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传动系统构造与工作原理
- 格式:pdf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2
汽车传动系统的构造与原理汽车传动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负责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使汽车得以行驶。
了解汽车传动系统的构造和原理对于驾驶员和维修人员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传动系统的构造和原理。
一、传动系统的基本构造汽车传动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发动机:发动机是汽车传动系统的源头,它负责产生动力。
发动机的类型有多种,包括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以及电动机等。
2. 配气机构:配气机构控制发动机进气和排气过程,影响着发动机的效率和动力输出。
常见的配气机构有气门、凸轮轴等。
3. 离合器:离合器连接发动机和变速器,使发动机的动力能够顺利传递给变速器。
离合器可以通过踩下踏板来实现离合和结合的功能。
4. 变速器:变速器负责调节发动机输出的转速和扭矩,并将其传递给车轮。
常见的变速器类型包括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
5. 传动轴:传动轴将变速器的动力传递给车轮。
根据车辆类型不同,传动轴可以是前驱、后驱或四驱传动系统。
6. 差速器:差速器是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配动力到车辆的左右两侧,使车辆转弯时左右轮胎能够旋转不同的速度。
7. 车轮和轮胎:车轮和轮胎是汽车传动系统的最终输出部分,承载着整个车辆的重量,为车辆提供行驶的支撑和牵引力。
二、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将发动机的转动力通过离合器、变速器和传动轴传递给车轮。
其主要步骤如下:首先,当驾驶员发动汽车并踩下离合器踏板时,离合器与发动机分离,发动机转动的动力不再传递到变速器上。
接着,驾驶员将档位调整到合适的位置,从而选择了合适的齿轮比。
变速器会根据驾驶员选择的档位,改变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转速比例。
然后,通过传动轴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传递给差速器。
差速器会将动力分配到车辆的左右两侧,并使车轮能够以不同的速度旋转。
最后,车轮通过与地面的摩擦力,将动力转化为行驶的力量,使汽车得以行驶。
三、传动系统的优化与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汽车工业的发展,传动系统也在不断优化和创新。
汽车传动系统结构原理我们知道,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并不是直接作用于车轮上来驱动汽车行驶的,而是需经过一系列的动力传递机构。
那动力到底如何传递到车轮的?●动力是怎样传递的?发动机输出的动力,是要经过一系列的动力传递装置才到达驱动轮的。
发动机到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机构,称为汽车的传动系,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以及半轴等部分组成。
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先经过离合器,由变速器变扭和变速后,经传动轴把动力传递到主减速器上,最后通过差速器和半轴把动力传递到驱动轮上。
汽车传动系的布置形式与发动机的位置及驱动形式有关,一般可分为前置前驱、前置后驱、后置后驱、中置后驱四种形式。
●什么是前置前驱?前置前驱(FF)是指发动机放置在车的前部,并采用前轮作为驱动轮。
现在大部分轿车都采取这种布置方式。
由于发动机布置在车的前部,所以整车的重心集中在车身前段,会有点“头重尾轻”。
但由于车体会被前轮拉着走的,所以前置前驱汽车的直线行驶稳定性非常好。
另外,由于发动机动力经过差速器后用半轴直接驱动前轮,不需要经过传动轴,动力损耗较小,适合小型车。
不过由于前轮同时负责驱动和转向,所以转向半径相对较大,容易出现转向不足的现象。
●什么是前置后驱?前置后驱(FR)是指发动机放置在车前部,并采用后轮作为驱动轮。
FR整车的前后重量比较均衡,拥有较好的操控性能和行驶稳定性。
不过传动部件多、传动系统质量大,贯穿乘坐舱的传动轴占据了舱内的地台空间。
FR汽车拥有较好的操控性、稳定性、制动性,现在的高性能汽车依然喜欢采用这种布置行形式。
●什么是后置后驱?后置后驱(RR)是指将发动机放置在后轴的后部,并采用后轮作为驱动轮。
由于全车的重量大部分集中在后方,且又是后轮驱动,所以起步、加速性能都非常好,因此超级跑车一般都采用RR方式。
RR车的转弯性能比FF和FR更加敏锐,不过当后轮的抓地力达到极限时,会有打滑甩尾现象,不容易操控。
●什么是中置后驱?中置后驱(MR)是指将发动机放置驾乘室与后轴之间,并采用后轮作为驱动轮。
传动系统 第十三章 传动系统概述一、传动系的功用 汽车发动机所发出的动力靠传动系传递到驱动车轮。
传动系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 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能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 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二、传动系统的类型及组成 按结构和传动介质分类,传动系具有机械式、液力式、电力式三种类型。
1. 机械传动 机械传动系一般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组成。
1 离合器2 变速器 3 万向节 4 驱动桥 7 主减速器 8 传动轴5 差速器 6 半轴图 13-1机械式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布置示意图2. 液力传动 液力传动 (此处单指动液传动) 是利用液体介质在主动元件和从动元件之间循环流动过 程中动能的变化来传递动力。
液力传动装置串联一个有级式机械变速器, 这样的传动称为液 力机械传动。
图 13-2液力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布置示意图3. 电力传动 电传动是由发动机驱动发电机发电, 再由电动机驱动桥或由电动机直接驱动带有减速器 的驱动轮。
图 13-2电力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布置示意图三、机械式传动系的布置形式 汽车布置形式反映发动机、 驱动桥和车身的相互关系, 对汽车的使用性能也有很重要的 影响。
机械传动系的布置型式常见的有以下五种:一种为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等构成的 整体置于汽车前部,驱动桥也置于汽车前部,称之为前置前驱动,简称为 FF 型(图 3–48a) ; 另一种为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等构成的整体置于汽车前部,驱动桥则置于汽车后部,称 之为前置后驱动, 简称为 FR 型 (图 3–48b) 第三种是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 ; (RR) 3–48c) (图 ; 第四种是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 ;最后一种是全轮驱动(nWD) (图 3–48e) 。
(a)前置前驱(b)前置后驱 图 13-3(c)后置后驱 传动系统布置形式(d)中置后驱(e)四轮驱动第十四章 离合器 第一节 概述一、离合器的基本功用 离合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直接与发动机相连接的部件,其功用为: 1. 在汽车起步时,通过离合器主、从动部分之间的滑磨、转速的逐渐接近,确保汽车 起步平稳。
汽车传动系统的功用:汽车传动系统图示汽车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动力传递装置称为汽车的传动系。
它应保证汽车具有在各种行驶条件下所必需的牵引力、车速,以及保证牵引力与车速之间协调变化等功能,使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还应保证汽车能倒车,以及左、右驱动轮能适应差速要求,并使动力传递能根据需要而平稳地结合或彻底、迅速地分离。
传动系包括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及半轴等部分。
4.越野汽车的传动系越野汽车一般为全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在变速箱后装有分动器将动力传递到全部车轮上。
目前,轻型越野汽车普遍采用4×4驱动型式,中型越野汽车采用4×4或6×6驱动型式;重型越野汽车一般采用6×6或8×8驱动型式。
5.6.四轮驱动—4WD 无论上面的哪种布局,都可以采用四轮驱动,以前越野车上应用的最多,但随着限滑差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四驱系统已能精确地调配扭矩在各轮之间分配,所以高性能跑车出于提高操控性考虑也越来越多采用四轮驱动.4WD的优点是:四个车轮均有动力,地面附着率最大,通过性和动力性好。
汽车传动系统的分类机械式传动系机械式传动系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在各类汽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基本组成情况和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动力经离合器1、变速器2、万向节3、传动轴8、主减速器7、差速器5、半轴6传给后面的驱动轮。
并与发动机配合,保证汽车在不同条件下能正常行驶。
为了适应汽车行驶的不同要求,传动系应具有减速增扭、变速、使汽车倒退、中断动力传递、使两侧驱动轮差速旋转等具体作用。
液力传动系.在汽车上,液力传动一般指液传动,即以液体为传动介质,利用液体在主动元件和从动元件之间循环流动过程中动能的变化来传递动力.动液传动装置有液力偶合器和液力变矩器两种。
液力偶合器只能传递扭矩,而不能改变扭矩的大小,可以代替离合器的部分功能,即保证汽车平稳起步和加速,但不能保证在换档时变速器中的齿轮不受冲击.液力变矩器则除了具有液力偶合器的全部功能外,还能实现无级变速,故目前应用得比液力偶合器广泛得多。
汽车差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汽车差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连接汽车驱动轴的两条轴承之间,通过齿轮传动,来实现不同车轮的差速传动,从而使车辆得以平稳地行驶。
本文将介绍汽车差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汽车传动系统的核心组件。
一、差速器的结构差速器的结构是由壳体、行星齿轮、及时齿轮、同步器等部分组成,下面将逐一介绍。
1.壳体壳体是差速器的外部结构,主要作用是固定差速器内部零部件,保证整个承载系统的正常运行。
壳体分前壳体和后壳体两部分,互相咬合,通过螺栓紧固在一起。
2.行星齿轮行星齿轮是差速器的核心部件,由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行星齿轮轴、钳塞、凸轮等组成。
它们的共同作用,是实现汽车传动轴的差速功能。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动力从行星轮传给太阳轮,再通过太阳轮传输到齿轮尾部,然后传至驱动轮。
3.及时齿轮及时齿轮是差速器中的另一重要部件。
它通过咬合行星齿轮,实现正常行驶的转向,确保了车辆在转弯时的平稳转向性能。
此外,它还能实现两个输出轴的速度的手动或自动调整,避免了因差速器工作不稳定而引起的车轮打滑和车身失控的情况。
4.同步器同步器用于自动调整差速器两个输出轴之间的速度差,从而避免车轮出现过度打滑的情况。
同时,同步器还能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路面及车速条件,自适应地进行调整,以确保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二、差速器的工作原理差速器可以认为是两条轮轴之间的交汇口,它所要实现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使车辆的两个输出轴之间都能够保持稳定的速度差。
在直线行驶时,两个输出轴的转速是相等的,而在转弯时,车辆内侧的车轮的转速要比车辆外侧的车轮慢,这时差速器就需要发挥作用了。
当车辆行驶过程中遇到转弯时,差速器会自动调整输出轴之间的速度差,使其保持平衡。
在转弯时,外侧车轮需要以更快的速度旋转,以便跟上车辆的转向,而内侧车轮因为需绕轴心轴前进的路径更短,所以转速要慢点,从而保持汽车的稳定性,以及避免车身失控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