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合理用药新进展
- 格式:ppt
- 大小:176.00 KB
- 文档页数:30
老年人合理用药策略的研究新进展摘要:临床上,老年人大多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慢性疾病,为改善患者病情、提升其生活质量,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治疗老年患者。
然而,随着药物治疗的广泛应用,老年人临床用药问题逐渐突出,不合理用药成为老年人中常见的严重现象,对临床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因此,探寻有效的用药策略及干预方法,是老年人合理用药治疗的重中之重,现就老年人合理用药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老年人;药物毒性;药物监测;合理用药当前,药物治疗是治疗临床老年人慢性疾病的主要方式,一方面,药物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提升患者的生活治疗,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另一方面,多重用药和潜在不适当用药也给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药物治疗临床的广泛应用,老年人不合理用药问题较为突出,且不合理用药带来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
比如,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住院率增加及病死率增加等。
近年来,社会老龄化呈现加快态势,老年人合理用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把握药物治疗的药效及预防毒副作用,成为临床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能。
一、老年人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合理用药指的是治疗患者的药物应当适应其临床需要,药物剂量的选择必须符合患者的个体化要求,治疗疗程适当,且药物价格应在患者及其家属的接受范围内。
通常认为,合理用药可以概括为三个词,那便是安全、有效、经济,这也是合理用药的三个基本要素。
与合理用药相对的,便是不合理用药,其包括用药过度(超剂量用药、无指征用药及治疗疗程过长等)和用药不足(用药剂量过小、治疗疗程过短及用药不规则等)。
对于患者来说,药物既是治疗疾病的“利器”,也可能是致病的“毒品”,当前,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频发,且通常将不合理用药带来的有害反应叫做药物的不良反应。
根据国际药物监测合作中心的定义,药物不良反应指的是在用药物进行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调节生理功能时所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甚至是对人体有害的反应[1]。
从该定义出发,其排除了有意用药过度或用药不足的情况,但不合理用药带给人体的危害是实实在在的,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世界中医药 2015年11月 第10卷 ·391··综 述·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陈沁磊1 邵 铭2(1.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29)【摘 要】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的共同病理基础,是细胞外基质在肝内过度沉积的肝损伤修复反应,其中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是主要环节。
枯否细胞、肝星状细胞、肝血窦内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密切相关,多种细胞因子TGF-β1、PDGF、CTGF、TIMPs、VEGF 等均参与这一过程。
深入了解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能为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细胞因子【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02(2015)01-0391-01近年来,对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尤其是肝纤维化相关细胞及细胞因子的探索[1],本文主要对研究较多的一些细胞及细胞因子进行探讨。
1 参与肝纤维化的相关细胞 1.1 枯否细胞(KC) KCs 是肝血窦中最主要的髓系免疫细胞。
KC 分布在肝窦状隙内,其伪足锚定在内皮细胞或肝细胞上,并可能构成窦状系侧壁的一部分。
在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中,KC 在起始活化中起重要作用。
KC 位于窦周Disse 间隙内,与肝星状细胞(HSC)毗邻,在各种损伤因素,如胆汁淤积、内毒素、乙醇、脂质过氧化反应物或铁沉积等作用下被激活,分泌一些可溶性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T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肿瘤坏死因子(TNF)等。
这些细胞因子通过旁分泌机制,作用于临近的肝星状细胞(HSC),使之激活、增殖并产生大量细胞外基质(ECM)。
其中核因子-кB(NF-кB)的激活则是枯否细胞完成其功能的关键信号。
HSC 是主要的效应细胞,一直被视为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的中心环节,而近几年研究越来越重视KCs 的作用,最近研究者发现肝脏巨噬细胞作为主要的调节细胞,能同时调节肝星状细胞的功能和控制基质胶原的降解,在肝纤维化的形成期和逆转期发挥双向调节作用。
浅谈老年患者合理用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患者的用药问题日益凸显。
合理用药是老年患者健康管
理的重要方面,浅谈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成为十分必要的话题。
在谈论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时,需要着重考虑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药物的选择与用量以及合理用药指导等方面。
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对合理用药起着重要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肾功能、
肝功能及胃肠道吸收等均明显下降。
这些生理特点使老年患者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容易出现药物蓄积和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在对老年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需要根据
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给药途径,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药物的选择与用量也是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重要方面。
老年患者因多病共存,往往需
要同时用药治疗多种疾病。
在药物选择上,应优先考虑那些对老年患者具有高效、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的药物。
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下降,对药物的代谢与排泄能力降低,容易
导致药物的蓄积和毒副作用的增加。
在给药剂量上应适当减小老年患者的用药量,避免药
物过量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医护人员在老年患者合理用药中的指导与关心同样重要。
老年患者通常存在着记忆力
下降、视力与听力减退等问题,很容易出现用药错误与用药不规范的情况。
在老年患者用
药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耐心地向老年患者详细解释药物的用途、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
并定期进行用药指导和用药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用药中的问题。
合理用药,老年人用药合理化初探提要:通过对老年人生理功能的改变引起药物在体内作用过程的变化及目前老年人用药特点的阐述,提出了关于老年人用药合理化的建议,从而使老年人的用药合理化。
?关键词:老年人合理用药药物不良反应(ADR)?在人口日益老龄化的今天,老年人(WHO组织规定年龄大于70岁者)患病率也相应增加,其中约80%的患者需药物治疗,这就涉及到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病理变化而合理用药的问题。
本文主要从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三方面加以讨论,其它如药物经济学等方面的内容,暂不讨论。
1 老年人生理功能改变引起药物在体内作用过程的变化吸收老年人胃运动机能减退,胃酸分泌减少,使偏碱性药物解离降低而减少药物吸收。
同时,胃肠蠕动功能也减弱,排空延缓,药物在胃肠内滞留时间延长,对胃肠道刺激增加,服同样剂量的药物,老年人血药浓度比青年人低,而胃肠道反应增加。
?分布脂肪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使一些脂溶性药物再分布现象增多,易由脑组织转入脂肪组织。
同时,血浆蛋白含量也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2〕?使一些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也相应降低,血液中的游离型药物浓度明显增加,故应注意防止给药剂量过大而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消除肝脏的药物代谢作用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肝脏的微粒体酶活性降低,使药物在肝脏中的代谢减慢,对肝脏的毒性增加,致使药物对老年人副作用增高。
此外,肝脏的氧化作用、羟基化作用和乙酰化作用也有所改变,提示老年人在应用需肝脏代谢的药物时应调整剂量。
同时,大多药物需经肾脏排泄,肾功能下降则影响其排泄。
据报道,80岁的老年人肾功能可能下降50%。
??〔3〕?由于肾功能的减退,老年人的水、钠调节及药物代谢能力下降,故用药时应采取适宜的给药方法(如间隔时间给药)或调整给药剂量,以免造成蓄积中毒。
?药物进入体内后,主要在肝脏代谢、降解,由肾脏排泄,而老年人肝肾功能下降,体内药物半衰期延长。
所以对肝肾功能有损伤的药物,老年人应特别慎用,严格控制用量。
针对老年人群的合理用药方案研究研究问题及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群的药物使用问题日益凸显。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下降,药物代谢能力减弱,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因此,针对老年人群的合理用药方案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究老年人群的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用药方案,以提高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性和疗效。
研究方案方法:1. 文献回顾: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了解老年人药物使用的普遍情况,包括药物种类、使用方式、剂量等,并梳理出一些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
2. 药物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老年人的用药信息,包括目前使用的药物种类、用药目的、使用剂量和频次等,了解老年人的日常漂流及用药情况。
3. 药物审查:对老年人的用药情况进行系统审查,评估每种药物的风险和疗效,筛查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包括药物不良反应、相互作用、超量使用等。
4. 合理用药建议:根据药物调查和药物审查的结果,为老年人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包括药物种类、剂量、用药时机及不良反应的预防等,同时应考虑老年人的生理状态和其他疾病情况。
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1. 对药物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描述老年人的用药情况和特点,如药物种类、数量、主要病症等。
2. 进行药物审查,识别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3. 基于药物调查和审查的结果,提出老年人的合理用药建议,并比较老年人使用前后的药物情况。
结论与讨论:1. 通过研究可得出老年人用药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如多药使用、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
同时也可发现一些老年人疾病特点,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2. 针对老年人的用药情况和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些合理用药建议,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发生的概率,同时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3. 讨论老年人合理用药建议的可行性和实施策略,并分析可能的挑战和限制,以推动合理用药的实际应用。
本研究旨在为老年人群提供合理用药方案,以提高老年人的药物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
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的研究进展
杨堆进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8(11)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学科学的进步,人的寿命逐渐延长,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老年人合理用药问题因此备受关注。
目前,老年患者用药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
由于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机体的生理、生化、药动学和药效学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进而影响了老年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文就老年人机体的生理生化特点、老年人用药的药效学特点、药动学特点及常见的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分析,加强老年群体用药原则及药物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分析,供医药工作者参考。
【总页数】4页(P174-177)
【作者】杨堆进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社会福利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3
【相关文献】
1.老年合理用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的r合理使用
2.微信平台技术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教育和用药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
3.合理用药指导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4.居家老年患者合理用药管理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药物治疗老年病的新进展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老年病的发病率也不断攀升。
据统计,全球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在不断增加,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25%,并在2050年达到30%。
随着老年病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老年疾病的治疗与护理也成为了全球医疗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
药物治疗老年病的新进展可以说是老年病治疗领域的一大亮点,本文将从药物治疗的技术与疗效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物治疗老年病的技术进展在药物治疗老年病的技术方面,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针对老年人群体生理、代谢变化和病理特点的研究;二是药物研制技术的发展;三是药物治疗方法的创新。
针对老年人群体生理、代谢变化和病理特点的研究是药物治疗老年病的技术进展的基础。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能力经常发生变化,会影响药物代谢吸收、分布和排泄,从而影响药物的作用效果,因此需要对老年人群体生理、代谢变化及病理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例如,在针对老年糖尿病治疗方面,就需要考虑老年人体内胰岛素代谢的减缓、胰岛功能下降、肝、肾功能减退等因素,以制定更为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研制技术的发展是药物治疗老年病的技术进展的重要方面。
药物研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
例如,降血压药物研制方面的技术不断崭新,推出了一些作用持久、不影响心率的降压药物,有效地控制了老年人的血压,降低了患心血管病的风险。
药物治疗方法的创新也是药物治疗老年病的技术进展的重要方面。
药物治疗方法的创新主要是指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如药物的配伍、剂型的创新等。
药物的配伍,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的情况,有时有利于加强药物治疗效果或减少其毒副作用。
剂型的创新,指药物的制剂形式的创新和变化,例如延长性的缓释剂型,既方便了患者服用,又能够长效控制药物作用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二、药物治疗老年病的疗效进展在药物治疗老年病的疗效方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药物治疗老年病的临床效果不断提高;二是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低毒性不断增强。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用药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越来越重要。
幸运的是,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药物治疗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近年来,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用药治疗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首先,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药物研发不再局限于单一疾病的治疗,而是逐渐朝着多靶点的方向发展。
这意味着,药物治疗可以同时影响多个致病机制,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其次,针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用药研究注重个体化治疗。
老年人因为身体的衰老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存在,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性常常有所不同。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关注药物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致力于找到更适合老年人的药物治疗方案。
另外,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用药治疗也在积极探索新的药物类型。
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新型药物可以通过更特异的机制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例如,一些新型降脂药物不仅可靶向降低血脂水平,还能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这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用药趋势将更加注重综合治疗。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结果被纳入指南和共识,从而为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此外,综合治疗也包括了药物治疗以外的干预措施,如饮食调整、体育锻炼和心理支持等。
这些综合治疗的策略将有效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除了药物治疗和综合治疗,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未来趋势还包括了个性化医疗。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可以建立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遗传风险评估模型,从而预测个体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基于个体的遗传风险,医生可以根据该人群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用药和治疗方案,为老年人提供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然而,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用药治疗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老年人常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需要同时进行多种药物治疗,这可能导致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