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学思想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的哲学思想

内容摘要: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

为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

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

的哲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仁学,仁与礼,天人观,中庸,生而知之,学而知之

孔子,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记载,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爱人与知天为其思想主旨,孔子开创性地建立了一个包括世界观,天命观,认识论,方法论在内的哲学思想体系。其哲学思想范畴的逻辑架构为道,仁,礼,知,中庸,而其哲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则正沿着相反递进的时序展开;就历史过程看,始于远古,讫于殷周之际的原始人本主义哲学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源头。春秋末年,孔子经历艰苦求学思索和坎坷的人生磨难,基本上沿着传统的道路,将哲学思想爬梳推演到新的高度。孔子经历了“礼学-仁学-易学”三个阶段。

(一)孔子的世界观

孔子晚年作自我思想总结时说:“吾十而有五而志于学,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一生以弘道为自觉的己任,把闻到视为超越一己之生死的大事,指出:“朝闻道,夕死可以,孔子晚年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被后世称为《六经》,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在先秦哲学中,“道”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其含义,一是指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类指规律;二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形而上者谓之道;三是运动变化的过程。在孔子晚年的时候,将“道”提升到世界观的境界。孔子的形而上学经历了一个由性与天道的一般探讨到易理研究的过程,其转折点是孔子晚年学《易》,孔子以《易》之道为统领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成熟的,精致的形而上学体系。

从宇宙自然到社会人事伦理,在孔子哲学范畴中便是由“道”而“仁”,构成孔子哲学中的两个基本范畴。“仁”是讲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孔子认为仁的基本形式是“爱人”,要求将人作为人来看待,强调了人有爱和尊重的需求,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出了仁学的思想体系,仁爱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在后来则成为整个儒家文化的中心范畴。孔子的“仁者爱人”,在自我肯定的同时,也肯定了对象,这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这种彼此肯定,彼此相爱中,体现了对人作为人或人格的尊重,也尊重他人的自立,自达,同时,孔子要求每一个人都从自我做起,主张“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自我主体,要有一种道德的自觉,强化主体自律和自我内省,这就为以后的修身养性的学说打开了大门。仁爱在孔子具有一般的人类之爱的意义,仁爱是对完全非人性的奴隶制宗法等级秩序的合理性的否定,当然,孔子也是宗法等级制的拥护者,他看到这一制度需要以仁爱的形式来修饰社会等级秩序的内容。

仁爱在孔子又是一种道德义务,强调人内在的道德自觉性,重在培养人的德性。这是出于彼此相爱的人格相互尊重的需要,又是一种为仁由己的道德自律,同时,孔子把孝悌作为“仁”的根本,强调个体生命在群体,族类中实现自己,由此延伸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心理结构。

仁与礼的关系,孔子仁爱观的直接目的,是想通过对上下尊卑间的人际关系的调节,维护君臣父子的等级差别,挽救“礼崩乐坏”的社会政治秩序,防止“犯上作乱”。孔子关于仁礼的关系的中心命题是“克己复礼为仁”,他希望各个社会成员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觉约束来回复到周礼的规范。仁民与德治,孔子希望对民施之以仁,他认为不仅是统治者需要尊重而且被统治者也需要被尊重,人只有在被尊重的前提下,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使个人和国家的需要最终统一起来,所以孔子反对单纯采用刑罚镇压的手段来治理国家,德治可以使民以服,而心服是社会国家政治稳定的根本保障。

(二)孔子的天命观

在孔子以前的夏商周传统思想中,“天”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命”是自己无法控制的盲目的异己力量。孔子也把“天命”看做一种神秘的主宰力量。孔子对天命的认识是矛盾的:一方面,他继承了传统的天命观念,把天看做有意志,能赏罚的人格神;一方面,又吸纳了进步的思想,强调尽力于人事的作用,甚至达到了“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地步。在孔子那里,天是感情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在他最困难,最痛苦,最需要依靠的情况下,是天给了他精神的力量,鼓舞着他与困难斗争。

孔子强调人的主观自觉和奋力抗争精神,倡导积极入世和发愤有为的态度,这是他行动的出发点。在做到最大努力,达到了极限时,也不语“怪,力,乱,神”,天命作为事后的说明和自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孔子的天人理论是历史上第一个成型的天人观,天命在孔子具有客观必然性的意义,但天命对孔子而言也是某种精神的依赖。

(三)孔子的认识论

孔子的认识论也有“生而知之”和“学而知之”的矛盾。但他人多年的教学从政的实践中,得出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的学思观和言行观。孔子把人生分为“生知”“学知”“困学”“不学”四等,孔子在强调耳闻目睹,亲身见闻的

同时,提出思考的重要性,主张思考要建立在已有只是基础上,否则即为空想。这在一定意义上已接触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而且相当重视理性知识。孔子主张说话要慎重,但做事要敏捷,而且要求言行一致。

(四)孔子的方法论

中庸作为方法论,是孔子的世界观,天命观的产物,中庸是孔子哲学中的重要范畴。中庸要求“允执其中”,就是说既不站立在矛盾的否定方面,促成矛盾的转化,也不支持矛盾的肯定方面实行残酷斗争,而是站立在中立的角度,使矛盾统一体协调的保持下去。表现在政治中,他主张仁政德治,各安其分,各得其所,重损益而轻变革;表现在方法论上,强调矛盾的统一调和与联结,反对过头和不及。

孔子的中庸方法论的特点是调和矛盾,但他毕竟是承认矛盾的,并且把对立着得矛盾双方概括为“两端”。孔子用“两端”来概括事物内部互相背离的两个方面,是合乎逻辑认识的。同时,孔子还重视“后生可畏”和“权”变处事,并强调“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把权变应时看做修养的最高境界。孔子开始了生而知之的长期争辩,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就是生而知之的,反复强调了通过学习掌握知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