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常识教案:天气预报
- 格式:docx
- 大小:17.84 KB
- 文档页数:2
大班科学活动《天气预报》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大班科学活动教材《天气预报》。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天气预报的概念,学习通过观察云彩、风力等自然现象来预测天气变化,学习使用气象符号和天气图标,以及培养幼儿对天气变化的关注和适应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使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概念,知道天气预报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自然现象,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
3. 培养幼儿使用气象符号和天气图标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科学研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使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概念,学习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预测天气变化。
难点:使幼儿学习使用气象符号和天气图标,以及培养幼儿对天气变化的关注和适应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气预报教材、PPT、气象符号和天气图标卡片、天气预报视频素材。
学具:画纸、彩笔、天气预报制作模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的天气现象,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变化。
2. 讲解天气预报的概念:通过PPT和教材,向幼儿介绍天气预报的含义和作用。
3. 学习观察自然现象预测天气变化:教授幼儿如何通过观察云彩、风力等自然现象来预测天气变化。
4. 学习使用气象符号和天气图标:通过卡片和教材,使幼儿熟悉气象符号和天气图标,并学会使用它们。
5. 制作天气预报:引导幼儿根据观察和学习的知识,制作自己的天气预报。
6. 课堂展示和评价: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天气预报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天气预报的概念、观察自然现象预测天气变化、气象符号和天气图标的使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份家庭天气预报。
答案:幼儿根据家庭成员的喜好和需求,制作一份家庭天气预报,包括天气状况、气温、降水概率等。
2. 作业题目:观察天气变化,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幼儿对天气预报的概念有了初步了解,大部分幼儿能够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预测天气变化,学会使用气象符号和天气图标。
幼儿园大班教案《天气预报》(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生活中的科学》第四章《天气与气候》第三节《天气预报》。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天气预报的组成,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要素,如天气状况、温度、湿度、风力等;学会通过观察和思考,预测天气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组成,掌握天气状况、温度、湿度、风力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天气预报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
重点:认识天气预报,学会观察和预测天气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天气预报卡片、温度计、湿度计、风力计、多媒体课件。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天气预报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卡片上的天气情况,讨论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 讲解天气预报的基本组成(10分钟)(1)天气状况:晴、多云、阴、雨、雪等。
(2)温度: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了解摄氏度和华氏度的转换。
(3)湿度:用湿度计测量湿度,了解湿度对生活的影响。
(4)风力:用风力计测量风力,了解风力等级。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讲解如何通过观察天气预报,预测天气变化。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根据天气预报卡片上的信息,预测当天和明天的天气情况。
六、板书设计1. 天气预报天气状况温度湿度风力2. 天气变化预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天气预报,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并预测下周的天气。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天气预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天气预报的基本组成讲解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天气预报卡片,确保卡片上的天气情况丰富多样,有利于幼儿观察和讨论。
2. 教师应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天气情况,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大班天气预报教案六篇大班天气预报教案篇1设计意图:新《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对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天气预报是幼儿生活中经常碰到的内容,大班孩子开始关心温度,关心今天的天气,想要了解各种天气情况。
顺应孩子的发展需求,我设计了"天气预报"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基本的天气符号,认识温度,能看懂媒体播放的天气预报,并尝试记录当地的天气预报。
同时鼓励孩子能学着天气预报员播报天气,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这不仅巩固了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幼儿了解不同城市的天气变化,还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活动目标:1.伴随认识多种天气符号,了解简单的气象知识,激发幼儿探索天气预报的秘密。
2.了解天气预报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乐意收看、播报天气预报,养成关注天气预报的习惯。
活动准备:画有天气符号的表格每人一张、笔、中央台天气预报视频、投影仪、主要城市标志性图片制作成ppt(上面标有天气符号和温度)。
活动过程:一、收看中央台天气预报,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播放天气预报。
师"你看到了什么?"天气符号、温度、城市2.再次看天气预报,引导幼儿观察天气符号,并进行记录。
二、认识天气符号和温度。
1.幼儿根据天气预报视频,在表格里把看到的天气符号打勾。
2.教师投影仪上出示天气符号,学认天气符号。
主要有:晴、多云、阴、小雨、中雨、大雨、特大暴雨、雷阵雨、小雪、中雪、大雪、雨夹雪、雾、沙尘暴等等。
3.播放无声天气预报视频,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天气。
教师播放无声视频,并点击鼠标定住该页,"这是什么天气?"引导幼儿巩固认识天气符号。
:我们很大,在一天里有各种不同的天气。
4.认识温度,重点知道"摄氏度",了解最高和最低温度师"天气预报除了有天气,还有什么?"-温度。
"温度有什么特别?"-有摄氏度的符号。
大班科学教案《天气预报》大班科学教案《天气预报》(通用1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天气预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天气预报》篇1活动目标:1.认识各种天气符号,知道各种气象与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2.能用规范的语言进行气象播报活动。
活动准备:多媒体设备;市天气预报的打印版本若干张(与幼儿人数相等);小小气象员标示(即时贴标记,与幼儿人数相等)活动过程:一、用声音、视频引出天气预报话题讨论。
1.听声音根据已有经验判断考考你们:听听看,什么电视节目开始了?2.确认答案,观看天气预报片头。
3.小结幼儿回答:知道天气的情况、温度二、看城市天气预报视频讨论。
1.我这里有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我们看一看是不是跟你们刚才说的一样。
2.你看完以后有没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地方看不懂的。
3.今天我们来认识天气符号,哪里有天气符号?4.介绍记录表,请幼儿边看天气预报边记录。
(播放完整的城市天气预报)三、结合视频,详细认识天气符号。
1.和朋友对对看记录的结果一样不一样。
2.集体进行记录,认识、讨论符号的含义。
3,逐一进行集体记录,逐一认识:多云、阴、小雨、小雪、雷阵雨、雨夹雪等4.小结记录情况。
5.出示天气符号图谱,全面的认识各种天气符号。
(1)再请你们看一些符号,这里有没有不认识的符号?(2)教师喊出编号,幼儿抢答。
(3)从头认识一边全部的天气符号,巩固孩子对于天气符号的认识。
四、“小小气象播报员”活动。
1.出示自制天气预报图,一同学习天气播报的方法。
(播放自制的天气预报图)2.正式播报。
孩子们起立,从第一个开始轮流每人播报一个城市的天气预报。
五、迁移生活经验,知道天气预报和我们大家的关系。
1.提问:天气预报对我们人有什么帮助?2.如果我们去旅行的时候,可以根据天气预报作出什么样的准备?请孩子们用报纸当道具,根据播报的天气变化进行各种准备上的变化。
幼儿园天气预报教案七篇幼儿园天气预报教案篇1设计意图:孩子们对风、雨、雪、虹、雷鸣、闪电等自然现象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我设想通过这一活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观察自然现象,关心周围事物的变化,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浓厚兴趣。
活动目的:1、培养幼儿观察气象的兴趣。
2、教会幼儿形象地记录气象的方法。
活动准备:1、事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收看每日的天气预报。
2、录有天气预报的磁带一盒。
3、纸、笔若干。
活动过程:一、观察气象。
带领孩子到户外观察天气,让幼儿议议、讲讲今日的天气情况。
二、学习听天气预报。
1、(放天气预报的录音)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今天天气怎么样?2、你们不在哪里听到过或看见过天气预报?(电视、电话……)3、为什么电台、电视台、各类报纸每天要进行天气预报?(天气预报是对天气情况的一种预测,使大家知道今、明两天或更长时间天气情况,有利于我们安排工作和生活,预防自然灾害。
如:天气通报说有雨,就不要把衣服晾晒在外,出门要带雨具)4、天气预报还可以提醒我们注意什么?(如:0C以下时做好防冻保暖工作;36C以上时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有雾和风暴时,船和飞机要停航)三、学习记录气象1、平时,我们看到过哪些天气现象?2、我们可以用什么图案来表示这些天气现象呢?启发孩子动脑筋画出表示各种天气的图案。
3、集体观看孩子们设计的气象图案,确定几个较规范的图式符号供幼儿在今后的记录活动中选用。
4、请幼儿画出表示今日天气的图式符号。
5、让幼儿学习温度表的观察方法。
活动延伸:1、以后每天由幼儿轮流报告“天气预报”。
2、指导幼儿做好观察、记录工作。
3、把每月的气象表积累起来,了解一年四季天气变化的规律。
如春夏之际,雨水较多;9月份雨水较少,秋高气爽;12月份,天气寒冷,常伴有冰冻或降雪现象。
幼儿园天气预报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⒈、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信息,产生关注天气预报的意识。
⒉、知道天气与人们生活的一些关系,尝试根据天气情况作出较适宜的活动安排。
幼儿园大班教案《天气预报》含反思教案1. 教学内容:天气预报2. 教学目标:—能了解基本的天气概念;—能精准描述当天的天气情形;—能简单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原理;—能本身动手制作天气预报。
3. 教学准备:—气象卡片、气温计、温度显示图、天气符号卡片、PPT等。
4. 教学步骤:(1)课前活动:☀引导孩子们察看当天的天气情况,询问孩子们当每天气的情形,让他们自由发挥。
☁让孩子们各拿一张气象卡片,本身猜想当天的天气情形,比如晴天、阴天、下雨、雪等等,然后依据本身的卡片,尝试用天气符号卡片画出当天的天气情形。
❄呈现温度显示图和气温计,询问孩子们知道温度是如何显示的,让孩子们本身动手测量室内温度,然后比较一下室内和室外的温度,判定今日是暖和的还是寒冷的。
(2)正式教学:☁配发PPT,以实例的方式告知孩子们什么是天气预报,然后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制作天气预报。
☁让孩子们分组,然后取材本身所在的城市,制作一个当天的天气预报。
在制作的过程中,引导孩子们策划预报内容、制作出天气符号图和气象图等。
在制作完成后,让孩子们共享出来他们的制作成果。
☁最后,对孩子们的制作成果进行呈现和评价,表扬孩子们认真的制作和用心的表现,同时引导他们发觉和矫正本身在制作过程中显现的问题。
5. 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孩子们特别兴奋地听课,也特别积极地参加制作。
不过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孩子们在制作方面存在一些困难,他们不太会画天气符号卡片,导致在制作时比较费劲。
此外,孩子们的组织本领有待加强,他们有时候在组织时间方面还需要一些帮忙。
总体来说,这节课算是一次比较成功的教学探究,要连续努力完善教学方案和教学方式。
大班科学活动《天气预报》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天气预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以及如何根据天气情况选择适宜的衣物和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了解天气预报的组成部分,如气温、天气状况、风力等。
2. 能够根据天气情况选择适宜的衣物和活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兴趣,激发他们关爱大自然、珍惜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天气预报的组成部分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学会根据天气情况选择适宜的衣物和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气预报图片、气温计、湿度计、风向仪、衣物搭配图等。
2. 学具:纸张、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天气预报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天气情况。
通过讨论,让幼儿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气温为例,讲解气温对衣物选择的影响,如气温高时选择短袖、短裤,气温低时选择长袖、长裤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天气情况,选择合适的衣物搭配,并在纸上进行展示。
4. 探讨天气预报的组成部分(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气温、湿度、风力等天气预报的组成部分,并讲解它们的意义。
5. 小组活动(1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并展示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衣物搭配和活动选择。
教师邀请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不同天气情况下的衣物搭配和活动选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根据明天的天气预报,为自己设计一套合适的衣物搭配。
答案:根据明天的气温、天气状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衣物,如长袖、长裤、外套等。
2. 作业题目:请幼儿画一幅自己最喜欢的天气图,并描述图中的天气情况。
答案: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的天气图,如晴天、雨天、雪天等,并描述图中的天气情况。
幼儿园天气预报教案5篇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和指导,教案要求教师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和具体的设定,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天气预报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天气预报教案篇1活动目标1.积极表达对天气预报的经验,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进一步激发观察天气变化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辨认天气符号,了解天气预报的相关信息,尝试做气象播报员。
难点:根据天气情况准备需要的物品,了解天气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1.幼儿经验(认识常见天气符号,了解特殊天气如沙尘暴等)2.记录纸、记号笔活动过程(一)导入:播放课件弹出“天气”二字,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天气情况。
1.提问:小朋友认识这两个字吗?今天是什么天气?你还知道哪些天气?2.过渡语:你们太棒了!说出了阴、晴、雨、雪等这么多的天气你们知道吗?这些天气还可以用一些符号来表示呢?(二)辨认天气图示,了解天气预报的相关信息,尝试做气象播报员。
1.辨认图示,知道不同图示表示不同的天气情况。
(1)播放课件:出示第一组天气图示:提问:这些代表什么天气?哪个是多云?哪个是阴?为什么?小结:圆圆的太阳是晴天,太阳躲到云朵后面是多云,乌云把太阳全遮住了是阴天。
播放课件:出示第二组天气图示(先隐藏中雨):提问:这是什么天气情况?哪个是小雨?哪个是大雨?你猜一猜中间会是什么天气情况?你怎么看出是中雨?小结:原来雨点的数量告诉我们谁是小雨、中雨和大雨。
播放课件:出示第三组天气图示(先隐藏雨夹雪):提问:这是什么天气情况?你猜一猜中间会是什么天气情况呢?雨夹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结:原来云朵下面是雨滴就是雨天,是雪花就是雪天,既有雨滴又有雪花那就是雨夹雪。
过渡语:这些都是一些常见的天气,除了这些天气情况,生活中还有一些特殊的天气。
播放课件:逐个出示第四组天气图示: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天气情况吗?你知道雾、霾和雾霾之间有什么秘密吗?观看视频,了解雾霾是什么。
提问:在雾霾天我们该怎么做呢?小结:雾霾天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的时候一定要戴口罩等。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天气预报》6篇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天气预报》6篇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天气预报》1活动目标:1、认识天气符号,了解简单的气象知识。
2、关注天气预报,有观看天气预报的意识活动重点:了解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天气预报视频、天气预报中常见的天气符号。
活动过程:一、情景导入课题:1.猜一猜,这是什么电视节目开始了?(播放天气预报的音乐)2.说说自己对天气预报的了解。
我们从天气预报中可以知道些什么?让我们提早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
(为什么要收看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帮助?)二、了解天气预报内容,认识气象标识:1.播放天气预报视频。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它能让我们知道全国各地的天气状况和气温。
)今天我们先来认识天气符号。
哪些是天气符号?哪里会出现天气符号呢?我们来记录一下,这段录象里,出现了哪些天气符号。
每个孩子一张表格,你看到哪个图案有出现,就在后面的空格中打勾。
播放视频,幼儿操作。
同伴之间,相互看看。
大张,汇总。
(我们的祖国真大,在同一天里有各种不同的天气。
)2.师生一同认识各种常见的气象符号。
(PPT)这里的有不认识的吗?一起认读一次。
3.现在我们来学学气象预报员预报天气。
模仿气象预报员,学报城市天气预报。
分两组进行。
三、了解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好吧,天气预报到底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帮助呢?四、游戏活动:(下雨,热天,下雪。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天气预报》2设计思路:自从保健医生将一支温度计放到活动室里后,孩子们每天都会到那里看看今天几度了?于是我们的“稚语心声”里又多了新任务“天气预报员”。
渐渐地,孩子们从关心温度到关心今天的天气、想要了解各种形式的天气预报等。
为了进一步发展我班幼儿在相互交往中的合作意识,鼓励幼儿自己结伴,共同合作探索天气预报的秘密。
一、活动目标:1、了解获取天气预报的各种办法和途径。
2、感受天气预报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3、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大班科学教案天气预报优秀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五章“天气与气候”,具体内容为“天气预报”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掌握天气预报的组成部分,学习如何看懂天气预报,以及通过天气预报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知道天气预报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学会看懂天气预报。
3. 培养幼儿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日常生活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天气预报的组成部分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如何看懂天气预报,以及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生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天气预报视频、图片、PPT、气温计、湿度计、风向仪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天气预报视频,让幼儿观察并思考:视频中都介绍了哪些内容?我们为什么要关注天气预报?邀请幼儿分享观察到的天气现象,引导幼儿关注天气变化。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天气预报的组成部分,如气温、湿度、风力等,并讲解其意义。
举例讲解如何看懂天气预报,以及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生活。
3. 随堂练习(10分钟)发放气温计、湿度计、风向仪等教具,让幼儿观察并记录当前的天气情况。
引导幼儿根据观察到的天气情况,讨论并绘制天气预报图。
4.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生活。
六、板书设计1. 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2. 如何看懂天气预报。
3. 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安排生活的建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绘制天气预报图。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天气变化,绘制相应的天气预报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幼儿了解了天气预报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常识教案:天气预报
设计思路:
自从保健医生将一支温度计放到活动室里后,孩子
们每天都会到那里看看今天几度了?于是我们的稚语心
声里又多了新任务天气预报员。
渐渐地,孩子们从关心
温度到关心今天的天气、想要了解各种形式的天气预报等。
为了进一步发展我班幼儿在相互交往中的合作意识,鼓励幼儿自己结伴,共同合作探索天气预报的秘密。
活动目标:
1、了解获取天气预报的各种办法和途径。
2、感受天气预报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幼儿记录的天气预报表图片若干活动过程:
一、分组介绍了解天气预报的不同途径,分享经验
1、这几天,我们大家都一起关注天气预报,今天就来
介绍一下你们组是从哪里知道天气预报的?
2、幼儿分组介绍二、感知天气预报与生活密切相关1、原来我们可以从很多地方收听、收看到天气预报,
你们家里平时还有谁听天气预报的?
2、幼儿交流
3、为什么我们大家都要听天气预报?有什么用?
4、我们看看除了你们说的,还有谁也很关心天气预
报的5、出示暖棚的图片:农民伯伯为什么这么关心天
气预报?
6、逐一出示司机图片、游客图片,进一步感知天气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小结:天气预报真有用,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方便。
三、交流天气预报记录表,提出问题出示幼儿几天
来的天气预报记录表,请部分幼儿交流记录表。
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为什么同样是今天的天气,但
是有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