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没头脑和不高兴
- 格式:docx
- 大小:11.67 KB
- 文档页数:1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课文:3 *“没头脑”和“不高兴”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课文讲的是一对外号叫“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好朋友,一个办事经常丢三落四,一个做事总跟别人反着干,他们在仙人的帮助下,长大了,“没头脑”作了建筑师,“不高兴”当了演员。
但因为自身的毛病,给大家带来了害处,造成了自己的苦恼。
从此他们明白了,从小要养成好的习惯。
课文通过“没头脑”和“不高兴”在仙人的帮助下“做大人”的经历,告诉小朋友们,从小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长大后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害处。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1.教学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快速读,齐读、小声读、默读等形式,感受课文中的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
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咒、暂”两个生字。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指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的道理。
教学难点:明白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课前准备:1.预习:画出生字,准确认读。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一)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童话,今天我们将学习另一篇童话,看看在这篇童话中,我们又懂得了什么道理?(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为什么“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名字要加双引号?3.“没头脑”和“不高兴”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示他们性格特点的语句。
4.(展示课件第三屏)出示相关语句,学生齐读。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1这是我上的最快乐的一节课,原来孩子们的笑声竟然如此灿烂!曾几何时,我们的语文课上缺少了欢笑,学生在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机械的教学模式使得师生之间的感情逐渐变得僵硬、冷漠。
通过教学此课,让我深深体会到:充满欢声笑语的语文课堂,原来如此动人美丽!其次本节课的教学我巧妙地利用了字典工具书的作用,学生在自学自读时,运用字典解决不理解的字词,了解课文题目时,又让学生查阅字典中的最后部分,关于引号的作用,学生最终确定课题中的引号其作用是表示特殊的称谓。
今后的语文课堂应当让字典工具书更近地服务于学生,陪伴孩子们的语文学习。
再次体会本课的道理时,王洋同学的回答让我的思索:“课文告诉我们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我问孩子们刚才的答案有疑问吗?孩子们没有做出反应,我接着王洋的回答说:“课文是告诉我们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吗?人的习惯有很多,只养成一个就可以吗?”孩子们开始了议论,接着我又让学生孩子们充分地讨论了应当养成哪些好的习惯。
这时,孩子们才说得比较全面。
最后本节课的快乐来自于一道拓展题,“如果让没头脑来扮作演员,不高兴来扮作建筑师,会有怎样的情形?”孩子们的笑声洋溢在教室的每个角落。
赵欣怡说:“没头脑都把虎皮的衣服穿错了,尾巴也忘记穿好!”梁辛元说:“不高兴设计的少年宫里边的指示牌全部方向相反,故意出错,因为他不高兴!”我也补充说到:“不高兴设计的大楼,电梯是只能上去不能下来的!”同学们更是哈哈大笑。
这节课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给我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启迪。
《“没头脑”和“不高兴”》教学反思2《没头脑和不高兴》,我小时候就看过根据这个故事拍的动画片。
没头脑和不高兴阅读理解及答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没头脑和不高兴》简介我有个邻居,今年十二岁,叫做没头脑。
他名字叫没头脑,人可有头有脑。
头还挺大的,眼耳口鼻,哪样不少。
他读书也聪明,绝不能没脑子。
大家叫他没头脑,因为他记什么都打个折扣,缺点零头。
这孩子常上我家串门,玩了半天,走了,我把门刚给关上,嘭嘭嘭,外面敲门了。
我开门一看,原来是没头脑。
“对不起,我书包给忘了。
”他一边脱帽子手套,一边进屋子找书包。
他找到书包,走了,我把门刚给关上,嘭嘭嘭,外面又敲门了。
我开门一看,还是没头脑。
“对不起,我帽子给忘了。
”他找到帽子,走了,我把门刚给关上,嘭嘭嘭,外面又敲门了。
这回我开门也不看是谁,就把一副手套递出去:“没头脑,你的,拿去!”我进屋子一看,那不是他的书包吗多半他回来找帽子,又把它给丢下了。
他过十二岁生日那天,我捧了大大一包东西上他家。
没头脑打开一看:“瞎,叔叔,您怎么给我那么多东西呀妈,你看,叔叔送我铅笔、本子——连名字都给我写上了——皮球、手套、手绢、《罗文应的故事》……叔叔,这顶帽子我可戴不下了……”没头脑一面翻一面嚷,他妈妈就说:“那你还不快谢谢。
”我说:“不用谢了,都是他自己的。
”他妈妈听了不由得直叹气:“瞧你这个没头脑,大起来可怎么做大事情啊,唉,大起来怎么得了!”没头脑就是这么个没头脑。
有一天晚上,他家“戒严”了。
怎么呐没头脑坐下做功课,练习本怎么也找不着。
桌子的一个大抽屉、四个小抽屉都给拉了出来,里面的东西倒得到处都是。
弟弟妹妹一看不妙,马上蹑手蹑脚躲到屋子外面。
四岁的小胖子站在屋子门口,看见有人来就摆手,叫他不要响。
弟弟妹妹都知道,哥哥一找不着东西,准得拿他们出气:“我的本子,八成你们给拿走了!”“你们吵个没完,我头都给闹昏了,本子也不知搁哪儿去了!”“走开走开,别碍手碍脚的!”一下子,桌子上、床上、地上都是翻出来的东西,大前天半天没找到橡皮,翻出来了。
“没头脑”和“不高兴”任溶溶我有个邻居,今年十二岁,叫做“没头脑”。
他名字叫没头脑,人可有头有脑。
头还挺大的,眼耳口鼻,哪样不少。
他读书也聪明,绝不能没脑子。
大家叫他没头脑,因为他记什么都打个折扣,缺点零头。
这孩子常上我家串门。
玩了半天,走了。
我把门刚给关上,蓬蓬蓬,外面敲门了。
我开门一看,原来是没头脑。
“对不起,我书包给忘了。
”他一边脱帽子手套,一边进屋子找书包。
他找到书包,走了。
我把门刚给关上,蓬蓬蓬,外面又敲门了。
我开门一看,还是没头脑。
“对不起,我帽子给忘了。
”他进屋找到帽子,走了。
我把门刚给关上,蓬蓬蓬,外面又敲门了。
这回我把门打开,也不看是谁,就把一副手套塞出去:“没头脑,你的,拿去!”我进屋子一看,那不是他的书包吗?多半他回来找帽子,又把书包给丢下了。
他过十二岁生日那天,我捧了一大包东西上他家。
没头脑打开一看:“哎,叔叔,您怎么送我那么多东西呀?妈,你看,叔叔送我铅笔、本子——连名字都给我写上了——皮球、手套、手绢、《罗文应的故事》……叔叔,这顶帽子我可戴不下……”没头脑一面翻一面嚷,他妈妈就说了:“那你还不快谢谢叔叔。
”我说:“不用谢了,都是他自己的。
”他妈妈听了不由得直叹气,冲着他说:“瞧你这个没头脑,大起来可怎么做事情啊,唉,大起来可怎么得了!”没头脑就是这么个没头脑。
有一天晚上,他家“戒严”了。
怎么呐?没头脑坐下做功课,练习本怎么也找不着。
桌子的一个大抽屉、四个小抽屉都给拉了出来,里面的东西倒得到处都是。
弟弟妹妹一看不妙,马上蹑手蹑脚躲到屋子外面。
四岁的小胖子站在屋子门口,看见有人来就摆手,叫他不要响。
弟弟妹妹都知道,哥哥一找不着东西,准得拿他们出气:“我的本子,八成你们给拿走了!”“你们吵个没完,我头都给闹昏了,本子也不知搁哪儿去了!”“走开走开,别碍手碍脚的!”一下子,桌子上、床上、地上都是翻出来的东西。
大前天半天没找到的橡皮,翻出来了。
前天半天没找到的毛笔,翻出来了。
3﹡“没头脑”和“不高兴”
板块:教学设计—课件
第三课“没头脑”和“不高兴”
拼音
会认字:
zh7u z3n
暂
咒
zh7u
咒语
咒
咒骂
仙人对“没头脑”念了几声咒语。
z3n
暂时暂
暂停剧场只好宣布暂时休息。
读准字音:咒暂
理解意思:打折扣满不在乎
应有尽有一五一十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小声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什么事?
“没头脑”:他记什么都打折扣,想什么都不周全,想到这个,就忘了那个。
“不高兴”脾气有点儿怪,什么事都要跟别人反着干。
大伙儿向东,他偏要向西;大伙儿向西了,他又要向东。
别人劝他,他就说:“我偏不高兴跟你们一
样!”
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没头脑”和“不高兴”是好朋友。
第二部分:他们希望变回原来的样子。
第三部分:“没头脑”明白了要从小养成好习惯,改正自己的毛病。
批注感悟:
没法儿,“没头脑”只能跟着大伙儿,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碰乱撞的往里走,一层一层地往上爬。
他说不管是不是梦,从小养成好习惯总是对的!
讨论:
“没头脑”为什么这么说?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谈谈。
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没头脑”和“不高兴”?他们遇到过什么麻烦么?
如果“不高兴”是建筑师,“没头脑”当了演员,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小练笔:
想像一下,如果没头脑和不高兴做了选了别的工作又会是怎样的情况?
如医生、教师、厨师、警察……。
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6篇【篇一:读《没头脑和不高兴》有感】《没头脑和不高兴》讲的是两个小孩子,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
“没头脑”不是说他没有脑子,而是讲他这个人做事马马虎虎、丢三落四。
“不高兴”不是说他不会笑,而是讲他很固执,什么事情都反着做。
因为还小,他们认为长大以后这些缺点就会没有的。
一次他们遇到了一位仙人,仙人把他俩变成了大人,并按他俩的要求把“没头脑”变成了工程师,把“不高兴”变成了演员。
“没头脑”当上工程师以后,设计了一座三百层的摩天大厦做少年宫,却忘了设计电梯,到二百二十五层楼上去看场戏,得背上干粮、被褥,上下一次要一个月。
“不高兴”呢,他跟人搭档演“武松打虎”,他扮演老虎,但没有按照剧情的要求被武松打死,却倒过来打武松,一连打了半个月,急煞了看戏的小朋友。
“没头脑”认出了扮演老虎的就是“不高兴”,就连忙拉着“不高兴”滑着楼梯的扶手下了楼,屁股都被磨烂了。
他俩意识到了自己给大家带来的麻烦,就去求仙人把他们变回原来的样子。
他们要重新开始,让自己从小养成好习惯。
看了以后,我懂得了做事不能像“没头脑”那样马马虎虎、粗心大意,也不能像“不高兴”那样一意孤行。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决心改掉懒惰、粗心的坏习惯。
【篇二:《没头脑和不高兴》读后感】今天妈妈给我买回一本《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
我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却让我深有感触。
故事讲的是两个小男孩,他们各有一个外号,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名如其人。
没头脑是一个做事马虎,丢三落四。
不高兴是一个动不动就生气,别人说东,他说西,别人说西他偏说东,做啥事都和别人对着干固执任信,我行我素。
一天,不高兴遇到一仙人,仙人为了让不高兴变得高兴满足他一个愿望,让他们做一个月的大人。
不高兴成了一名演员。
他的好朋友没头脑成了一名建筑工程师。
没头脑成了一名建筑工程师后盖了一座少年宫,共三百层,里面应有尽有。
一天,他收到一封请帖请他到少年宫第二百五十层去看《武松打虎》他高兴地去,一路上看好多人都带着帐篷、炉子、被子、毯子等以为大家是去露营,可是等他到了少年宫才发现自己盖的大楼没有设计电梯。
没头脑和不高兴故事简介从前有一只小猪,它叫没头脑。
没头脑是一只非常爱吃的小猪,它整天都在想吃的事情。
不管是早饭、午饭还是晚饭,没头脑总是能吃个干净。
它的食量之大,让所有的动物都为之侧目。
没头脑的好朋友是一只名叫不高兴的狐狸。
不高兴是一只非常有主见的狐狸,它对各种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总是对没头脑说教。
不高兴常常警告没头脑,要他不要整天只顾着吃,要多多运动,保持健康的身体。
有一天,森林里来了一只凶猛的大灰狼。
大灰狼生性凶猛,它整天到处游荡,寻找着下一个猎物。
当大灰狼发现了没头脑和不高兴时,它决定要把它们当做晚餐。
没头脑和不高兴听到了大灰狼的威胁,它们非常害怕。
没头脑慌忙地说,“我们快逃吧,不然会被大灰狼吃掉的!”不高兴却说,“逃跑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想办法对付大灰狼。
”。
于是,不高兴想出了一个计划。
它让没头脑去找一些绳子和木棍,然后带着这些东西来找它。
没头脑按照不高兴的要求去做了,它找到了绳子和木棍,然后赶紧跑去找不高兴。
不高兴用绳子和木棍做了一个大大的陷阱,然后把它藏在了草丛里。
接着,不高兴对没头脑说,“你引开大灰狼的注意,让它追着你来这边。
”没头脑虽然害怕,但还是照做了。
大灰狼看到了没头脑,便开始追赶它。
没头脑在逃跑的过程中,不断地引诱大灰狼,让它一直追着自己跑。
最后,没头脑成功地引诱大灰狼走进了陷阱里。
大灰狼一下子就被陷阱困住了,它使出全身力气,想要挣脱出去。
可是不高兴早就在陷阱的旁边埋好了一些树枝和石块,大灰狼根本无法挣脱。
没头脑和不高兴高兴地一起庆祝胜利。
不高兴对没头脑说,“你看,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能解决任何问题。
”没头脑点点头,表示赞同。
从那以后,没头脑也开始听取不高兴的建议,不再整天只顾着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危险,我们要保持冷静,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同时,团结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齐心协力,才能战胜一切困难。
S版五年级上册《3-“没头脑”和“不高兴”》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主要内容和寓意。
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克服自身缺点的信心和决心。
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善于合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
生字词的掌握和应用。
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2.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寓意。
学会尊重他人,克服自身缺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没头脑”和“不高兴”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2.课文阅读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找出生字词。
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理解词义。
3.课堂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展开讨论。
课文中的“没头脑”和“不高兴”分别指什么?你认为“没头脑”和“不高兴”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从他们的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4.生字词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解释词义,示范读音。
学生跟读,模仿教师发音,巩固记忆。
5.课堂练习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巩固课文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简答题:请用一句话概括“不高兴”的特点。
6.小组活动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样的人?你是如何与他们相处的?如果你是“没头脑”或“不高兴”,你会如何改正自己的缺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自己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8.课后作业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生字词学习环节,学生跟读认真,记忆效果较好。
小组活动环节,学生互动交流,提高了合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有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发音不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