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富民县散旦中学八年级生物《健康生活》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5
第二节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下)中的教学内容。
教师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地对问题进行探究,由学生自己获得对科学知识的认识,教学效果很好。
下面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课程标准》要求生物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
在生物教学中尤其突出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主动探究来自主地获取知识,让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等自主活动、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体验到主动学习的乐趣。
体现探究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乐于探讨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勤于动手、动脑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善于观察问题,勇于提出问题,组内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组间互相交流,达到全班同学共同攻克疑惑的目的。
探究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分工完成,有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和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也让他们体验到做课堂主人的快乐。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以知识为载体,渗透科学的观点,从实例出发,抓住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意识到为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科学知识,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
渗透珍爱生命、热爱科学的情感教育通过学生主动的、多样化的学习活动逐步渗透珍爱生命、热爱科学的情感教育。
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尊重学生差异的策略、榜样策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生活方式的概念,认识到生活方式对健康有影响。
2.通过探究实验,认识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进而认识到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间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和设计探究实验的能力。
情感目标养成科学的实验态度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第八单元健康地生活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3.通过资料分析,探究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4、选择卫生、安全的生活方式教学重点1.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教学难点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观察、讨论、讲述、练习。
预习案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72—P76,找出相关概念)1.传染病是由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它具有和等特点。
引起传染病的、和等生物叫做病原体。
2.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和三个基本环节。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都流行不起来。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可以分为、和。
预防传染病时,要做到和相结合。
预习案小结:探究案一、合作探究(一)什么是传染病合作探究1:传染病定义及其特点合作探究2:什么是病原体(二)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合作探究1:资料分析,完成讨论题合作探究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三)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合作探究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探究案小结:训练案一、选择题1.下列疾病,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麻疹B.流感C.龋齿D.结膜炎2.病原体是指( )。
A.患病的人或动物B.携带病菌的人或动物C.患传染病的人或动物D.能引起人患传染病某些生物3.流行性感冒的传播途径是( )。
A.饮水和食物B.吸血昆虫C.飞沫和空气D.传染源4.正在患流行性感冒的人,属于( )。
A.病原体B.易感人群C.传播途径D.传染源5.下列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
A.将患“SARS”的病人隔离B.给没患病的人注射流感疫苗C.加强体育锻炼D.打扫环境卫生和消毒6.饭前便后洗手,有利于预防( )。
A.呼吸道传染病B.消化道传染病C.血液传染病D.体表传染病7.下列不属于传染病的特点的是( )。
A.可以由细菌、病毒引起B.可由寄生虫引起C.具有传染性D.具有遗传性8.下列传染病中,与其他三种不一样的病原体是()A.蛔虫病B.血吸虫病C.破伤风D.绕虫病。
初中生物健康的生活教案第一章:健康生活的基本原则1.1 理解健康生活的含义:介绍健康生活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1.3 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第二章:合理饮食与健康2.1 理解均衡饮食的重要性:讲解均衡饮食对身体健康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
2.2 学习食物搭配:介绍各类食物的营养成分,教授如何搭配食物以达到均衡饮食。
第三章:适度运动与健康3.1 理解运动的重要性:讲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作用,让学生了解运动的意义。
3.2 学习运动技巧:介绍各类运动的基本技巧,让学生学会正确的运动方法。
3.3 培养适度的运动习惯:讲解适度运动的益处,教授如何制定运动计划并坚持执行。
第四章:心理健康与和谐人际关系4.1 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讲解心理健康对生活、学习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
4.2 学会调节情绪:介绍情绪调节的方法,如倾诉、转移注意力、自我暗示等。
第五章:自我管理与健康5.1 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讲解自我管理对健康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了解自我管理的意义。
5.2 学会时间管理:介绍时间管理的方法,如制定计划、合理安排时间、遵守时间等。
5.3 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讲解如何自我管理学习、生活等方面,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第六章:预防疾病与健康6.1 理解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讲解预防疾病对健康生活的作用,让学生了解预防疾病的意义。
6.2 学习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介绍预防传染病的基本措施,如勤洗手、打疫苗、避免接触病人等。
第七章:安全生活与健康7.1 理解安全生活的重要性:讲解安全生活对健康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安全生活的意义。
7.2 学习安全知识:介绍安全知识,如交通安全、防火防盗、地震逃生等。
第八章:良好睡眠与健康8.1 理解睡眠的重要性:讲解睡眠对身体健康的作用,让学生了解良好睡眠的意义。
第九章:休闲娱乐与健康9.1 理解休闲娱乐的重要性:讲解休闲娱乐对身心健康的作用,让学生了解休闲娱乐的意义。
健康的生活学案八年级生物教案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通过对几种疾病死亡率的分析,认识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2.健康生活方式的含义。
能力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的设计,训练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数据、总结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对我国人民健康水平的了解,体会党和国家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我国日益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2.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探究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学风。
重点难点重点: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难点:探究实验的设计和修改。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学生自主、讨论法。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人类有史以来就在与疾病作长期不懈的斗争,至现代已经有许多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治疗,但是一些疾病仍然困扰着人类,例如现代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慢性病——学生: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医学知识很关心,那么你知道这些疾病的主要病因吗?学生:食物中含脂肪、糖类、胆固醇过多,易引起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吸烟易导致肺癌。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其实这些疾病的发生都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加速这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下面我们就通过94页的资料分析来共同探讨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讲授新课](学生认真阅读、分析、讨论。
)教师:看了这段资料,请同学们共同思考下列问题:(用投影片打出)(1)40多年来,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种类发生了哪些变化?(2)你认为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3)从这段资料中,你还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学生1:____年,导致我国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疾病的前三位是呼吸系统疾病、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而在____年,呼吸系统疾病从死因顺位的第一位降至第四位,急性传染病和肺结核排在第7位以后。
相反,在____年,排在死因顺位的第5、6、7位的心脏病、脑溢血和恶性肿瘤,在____年分别上升至第3、2、1位。
《健康生活》导学案一、导语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家当,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灵,才能享受生活的乐趣。
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深入了解健康生活的重要性,探讨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目标1. 了解健康生活的观点和重要性。
2. 掌握保持健康生活的方法和技巧。
3. 认识到个人责任和行动对健康的影响。
三、导学内容1. 健康生活的定义和重要性健康生活是指通过良好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良好的心理状态等方式,保持身体和心灵的健康状态。
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灵,才能充分发挥个人潜力,享受生活的乐趣。
2. 保持健康生活的方法和技巧(1)合理饮食:保证膳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减少油脂和糖分摄入。
(2)充足睡眠: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3)适量运动:每天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缓跑、游泳等,保持身体活力。
(4)良好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学会应对压力和困难,保持心理健康。
(5)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并进行治疗。
3. 个人责任和行动对健康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持自己的健康,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行动来维护身体和心灵的健康。
只有自己主动关注健康,才能享受健康生活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四、导学活动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什么是健康生活,你们认为保持健康生活的重要性是什么?2. 观看视频:观看关于健康生活的视频,并分享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3. 制定健康计划:每位同砚制定自己的健康计划,包括合理饮食、充足睡眠、适量运动等内容。
4. 健康分享:同砚们可以分享自己的健康生活经验和心得,互相进修和提升。
五、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深入了解了健康生活的重要性,掌握了保持健康生活的方法和技巧,认识到个人责任和行动对健康的影响。
希望同砚们能够将健康生活的理念融入平时生活中,享受健康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灵,迎接美好的未来!。
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八年级生物教案第八单元健康的生活第一章第二节免疫●一、教材分析:这是本章第二节课《免疫》,是本章中的重点。
在知道了传染病的有关知识之后,学生更关心的事为什么的了疾病能够痊愈的原理,这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好的一节课。
让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设计思想:本节课的知识枯燥抽象,不以学生理解,我们以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进行剖析,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同时也更容易接受关于计划免疫、加强体育锻炼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免疫的概念及类型,以及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2.能力目标:(1)通过结合生活中与免疫相关的实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结合学生打预防针的亲身经历,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为提高人口素质在传染病的预防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2)对学生进行科学史观的教育,使其感受到人们对某一个问题(如免疫)的认识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认识水平上,我们需要的是对科学不懈的努力与追求,并不断的造福于人类(3)通过对艾滋病的了解,充分认识艾滋病对人类的威胁,以及我国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关怀艾滋病病人,不仅仅需要善待与宽容,更需要给他们以精神和心理上的支持以及力所能及的帮助。
●四、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重点和难:点免疫的概念及类型,以及免疫对人体的主要作用解决方法: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讲解抽象难懂的定义●五、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分析现象,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兴趣。
)提问:上节课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同样是在传染病流行的时期,比如流感,有的人被传染了,有的人则不易患病,这是为什么呢?设问:你知道什么是免疫力么?它在我们身体里是怎么起作用的?1、在你的生活常识中,你理解什么是免疫?(不要求学生提出的免疫概念假设准确,介绍免疫学与其它科学一样是一个逐步发展的科学,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讨,引导学生进入以下的学习。
【课堂目标】(解释目标并组织课堂2分钟)
1、能记住传染病的流行三环节和预防三措施;
2、能融会贯通理解生活常识在预防传染病流行中的作用;(重点)
3、能根据生活实际记忆各种类型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难点)
【请填空】
1、传染病是由__________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和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具有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性的特点。
2、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__________,必须同时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个环节。
缺少其中__________,传染病就__________不起来。
3、传染病的预防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生物。
5、流行性感冒(简称__________)是一种由__________引起的、具有高度__________的急性传染病。
6、流感患者的鼻涕、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中有大量的流感病毒,当患者讲话、__________、打__________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含流感病毒的_______,其悬浮于空气中,周围人__________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就有可能患流感。
7、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三个方面:当医生诊断某病人得了传染病后,立即给病人打针吃药是为了__________;对病人的房间、用具进行消毒是为了__________;对接触过病人的人进行预防注射是为了__________;不让病人家属外出也不让探望病人是为了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一)【读一读,议一议】阅读课本78页插图及说明文字,讨论交流。
1.通过讨论,我们认为,免疫的功能中关键词有
①;②;③。
2通过讨论,我们可以简单概括免疫的三大功能为:
①;②;③。
3.免疫并不总是对人体有益的。
因为:
4.如何应对过敏反应?办法是:
(二)【想一想,说一说】回想自己的预防史,说说下列话题。
(1)回想自己已经打过的预防针有:
(2)个人“预防接种卡”,讨论交流计划免疫的意义在于:
(3)疫苗本身就是病原体,为什么没有引起患病,反而能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
的呢?
【请回答】
1、传染病的病因是什么?
疾病名称引起疾病的病原体特点
艾滋病
蛔虫病
肺结核
小结:引起传染病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生物,称为__________。
2、区别2个概念——传染源与病原体(连线)
艾滋病毒
爱滋病患者传染源
结核杆菌病原体
患有禽流感的母鸡
3、传染病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什么条件?应该采取怎样的预防措施?
【思考探究】
1.传染病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________之间或____ ___相互传播的疾病。
它具有_____性和______性。
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 不少传染病在发病以前就已经具有了传染性,当_________传染性最强。
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5.王欣患了流感,头昏发热,在传染病的流行环节中,她属于。
班级中其他尚未患流感的同学可能成为。
为了避免流感在班级内流行,校医生在教室喷
洒消毒液,并建议大家开窗通风,这在预防措施中于。
根据采取的这些预防措施,你认为流感的传播途径是。
【见仁见智】
二.合作交流
1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和。
2.体液中的和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3.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人人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的,而是对多种都有防御作用。
4.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接种,叫做。
5.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和
组成的。
6.病原体入侵到人体内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
做。
7.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
能“自己”和“非已”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
的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细胞
和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8.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人以后才产生的,只针
对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当堂检测】(7分钟)
【A级】请回答问题:
一、思考:①为什么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口鼻?
②为什么老人和小孩更易患流感?
③肝炎患者用的碗筷要同家人的分开,否则容易使家人染上肝炎。
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否则容易使顾客染上肝炎、流感、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
(以上说法有科学道理吗?谈谈你的认识。
)
④1988年上海市流行甲型肝炎,后查明是食用不清洁的毛蚶引起的,这种
毛蚶成了甲型肝炎流行的。
⑤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时,从病原体到患者必须经过哪些环节?
二、拓展运用
1、了解传染病的几种分类:
①根据引起传染病的病原体不同,可以将传染病分为:传染病、传
染病、传染病等。
②根据引起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不同,可以将传染病分为:消化道传染病、呼
吸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和体表传染病
2、试一试你能行(请同学结合课本P60科学技术社会自主学习完成):
(1)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各是什么?
(2)怎样看待艾滋病人?
【B级】先阅读,然后陈述知识问题化的重要性。
1.涂在清洁皮肤上的病菌很快会死亡,其原因是()
A.因干燥而死B.吞噬细胞将病菌吞噬
C.皮肤的分泌物有杀菌作用 D.淋巴细胞释放的抗体将病菌清除
2.人体淋巴结内存在着大量的有吞噬作用的细胞,这些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这种免疫属于()
A.非特异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自然免疫
D.人工免疫
3.预防接种的目的是()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
径 D.加强营养
4.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皮肤的屏障作用 B.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D.患过天花的人以后不会再患天花
【C级】
一、请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本节内容,完成下面的知识提纲
1、什么是传染病?
引起生物:
特点:
2、通过刚才学习你能区分近视眼与结膜炎哪个属于传染病?为什么?
3、认识几种病原体(图片),猜一猜,这些病原体能引起什么疾病?
4、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是、、。
以流感为例加以说明:
二、友情联盟
A.第一道防线 a.溶菌酶使病菌溶解,吞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
B.第二道防线 b.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C.第三道防线 c.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及其分泌物的杀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