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单元教学计划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2
武术大单元18课时计划一、教学目标通过18课时的武术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武术的基本步伐和拳法,能够根据音乐进行创编,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增强自信心和团队意识,同时培养对武术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步伐、拳法以及音乐创编和小组合作等综合练习。
具体内容如下:1. 弓步、马步、歇步;2. 冲拳、架拳、弹拳;3. 综合练习:根据音乐进行武术表演。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武术的基本步伐和拳法;培养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
教学难点:根据音乐进行武术表演的协调性。
四、教学方法本单元教学主要采用游戏法和示范法,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示范法则主要用于展示武术的动作要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动作。
五、教学过程1. 准备部分(6课时)(1)课堂常规:整队、点名、宣布本课内容;(2)准备活动:通过热身操、小游戏等,使学生身体各部位活动起来,避免运动损伤。
2. 基本部分(10课时)(1)学习武术基本步伐:弓步、马步、歇步;冲拳、架拳、弹拳;教师示范讲解,学生练习;(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3)学生分组练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4)学习过程中穿插小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结束部分(2课时)(1)整理放松:教师播放舒缓音乐,学生跟着做舒展动作,放松身心;(2)对本课进行小结,表扬表现优秀的同学,鼓励有进步的同学;(3)回收器材:整理场地器材,收拾器材归放。
六、教学评估在武术单元教学结束时,进行一次综合性评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计划。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武术基本步伐和拳法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等方面。
评估方法可以采用测试、观察、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
评估结果将作为下一阶段教学的参考依据,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武术单元教学计划标题:武术单元教学计划一、课程背景与目标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单元教学计划旨在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发展历程和作用,掌握武术基本技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二、教学内容与安排1、武术基本概念与特点2、武术发展历程与文化内涵3、武术基本技术:拳法、掌法、腿法、身法等4、武术套路演练:初级长拳、太极拳等5、武术实战技能:散打、擒拿等6、武术文化鉴赏:武德、武术礼仪等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多媒体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发展历程和文化内涵。
2、实践操作:通过示范教学、小组练习、个别辅导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武术基本技术和套路演练。
3、实战训练:通过模拟实战、对抗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武术实战技能,提高实战能力。
4、文化鉴赏: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武德、武术礼仪等文化内涵,提高对武术文化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估与反馈1、平时表现: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练习情况等进行评价。
2、期末考试:通过套路演练、技术考核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教学反馈:根据学生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掌握武术基本技术和套路演练,了解武术文化和内涵。
2、难点:掌握武术实战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六、教学建议与拓展1、建议学生多进行课外练习,加强身体素质和技能训练。
2、鼓励学生参加武术比赛和文化活动,提高对武术的兴趣和热情。
3、拓展:推荐学生阅读相关武术书籍、观看武术视频等,加深对武术的了解和认识。
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标题: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单元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篮球运球的基本技能和规则,通过系统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运球技巧和实战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篮球运球的基本规则和技巧2、运球的实战应用3、团队协作和战略规划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讲解和演示,让学生了解篮球运球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奔向奥运(水平四)盐城市第一中学徐兴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本着“以生为本”的思想进行体育教学。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游戏等教学形式让学生自主实践。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发展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学生自信自强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目标:1、在游戏中复习武术基本动作,在自学和探究中掌握武术组合动作。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感悟能力,发展学生自我评价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团队精神。
(三)学习进程:过程一:上课伊始,以奥运话题来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引出本次课的学习内容——武术组合动作。
过程二:通过武术游戏学练,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过程三:通过向学生做武术组合动作的示范和讲解,让学生建立动作表象和概念;通过提示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通过引导鼓励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并进行自我展示和自我评价。
过程四:通过动手练习,自我创编,展示民间传统文化奇葩,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集体演练,将课堂推向高潮。
过程五:通过师生随音乐做操放松身心,通过交流学习体会来分享收获。
最后,在倡导奥运精神过程中共同祝愿未来更加美好!(四)预期效果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自我练习武术组合拳,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感悟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能够感受武术运动的快乐,相互之间能够体现出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及锻炼好身体的自信心。
教 学 流 程奔 向 奥 运课时教案班级初一人数40 任课教师徐兴时间2004 年9 月课时学案活动一位置:(弧形站位)活动二地点:活动三地点:图片1 图片2 图片3 图片4 (自由选择学习图片)投影仪活动四地点:活动五地点同活动一。
武术
一、指导思想
在武术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立足于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心理需求,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全神投入整个学习过程,有效高质地掌握武术知识和健身的方法。
促进改善内脏机能,培养顽强的品质意志和良好的武德,逐步使学生产生兴趣,并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目标
中段:使学生初步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基础知识,通过学习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和拳术组合动作,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柔韧、协调等身体健康素质和能力,并通过向学生介绍武术的特征及保健意义,加强武德教育,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高段:使学生在提高所学动作的基础上,学习和体验不同风格的武术套路动作,并了解武术的攻防含义,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发展协调性、力量等素质,培养崇尚武德的精神。
三、教学思路
在教学过程要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不断掌握动作的过程。
在教学中力求示范准确,讲解简明扼贯的方法进行教学,在讲解与带领学生集体练习时,都是要根据学生队形及时调整示范位置,以便学生观察。
四、课时设计
参照新大纲比重表,经压缩、删减,确定中、高段武术教材的授课时数分别为6、6学时,它们分别在中、高段出现12、12课次。
五、课时计划。
武术单元教学计划(共5篇)一年级上学期武术单元教学计划一年级下学期武术单元教学计划二年级上学期武术单元教学计划篇2:八年级武术少年拳单元教学计划[1]八年级武术(少年拳)单元教学计划篇3:武术单元计划及教案(水平二)四年级武术段位制一段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设计思想通过武术段位制一段的教学,加强学生对武术文化技术的再认识,增强学生的互学互助精神是本单元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在武术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不仅能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的态度。
本单元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有基础知识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武术段位拳的要求,使学生由更大的收获。
二、学生分析1、教学对象:四年级7班、八班男生(合堂教学)共计41人2、基本情况:四年级的男生平时比较活跃,尤其是在两个班合堂上课的情况下,本单元要教授的武术段位拳---一段套路,是教育部体育卫生与教育司和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科研部2009年8月试行推广的。
这套拳法虽然动作不多,但是它不只是个人单练,而且还有双人对练,分解拆招,拳法简单新颖,学生容易掌握。
因此我根据四年级教学计划,设计了8课时的武术段位一段拳法的单元教学流程。
《中国武术段位制》共分为6段,从小学直到大学中进行阶段性推广。
本单元计划中,段位拳一段的教学,正符合小学阶段,动作简单,容易掌握。
四、单元学习目标1、体验基本拳法、步法套路的协调性及爆发力,感受力在套路中的运用。
2、掌握段位拳的基本技术步法组合,能够熟练进行单练、对练,配合默契。
能够了解武术历史文化,对各武侠小说中的英雄有一个再认识,培养兴趣。
五、教学方法1、示范法:完整示范、镜面示范、背面示范、分解示范;2、领做法:分解,带领学生一起练习;拆招,引导学生思考,解决;3、讲解法:讲解动作要领,重难点;口令指挥,每练习一个动作,让学生说出动作名称,增强记忆。
4、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分组展示。
5、自创((转载于:武术单元教学计划)编)法:设计创编相应的武术游戏,增强学生间动脑思考,相互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兴趣及对动作的熟练掌握。
武术单元教学计划武术单元教学计划1教学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同学参与体育活动兴趣,让同学乐于学习。
2、运动技能目标:学习几个简单的武术动作和相关动作名称,能自身借助动作名称进行武术动作练习,提高同学动作的连贯性和对动作的认知能力。
教师通过示范和语言引导,激发同学创编动作的兴趣。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武术动作姿势,发展协调、平衡和灵敏能力。
4、心理健康目标:激发和鼓励同学大胆展示动作,体验运动中的兴奋和紧张,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
5、社会适应目标:在练习中建立和谐的合作学习关系,培养良好的武德和合作精神。
课时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法、学法重难点1▲学习两个简单的武术动作和相关动作名称,能自身借助动作名称进行武术动作练习。
同学能根据生活中对武术的认识进行简单的'动作创编,抽取同学创编两个动作进行集体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1、武德教育。
2、学习简单的武术组合动作并进行自主创编。
创设情景、示范教学、模仿和对比的学习方法。
重点:弄清动作方向和动作的衔接。
难点:动作准确,做到有力、有神。
2在已有的武术基础上继续深化和巩固,继续进行新动作的教学和创编。
复习已学武术动作并进行新动作的学习和创编。
示范动作、术语教学。
模仿和对比的学习方法。
重点:巩固已学的武术动作。
难点:继续进行新动作的学习,动作有力、有神。
3通过加强练习和分组竞赛,评价同学的学习情况,让同学在评价中自我提高。
复习学习的组合动作,进行分组竞赛。
创设情景、激励性评价。
师生一起评价竞赛队员。
重点:学会评价规范:1、优秀:动作连贯到位,形神兼并。
2、良好:动作连贯,基本准确。
3、合格:基本完成动作。
难点:学会评价,并在评价中提高。
武术单元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少儿正处于武术打基础和积极提高的有利时期。
所以,在进行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中,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训练动机,培养他们高尚的武德、优良的作风和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少儿身心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武术》单元教学计划_题目武术:组合拳的基本手型、步型和套路课时预计 5单元目标1、培养积极参与武术学习的态度和行为2、知道所学的组合拳的动作术语和每个动作的攻防和连续进攻的含义3、在音乐的伴奏下,有节奏的完成组合拳动作,发展柔韧、力量、灵敏素质和动作衔接能力4、体验到武术的劲力美、造型美课次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策略拓展延伸1 (1)了解武术的特点及健身、了解武术的特点及健身、健健心的功能(2)初步学习简单的组合拳,初步学习简单的组合拳,掌掌握其基本的手型和步型(3)表现出积极参与武术学习的态度和行为武术:基本手型、步型(1)简介武术的特点及健身、健心的功能(2)示范组合拳中基本手型、步型,并用口令节拍指导学生练习(3)组织学生分组学练,鼓励学生相互学习、交流、评价游戏:留守阵地(地(11)2 (1)知道“拳脚功”是为了强健自己的身体,而不是用来打架的道理(2)能有节奏地完成所学动作,掌握抱拳、冲拳、弹踢的用力方法和动与静、行与神的统一(3)在学习中能体验到武术劲力美、造型美武术:楼手拗弓步冲拳、弹踢冲拳(1)集体听口令节拍做分解动作练习,再将两个动作串联起来练习(2)分组学练。
对各小组动作完成好的同学给与“星级”奖励(3)创造性学练。
让学生尝试右边拳脚功夫和行进间左右开攻的动作方法游戏:配乐拳脚功3 (1)能说出马步架打、歇步冲拳、提膝穿掌动作术语,并理解每个动作的攻防和连续进攻的含义动作的攻防和连续进攻的含义(2)初步学会马步架打、歇步冲拳、提膝穿掌动作,做到方向路线清楚,拳掌变化正确,动作到位有力位有力(3)能认真听、仔细看,乐意接受教师指导,完成学习任务受教师指导,完成学习任务武术:武术:马步架打、歇步冲拳、提膝穿掌膝穿掌(1)示范、讲解马步架打、歇步冲拳、提膝穿掌3个动作,提示学生观察路线、方向和拳掌手型的变化掌手型的变化(2)集体听口令节拍做分解动作练习,再将三个动作串联起来练习,由两拍完成过渡到一拍完成拍完成(3)组织学生观摩、评比)组织学生观摩、评比游戏:群马奔腾4 (1)记住动作名称,明白穿掌进攻和前挑防、后勾攻的含义攻和前挑防、后勾攻的含义(2)学会组合拳六、七和收势的动作方法,掌握仆步穿掌练习步骤和挑掌勾手同步、重心虚实分明的动作方法明的动作方法(3)同学间能相互观摩、相互帮助、相互评价,以激励大家共同进步进步武术:仆步穿掌、虚步勾手挑掌手挑掌(1)复习已学组合拳5个动作,先随口令节拍再跟音乐节奏练习奏练习(2)示范、讲解仆步穿掌、虚步勾手挑掌、收势动作,重点指导学生先仆步穿掌和虚实分明、勾挑同步的方法明、勾挑同步的方法(3)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武术模块教学计划(精选5篇)武术模块教学计划(精选5篇) 时间稍纵即逝,我们⼜将在努⼒中收获成长,该好好计划⼀下接下来的教学⼯作了!我敢肯定,⼤部分⼈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下⾯是⼩编整理的武术模块教学计划(精选5篇),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武术模块教学计划1 通过学习武术,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经常参加武术锻炼,可以提⾼⼈的运动、消化、神经、⼼⾎管等系统的功能,武术兴趣班坚持“以⼈为本”的教育思想,通过学习,使孩⼦们掌握⼀项运动技能,丰富⽂化⽣活的⽬的。
武术兴趣班将根据幼⼉的实际⾝体素质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分期进⾏。
⼀、教学⽬标: 1、培养孩⼦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励参与这项运动。
2、掌握武术项⽬的基本动作,并通过参与武术运动的训练增强体质、提⾼体能。
3、了解科学锻炼⾝体的⽅法,⾃觉地⾃我锻炼。
⼆、教学内容: 3⽉份: 第⼀周:冲拳、架拳、马步游戏:⽼鹰抓⼩鸡 第⼆周:推掌、⼸步游戏:⽼狼⽼狼⼏点了 第三周:⼸步搂拳冲拳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第四周:复习⼀、⼆、三周的内容 4⽉份: 第⼀周:正踢腿游戏:长⾼了变矮了 第⼆周:提膝穿掌、砸拳游戏:看谁能追上我 第三周:侧踢腿游戏:接⼒赛 第四周:复习五、六、七周的内容 5⽉份:舞蹈:众⼈划桨开⼤船健美操⼩组合 6⽉份:总复习幼⼉拳完整动作 三、教学⽅法及要求: ⽅法:必须遵循教师的主导作⽤与孩⼦们的⾃觉积极性相结合,直观教学与启发思维相结合,系统性与武术的兴趣教学相结合,巩固提⾼与训练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要求: 1、准确连贯的完成全套动作; 2、动作规范,节奏明显; 3、熟悉单个动作的名称。
武术模块教学计划2 本⼈现将本期的⼆校队武术教学计划公布如下: 《1》教学内容: 九⽉份: 基本功: 正踢腿:⾥合腿:外摆腿:通过游戏的⽅式,给他们进⾏韧带练习。
套路:长拳⼀路 ⽬标:为下⼀个⽉的武术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武术大单元教学计划学习收获一、教学背景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源远流长,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学习武术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是一门非常有益的体育课程。
在学校教学中,我们将结合武术的传统技艺和现代体育健身理念,设计一套武术大单元教学计划,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身心的全面提升。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基本的武术招式和技巧,掌握武术套路的要领,提高武术综合能力。
2. 身心健康:通过武术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和体能,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我调适能力。
3. 志愿品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坚定、勇敢果敢、自律自省、团结协作等品质。
4. 文化传承:通过学习武术,了解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三、教学内容本次武术大单元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包含不同的武术项目和教学内容。
第一阶段:基础训练1. 武术基本动作:包括扎马步、转体、抽打、起手、踢腿等基本动作的训练。
2. 柔术训练:学习柔术基本动作,包括翻滚、翻腾、跌打、摔跤等。
3. 器械训练:学习武术器械如刀、枪、剑、棍等的基本使用和练习。
第二阶段:套路练习1. 基本套路:学习传统武术套路,包括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长拳等。
2. 组合套路:学习将不同的单式动作组合成套路,提高动作的连贯性和流畅度。
3. 对抗练习:进行模拟对抗练习,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应变能力。
第三阶段:武术表演1. 编排演练:学生利用所学技术,编排武术表演节目,进行演练和排练。
2. 创意表演: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表演,发挥个性和创意,展示独特的武术魅力。
3. 展示竞赛:组织武术表演赛,让学生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老师进行动作示范,让学生观摩并模仿练习。
2. 分组训练: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进行分组训练,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帮助和学习。
3. 对抗演练:组织学生进行对抗演练,提高学生的应变和实战能力。
4. 视频学习:借助视频资源,让学生观摩优秀武术表演,并进行学习和模仿。
初中武术教案单元计划设计本单元教学计划以“健康第一”的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武术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武术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单元教学内容及分析本单元的武术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武术基本功、基本动作和套路。
在教学过程中,先从基本功开始,让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要领,再逐渐过渡到套路的学习。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武术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1. 武术基本功:包括马步、仆步、虚步等,培养学生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
2. 基本动作:包括拳法、掌法、腿法、步法等,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攻击和防御技巧。
3. 套路:选择适合初中生学习的武术套路,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动作的基础上,进行套路练习,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连贯性。
三、学段学情分析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
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挑战自我。
在进行武术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特点,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武术的基本知识,认识武术的基本动作和套路。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武术的基本动作要领,能够流畅地完成套路。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
五、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要领。
2. 演练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动作演练,不断提高动作质量。
3.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对武术的动作和套路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