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2
安徽省某市级三甲医院2008-2016年科研立项情况分析朱明星;王永莲;汤质如;杨续兵;朱晓芬;马桂玉【摘要】目的:通过对安徽省某市级一所三甲医院2008-2016年市级及以上科研立项情况进行分析,为医院科研可持续发展提出有效建议.方法:查阅纸质档案资料,统计该医院市级及以上科研立项的数量、级别等情况,利用EXCEL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该医院市级及以上科研立项共12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主要由36~55岁年龄段的医务人员承担;立项数前10名的科室集中在重点学科科室.结论:该医院存在国家级项目少,科研立项数量增长缓慢,立项课题分布不均等问题.建议:医院定期开展科研培训班,同时继续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加强与高级别医院的联系;引进多学科的科研人才;多渠道对中初级和年轻医务人员加大培养力度;发挥重点学科科室的辐射带动作用.【期刊名称】《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18)002【总页数】3页(P1-2,13)【关键词】医院;科研管理;科研立项【作者】朱明星;王永莲;汤质如;杨续兵;朱晓芬;马桂玉【作者单位】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合肥 230011;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合肥 230011;安徽医科大学安徽合肥 230022;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合肥230011;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合肥 230011;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合肥2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2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院”的发展理念被各大医院推崇与认可,科研工作不仅是衡量一家医院、一个学科发展的“金标准”,也是现行考评机制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选拔的主要条件[1]。
因此,对医院科研进行分析,尤其是高水平科研分析,有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和医生的个人发展。
本文通过对安徽省某市级三甲医院市级及以上科研立项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推进医院科研管理和发展的相关建议。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安徽省某市三甲医院2008-2016年的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立项记录资料。
科研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名称:粗细混合煤泥新型水仓自动清挖工艺和系统设备研究项目承担单位: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屯煤矿项目负责人:管振祥起止年限:2008年3月-2008年9月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二○○八年二月一、项目来源《粗细混合煤泥新型水仓自动清挖工艺和系统设备研究》的提出来源于煤矿清仓的迫切需要。
目前南屯煤矿由于受开采条件的限制,九采北部泄水巷跨落已无法修复,为此设立-537二级泵房,承担矿井七采深部的排水,该排水泵房水仓位置运输环节复杂,-537二级轨道若受开采动压影响无法保证运输路线的畅通,严重影响该泵房水仓煤泥清挖,且该水仓无沉淀池,又地处九采三分区皮带机尾后方,涌水量大,大块状煤炭及煤泥直接进入该水仓,造成清挖频繁,工作量大,目前煤矿井下水仓的清理基本全部是人工清理。
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建立清挖水仓机械化作业线,为水仓中的粗细混合煤泥的清挖走出一条新路,并能实现煤泥与水的分离,从而达到安全、快速、高效、低耗的清仓效果。
该项目不仅能使清仓机械化,而且可以提高清仓速度,同时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环境污染,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1、研究目标研制南屯煤矿粗细煤泥混合新型水仓自动清挖工艺和系统设备,对各种性质的煤泥实现自动清理、自动分离,自动装车运输,解决清仓劳动强度大,不安全,效率低,污染巷道问题。
促进煤矿现代化矿井建设,实现煤泥清挖的文明生产和安全生产。
2、主要研究内容、关键技术(1)主要研究内容本次研究针对南屯煤矿水仓煤泥颗粒粗细分布不均,清挖周期短,劳动强度大、操作不安全等问题,深入研究水仓高效机械清挖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与配套技术。
1.借鉴天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已有的细煤泥水仓煤泥清挖工艺,找到粗细煤泥并存处理的更简单,更合理,更环保的工艺方法。
2.研制煤泥清挖机和配套的移动系统、搅拌装置:主要指标:仓口粗颗粒正常搅拌输送,搅拌、破碎与泵吸头一体化设计。
2008—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统计分析[摘要]文章通过对2008—2013年教育部社科司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中职业教育类课题的立项率、立项数、地域分布状况、承办单位状况以及研究领域等方面的统计分析,了解了我国近几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司立项中职业教育课题的基本情况,并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人文社科项目职业教育项目立项课题教育部教育部社科司立项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是教育部面向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立项的课题,包括法学、港澳台问题研究、管理学、国际问题研究、交叉学科/综合研究、教育学、经济学、考古学、历史学、逻辑学、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民族学与文化学、社会学、体育科学、统计学、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外国文学、心理学、新闻学与传播学、艺术学、语言学、哲学、政治学、中国文学、宗教学等学科,教育类课题从2007年开始涉及职业教育方面。
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反映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研究者的研究重点和当前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对近几年的职业教育立项课题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我国职业教育在国家层面的研究现状。
总体来看,我国职业教育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立项项目少,承担单位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本研究以教育部公布的2008—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的教育类立项一览表为原始数据,利用SPSS17.0建立2008—2013年职业教育立项课题统计数据库,对2008—2013年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立项率、承办单位及其所在地区分布状况、立项课题研究类型等进行了分析整理。
二、数据分析(一)职业教育立项课题数量与级别分析1.立项课题数量分析。
2008—2013年教育部社科司人文社会科学立项课题数量分别为:2008年1293项、2009年2949项、2010年4611项、2011年4255项、2012年3961项、2013年3240项,六年共计20304项。
教学科研工作经历怎么写教学与科研是教师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既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
下面是我个人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经历。
一、教学经历我于2008年毕业后进入某高校担任教师,刚开始的时候,我主要从事本科生的教学工作。
在教学上,我始终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他们提问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我还努力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坚持与时俱进,注重与前沿科技的结合。
我经常更新教材,引入最新的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我也积极参加教学研讨会和培训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除了本科生的教学,我还承担研究生的指导工作。
针对研究生的不同需求,我制定了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并为他们提供相关的学术资源和指导。
在研究生的培养上,我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并指导他们完成科研论文的写作。
二、科研经历科研是我的另一个重要工作方向。
正是通过科研,我能够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
在科研方面,我主要从事XXXXXXXXX(根据个人情况填写自己的研究方向)的研究工作。
我积极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和执行,经历了一系列的科研项目的立项、实施和总结过程。
我注重团队合作,在团队中担任研究骨干的角色,与团队成员共同解决科研难题,推动项目向前发展。
我还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学者进行深入的学术探讨,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在科研成果的产出方面,我积极撰写学术论文并投稿到相关的学术期刊。
我始终坚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我也积极参与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研成果在实际生产和社会应用中发挥作用。
三、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互动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通过教学工作,我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从中激发科研的灵感。
我把自己在科研领域的最新成果应用到教学中,使学生能够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
科研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名称:粗细混合煤泥新型水仓自动清挖工艺和系统设备研究项目承担单位: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南屯煤矿项目负责人:管振祥起止年限:2008年3月-2008年9月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二○○八年二月一、项目来源《粗细混合煤泥新型水仓自动清挖工艺和系统设备研究》的提出来源于煤矿清仓的迫切需要。
目前南屯煤矿由于受开采条件的限制,九采北部泄水巷跨落已无法修复,为此设立-537二级泵房,承担矿井七采深部的排水,该排水泵房水仓位置运输环节复杂,-537二级轨道若受开采动压影响无法保证运输路线的畅通,严重影响该泵房水仓煤泥清挖,且该水仓无沉淀池,又地处九采三分区皮带机尾后方,涌水量大,大块状煤炭及煤泥直接进入该水仓,造成清挖频繁,工作量大,目前煤矿井下水仓的清理基本全部是人工清理。
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建立清挖水仓机械化作业线,为水仓中的粗细混合煤泥的清挖走出一条新路,并能实现煤泥与水的分离,从而达到安全、快速、高效、低耗的清仓效果。
该项目不仅能使清仓机械化,而且可以提高清仓速度,同时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了环境污染,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1、研究目标研制南屯煤矿粗细煤泥混合新型水仓自动清挖工艺和系统设备,对各种性质的煤泥实现自动清理、自动分离,自动装车运输,解决清仓劳动强度大,不安全,效率低,污染巷道问题。
促进煤矿现代化矿井建设,实现煤泥清挖的文明生产和安全生产。
2、主要研究内容、关键技术(1)主要研究内容本次研究针对南屯煤矿水仓煤泥颗粒粗细分布不均,清挖周期短,劳动强度大、操作不安全等问题,深入研究水仓高效机械清挖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与配套技术。
1.借鉴天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已有的细煤泥水仓煤泥清挖工艺,找到粗细煤泥并存处理的更简单,更合理,更环保的工艺方法。
2.研制煤泥清挖机和配套的移动系统、搅拌装置:主要指标:仓口粗颗粒正常搅拌输送,搅拌、破碎与泵吸头一体化设计。
杭州市属高校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浙江火炬生产力促进中心二○一○年十一月目录一、绩效评价报告的有关说明1(一)考评目的1(二)考评依据1(三)考评对象1(四)考评内容2(五)考评程序2二、杭州市属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3(一)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3(二)重点实验室项目承担情况5(三)重点实验室团队建设情况7(四)重点实验室设施情况及管理水平7(五)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保障情况8三、杭州市属高校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专项资金的基本情况9(一)专项资金投向和分布情况9(二)配套和自筹资金到位情况10(三)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情况13(四)专项资金项目的执行情况13四、杭州市属高校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专项所取得的成绩15(一)取得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加强了自主知识产权保护15(二)优化了师资团队结构,提升了实验室的实验教学能力15(三)培养了一批创新型人才,提升了研发团队的科研实力16(四)推动了对外开放能力,促进了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17(五)提升了实验室示范效应,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18五、绩效评价结论19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20(一)加强项目验收工作,缩短验收周期20(二)加大实验室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22(三)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加强专利申请23(四)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缩短转化周期24七、附件25摘要受杭州市科技局委托,我中心对2007、2008年立项的21个市属高校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的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考评,21个项目总投资749.7万元,其中专项资金295万元,全部足额到位;学校配套资金140万元,是合同金额的79.5%,实验室自筹资金314.7万元,超过合同金额9.1%,科研经费到位情况良好。
承担项目的10家重点实验室拥有科研场地面积共计23935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总额9433万元,其中单价5万元以上的中高档仪器设备196台套,具有良好的实验硬件条件。
通过项目的实施,在省级以上期刊上发表论文98篇;申报各类专利21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3项已经获得授权;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7项,获得6项;共获得省部级奖励4项,市县级奖励4项,其他奖励7项;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人才,其中培养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36人,本科生121人;晋升高级职称26人,中级职称11人;共举办各类学术讲座14期,技术培训班5期,累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403人,并取得科技开发收入108.3万元,技术服务收入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