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第七章_燃料及其利用_7.1_燃烧和灭火_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51.45 KB
- 文档页数:12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同步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
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A.厨房煤气泄漏,立即开启排气扇通风换气B.图书馆内图书起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盖上锅盖D.遭遇火灾险情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方式逃离着火区域2、小铭同学化学笔记中有如下记载,你认为科学的是①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CO2、CH4等;②污染空气的气体有CO、SO2、NO等;③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④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合物,会引起酸雨;⑤煤、石油、天然气、酒精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⑥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⑤⑥D.全部3、利用燃烧原理可有效控制燃烧的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B.家庭用煤将“煤球”改为“蜂窝煤”,可使煤燃烧更充分C.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室内起火,应该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4、2021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B.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D.电解水时,能量电能转化为化学能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N2O5属于氧化物②石油是一种清洁能源,也是一种可再生能源③“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④化合物一定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物质⑤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会改变⑥若物质的颜色发生改变,则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A.②③⑤⑥B.①④C.①⑤D.③④6、根据以下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A.A B.B C.C D.D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课题7.1 燃烧和灭火(练)
【基础篇】
1、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答案】D
【解析】A、用嘴吹不但没有隔绝蜡烛与空气的接触,反而增大了蜡烛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这不是蜡烛熄灭的原因;
B、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不会改变,所以不能降低蜡烛的着火点;
C、而嘴吹蜡烛未能移走蜡烛,所以这不是蜡烛熄灭的原因;
D、嘴吹蜡烛时空气流通快了,带走了蜡烛周围的热量,从而降低了蜡烛的温度。
2、下列有关灭火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C、隔绝空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D
【解析】水可以使燃烧的物质熄灭的原理是降温和隔绝氧气,但是,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的属性,是不可以改变的,改变的只是可燃物的温度,
故选D
3、森林火灾时,灭火队员砍伐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其主要目的是()
A、隔离空气
B、隔离可燃物
C、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促进烟尘的扩散
【答案】B
【解析】根据灭火原理,灭火队员砍伐树木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清除或隔离可燃物。
故选B。
4、下列图标与燃烧、爆炸无关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志,与燃烧爆炸有关;。
2018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 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 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 燃烧和灭火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7.1 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
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2.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严禁烟火 B.禁止使用手机C.架高顶棚加强通风 D.降低燃料着火点3.厨房炒青菜时,油锅过热着火,下列灭火措施适宜的是( )A.加少量水 B.倒掉油C.倒入大量菜 D.撒上沙子4.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另一学校一同学躲在寝室吸烟,乱扔烟头,不慎引燃被子而发生火灾。
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__________,烟头在引发火灾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火灾发生后,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综合训练卷一、单选题1.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A.森林起火,开辟隔离带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锅盖盖灭D.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用湿布盖灭2.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B.燃烧属于化学反应,爆炸也一定属于化学反应C.化学反应常伴随能量变化,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D.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3.常州的焦尾琴是四大古琴之一,面板材料取自尾部烧焦的桐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桐木能够燃烧说明其具有可燃性B.向灶膛扇风可加快桐木燃烧速度C.桐木烧焦时部分桐木转化为木炭D.浇水可降低桐木的着火点而灭火4.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醋的酿造C.食物的腐烂D.水的蒸发5.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这一基本实验操作常要使用酒精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没有火柴或打火机,可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B.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C.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要用酒精灯的内焰加热D.用完酒精灯后,既可用嘴吹灭,又可用灯帽盖灭6.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炸B.炒菜时油锅起火,向锅中放入较多菜叶灭火,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C.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7.遭遇火灾或发现火险隐患时应科学应对。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锅中热油着火,用锅盖盖灭B.发现家里燃气泄漏,迅速关闭气阀并打开门窗通风C.将电动助力车放在卧室内充电D.火灾现场烟雾较浓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贴近地面逃离8.装运汽油或乙醇的运输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为A.B.C.D.9.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先切断电源C.将木柴架空燃烧,是为了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D.扑灭森林火灾时,可设置隔离带将树木与燃烧区隔离10.202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 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易燃、易爆物质的安全知识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 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易燃、易爆物质的安全知识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 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易燃、易爆物质的安全知识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课时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1.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图7-1-82.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甲烷 B.氢气 C.氧气 D.煤粉粉尘3.下列做法和认识正确的是( )A.向正在燃烧的酒精炉里面添加酒精B.煤气泄漏时,点燃打火机检查泄漏点C.可燃物的急剧燃烧都会引起爆炸D.面粉厂、纺织厂中要严禁烟火4.如图7-1-9是粉尘爆炸的实验装置,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图7-1-9A.实验说明,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B.只有可燃性气体可能引发爆炸,可燃性粉尘不会发生爆炸C.爆炸的条件之一是急剧燃烧发生在有限的空间D.实验中蜡烛的作用是点燃粉尘5.2016·兰州改编下列关于火灾、灭火和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A.厨房天然气泄漏,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B.着火时只能用水灭火C.高楼发生火灾可以跳楼逃生D.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6.如图7-1-10,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7-1-10A.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B.蜡烛熄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改变了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D.实验用的容器可用废旧矿泉水瓶,但不能用玻璃瓶7.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与灭火同步训练(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与灭火同步训练(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与灭火同步训练(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题1 燃烧与灭火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0年5月起,广州市的液化石油气瓶要统一加贴新标识。
新标识上要含有以下选项中的( )2。
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一定是气体 B。
可燃物一定是液体C。
可燃物一定是固体 D.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才能燃烧3。
下列灭火的措施中,采用降低温度至可燃物自身着火点以下的是()A。
木柴着火时,用沙子覆盖B.森林起火时,砍掉部分树木,形成隔离带C.房屋着火时,用高压水枪喷水D。
煤气灶着火时,喷洒二氧化碳干粉4。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木柴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
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空气中的氧气含量C。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5。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实验中白磷能够燃烧的是( )6。
将少量大豆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点燃,用坩锅钳把小铁盒放在冰冷的水面上,可观察到火焰立即熄灭。
该实验证明,达到灭火目的的原理之一是()A.清除可燃物B.隔绝空气C.降温至着火点以下D.降低着火点7。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B。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测试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氧气的体积分数(即氧气的浓度)对燃烧的影响。
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皮塞,待蜡烛熄灭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中(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铝盒中的白磷立即燃烧。
如图2是瓶中①二氧化碳和②氧气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开始至t1时间段氧气含量的变化是因为白磷燃烧消耗氧气B.在t1至t2时间段内蜡烛已熄灭,而白磷还没有开始燃烧C.整个实验过程中集气瓶中物质的种类和总质量均不变D.t3时反应结束,集气瓶中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3.下列各组说法正确的是A B(1)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蒸馏水和硬水(2)用澄清石灰水可区分二氧化碳与氧气(1)花香四溢,说明微粒在不停地运动(2)热胀冷缩,说明微粒大小发生改变C D(1)乘坐车船时可以随身携带大量易燃品(2)火灾现场逃生时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1)氧气可做燃料(2)木炭用作吸附剂A.A B.B C.C D.D4.鉴别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甲烷四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必须用到的是A.装有蒸馏水的烧杯B.装有紫色石蕊的水C.冷而干燥的烧杯D.内壁有石灰水的烧杯5.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现有下列类推:①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8个族②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③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④无论是吸入的空气还是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都是氮气;⑤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验纯⑥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硫酸铜是由离子构成的。
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有A.3个B.4个C.5个D.6个6.小杰同学在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制取气体,通过查资料得知氢气是一种密度小于空气,不溶于水的气体,硫化氢是一种密度大于空气,可溶于水的气体,则他的下列制取方案可以用这套装置制取的是()(1)用硫化氢固体和稀硫酸溶液常温下制取硫化氢气体;(2)铁锈固体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3)二氧化锰固体和氯酸钾制取氧气;(4)锌片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和灭火学习目标:1.了解燃烧的概念2.掌握燃烧及灭火的条件知识讲解知识点一燃烧的条件一、燃烧的概念: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燃烧条件探究实验】在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如图Ⅰ),观察现象。
用导管对准上述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1.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燃烧条件:①可燃物②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以上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知识点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下面是一些灭火的实例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或放入较多的蔬菜;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油罐着火时需用水喷淋降温;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根据燃烧的条件及以上事实,我们可以总结出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以及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所以说,灭火的根本就是要破坏燃烧的条件。
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一定不要慌张,要沉着应对。
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灭火器材将火扑灭;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等。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例如,燃放鞭炮就是使火药在极小的空间燃烧而引起爆炸。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7.1 燃烧和灭火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7.1 燃烧和灭火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7.1 燃烧和灭火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7。
1燃烧和灭火练习题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食品腐败是由于细菌或霉菌在潮湿、有氧、适温等条件下大量繁殖地结果.若要抑制食品中菌类的生长,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 干燥B。
密封后高温或低温冷藏 C. 用盐腌渍 D. 加浓盐酸2。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脚踏实地,才能事业有成;可燃物要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火要虚"的目的是( )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
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3.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因是( )A.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 增加空气中氧气含量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4。
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该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成的无色糊状物.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A。
隔绝了氧气B。
可以燃烧 C. 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 D. 清除了可燃物5。
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 某档案室着火﹣用水基型灭火器B。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 燃烧和灭火课时训练(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 燃烧和灭火课时训练(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7.1 燃烧和灭火课时训练(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7。
1燃烧和灭火1.将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
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着火点比火柴头的高C。
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2。
灭火时往可燃物上喷大量水的主要作用是()A.隔绝空气B.降低温度C.使水分解D.使水变成水蒸气以挥发3。
冬天用煤火取暖时,容易使人中毒的是(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
二氧化硫 D.碳氢化合物4。
要将桌上燃着的酒精扑灭,宜采取的措施是( )A。
用水泼灭 B。
投入冰块冷却降温C。
用扇子扇灭 D。
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5。
对山林发生的重大火灾,下列方法适合的是( )A。
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B。
组织人力从山下运水到山上灭火C.用棉被等盖在大火上以隔绝空气D.打119火警电话,等待用水灭火6。
下列因素与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无关的是( )A.可燃物本身是不是易燃B.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周围氧气的浓度D.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7.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
根据氢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及氢气性质分析,在氢能源的开发利用中,需解决的课题有()A。
寻找丰富的制氢原料 B.探索廉价的制氢方法C。
开发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 D.研究氢气燃烧后产物的处理技术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第七章_燃料及其利用_7.1 燃烧和灭火同步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1. 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有左侧试管中的红磷能燃烧B.只有右侧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C.磷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减轻污染2. 月日上午,兰州市城关区一家存放婴儿纸尿裤的仓库发生火灾,迅即赶到的消防官兵用水枪将大火扑灭.关于燃烧与灭火,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从燃烧条件看,纸尿裤属于可燃物B.燃烧产生的大量浓烟对空气会造成污染C.水枪灭火时因为水降低了纸尿裤的着火点D.存放纸尿裤等易燃物时不可堆得过密3. 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该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A.端下油锅B.向锅里泼水C.向锅里撒沙子D.盖严锅盖4. 野炊时,小李发现煮饭的火焰很小,他就将木柴架空了一些,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降低木柴的着火点B.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C.升高木柴的温度D.方便加入木柴5. 野炊时把柴禾架空一些,以便柴禾燃烧的更旺.其原理是()A.加快柴禾散热的速度B.增加集聚的热量C.降低柴禾的着火点D.增大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6. 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A.提供可燃物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提供氧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7. 在餐厅,服务员将盖子合拢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8. 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放在空气中的木桌椅没有燃烧,是因为木桌椅不是可燃物B.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隔离(清除)可燃物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D.居民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9. 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钻木取火是因为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灭火一定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C.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面积,促进燃烧D.发生火灾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10. 从化学角度来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进入小煤窑严禁吸烟B.夜间发现家里液化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C.炒菜时油锅着火时,可用锅盖灭D.面粉厂,加油站严禁烟火11.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常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安全的是()A.到溶洞探险打灯火照明B.掏空沼气池前,对沼气池进行灯火试验C.到小煤窖挖煤用火把照明D.厨房内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通风12. “防火胜于救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对于不明原因的火灾,我们宁可让其自生自灭,也不能贸然采取灭火措施D.油库、面粉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爆炸的发生13. 下列气体混合物,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A.、B.、C.、D.、14. 下列关于灭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木材着火用水泼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扑灭森林火灾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D.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燃烧,用湿布覆盖–隔氧又降温二、多选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5. 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氮气B.液化石油气C.天然气D.水蒸气16. 美国科学家于年通过“勇气”号太空车探测出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化学式为)的物质,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A.硫化羰是氧化物B.相同条件下,硫化羰的密度比空气大C.硫化羰可用作灭火剂D.硫化羰在中完全燃烧生成物是和17. 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A.扑灭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B.用水来灭火的原理是利用水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油锅着火,加水扑灭D.液化气管道漏气被引燃,先关闭气阀,再灭火三、填空题(本题共计 3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9分,)18. 家中煤气、天然气泄漏,应该先________ 再________..19.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缓慢氧化的相同点是________、都很剧烈、都会发光、都会放热、________.20.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物质燃烧知识进行了整理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1)木炭燃烧实验: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完全燃烧的反应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②检验如图集气瓶中木炭燃烧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2)对燃烧是否产生火焰的探究:发现问题: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不产生火焰,而氢气、蜡烛、酒精等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都产生火焰.那么,物质燃烧是否产生火焰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提出假设:.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与可燃物的状态有关.与燃烧达到的温度和可燃物沸点的相对大小有关整理资料: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并归纳整理如下表:得出结论:通过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均不产生火焰,可以得出假设(填“合理”或“不合理”);②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有关假设的结论是:物质燃烧是否产生火焰与可燃物的状态________必然的联系(填“有”、“没有”);③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有关假设的结论是可燃物燃烧所能达到的温度________可燃物沸点(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时产生火焰,反之则否.四、解答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10分,)21. (10分)化石燃料天然气是当今使用的主要燃料之一,天然气管道在第一次通气前要先充满氮气,请解释原因.五、实验探究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30分,)22.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1)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能够得出燃烧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的现象是什么?(2)为节约能源,使燃料充分燃烧,应考虑哪些因素?(写出一条即可).23. 在燃烧和灭火实验中,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1)该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的现象对比,说明了燃烧需要________的条件.(2)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填序号).A.作反应物B.隔绝空气C.升高温度(3)成语“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_第七章_燃料及其利用_7.1 燃烧和灭火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1.【答案】A【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解析】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磷燃烧能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散逸到空气中易造成污染。
【解答】.红磷的着火点是左右,热水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所以红磷不能燃烧,故错误;.白磷的着火点较低,热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且与氧气接触,所以白磷发生了燃烧,故正确;.磷燃烧是磷与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正确;.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一种有毒物质,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减轻空气污染,故正确。
2.【答案】C【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物质燃烧需要一定的条件,通过分析物质燃烧的条件可以判断灭火的方法,物质的着火点在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解答】解:、燃烧的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从燃烧条件看,纸尿裤属于可燃物.正确.、纸尿裤燃烧产生的大量浓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能够污染环境.正确.、水枪灭火时,因为水降低了纸尿裤的温度,使温度降低到了纸尿裤的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了纸尿裤的着火点.不正确.、如果纸尿裤堆得过密,缓慢氧化时产生的热量不容易散发出去,容易引起火灾.正确.故选:.3.【答案】D【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根据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解答本题.【解答】解:灭火原理: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灭火的原理有: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锅里的油起火,应该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用锅盖盖,使火隔绝氧气而熄灭,故选.4.【答案】B【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解析】根据促进燃烧的方法分析.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解答】解:、木柴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选项错误;、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促进木柴的燃烧.故选项正确;、主要不是为了升高木柴的温度.故选项错误;、不是为了方便加入木柴.故选项错误.故选.5.【答案】D【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解析】促进燃烧的方法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增大氧气的浓度.【解答】解:把柴禾架空一些可以增大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柴禾燃烧,以便柴禾燃烧的更旺.故选.6.【答案】B【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解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解答本题.【解答】解: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7.【答案】A【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只要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在餐厅看到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火锅,是隔绝了空气,从而达到了灭火的目的.、服务员将盖子合拢熄灭酒精火锅,是利用了隔绝了空气的原理,故选项正确.、服务员将盖子合拢熄灭酒精火锅,是利用了隔绝了空气的原理;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故选项错误.、服务员将盖子合拢熄灭酒精火锅,是利用了隔绝了空气的原理,不是利用了清除可燃物的原理,故选项错误.、服务员将盖子合拢熄灭酒精火锅,是利用了隔绝了空气的原理,不是利用了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的原理,故选项错误.故选.8.【答案】B【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可燃物燃烧时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并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的原理是:隔绝可燃物或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或者隔绝氧气。
根据灭火的原理与燃烧的条件分析即可。
【解答】.木桌是可燃物,放置在空气中已与氧气接触,没有燃烧是因为其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所以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