驶向B地,途中因自行车故障推车继续向前步行5分钟到距B地1800米的某地修车,15分钟后以原来骑车速度的1.5倍继续向前驶向B地,到达B地时,比预计时间多用17分钟,则李双推车步行的速度是米/分钟.12.如图,魔术师在一个转盘上的16个位置写下来了1﹣16共16个数,四名观众甲、乙、丙、丁参与魔术表演.魔术师闭上眼,然后甲从转盘中选一个数,乙、丙、丁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选取下一个数,图示是一种可能的选取方式,魔术师睁开眼,说:“选到偶数的观众请举手.”,这时候,只有甲和丁举手,这时候魔术师就大喝一声:“我知道你们选的数了!”.你认为甲和丁选的数的乘积是.13.一次数学竞赛中,某小组10个人的平均分是84分,其中小明得93分,则其他9个人的平均分是分.14.如果2头牛可以换42只羊,3只羊可以换26只兔,2只兔可以换3只鸡,则3头牛可以换多少只鸡?15.(7分)如图,按此规律,图4中的小方块应为个.【参考答案】一、拓展提优试题1.解:如图延长BA和EF交于点O,并连接AE,由正六边形的性质,我们可知S ABCM=S CDEN=S EF AK=六边形面积,根据容斥原理,重叠部分三个三角形面积和等于阴影部分面积,且因为对称,△AKP,△CMQ,△ENR三个三角形是一样的,有KP=RN,AP=ER,RP=PQ,=,则=,=,由鸟头定理可知道3×KP×AP=RP×PQ,综上可得:PR=2KP=RE,那么由三角形AEK是六边形面积的,且S△APK=S,△AKES△APK=S ABCDEF=47,所以阴影面积为47×3=141故答案为141.2.解:如图,因为,从A到B有5条直连线路,每条直连线路均有5种不同的路线可以到达B点,所以,共有不同线路:5×5=25(条),答:从A到B,有25条不同的路线,故答案为:25.3.解:根据分析可得:1000以内最大的“希望数”就是1000以内最大的完全平方数,而已知1000以内最大的完全平方数是312=961,根据约数和定理可知,961的约数个数为:2+1=3(个),符合题意,答:1000以内的最大希望数是961.故答案为:961.4.解:设哥哥跑了X分钟,则有:(X+30)×80﹣110X=900,80x+2400﹣110x=900,2400﹣30x=900,X=50;110×50=5500(米);答:哥哥跑了5500米.故答案为:5500.5.解:38=7+31=8+30=9+29=10+28=11+27=12+26=13+25=14+24=15+23=16+22,因为二人的生日都是星期三,所以他们的生日相差的天数是7的倍数;经检验,只有26﹣12=14,14是7的倍数,即小亚的生日是5月12日,小胖的生日是5月26日时它们相差14天,符合题意,答:小胖的生日是5月26日.故答案为:26.6.解:6×6÷2=18(平方厘米),18×2÷8=4.5(厘米);答:OB长4.5厘米.故答案为:4.5.7.解:假设全打中,乙得了:(208﹣64)÷2=72(分),乙脱靶:(20×10﹣72)÷(20+12),=128÷32,=4(发);打中:10﹣4=6(发);答:乙打中6发.故答案为:6.8.解:(60×10+50×4)÷(60﹣50),=(600+200)÷10,=800÷10,=80(分钟),60×(80﹣10),=60×70,=4200(米).答:小明家到学校相距4200米.故答案为:4200.9.解:4×4×3,=16×3,=48(种);答:这五个数字可以组成 48个不同的三位数.故答案为:48.10.解:第5小时开始时有:164÷2+2=84(个)第4小时开始时有:84÷2+2=44(个)第3小时开始时有:44÷2+2=24(个)第2小时开始时有:24÷2+2=14(个)第1小时开始时有:14÷2+2=9(个)答:最开始的时候有 9个细胞.故答案为:9.11.解:1800÷320﹣1800÷(320×1.5)=5.625﹣3.75=1.875(分钟)320×[5﹣(17﹣15+1.875)]÷5=320×[5﹣3.875]÷5=320×1.125÷5=360÷5=72(米/分钟)答:李双推车步行的速度是72米/分钟.故答案为:72.12.解:依题意可知:2个偶数中间间隔是2个奇数.发现只有数字10,11,9,12是符合条件的数字.乘积为10×12=120.故答案为:12013.解:(84×10﹣93)÷(10﹣1)=747÷9=83(分)答:其他9个人的平均分是83分.故答案为:83.14.解:42÷2=21(只)21÷3×26=7×26=182(只)182÷2×3=91×3=273(只)273×3=819(只)答:3头牛可以换819只鸡.15.解:因为图1中小方块的个数为1+2×3=7个,图2中小方块的个数为1+(1+2)+3×4=16个,图3中小方块的个数为1+(1+2)+(1+2+3)+4×5=30个,所以图4中小方块的个数为1+(1+2)+(1+2+3)+(1+2+3+4)+5×6=50个,故答案为:50.。
五年级奥数__定义新运算图文百度文库一、拓展提优试题1.(7分)棱长都是1厘米的63个白色小正方体和1个黑色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问:一共可以拼成种不同的含有64个小正方体的大正方体.2.将等边三角形纸片按图1所示步骤折叠3次(图1中的虚线是三边的中点的连线),然后沿两边的重点的边减去一角(如图2).将剩下的纸片展开、平铺,得到的图形是A3.用长是5厘米、宽是4厘米、高是3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叠成一个正方体,至少需要这种长方体木块块.4.(8分)小张有200支铅笔,小李有20支钢笔.每次小张给小李6支铅笔,小李还给小张1支钢笔.经过次这样的交换后,小张手中铅笔的数量是小李手中钢笔数量的11倍.5.(8分)在长方形ABCD中,BE=5,EC=4,CF=4,FD=1,如图所示,那么△AEF的面积是;6.请从1、2、3、…、9、10中选出若干个数,使得1、2、3、…、19、20这20个数中的每个数都等于某个选出的数或某两个选出的数(可以相等)的和.那么,至少需要选出个数.7.对于自然数N,如果在1﹣9这九个自然数中至少有七个数是N的因数,则称N是一个“七星数”,则在大于2000的自然数中,最小的“七星数”是.8.如图,若长方形S长方形ABCD=60平方米,S长方形XYZR=4平方米,则四边形S四边=平方米.形EFGH9.(8分)6个同学约好周六上午8:00﹣11:30去体育馆打乒乓球,他们租了两个球桌进行单打比赛每段时间都有4 个人打球,另外两人当裁判,如此轮换到最后,发现每人都打了相同的时间,请问:每人打了分钟.10.某长方体的长、宽、高(长、宽、高均大于1)是三个彼此互质的自然数,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665,则它的表面积是.11.从1、2、3、4、5中任取3个组成一个三位数,其中不能被3整除的三位数有个.12.(8分)在如图每个方框中填入一个数字,使得乘法竖式成立.那么,两个乘数的和是.13.观察下面数表中的规律,可知x=.14.同学们去春游,带水壶的有80人,带水果的有70人,两样都没带的有6人.若既带水壶又带水果的人数是所有参加春游人数的一半,则参加春游的同学共有人.15.松鼠A、B、C共有松果若干,松鼠A原有松果26颗,从中拿出10颗平分给B、C,然后松鼠B拿出自己的18颗松果平均分给A、C,最后松鼠C把自己现有松果的一半平分给A、B,此时3只松鼠的松果数量相同,则松鼠C原有松果颗.【参考答案】一、拓展提优试题1.【分析】一共64个,4×4×4,①把黑色正方体放在顶点处,1种;②把黑色正方体放在棱中间,任选一个,2种;③把正方体放在每个面的中间4个,任选一个,4种;④把黑色正方体放在里面,从外边看不到,8种;然后把几种情况的种数相加即可.解:①把黑色正方体放在顶点处,1种;②把黑色正方体放在棱中间,任选一个,2种;③把正方体放在每个面的中间4个,任选一个,4种;④把黑色正方体放在里面,从外边看不到,8种;共:1+2+4+8=15(种);答:一共可以拼成15种不同的含有64个小正方体的大正方体.故答案为:15.2.解:找一剪刀与一等边三角形纸片,按题中所示步骤进行操作,最后得到的图形是A,故答案为:A.3.解:正方体的棱长应是5,4,3的最小公倍数,5,4,3的最小公倍数是60;所以,至少需要这种长方体木块:(60×60×60)÷(5×4×3),=216000÷60,=3600(块);答:至少需要这种长方体木3600块.故答案为:3600.4.解:依题意可知:当第一次过后,小张剩余194只铅笔,小李剩余19只钢笔.当第二次过后,小张剩余188只铅笔,小李剩余18只钢笔.当第三次过后,小张剩余182只铅笔,小李剩余17只钢笔.当第四次过后,小张剩余176只铅笔,小李剩余16只钢笔.正好是11倍.故答案为:四5.解:根据分析,AD=BE+EC=5+4=9,AB=1+4=5,S△EFC=×EC×FC=×4×4=8;S△ABE=×AB×BE=×5×5=12.5;S△ADF=×AD×DF=×9×1=4.5;S长方形ABCD=AB×AD=5×9=45,要求的△AEF的面积等于整体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三个三角形的面积.S△AEF=S长方形ABCD﹣S△EFC﹣S△ABE﹣S△ADF=45﹣8﹣12.5﹣4.5=20.故答案是:20.6.解:列举如下:1=1;2=2;3=1+2;4=2+2;5=5;6=1+5;7=2+5;8=8;9=9;10=10;11=1+10;12=2+10;13=5+8;14=7+7;15=5+10;16=8+8;17=8+9;18=8+10;19=9+10;通过观察,可看出从1、2、3、…、9、10中选出若干个数分别为{1,2,5,8,9,10};就能使得1、2、3、…、19、20这20个数中的每个数都等于某个选出的数或某两个选出的数(可以相等)的和.故至少需要选出6个数.故答案为6.7.解:根据分析,在2000~2020之间排除掉奇数,剩下的偶数还可以排除掉不能被3整除的偶数,最后只剩下:2004、2010、2016,再将三个数分别分解质因数得:2004=2×2×3×167;2010=2×3×5×67;2016=2×2×2×2×2×3×3×7, 显然2014和2010的质因数在1~9中不到7个,不符合题意,排除,符合题意的只有2016,此时2016的因数分别是:2、3、4、6、7、8、9.故答案是:2016.8.解:根据分析,如下图所示:长方形S 长方形ABCD =S 长方形XYZR +△AEF +△EFR +△FBG +△FGX +△HCG +△HGY +△DHE +△HEZ=S 长方形XYZR +2×(a +b +c +d )⇒60=4+2×(a +b +c +d )⇒a +b +c +d =28四边形S 四边形EFGH =△EFR +△FGX +△HGY +△HEZ +S 长方形XYZR=a +b +c +d +S 长方形XYZR=28+4=32(平方米).故答案是:32.9.解:6÷2=3(组)11时30分﹣8是=3时30分=210分210×2÷3=420÷3=140(分钟)答:每人打了140分钟.故答案为:140.10.解:665=19×7×5,因为长、宽、高(长、宽、高均大于1)是三个彼此互质的自然数,所以长、宽、高分别是19、7、5,(19×7+19×5+7×5)×2=(133+95+35)×2=263×2=526,答:它的表面积是526.故答案为:526.11.解:1+2+3=6,1+2+4=7,1+2+5=8,2+3+4=9,2+3+5=10,3+4+5=12,其中不能被3整除的数的和是7、8、10,即有三组(1、2、4),(1、2、5)(2、3、5),每一组可以组成3×2×1=6个,三组共可以组成6×3=18个,即不能被3整除的数共有18个.故答案为:18.12.解:依题意可知:结果的首位是2,那么在第二个结果中的首位还是2.再根据第一个结果中有一个1,那么就是有和数字5相乘以后数字1的进位同时十位数字是偶数才能满足条件,第一个乘数的个位数字只能是2或者3才能满足进位是1.当第一个乘数尾数是2时,首位数字无论是哪一个偶数都不能得到200多的结果.不满足题意.当第一个乘数尾数是3时,来看看偶数的情况.23×9=207.43,63,83无论乘以数字几都不能构成百位十位是20的结果.故是23×95=2185,那么23+95=118.故答案为:11813.解:根据分析可得,81=92,所以,x=9×5=45;故答案为:45.14.解:设既带水壶又带水果的为x人,则参加春游的同学共有2x人,由题意可得:80+70﹣x+6=2x156﹣x=2x3x=156x=52则2x=2×52=104答:则参加春游的同学共有104人.故答案为:104.15.解:10÷2=5(颗)18÷2=9(颗)此时A有:26﹣10+9=25(颗)此时C有:25×4=100(颗)原来C有:100﹣9﹣5=86(颗)答:松鼠C原有松果 86颗.故答案为:86.。
新定义新运算讲义(总6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小学数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本教程共30讲定义新运算(一)我们已经学习过加、减、乘、除运算,这些运算,即四则运算是数学中最基本的运算,它们的意义、符号及运算律已被同学们熟知。
除此之外,还会有什么别的运算吗?这两讲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这些新的运算及其符号,在中、小学课本中没有统一的定义及运算符号,但学习讨论这些新运算,对于开拓思路及今后的学习都大有益处。
例1 对于任意数a,b,定义运算“*”:a*b=a×b-a-b。
求12*4的值。
分析与解:根据题目定义的运算要求,直接代入后用四则运算即可。
12*4=12×4-12-4=48-12-4=32。
根据以上的规定,求10△6的值。
3,x>=2,求x的值。
分析与解:按照定义的运算,<1,2,3,x>=2,x=6。
由上面三例看出,定义新运算通常是用某些特殊符号表示特定的运算意义。
新运算使用的符号应避免使用课本上明确定义或已经约定俗成的符号,如+,-,×,÷,<,>等,以防止发生混淆,而表示新运算的运算意义部分,应使用通常的四则运算符号。
如例1中,a*b=a×b-a-b,新运算符号使用“*”,而等号右边新运算的意义则用四则运算来表示。
分析与解:按新运算的定义,符号“⊙”表示求两个数的平均数。
四则运算中的意义相同,即先进行小括号中的运算,再进行小括号外面的运算。
按通常的规则从左至右进行运算。
分析与解:从已知的三式来看,运算“”表示几个数相加,每个加数各数位上的数都是符号前面的那个数,而符号后面的数是几,就表示几个数之和,其中第1个数是1位数,第2个数是2位数,第3个数是3位数……按此规定,得35=3+33+333+3333+33333=37035。
从例5知,有时新运算的规定不是很明显,需要先找规律,然后才能进行运算。
五年级奥数•定义新运算定义新运算知识结构一、定义新运算(1)基本概念:定义一种新的运算符号,这个新的运算符号包含有多种基本(混合)运算。
(2) 基本思路: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运算规则,把已知的数代入,转化为加减乘除的运算,然后按照基本运算过程、规律进行运算。
⑶ 关键问题:正确理解定义的运算符号的意义。
注意事项:①新的运算不一定符合运算规律,特别注意运算顺序。
②每个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只能在本题中使用。
我们学过的常用运算有:+、一、X、一等.如:2+3 = 5 2X3=6都是2和3,为什么运算结果不同呢?主要是运算方式不同,实际是对应法则不同•可见一种运算实际就是两个数与一个数的一种对应方法,对应法则不同就是不同的运算•当然,这个对应法则应该是对任意两个数,通过这个法则都有一个唯一确定的数与它们对应•只要符合这个要求,不同的法则就是不同的运算•在这一讲中,我们定义了一些新的运算形式,它们与我们常用的“ + ” , “一” , “X”,“十”运算不相同.定义新运算分类(1)直接运算型(2)反解未知数型(3)观察规律型其他类型综合(4)重难点(1)正确理解新运算的规律。
⑵把不熟悉的新运算变化成我们熟悉的运算。
⑶新运算也要遵守运算规律。
例题精讲【例1】对于任意两个数X 和y ,定义新运算♦和「规则如下:由此计算:0.36 ♦ 4 _ 11二 ______【巩固】对于任意两个数x,y ,定义新运算,运算,规则如下: x ♦ y = x y —x ,2 , x 二 y =x y-〉2 .按此规则计算: 3.6 ♦ 2= _________ , 0.12 ♦ 7.5 二 4.8 二 _________ . ♦ 一 2x y x y y = e ,X“rr^ 如: 1 ♦ 2=冷1 1 2 1 + 2+3【例2】如果a、b、c是3个整数,则它们满足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即⑴ a b =b a ;(2) (a b) c = a (b c)。
小学奥数基础教程(五年级)第1讲数字迷(一)第2讲数字谜(二)第3讲定义新运算(一)第4讲定义新运算(二)第5讲数的整除性(一)第6讲数的整除性(二)第7讲奇偶性(一)第8讲奇偶性(二)第9讲奇偶性(三)第10讲质数与合数第11讲分解质因数第12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一)第13讲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二)第14讲余数问题第15讲孙子问题与逐步约束法第16讲巧算24第17讲位置原则第18讲最大最小第19讲图形的分割与拼接第20讲多边形的面积第21讲用等量代换求面积第22 用割补法求面积第23讲列方程解应用题第24讲行程问题(一)第25讲行程问题(二)第26讲行程问题(三)第27讲逻辑问题(一)第28讲逻辑问题(二)第29讲抽屉原理(一)第30讲抽屉原理(二)第2讲数字谜(二)这一讲主要讲数字谜的代数解法及小数的除法竖式问题。
例1 在下面的算式中,不同的字母代表不同的数字,相同的字母代表相分析与解:这道题可以从个位开始,比较等式两边的数,逐个确定各个(100000+x)×3=10x+1,300000+3x=10x+1,7x=299999,x=42857。
这种代数方法干净利落,比用传统方法解简洁。
我们再看几个例子。
例2 在□内填入适当的数字,使左下方的乘法竖式成立。
求竖式。
例3 左下方的除法竖式中只有一个8,请在□内填入适当的数字,使除法竖式成立。
解:竖式中除数与8的积是三位数,而与商的百位和个位的积都是四位数,所以x=112,被除数为989×112=110768。
右上式为所求竖式。
代数解法虽然简洁,但只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大多数情况还要用传统的方法。
例4 在□内填入适当数字,使下页左上方的小数除法竖式成立。
分析与解:先将小数除法竖式化为我们较熟悉的整数除法竖式(见下页右上方竖式)。
可以看出,除数与商的后三位数的乘积是1000=23×53的倍数,即除数和商的后三位数一个是23=8的倍数,另一个是53=125的奇数倍,因为除数是两位数,所以除数是8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