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环境工程原理思考题
- 格式:doc
- 大小:35.25 KB
- 文档页数:25
十^一早第一节(1) 快速去除污染物的关键是什么?(2) 反应器的一般特性主要指哪几个方面?指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状态、混合状态以及质量和能量传递性能等,它们取决于反应器的结构形式、操作方式等。
(3) 反应器研究开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4) 什么是间歇操作、连续操作和半连续操作?它们一般各有哪些主要特点?间歇操作:将反应原料一次加入反应器,反应一段时间或达到一定的反应程度后一次取出全部的反应物料,然后进入下一轮操作。
间歇操作的主要特点:(1)操作特点:反应过程中既没有物料的输入,也没有物料的输出,不存在物料的进与出。
基本特征:间歇反应过程是一个非稳态的过程,反应器内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主要优点:操作灵活,设备费低,适用于小批量生产或小规模废水的处理。
主要缺点:设备利用率低,劳动强度大,每批的操作条件不易相同,不便自动控制。
连续操作:连续地将原料输入反应器,反应产物也连续地流出反应器特点:(1)操作特点:物料连续输入,产物连续输出,时刻伴随着物料的流动。
1 / 12基本特征:连续反应过程是一个稳态过程,反应器内各处的组成不随时间变化。
(反应组分、浓度可能随位置变化而变化。
)主要优点:便于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反应程度与产品质量较稳定。
规模大或要求严格控制反应条件的场合,多采用连续操作。
主要缺点:灵活性小,设备投资高。
半连续操作:原料与产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为连续输入或输出,而其它成分分批加入或取出的操作。
特点:半间歇操作具有间歇操作和连续操作的某些特点。
反应器内的组成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什么是空间时间和空间速度?它们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分别是什么?空间时间:反应器有效体积(V与物料体积流量(qv)之比值.空间速度:单位反应器有效体积所能处理的物料的体积流量.(6)一般情况下,反应器内的流体流动状态会对反应结果产生影响,为什么?(7)根据反应物料的流动与混合状态,反应器可分为哪些类型。
理想流反应器和非理想流反应器;完全混合流(全混流)反应器和推流反应器。
环工原理思考题4热量传递1)什么是热传导?(2)什么是对流传热?分别举出一个强制对流传热和自然对流传热的实例。
(3)简述辐射传热的过程及其特点。
(4)试分析在居室内人体所发生的传热过程,设室内空气处于流动状态。
(5)若冬季和夏季的室温均为18℃,人对冷暖的感觉是否相同?在哪种情况下觉得更暖和?为什么?(1)简述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
(2)简述对流传热的机理、传热阻力的分布及强化传热的措施。
(3)为什么流体层流流动时其传热过程较静止时增强?(4) 传热边界层的范围如何确定?试分析传热边界层与流动边界层的关系。
(5)试分析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
(6) 分析圆直管内湍流流动的对流传热系数与流量和管径的关系,若要提高对流传热系数,采取哪种措施最有效?(7)流体由直管流入短管和弯管,其对流传热系数将如何变化?为什么?(8)什么情况下保温层厚度增加反而会使热损失加大?保温层的临界直径由什么决定?(9)间壁传热热阻包括哪几部分?若冷热流体分别为气体和液体,要强化换热过程,需在哪一侧采取措施?(10)什么是传热效率和传热单元数?1)分析热辐射对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作用特点。
(2)比较黑体和灰体的特性及其辐射能力的差异。
(3) 温度对热辐射和辐射传热的影响。
(4)分析物体辐射能力和吸收能力的关系。
(5)简述气体发射和吸收辐射能的特征,分析温室效应产生的机理。
1)简述换热器的类型。
(2)什么是间壁式换热器,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3)列管式换热器式最常用的换热器,说明什么是管程、壳程,并分析当气体和液体换热时,气体宜通入哪一侧?(4)简述增加传热面积的方法。
(5)试分析提高间壁式换热器传热系数的途径。
5质量传递(1)什么是分子扩散和涡流扩散?(2)简述费克定律的物理意义和适用条件。
(3)简述温度、压力对气体和液体分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4)对于双组分气体物系,当总压和温度提高1倍时,分子扩散系数将如何变化? (5)分析湍流流动中组分的传质机理。
环境工程原理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什么?2、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就是什么?3、简述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
4、简述废物资源化的技术体系。
5、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体系。
6、一般情况下,污染物处理工程的核心任务就是:利用隔离、分离与(或)转化技术原理,通过工程手段(利用各类装置),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
试根据环境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第一节常用物理量1.什么就是换算因数?英尺与米的换算因素就是多少?2.什么就是量纲与无量纲准数?单位与量纲的区别就是什么?3.质量分数与质量比的区别与关系如何?试举出质量比的应用实例。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说明该单位的优点,并阐述与质量浓度的关系。
5.平均速度的涵义就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与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少?第二节质量衡算1.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就是什么?2.简述稳态系统与非稳态系统的特征。
3.质量衡算的基本关系就是什么?4.以全部组分为对象进行质量衡算时,衡算方程具有什么特征?5.对存在一级反应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第三节能量衡算1.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部分组成?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何?2.什么就是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3.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4.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化如何表现?5.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开放系统,系统能量能量变化率可如何表示?第三章流体流动第一节管流系统的衡算方程1.用圆管道输送水,流量增加1倍,若流速不变或管径不变,则管径或流速如何变化?2.当布水孔板的开孔率为30%时,流过布水孔的流速增加多少?3.拓展的伯努利方程表明管路中各种机械能变化与外界能量之间的关系,试简述这种关系,并说明该方程的适用条件。
(建筑工程管理)环境工程原理思考题环境工程原理思考题第壹章绪论1.“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2.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3.简述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
4.简述废物资源化的技术体系。
5.阐述环境净化和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体系。
6.壹般情况下,污染物处理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利用隔离、分离和(或)转化技术原理,通过工程手段(利用各类装置),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
试根据环境净化和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二章质量衡算和能量衡算第壹节常用物理量1.什么是换算因数?英尺和米的换算因素是多少?2.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单位和量纲的区别是什么?3.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区别和关系如何?试举出质量比的应用实例。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说明该单位的优点,且阐述和质量浓度的关系。
5.平均速度的涵义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和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少?第二节质量衡算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是什么?简述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征。
质量衡算的基本关系是什么?以全部组分为对象进行质量衡算时,衡算方程具有什么特征?对存在壹级反应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第三节能量衡算1.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部分组成?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和环境的关系如何?2.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3.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4.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化如何表现?5.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开放系统,系统能量能量变化率可如何表示?第三章流体流动第壹节管流系统的衡算方程1.用圆管道输送水,流量增加1倍,若流速不变或管径不变,则管径或流速如何变化?2.当布水孔板的开孔率为30%时,流过布水孔的流速增加多少?3.拓展的伯努利方程表明管路中各种机械能变化和外界能量之间的关系,试简述这种关系,且说明该方程的适用条件。
环境工程思考题答案环境工程思考题答案【篇一:环境工程原理(第二版)全部课后答案】第一章绪论1.1简要概述环境学科的发展历史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
它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的酝酿阶段,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从零星的环境保护的研究工作与实践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环境学科是一门正在蓬勃发展的科学,其研究范围和内涵不断扩展,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而且各个学科间又互相交叉和渗透,因此目前有关环境学科的分支学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方法。
图1-1是环境学科的分科体系。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学科体系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管理图1-1 环境学科体系1.2 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学科体系。
解:环境工程学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以及工程学的方法,研究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图1-2是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
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管理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及原理生态修复与构建技术及原理环境工程学清洁生产理论及技术原理环境规划管理与环境系统工程环境工程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土壤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图1-2 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1.3 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解: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蒸发浓缩等。
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重力沉降作用、离心沉降作用、浮力作用、物理阻截作用、物理阻截作用、渗透压、物理截留等、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
1.4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有哪些可能的技术,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解: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技术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燃烧法等。
环境工程原理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2. 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3. 简述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
4. 简述废物资源化的技术体系。
5. 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体系。
6. 一般情况下,污染物处理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利用隔离、分离和(或)转化技术原理,通过工程手段(利用各类装置),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
试根据环境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第一节常用物理量1.什么是换算因数?英尺和米的换算因素是多少?2.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单位和量纲的区别是什么?3.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区别和关系如何?试举出质量比的应用实例。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说明该单位的优点,并阐述与质量浓度的关系。
5.平均速度的涵义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和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少?第二节质量衡算1.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是什么?2.简述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征。
3.质量衡算的基本关系是什么?4.以全部组分为对象进行质量衡算时,衡算方程具有什么特征?5.对存在一级反应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第三节能量衡算1.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部分组成?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何?2.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3.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4.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化如何表现?5.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开放系统,系统能量能量变化率可如何表示?第三章流体流动第一节管流系统的衡算方程1.用圆管道输送水,流量增加1倍,若流速不变或管径不变,则管径或流速如何变化?2.当布水孔板的开孔率为30%时,流过布水孔的流速增加多少?3.拓展的伯努利方程表明管路中各种机械能变化和外界能量之间的关系,试简述这种关系,并说明该方程的适用条件。
..环境工程原理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环境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2. 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3. 简述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体系。
4. 简述废物资源化的技术体系。
5. 阐述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体系。
6. 一般情况下,污染物处理工程的核心任务是:利用隔离、分离和(或)转化技术原理,通过工程手段(利用各类装置),实现污染物的高效、快速去除。
试根据环境净化与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原理,阐述实现污染物高效、快速去除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二章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第一节常用物理量1.什么是换算因数?英尺和米的换算因素是多少?2.什么是量纲和无量纲准数?单位和量纲的区别是什么?3.质量分数和质量比的区别和关系如何?试举出质量比的应用实例。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经常用体积分数表示污染物的浓度,试说明该单位的优点,并阐述与质量浓度的关系。
5.平均速度的涵义是什么?用管道输送水和空气时,较为经济的流速范围为多专业资料..少?第二节质量衡算1.进行质量衡算的三个要素是什么?2.简述稳态系统和非稳态系统的特征。
3.质量衡算的基本关系是什么?4.以全部组分为对象进行质量衡算时,衡算方程具有什么特征?5.对存在一级反应过程的系统进行质量衡算时,物质的转化速率如何表示?第三节能量衡算1.物质的总能量由哪几部分组成?系统内部能量的变化与环境的关系如何?2.什么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3.简述热量衡算方程的涵义。
4.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封闭系统,其内部能量的变化如何表现?5.对于不对外做功的开放系统,系统能量能量变化率可如何表示?第三章流体流动第一节管流系统的衡算方程1.用圆管道输送水,流量增加1倍,若流速不变或管径不变,则管径或流速如何变化?2.当布水孔板的开孔率为30%时,流过布水孔的流速增加多少?专业资料..3.拓展的伯努利方程表明管路中各种机械能变化和外界能量之间的关系,试简述这种关系,并说明该方程的适用条件。
4.在管流系统中,机械能的损耗转变为什么形式的能量?其宏观的表现形式是什么?5.对于实际流体,流动过程中若无外功加入,则流体将向哪个方向流动?6.如何确定流体输送管路系统所需要的输送机械的功率?第二节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1.简述层流和湍流的流态特征。
2.什么是“内摩擦力”?简述不同流态流体中“内摩擦力”的产生机理。
3.流体流动时产生阻力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什么情况下可用牛顿黏性定律计算剪切应力?牛顿型流体有哪些?5.简述温度和压力对液体和气体黏度的影响。
第三节边界层理论1. 什么是流动边界层?边界层理论的要点是什么?2.简述湍流边界层内的流态,以及流速分布和阻力特征。
3.边界层厚度是如何定义的?简述影响平壁边界层厚度的因素,并比较下列几组介质沿平壁面流动时,哪个边界层厚度较大:(1)污水和污泥;(2)水和油;(3)流速大和流速小的同种流体。
专业资料..4. 为什么管道进口段附近的摩擦系数最大?5. 简述边界层分离的条件和过程。
6. 当逆压梯度相同时,层流边界层和湍流边界层分离点的相对位置如何?请解释其原因。
第四节流体流动的阻力损失1.简述运动中的物体受到阻力的原因。
流线型物体运动时是否存在形体阻力?2.简述流态对流动阻力的影响。
3.分析物体表面的粗糙度对流动阻力的影响,举应用实例说明。
4.不可压缩流体在水平直管中稳态流动,试分析以下情况下,管内压力差如何变化:(1)管径增加一倍;(2)流量增加一倍;(3)管长增加一倍。
5.试比较圆管中层流和湍流流动的速度分布特征。
6.试分析圆管湍流流动的雷诺数和管道相对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第五节管路计算1.管路设计中选择流速通常需要考虑哪些因素?2.简单管路具有哪些特点?3.分支管路具有哪些特点?4.并联管路具有哪些特点?专业资料..5.分析管路系统中某一局部阻力变化时,其上下游流量和压力的变化。
第六节流体测量1.简述测速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2.分析孔板流量计和文丘里流量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使用转子流量计时读数为什么需要换算?测定气体的流量计能否用来测量液体?4.简述转子流量计的安装要求。
第四章热量传递第一节热量传递的方式1.什么是热传导?2.什么是对流传热?分别举出一个强制对流传热和自然对流传热的实例。
3.简述辐射传热的过程及其特点4.试分析在居室内人体所发生的传热过程,设室内空气处于流动状态。
5.若冬季和夏季的室温均为18℃,人对冷暖的感觉是否相同?在哪种情况下觉得更暖和?为什么?第二节热传导1. 简述傅立叶定律的意义和适用条件。
2.分析导温系数和导热系数的涵义及影响因素。
专业资料..3.为什么多孔材料具有保温性能?保温材料为什么需要防潮?4.当平壁面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时,若分别按变量和平均导热系数计算,导热热通量和平壁内的温度分布有何差异。
5. 若采用两种导热系数不同的材料为管道保温,试分析应如何布置效果最好。
第三节对流传热1.简述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
2.简述对流传热的机理、传热阻力的分布及强化传热的措施。
3.为什么流体层流流动时其传热过程较静止时增强?4.传热边界层的范围如何确定?试分析传热边界层与流动边界层的关系。
5. 试分析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
6.分析圆直管内湍流流动的对流传热系数与流量和管径的关系,若要提高对流传热系数,采取哪种措施最有效?7.流体由直管流入短管和弯管,其对流传热系数将如何变化?为什么?8.什么情况下保温层厚度增加反而会使热损失加大?保温层的临界直径由什么决定?9.间壁传热热阻包括哪几部分?若冷热流体分别为气体和液体,要强化换热过程,需在哪一侧采取措施?10.什么是传热效率和传热单元数?第四节辐射传热1.分析热辐射对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作用特点。
专业资料..2.比较黑体和灰体的特性及其辐射能力的差异。
3. 温度对热辐射和辐射传热的影响。
4.分析物体辐射能力和吸收能力的关系。
5.简述气体发射和吸收辐射能的特征,分析温室效应产生的机理。
第五节换热器1.简述换热器的类型。
2.什么是间壁式换热器,主要包括哪几种类型?3.列管式换热器式最常用的换热器,说明什么是管程、壳程,并分析当气体和液体换热时,气体宜通入哪一侧?4.简述增加传热面积的方法。
5.试分析提高间壁式换热器传热系数的途径。
第五章质量传递第一节环境工程中的传质工程1.简述环境工程中常见的传质过程及其应用领域?第二节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2.什么是分子扩散和涡流扩散?3.简述费克定律的物理意义和适用条件。
4.简述温度、压力对气体和液体分子扩散系数的影响。
专业资料..5.对于双组分气体物系,当总压和温度提高1倍时,分子扩散系数将如何变化?6.分析湍流流动中组分的传质机理。
第三节分子传质1.什么是总体流动?分析总体流动和分子扩散的关系。
2.在双组分混合气体的单向分子扩散中,组分A的宏观运动速度和扩散速度的关系?3.单向扩散中扩散组分总扩散通量的构成及表达式。
4. 简述漂移因子的涵义。
5. 分析双组分混合气体中,当N=0、N=-N及N=-2N时,总体流动对组分传ABBBA 质速率的影响。
第四节对流传质1. 简述对流传质的机理和传质阻力的分布。
2.传质边界层的范围如何确定?试分析传质边界层与流动边界层的关系。
3.为什么流体层流流动时其传质速率较静止时增大?4.虚拟膜层的涵义是什么?试比较对流传质速率方程和费克定律的异同。
5.比较对流传热和对流传质的区别。
为什么对流传质存在两种情况?6. 简述影响对流传质速率的因素和强化传质的措施。
专业资料..第六章沉降第一节沉降分离的基本概念1. 简述沉降分离的原理、类型和各类型的主要特征。
2. 简要说明环境工程领域涉及哪些沉降分离的过程,并说明其沉降类型和作用力。
3. 颗粒的几何特性如何影响颗粒在流体中受到的阻力?4. 不同流态区,颗粒受到的流体阻力不同的原因是什么?5. 颗粒和流体的哪些性质会影响到颗粒所受到的流体阻力,怎么影响?第二节重力沉降1. 简要分析颗粒在重力沉降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2. 层流区颗粒的重力沉降速度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3. 影响层流区和紊流区颗粒沉降速度的因素有何不同,原因何在?4. 流体温度对颗粒沉降的主要影响是什么?5. 列出你所知道的环境工程领域的重力沉降过程。
6. 分析说明决定重力沉降室除尘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什么?7. 通过重力沉降过程可以测定颗粒和流体的哪些物性参数,请你设计一些的测定方法。
第三节离心沉降1. 简要分析颗粒在离心沉降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2. 比较离心沉降和重力沉降的主要区别。
专业资料..3. 同一颗粒的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速度的关系怎样?4. 简要说明旋风分离器的主要分离性能指标。
5. 标准旋风分离器各部位尺寸关系是什么?6. 旋风分离器和旋流分离器特点有何不同?7. 离心沉降机和旋流分离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8. 在环境工程领域有哪些离心沉降过程。
第四节其它沉降1. 电沉降过程中颗粒受力情况如何,沉降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 简述电除尘器的组成和原理。
3. 电除尘器的优点是什么。
4. 惯性沉降的作用原理是什么,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5. 惯性沉降应用的优缺点是什么。
6. 环境工程领域有哪些电除尘和惯性除尘过程。
第七章过滤第一节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1. 过滤过程在环境工程领域有哪些应用。
2. 环境工程领域中的过滤过程,使用的过滤介质主要有哪些?3. 过滤的主要类型有哪些?4. 表面过滤和深层过滤得主要区别是什么?专业资料..第二节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1. 表面过滤得过滤阻力由哪些部分组成?2. 表面过滤速度与推动力和阻力的关系,如何表示?3. 过滤常数与哪些因素有关?4. 恒压过滤和恒速过滤的主要区别是什么?5. 如何通过实验测定过滤常数、过滤介质的比当量过滤体积和压缩指数?6. 洗涤过程和过滤过程有什么关系?7. 间歇式过滤机和连续式过滤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第三节深层过滤的基本理论1. 混合颗粒和颗粒床层有哪些主要的几何特性?。
2. 混合颗粒的平均粒径和颗粒床层的当量直径如何定义?3. 流体通过颗粒床层的实际流速与哪些因素有关,与空床流速是什么关系?4. 深层过滤速度与推动力和阻力的关系,如何表示?5. 悬浮颗粒在床层中的运动包括哪些主要行为?6. 流体在深层过滤中的水头损失如何变化,主要存在哪些变化情况?7. 如何防止滤料表层的堵塞,为什么?第八章吸收第一节吸收的基本概念专业资料..1. 简述吸收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吸收的主要类型是什么?3. 环境工程领域有哪些吸收过程。
4. 环境工程领域吸收的特点是什么?第二节物理吸收1. 亨利定律有哪些表达形式,意义如何?2. 如何通过平衡曲线判断传质方向,其物理意义何在?3. 举例说明如何改变平衡条件来实现传质极限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