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 格式:ppt
- 大小:589.50 KB
- 文档页数:22
第六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第一节生命和起源教学目的々:1、掌握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有关知识。
2、了解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和难点;化学进化过程现在的生物界丰富多采,形形式式,那么,最初的生命是如何产生的呢?这是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现在普遍认为,生命的起源是一个化学进化过程,整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有关问题;1、原始地球的条件如何?地球表面的温度降低,内部温度仍很高,火山活动频繁,火山内部喷出的气体形成了原始大气。
2、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甲烷、氨、氢、水蒸气、硫化氢、氰化氢等。
其中一个主要特点是无氧气。
3、什么条件使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大自然的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4、米勒实验如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什么?用米勒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进行火花放电,结果生成了氨基酸。
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过程中,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的化学进化过程是完全可能的。
二、有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有关问题:1、有机高分子物质主要是指什么?───蛋白质和核酸。
2、形成有机高分子物质的场所在哪里?───原始海洋。
三、有机高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有关问题:多分子体系有何特点?1、有原始的界膜。
2、能进行原始的物质交换。
四、多分子体系演变成原始生命有关问题:1、整个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复杂和最有决定意义的是哪一阶段?第四阶段。
2、原始生命有什么特征?(1)具有原始的新陈代谢作用(2)能进行繁殖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新陈代谢。
3、我国在生命起源方面的研究有哪些主要成就?(1)1965年,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2)1981年,人工合成了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
人工合成胰岛素,不仅在科研上有重大意义,在医疗事业上亦有重大的意义。
原先,胰岛素是从动物的胰腺中提取,每100公斤只能提取到3--4克的胰岛素,相当难得,根本就无法广泛应用于医疗事业中。
八年级生物知识点第一章生物的起源与进化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感到身体不适或出现异常现象,而对生物学的认识和理解会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身体的状况。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从生命的起源到生命的进化都是生物学的研究领域。
一、生命的起源1. 水是生命的起源:在地球形成的过程中,大量的水蒸气逸出到了地球表面。
随着水蒸气的降温凝结,形成了第一批水。
据研究表明,新生的地球表面环境对于细胞起源至关重要。
我们所生存在这个水绿色星球上,也与水密不可分。
据称,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在水中开始的。
2. 自然选择:道尔文的进化论的核心思想是自然选择。
它包括两个因素:个体间的差异和适应环境的性质。
自然选择是生命不断进化的原因之一。
只有那些最适应环境的个体能够幸存下来,其它个体都会被淘汰。
3. 生命的物质基础:生命体中最基本的分子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核酸。
这些分子都是有机分子,在水中能够形成粘稠的复合物,所以这些物质被认为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二、生命的发展和进化1. 变异:生命是不断进化的,在生命进化的过程中变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变异指的是有机体的基因或染色体发生的变异,从而影响有机体的性状。
变异是生命进化的基础。
2. 选择:自然选择是生命继续进化的驱动因素之一,只有那些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够幸存下来,其它个体都会被淘汰。
这种选择和变异共同促进着生命的进化。
3. 繁殖:生命的繁殖是生命进化的重要因素。
通过繁殖,有机体能够把它们的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
新一代有机体的遗传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会与旧一代有机体的信息略有不同,这也推动了生命的进化。
繁殖也是生命延续的方式。
4. 适应性:适应性是生命进化的结果之一。
适应性指的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也就是说,它适应环境的特定需求。
适应性的提高意味着生命进化的提高。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是一个浩大的话题,对人们的探究和发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六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生命的诞生教学目标1、描述生命起源的主要过程。
2、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教学过程一、人类对生命起源的认识过程二、生命起源的过程生命起源的化学演化说逐渐为大多数人所认同。
由无机分子转变为有机小分子,这是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生命起源的第二步是由有机小分子合成蛋白质、核酸等有机大分子。
生命起源的第三步是伴随原始地球上自然条件的演变,地球上的大分子在原始海洋中逐渐积累,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后逐步形成能够生长、生殖、遗传的原始生命,这些原始生命进一步形成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课堂小结:原始生命产生的条件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课堂训练:1、米勒的实验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的。
这是生命起源的第一步。
2、地球上有机大分子在中逐渐积累,通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最后逐步形成能够、、的原始生命,并进一步形成原始的。
课后作业: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证据。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教学过程一、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如恐龙化石、鱼类化石和植物化石)、遗物(如恐龙蛋化石)和遗迹(如恐龙足迹化石)。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二、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遵循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规律,生物不断地进化。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
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历程课堂训练1、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陆生生物种类,这说明了生物这一进化趋势。
2、化石是地层里古代生物的、、等的总称。
它们有规律地出现在不同的地层中。
课后作业下列叙述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1、化石是在不同地层中发现的,是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2、过去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低等生物的化石,现在发现的生物化石都是高等生物的化石。
第16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1.化学演化学说生命起源过程原始地球火山爆发↓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原始大气──→有机小分子──→有机大分子──→原始生命──→原始单细胞生物(氨基酸等)(蛋白质、核酸等)(能生长、繁殖、遗传)。
原始大气的成分: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氨、氢气和水蒸气(注意:没有氧气)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原始海洋2.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①火花放电的作用:模拟原始地球的闪电②向装置内输入的气体主要是:甲烷、氨、氢气和水蒸气③米勒提出的问题是:原始地球有没有可能产生生命④米勒作出的假设是:原始地球有可能产生生命⑤米勒在实验中搜集到的证据是:容器中产生了原先不存在的各种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⑥米勒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
3.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化石。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和遗迹马的进化趋势是体型由小到大,四肢越来越长,多趾着地逐渐变成只有中趾发达并惟一着地。
在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化石就是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
我国辽宁省发现的孔子鸟化石为爬行类进化成鸟类提供了新证据。
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4.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生物进化的规律: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5.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自然选择学说(“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生物一般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但是由于食物和生活空间等条件有一定限度,因而生物会为争夺必需的食物和生活空间等进行生存斗争。
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称为自然选择尝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颈长的原因:古代的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颈的长短是可以遗传的。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知识点一、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原始大气层包括: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但没有氧气。
2、科学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地球上最早的生物应当是名为蓝藻的类群,它们进化出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特性。
它们在海底形成巨大薄层,有时也会形成被称作叠层石的层状堆积,它们属于最早的化石,能够追溯到大约35亿年前。
在元古宙初期,地球上的生命仍局限于海洋之内。
但由于藻类及部分细菌不断的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氧气,开始出现一些具有真正细胞核的真核生物,例如原始海绵和类水母生物。
3、原始地球的条件: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
美国学者米勒: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相比,其主要区别是不含氧,左图中的B装置里的液体模拟了原始海洋。
4、1953年,美国青年学者米勒,用原始大气合成了氨基酸(简单有机物)。
5、科学推测需要一定的证据做基础,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也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比较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差异越小,说明两者的亲缘关系越近。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
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原核生物,后来才出现了真核生物。
➢在原始地球条件下,哪项生物的出现改变了原始大气的成分( B )A. 细菌B. 蓝藻C. 三叶虫D. 病毒4、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左从图的进化树中可以推测出:a、b、c、d四种生物的共同祖先是 f (填字母)。
在图1中,较a和c而言,a、b间的亲缘关系更_近_ (填“近”或“远”)。
人们研究古生物最主要的材料和证据是化石。
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脊椎动物是古代鱼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这一结论的获得有许多化石证据支持。
2.地球大约形成于46亿年前,原始生命大约诞生于36亿年前。
3.原始大气成分来自于火山喷发,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气体构成。
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4.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物质和能量。
5.米勒的实验:米勒将原始大气中的成分充入烧瓶中,通过火花放电,制成了一些有机物。
(1)原料:甲烷、水蒸气、氢、氨等。
(2)产物(证据):氨基酸。
(3)结论:原始地球上能形成简单有机物。
6.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条件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
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降低,原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7.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
原始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才逐渐形成了原始的生命。
8.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的。
9.原始地球条件: 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
10.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
11. 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如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
(但是从大分子有机物到原始生命的过渡还没有被实验验证)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1.比较法: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
例如:始祖鸟化石(古代爬行动物→古代鸟类)。
3. 生物进化的历程:(1)采用比较化石的研究方法;即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考点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1.原始大气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
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2.生命起源的过程: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3.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中4.米勒实验:根据米勒以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因此,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考点 2 生物的进化历程1.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或直接证据:化石。
2.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中;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出现在越晚近的地层中3.鸟类由爬行类进化而来,证据是:郑氏始孔子鸟4.进化树的起点:原始生命(生活在原始海洋)5.进化树分为两大主干:动物界和植物界。
分类依据:营养方式不同6.哺乳动物和鸟类都是由爬行类进化来的(哺乳动物比鸟类高等)7.植物界最高等的类型:被子植物8.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原核生物9.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10.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11.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12.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无脊椎动物:原始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脊椎动物:考点 3 生物进化的原因1.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主要内容:过度繁殖(前提)生存斗争(手段)遗传变异(基础)适者生存(结果)3.生物进化是定向的,环境决定进化的方向,变异是普遍化存在的,是不定向的(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4.生物进化的原因: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自然选择学说提出者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内容过度繁殖生物进化的前提生存斗争生物进化的手段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生物进化的结果实例动物保护色的形成、长颈鹿长颈的形成、加拉帕戈斯群岛地雀喙的差异、细菌对抗生素的抗药性增强5.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无翅的昆虫特别多:自然选择的结果桦尺蛾深色为常见类型:自然选择的结果长颈鹿都是颈长的:自然选择的结果使用青霉素过多有些致病细菌不再受影响:自然选择的结果猎豹追捕斑马奔跑速度都非常快:互相选择的结果野生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人工养殖的生物进化的原因:人工选择。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命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必背知识点一、生命起源1. 原始地球条件:原始地球具有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等极端条件,且原始大气中主要成分为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无氧气。
米勒实验: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成功合成了多种氨基酸,证明在原始地球上可以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2. 生命的诞生:这些有机物最终汇集到原始海洋中,在约10亿年前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因此,原始海洋被认为是原始生命产生的摇篮。
二、生物进化1. 化石证据: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发现的化石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而在越晚近的地层中,发现的化石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这证明了生物是不断进化发展的。
2.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复杂化。
由低等到高等: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渐适应环境,提高了生存能力。
由水生到陆生:许多生物从水生环境进化到陆生环境,适应了更为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
3. 进化历程:植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藻类→多细胞藻类→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动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 (如海绵、腔肠动物、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动物)。
4. 进化机制:自然选择:地球上的生物具有过渡繁殖的倾向,但食物和生活空间有限,因此生物之间会进行生存竞争。
在这个过程中,适应环境的生物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则被淘汰。
这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自然选择过程。
遗传与变异:生物的遗传保证了亲代和子代之间的相似性,而变异则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在遗传和变异的共同作用下,生物种群不断适应环境并进化发展。
5. 人工选择:人类也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进行人工选择,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生物进行繁育,从而培育出符合人类需求的新品种。
例如,人工选择可以培育出高产的农作物和家畜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