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89例临床治疗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78.62 KB
- 文档页数:2
8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血管症的临床治疗措施,总结相关临床治疗经验。
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88例患儿,57.95%出现肺外并发症,26.14%伴有心血管疾病。
结论:通过ecg和心肌酶学检查可知,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趋势上升,其中并发心血管疾病症占少部分,但比率也非常可观,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症;心血管疾病中图分类号 r5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9-0176-01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旧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是由支原体(mycoplasma,mp)感染引起的[1]。
其临床症状:肺部有炎症,并伴有顽固性剧烈咳嗽。
支原体肺炎是儿童时期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其能够导致肺外并发症出现,严重危害小儿身心健康,应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高度关注[2]。
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06年1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诊治的8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男53例,女35例,年龄2.5~10.0岁,平均6.7岁。
临床症状:发热,且伴有剧烈咳嗽,部分患儿出现心律异常、胸闷气短、呼吸急促、乏力、恶心呕吐、口唇发绀、头感晕痛等。
1.2 检测方法利用酶联免疫法(eia)微滴板技术定量检测患儿的mp-igm抗体,检测结果950 u/ml为阳性。
患儿是否并发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以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与心肌酶的异常为依据。
1.3 治疗方法本组研究的8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别给予红霉素、阿奇霉素口服治疗,红霉素剂量:儿童每日30~50 mg/kg,分3~4次;阿奇霉素剂量:12 mg/kg顿服,最大量不超过0.5 g/d,饭前1 h或饭后2 h服用,连用5 d。
肺心病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对肺心病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抽取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肺心病合并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患者86例,将其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进行治疗,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1.2.1 研究方法将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方案实施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进行治疗,在疗程结束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1.2.2 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治疗。
即给予患者适当的抗感染治疗、氧疗、纠正酸碱平衡和电解质平衡等。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进行治疗。
剂量为:10mg多巴酚丁胺加浓度为5%的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滴速控制在10-30滴/min。
酚妥拉明的剂量为每天20mg。
疗程为7-10天,在用药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率、呼吸以及血压进行密切的监测[2]。
1.3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心悸、气促等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患者可以自主下床活动,浮肿症状消失,肝脏回缩或者是肝颈静脉回流征呈现为阴性,肺部干湿性罗音消失或者是较治疗前发生明显减少,紫绀症状明显减轻,心功能改善幅度在ⅱ级以上。
有效:患者的上述各项症状以及体征均得到明显好转或者是部分减轻,然改善效果不及显效者,患者心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幅度在ⅰ级。
无效:经上述治疗后患者的病情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甚至是加重。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2 结果2.1 治疗效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发生了显著升高(p<0.05),见表1。
小儿重症肺炎临床护理探析【摘要】目的探析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手段。
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7月份至2010年8月份收治的46例小儿重症肺炎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我院对重症肺炎患儿提供的护理分为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常规护理要求保持环境适宜、提供生活护理;针对性护理则要求做到合理用药、提供临床观察护理与发烧护理,查看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在必要时进行吸氧治疗。
结果经过积极的护理,46例小儿重症肺炎病例均痊愈出院,临床效果十分良好。
结论针对小儿重症肺炎,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提供全面的精心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缩短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加速康复进程,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适于得到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0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57-02在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治疗中,积极全面的护理工作十分必要。
为研究小儿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手段,提升治疗与护理效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呼吸科收治的46例小儿重症肺炎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护理人员采取的护理方法与措施,分析其护理效果。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收治46例重症肺炎患儿,男性27例,女性19例;年龄分布:7例新生儿,14例1-6个月,15例7-12个月,6例1-2岁,4例2-3岁;最短病程:1天,最长病程:13天,平均病程为4.8天;病情进展情况为:8例肺炎合并呼吸衰竭,21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9例肺炎合并中毒性脑炎,6例肺炎伴发先天性心脏病,11例喘憋性肺炎伴发心力衰竭。
患者表现出以下临床症状:7例体温不升,37例出现高烧,2例体温维持正常,40例烦躁不安,伴随呼吸困难与口鼻发绀,36例咳嗽,11例口吐白沫、拒乳,9例嗜睡且反应速度变慢,听诊可闻29例肺部喘呜音,35例肺部细湿罗音。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作者:王亮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0期【摘要】目的: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治疗通过加强护理进行疗效观察。
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36例肺炎合并心理衰竭患儿进行治疗,对临床护理的有效方法进行总结。
结果:经过对所有患儿实施抢救、治疗及护理,本组研究中14例效果显著、20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4.44%;35例活儿痊愈出院,1例死亡;和治疗之前相比,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功能分级等明显好转,P【关键词】小儿肺炎;心力衰竭;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46—01由于小儿的免疫系统不完善、抵抗能力差等因素,在临床上极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肺炎就是一种,肺炎的并发症比较多,最为常见的是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
该病具有发病快、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的临床特点,如果不采取及时的治疗,就会危及患儿的生命。
本组主要针对36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进行研究,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有效的护理,提高患儿的治愈率,现将治疗与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 2月期间收治的36例肺炎合并心理衰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与《儿科学》相关标准符合。
在36例患儿中,男性21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26个月,最小3个月,最大74个月;患病时间在5-23天不等,患儿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鼻翼煽动等症状,少数患儿次您在唇周发绀、点头呼吸及三凹征等重症表现。
1.2方法接诊后,对患儿均采用给氧、半卧位通常呼吸道、建立静脉通道、强心、抗感染、利尿等抢救措施,建立两组静脉通道,分别给予常规用药及血管药物注射。
对体温高的患儿采取物理降温;重症患儿采取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
在患儿入院以后,开展常规检查项目,对患儿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等进行记录与观察,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膳食、休息及用药等综合护理。
68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2019年1月第6卷第1期January.2019,Vol.6,No.1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研究以及对患儿睡眠的影响李延强(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人民医院儿科,聊城,252500)摘要 目的:探究与分析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以及对患儿睡眠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
治疗1周后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PSQI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5 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2组患儿的PSQI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2组患儿的PSQI评分均有下降,其中,观察组患儿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在治疗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中,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睡眠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儿童患者;睡眠质量StudyontheTreatmentofChildrenwithPneumoniaComplicatedwithHeartFailurebySodiumCreatinePhosphateanditsEffectonSleepinChildrenLiYanqiang(PediatricsDepartmentofGuanxianpeople′sHospital,Liaocheng2525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investigateandanalyzetheefficacyofsodiumcreatinephosphateinthetreatmentofchildrenwithpneu moniacomplicatedwithheartfailureandtheimpactonsleep Methods:Atotalof40childrenwithpneumoniacomplicatedwithheartfailureadmittedtoPediatricsDepartmentofGuanxianpeople′sHospitalfromAugust2017toAugust2018wereselectedasthemainsubjects Thechildrenwere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accordingtothetreatmentmethod Thecon trolgroupwastreatedwithconventionaltherapy,andtheobservationgroupwastreatedwithsodiumcreatinephosphate Thetotalef fectiverateoftreatmentandthePSQIscore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afteroneweekoftreatment Results:Thetotaleffectiverateofthetreatmentgroupwas95 0%,which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70 0%,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0 05) Beforetreatment,thePSQIofthetwogroupsofchildren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scores(P>0 05) Aftertreatment,thePSQIscoresofthetwogroupsweredecreased Amongthem,thedegreeofdeclineintheob servationgroupwasmoresignificant,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 Conclusion:Inthetreatmentofchildrenwithpneumoniacomplicatedwithheartfailure,treatmentwithsodiumcreatinephosphatecaneffectivelyimprovetheclini caltreatmenteffectandimprovethesleepqualityofchildren Theclinicaleffectissignificantandworthyofpromotion.KeyWords Sodiumcreatinephosphate;Pneumoniawithheartfailure;Children;Sleepquality中图分类号:R563 1;R725 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19.01.027 小儿肺炎是临床中的一种常见疾病,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咳嗽、气短、发热等,严重时甚至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唇发紫以及面色苍白等症。
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目的:探讨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护理。
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38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
全部患儿入院后进行紧急治疗,同时评估患儿具体情况,给予患儿全面护理。
结果:32例患儿肺炎体征消失,胸透正常,心功能显著改善,护理显效,5例患儿肺炎体征基本消失,心功能有待进一步恢复,护理有效,总有效率93.37%。
结论:给予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全面护理,能有效控制病情,改善患儿肺炎症状,帮助患儿心功能恢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小儿;肺炎;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肺炎属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多由致病微生物导致肺部感染所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可发病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
小儿性肺炎是儿科常见严重疾病之一,存在一定死亡率,加之小儿肺炎病症表现不明显,故临床诊治需加以重视[1]。
心功能不全是小儿肺炎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能诱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而心力衰竭又往往始于左侧心脏,首要表现为肺循环淤血,这会进一步加重肺功能障碍,诱发肺炎加重,对小儿生命健康威胁极大[2]。
临床研究表明,给予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控制病情、提高救治率。
文章现以3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38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无其它肺部疾病和心脏疾病。
患儿肺炎诊断符合《儿科学》相关诊断标准,心衰诊断标准如下:1)非发热或缺氧所致心率加快,每分钟心跳次数160次以上;2)呼吸困难,频率每分钟60次以上,青紫加重;3)肝脏短时间内增大;4)舒张期奔马律或心音低钝;5)下肢水肿,面色灰白,口周发绀。
入选病例中,男20例,女18例,患儿年龄4个月~37个月,平均年龄(19.8±7.4)个月,患儿病程3~17天,平均病程(6.3±2.1)天。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探讨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方法我院收治76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进行抗感染和抗心衰的治疗,同时针对病情和患儿症状,使用给氧、镇静止喘、雾化吸入疗法等抢救性和辅助性治疗措施。
对于小儿抗心衰治疗,在使用常规药物洋地黄的基础上,同时加用多巴胺联合米力农或洋地黄+酚妥拉明治疗。
结果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有效率100%。
结论以上治疗方法临床上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标签:小儿重症肺炎;心力衰竭;临床分析小儿肺炎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多发疾病,是小儿常见疾病中对生命威胁最大的疾患之一[1]。
小儿肺炎主要由细菌、病毒及肺炎支原体等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一般多发于4岁以下婴幼儿。
小儿重症肺炎由于神经体液因素等各方面易发生心肌损害、肺动脉高压而合并心力衰竭[2]。
对我院收治76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临床治疗方法和体会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76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男40例,女36例;年龄3个月~3岁;病程2~10d。
3个月~1岁37例,1~3岁39例,平均年龄10个月。
临床表现:咳嗽喘憋,多汗,面色苍白或青紫,四肢发凉,皮肤发绀,呼吸促(>60次/min),心动过速(>160次/min),有奔马律,双肺干湿罗音,肝脏增大。
全部患儿均符合儿科学第四版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诊断标准。
1.2方法本组全部患儿保持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或者床头抬高30°~40°的体味,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给予鼻导管或面罩给氧,严重缺氧出现呼吸衰竭时可使用呼吸机。
1,2.1主要治疗方法1.2.1.1抗生素治疗:为控制感染进行抗生素治疗,选用青霉素30~50万u/(kg·d),先锋必50~150mg/(kg·d),2次/d静点,菌必治20~80mg/(kg·d),1~2次/d静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0年5月第10卷第13期酚妥拉明联合多巴胺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临床分析翁国华(莆田市儿童医院,福建莆田351100)【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进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酚妥拉明和多巴胺静脉滴注进行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心肌酶检测水平。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显著高于对照组83%,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肌酶学检测水平显著好转,基本回归正常,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酚妥拉明和多巴胺静脉滴注治疗方法对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心脏负担,促进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心功能。
【关键词】小儿肺炎;心力衰竭;酚妥拉明;多巴胺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在冬、春季节好发,如得不到有效治疗,患儿可能会病发严重的心肌损伤,甚至导致心力衰竭,造成患者死亡[1]。
临床当中,这种病症发病急剧,患者的右心衰现象明显,通过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可尽可能促进患者康复。
本文主要结合我院开展的综合治疗方法,对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进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
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4.54±1.42)岁,45%的患者存在ct胸片异常,42%的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现象。
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2-8岁,平均年龄(4.95±1.98)岁,48%的患者存在ct胸片异常,42%的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现象。
65例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2012年3月收治的65例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患儿住院期间病情观察及相关护理方法,观察护理前后的肺功能状态。
结果本组65例患儿治疗护理前后的肺功能状态变化比较后发现,治疗护理后患儿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呼气高峰流量(pefr)水平均较治疗护理前有显著改善(p1.2.1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小儿年龄较大者给予心理护理,小儿年龄太小者对小儿家长实施健康教育。
治疗过程中向小儿及家长介绍支原体肺炎感染的临床表现、体征及治疗对策,以及可能存在的心肌损害,让患儿及家长认识到疾病发展的重要性,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以提高治疗效果。
询问患儿不良感受,如乏力、胸闷、呼吸不畅等,鼓励小儿积极说出内心不良感受,对其负面情绪进行评估,并给予心理辅导。
注重与小儿的日常互动,经常给患儿讲故事,鼓励其勇敢面对疾病,能够积极治疗。
告知家长平时不要带小儿去拥挤人多的公共场所,尽量减少病室的人员流动、减少探视,以避免加重感染和发生交叉感染。
1.2.2 环境与休息为患儿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病室环境对提高治疗护理效果、促进后期康复十分重要。
保持病室的空气清新及温湿度适宜,避免有害气味及强光对患儿的刺激,维持病室内安静清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治疗及护理工作应尽可能集中进行。
1.2.3 维持呼吸道通畅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重要临床表现即为呼吸困难、喘憋、咯痰等,这些不利因素均对呼吸道通畅造成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在病情观察及护理过程中应注重患儿的呼吸道通畅。
患儿体力允许的时候可采用坐位或半卧位,这样的体位有利于顺利呼吸[2];对呼吸不利的患儿酌情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定时进行血气分析检测,以便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氧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