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楞次定律》经典
- 格式:ppt
- 大小:590.00 KB
- 文档页数:11
高中物理| 4.3楞次定律详解楞次定律1磁通量1.概念: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面积S与B的乘积。
2.公式:Φ=BS。
3.适用条件(1)匀强磁场。
(2)S为垂直磁场的有效面积。
4.磁通量是标量。
5.物理意义:相当于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的条数.如图所示,矩形abcd、abb′a′、a′b′cd的面积分别为S1、S2、S3,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与平面a′b′cd垂直,则:(1)通过矩形abcd的磁通量为BS1cosθ或BS3。
(2)通过矩形a′b′cd的磁通量为BS3。
(3)通过矩形abb′a′的磁通量为0。
6.磁通量变化:ΔΦ=Φ2-Φ1。
2电磁感应现象1.定义当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导体回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
2.条件(1)条件: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2)例如: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内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3.实质产生感应电动势,如果电路闭合,则有感应电流.如果电路不闭合,则只有感应电动势而无感应电流。
3感应电流方向的判定1.楞次定律(1)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2)适用范围:一切电磁感应现象。
2.右手定则(1)内容:如图,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平面内,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拇指指向导线运动的方向,这时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2)适用情况: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
用右手定则时应注意①主要用于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与感应电流的方向判定。
②右手定则仅在导体切割磁感线时使用,应用时要注意磁场方向、运动方向、感应电流方向三者互相垂直。
③当导体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不垂直时,拇指应指向切割磁感线的分速度方向。
④若形成闭合回路,四指指向感应电流方向;若未形成闭合回路,四指指向高电势。
⑤“因电而动”用左手定则;“因动而电”用右手定则。
《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方向》教学设计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余志权一、教学设计综述1.教学目标阐述(1)分析教材《楞次定律》是电磁感应一章中很重要的一节课,也是本章教学的难点。
教材先分析感应电流产生的原因,接着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其中感应电流产生的原因很直观,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感应电流方向的判断,则需要通过实验思考概括。
学习本课,需要注意的是引导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总结规律;同时,实验的过程也是对操作能力的培养过程,是物理学习的探究过程,所以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分析实验现象时,我们要突出研究对象是线圈(闭合电路),要抓住穿过线圈的磁场方向和磁通量变化。
要让学生注意分清一个是原来磁场的方向和原来磁场的磁通量变化,另一个是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和感应电流磁场的磁通量。
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再通过网络表述各自对感应电流方向的认识,并进行讨论,最后回归课本。
本节教材的特点就是以多个实验事实为基础,让学生得出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分析总结出规律,从而形成理性认识。
本章教材抓住“磁通量的变化方向和感生磁场的方向关系”为核心。
(2)分析学生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主体服务的。
而一个班的学生,由于基础不一,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不同,在接受“楞次定律”这一新鲜事物时,肯定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
因而,为了让尽可能多的学生理解“楞次定律”,尽可能地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教学就应该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上,教学进程就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因此,在教学设计时,事先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于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比如学生可能提到的问题等)应采取什么措施,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帮助学生突破障碍,提高课堂效率。
比如说重点班级和普通班级、基础好与基础差等,要事先有一定的了解,做到胸中有数。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3)分析课程标准现代教育目标对中学物理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物理学知识体系为载体,以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形成特长的目的。
第四章电磁感应第3节楞次定律一、楞次定律1.实验探究将螺线管与电流计连接成闭合回路,分别将N极、S极插入、抽出线圈,如图所示。
记录感应电流方向如下。
甲乙丙丁2.分析3.归纳总结当线圈内的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______磁通量的增加;当线圈内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流的磁场_______磁通量的减少。
4.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______总要______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_______。
5.适用范围:一切电磁感应现象。
6.对“阻碍”意义的理解7.楞次定律的推广含义楞次定律中“阻碍”的含义可以推广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列表说明如下磁铁靠近线圈,B感与B原反向磁铁靠近,是斥力合上S,B先亮二、右手定则1.内容:伸开右手,使拇指与其余四个手指________,并且都与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让磁感线从_______进入,并使拇指指向__________方向,这时________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2.适用范围:右手定则适用于闭合回路中_______导体做_________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
3.楞次定律与右手定则的区别4.右手定则与左手定则的比较使用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时容易混淆,为了便于区分,可把两个定则简单地总结为“通电受力用左手,运动生电用右手”,简称为“通电左,生电右”。
学科*网向下 向上 向上 向下 向下 向上 向上 向下 阻碍 阻碍 磁场 阻碍 变化 垂直 掌心 导线运动的 四指 一部分 切割磁感线运动一、楞次定律处理电磁感应问题的常用方法1.常规法:ΔB B Φ−−−→−−−−→楞次定律原安培定则感据原磁场(方向及情况)确定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判I −−−→左手定则感断感应电流(方向)导体受力及运动趋势。
2.效果法: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深刻理解“阻碍”的含义,根据“阻碍”原则,可直接对运动趋势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