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中医药康复 (3)
- 格式:ppt
- 大小:12.09 MB
- 文档页数:39
浅谈糖尿病的中医药治疗作者:杜文弟李学锋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7期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
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使体内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发生紊乱。
中医糖尿病,强调扬长避短选择好适应症。
就降糖作用而言,中药一般没有西药快,但它注重整体调控,在改善症状方面则明显优于西医,故中医治疗糖尿病尤其适合于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即二型糖尿病);或伴有慢性血管神经并发症者。
但对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即一型糖尿病)中药降糖可能不适合,因为该类患者自身不能或只可产生少量胰岛素,需完全依赖外源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一旦中止胰岛素治疗则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而威胁生命[1]。
现代医学的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病范畴。
消渴病因肺、胃、肾三脏燥热阴虚,水谷输布失常所致的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尿频量多、或尿浊而有甜味,形体逐渐消瘦为主要特征[2]。
1饮食控制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和饮食有关,饮食控制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出不少防治糖尿病的药膳验方。
如用猪胰子一只,低温干燥,研成粉状,每次服九克,每日两次。
及三豆饮,用绿豆一百克、黑豆五十克、赤小豆五十克,煎汤服用。
或苦瓜炒肉,鲜苦瓜一百克、瘦猪肉五十克,武火炒后食用等。
2适当运动《诸病源候论》提出,消渴病人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
《外台秘要》亦强调:“食毕即行走,稍畅而坐”,主张每餐食毕,出庭散步[3]。
说明适当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这一点和医学的认识完全一致。
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及强度,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
“以不疲劳为度”,“不能强所不能”。
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散步、快速行走、健身操、太极拳、滑冰、游泳、老年迪斯科等。
运动强度过大或时间太长会引起劳累,会使病情加重。
尤其是严重缺乏胰岛素的患者及合并冠心病、肾病者,应该限制活动量。
但运动强度太小又起不到治疗作用。
特别值得推荐打太极拳,它具有轻松、、舒展和柔和的特点,是糖尿病患者最为适宜的运动形式。
中医能不能治疗糖尿病尚凤娟发布时间:2023-07-05T04:10:44.102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9期作者:尚凤娟[导读]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山东济南 271199在古代,糖尿病又被称为“消渴症”。
在早期中医经典著作中,就有对这一病症的记载。
《素问·奇病论》指出,肥胖和过度食用甜美食物会导致消渴病的发生。
肥胖会增加体内热量,甜腻食物则会使人体内湿气积聚。
这些因素导致气血失衡,最终导致消渴病的发生。
古代其他医学典籍中也有类的描述,例如《黄帝内经》中提到,消渴病主要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液,肾不能利水等多种原因所致。
整体而言,古代对于消渴病的认知和理解,虽然在现代医学基础上看较为简略,但也为后世对于糖尿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基础。
随着中医药的不断发展,现代中医药对治疗糖尿病的积累和总结取得了显著成果,中药治疗糖尿病已经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一、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在中医中被称为“消渴病”,其病因主要包括情志不畅、饮食失节、气虚体弱、肝肾不足等因素。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脾胃、肝肾、心脏、肺等脏器及经络之间的协调失衡有关,导致气血运行障碍、阴阳失调,从而出现多饮、多尿、消瘦、乏力等症状。
中医治疗糖尿病强调调节整体身体的气血阴阳平衡,改善机体系统功能,增强体质,调整生活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汤剂、针灸、艾灸、拔罐等。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一个关键是注重个体化治疗,因为不同的病人面临着不同的临床症状,应该因人而异地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还需加强运动,但运动方式以及强度需严格把控,切不可劳累过度,并且在生活中要保持开心快乐,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保持心情舒畅,气血流通,对病情控制和康复有良好影响。
二、糖尿病应用中医治疗优势(1)能够降血糖:对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使用纯中药进行降糖治疗,在配合饮食和运动疗法的情况下,大约80%的患者在一个月内可以良好地控制血糖。
(2)减轻症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优点之一就包括减轻患者不适症状,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可以使患者不良症状达到消除或减轻目的,如多汗、四肢麻木、心悸、失眠多梦,甚至是飞蚊症、视物模糊以及迎风流泪等。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概述【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DN)指糖代谢异常引起的肾小球硬化,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
其发病率国外约占2%,国内 0.9%~3.6%,近年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寿命的延长,可能还有增加趋势[2]。
其特点是缠绵难愈,预后较差。
近年来,中药在本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疗效,现就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1 辨证分型边芳等[3]采用降糖健肾灵胶囊合并西药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进行治疗,并与用纯西药治疗的50 例作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58%,疗效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吴凡[4]用滋肾消渴方(黄芪、丹参各 30g,山药、天花粉、赤芍、白芍各15g,黄柏12g,白术、玄参、苍术、槐花、小蓟、杜仲、续断各10g,生大黄8g,甘草5g),6 周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 92 .5 %。
程益春[5]用中医辨证配合口服木糖醇治疗糖尿病肾病。
本组30例,气阴两虚、肝肾不足型用黄芪、葛根各30g,麦冬15g,五味子3g,生地、牡丹皮、山茱萸、枸杞子、山药、天花粉各9g,茯苓12g;脾肾两虚、淤血阻络型用黄芪30g,人参6g,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桃仁、地龙各9g,水蛭3g,茯苓12g;阳虚血淤、水气凌心型用制附子6g,肉桂3g,茯苓15g,黄精、冬瓜皮、冬葵子各30g,五加皮、白术各9g,泽兰叶、丹参各12g;湿浊潴留、上逆犯胃型用大黄、熟附子各6~15g,细辛、水蛭各3g,西洋参6g,佩兰、砂仁、鸡内金、地龙各9g,牵牛子6~12g,薏苡仁15g。
每日1剂水煎服。
并用木糖醇50g/d,分4~5次口服。
对照组28例,用卡托普利12.5mg,每日3次口服。
均控制血糖及饮食。
用2个月,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53.57%(P<0.05)。
随访半年,总有效率分别为86.87%、60.71%(P<0.05)。
中医药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3.(3)夏季气温高,人体易出汗,应多吃清热解暑的食品,如绿豆、薏米、荷叶等;同时要避免食用过多寒凉食品,如西瓜、冰激凌等。
4.(4)秋季气温逐渐降低,应多食温热食品,如姜、葱、羊肉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同时要避免食用过多生冷食品,如生冷水果等。
5.(5)冬季气温寒冷,应多食温热食品,如姜、蒜、羊肉等,以保持身体温暖;同时要避免食用过多寒凉食品,如冰镇饮料等。
四、用药护理中医药特色康复和健康指导中,用药护理是重要的一环。
中药是中医治疗的主要手段,具有药性温和、副作用小、疗效持久等特点。
在用药护理中,要注意药物的剂量、用法、用药时间等方面,避免药物滥用或误用。
五、康复护理康复护理是针对疾病后遗症或残疾人的康复治疗。
中医康复护理包括针灸、推拿、按摩、理疗等多种方法,具有疗效快、副作用小等优点。
在康复护理中,要根据病情和个人体质特点,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遵循医嘱进行康复治疗。
六、专科护理专科护理是指针对某一特定疾病的护理措施。
中医专科护理包括针对糖尿病、高血压、肺炎等多种疾病的护理方法。
在专科护理中,要根据病情和个人体质特点,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夏季气候炎热多雨,建议食用甘寒、清淡、少油的食品,如绿豆、西瓜和鸭肉等。
对于阴阳气血不同的虚证患者,应分别给予滋阴、补阳、益气和补血的食疗食品治疗。
实证患者应根据不同的证候,给予各种不同的祛除实邪的食疗食品,如清热化痰、活血化瘀和攻逐水邪等。
对于寒性病证,应给予温热性质的食疗食品治疗;对于热性病证,应给予寒凉性质的食疗食品治疗。
在用药方面,一般药物应在进食后半小时服用。
急性病患者可随时多次给药。
滋补药和开胃药应在饭前服用,而消食导滞药和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应在饭后服用。
安神药和润肠通便药应在睡前服用。
驱虫、攻下和逐水药应在清晨空腹服用。
调经药应在行经前数日开始服用,来月经后停服。
解表发汗药可随时服用。
某些药物的服用时间应遵医嘱。
中医治疗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
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很多,这里主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糖尿病的中医疗法。
中医药治疗,一般可将糖尿病分为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等。
1、阴虚热盛:表现为烦渴多饮,咽干舌燥,多食善饥,溲赤便秘,舌红少津苔黄,脉滑数或弦数。
采用养阴清热治疗。
选用冬桑叶、地骨皮、小川连、天花粉、原麦冬、生地黄。
2、气阴两虚: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动则加重,口干舌燥,多饮多尿,五心烦热,大便秘结,腰膝酸软,舌淡或舌红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少津,或少苔,脉细弱。
采用益气养阴治疗。
选用玉竹、制黄精、生黄芪、制女贞、枸杞子。
3、阴阳两虚:表现为乏力自汗,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耳轮焦干,多饮多尿,或浮肿少尿,或五更泻,阳萎早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采用温阳育阴治疗。
选用鹿角霜、熟地、山茱萸、仙灵脾、肉苁蓉、菟丝子。
哪些中药能治疗糖尿病患有糖尿病以后对于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多的影响,不仅影响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平时的饮食方面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为了得到一个健康的生活,很多人都积极的进行糖尿病的治疗,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用中药进行治疗,那么,有哪些中药能够治疗糖尿病呢?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很多单味中药具有降糖作用。
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与治疗其他疾病一样,其特点是重视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和复方的使用。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不仅在于降低血糖,更重要的是通过辨证论治的方法,采用综合措施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起到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的作用。
黄连:煎剂有降低血糖作用。
从黄连整药中提炼的小檗碱(黄连素)可减少体重,显著改善葡萄糖耐量,还可增加脂肪燃烧,减少脂肪合成。
黄芪: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作用。
临床常用黄芪配合滋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等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的康复指导1.中医康复:(1)心理康复:与患者采取闲谈、聊天、拉家常的方式,了解患者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帮助患者建立良好心态。
根据患者存在的思想顾虑,有针对性地讲述有关医学科学知识,帮助他们消除顾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体疗:根据病情和体力坚持运动,如散步、跑步,做广播体操或打太极拳等等。
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为适当运动能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血糖、血脂,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
这里介绍几种平时在家里运动的方法。
方法一:踮脚尖。
将手扶在椅背上踮脚尖(左右交替提脚跟)10~15分钟。
方法二:爬楼梯。
上楼梯时,背部要伸直,速度要依体力而定。
方法三:坐椅运动。
屈肘,两手叉腰,背部挺直,椅上坐立反复进行,时间以自己体力而定。
方法四:抗衡运动。
双手支撑在墙壁上,双脚并立使上身前倾,以增加肌肉张力,每次支撑15秒左右,做3~5次。
以上运动方式,可任选其一,也可交替进行。
2.中医养生保健(1)生活起居1)糖尿病是一种不能根治的终身性疾病,所以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十分重要。
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避免焦虑紧张的情绪,还应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饮酒、少吃食盐和富含糖类、油脂以及热量高的食物。
2)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代谢紊乱,体质弱、抵抗力差,容易合并各种急性和慢性感染。
一但感染,不仅难治,而且还会使糖尿病病情恶化,因此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注意口腔卫生,尤其是女性患者,要保持外阴清洁。
3)特别提出要讲究脚的卫生。
足部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一种损及神经、血管、皮肤、肌腱甚至骨骼,以致使其坏死的慢性进行性病变。
它可激发感染甚至导致截肢治疗,给广大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因此糖尿病患者的足部保护十分重要。
由于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对冷、热、疼、痛等感觉不灵敏,所以穿鞋前必须检查有无异物,每天检查足部情况情况,发现有水疱、皮裂、磨伤、鸡眼、胼胝、甲沟炎、甲癣等,应及时处理。
12.8%!1.3亿!——最新中国糖尿病数字出炉,全球著名的四大主导医学期刊之一的BMJ 杂志发表的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的最新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陆地区糖尿病总体患病率为12.8%,患病人群约为1.298亿,却竟有一半“浑然不觉!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更多人养成了久坐和高能量/高脂肪的饮食生活习惯,这种变化直接导致了超重人群数量的增加,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诱发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糖尿病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并发症更是对患者的人体带来各种伤害。
让每一位糖友无奈的是,在确诊患上糖尿病的那一天起,都会被医生告知:“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不可逆转,一旦得了就无法治愈,只能吃一辈子药。
”这句话一度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铁律”,谁敢宣称自己能够“彻底治愈”糖尿病,那不用多想,必是骗子无疑。
令人振奋的是,在众多医学科研机构的研究探索中,随着这些年医学技术不断进步,持续发展的糖尿病治疗新技术和新理念也正在对这一观点发起挑战,糖尿病不仅可以逆转,甚至可以康复。
作为一家专注中医糖尿病康复调理的专业机构,深圳“炎之堂”在公司创始人和领军者、宝安区政协委员黄泽兴的担当和引领下,倾力攻克针对糖尿病及并发症造成对人体的伤害,投入2000多万元的研发资金,历经糖友康复的中医调理新方法——深圳市“炎之堂”创新中医调理糖尿病的康复之路深圳市宝安区政协委员深圳市炎之堂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泽兴文/杜克寒十余年时间和1000余次的组方研究,在传承传统中医的基础上,创新研发出一套炎之堂独特的糖尿病调理系统,近年来已成功调理康复300多例糖尿病患者,并得到糖友们的广泛认可。
技术攻关,独领风骚近十年来,黄泽兴及其“炎之堂”核心团队长期潜心于中医养生技术和医疗器材的研究攻关,并取得了丰硕的医学成果,其自主研发两套针对人体健康理疗专利器材先后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