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课程资源共享

  • 格式:ppt
  • 大小:228.00 KB
  • 文档页数:2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视化精品课程的意义
可视化精品课程的意义并非好看 可视化精品课程的意义在于形成外部效应(类似 PPT的人际传播) 可视化精品课程实现了学校资源的规范包装与对外 展示服务 对可视化的常见批评,非常类似当年主推 Authorware的专家对PPT的批评
形式简单,缺乏个性,自由调整余量小
可视化的最大优势:人人都会做(类似PPT)
精品课程的未来发展
2010年的趋势,从2009年的评审指标中已 经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技术上强调与主流网络技术接轨,增加了FLV视 频格式 评分上向日常教学应用倾斜,对于教学过程上 网和用网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再次强调精品课程的内涵建设而不是形式建设, 弱化网站的申报信息 依托产品化的平台建设精品课程才是国家主推 的方向
借助精品课程推动数字化课程
这应该是所有高校,特别是教学型高校最现 实的选择 数字化课程不仅是上级的要求,更是时代的 要求,数字化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了 未来的课程将会是移动课程
精品课程的共享如何突破? 精品课程的共享如何突破?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中心指出了一条阳光大道: Hale Waihona Puke Baidu品课程公共学习体系 只有把精品课程转变为一门可以选修的课程, 这样的共享才有价值 如何实现网络选修?
传统跨校选课模式的不足
以学校-学校为轴心
跨校学分互认 跨校选课 学校对学校的多对多模式:解决选课、学分、费用问题
国家意图
精品课程不同于多媒体课件评选,国家并没 有在技术上或者形式上做出过任何规定,相 反,国家的评审指标一直是向实际教学一线 与可持续使用倾斜的 高职学校评上的意愿特别强烈,因此容易出 现忽视日常应用基础,为申报而开发网站的 现象,这与精品课程的发展方向是相背的
评选精品课程有没有秘诀? 评选精品课程有没有秘诀?
精品课程网站开发已经走入一个误区
过于强调界面个性化 忽视网站的实际功能 忽视网站的可维护性与可持续性
精品课程的申报评审标准中完全没有一条设 计到界面与外观的指标 精品课程正在走多媒体课件比赛的老路
专有系统或定制开发,成本高昂 获奖作品不具备学习模仿的可能
教师对精品课程的心态很有意思
很多教师在做精品课程网站的时候不是从开 发一个可供自己教学使用和别人可以共享的 角度去做精品课程网站,而是按个人成就展 的角度去设计的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
天空教室高层论坛 www.skyclass.cn
精品课程的共享
精品课程应该如何共享? 现有的共享模式存在的问题:
评奖的好处 获得荣誉、地位、经费 共享的好处? 学校:无法解决开课数量不足的问题 教师:无法从共享中获得经济收益或者社会声誉 学生:无法获得学分 精品课程中的学生模型:发自内心热爱学习的学生 视频共享的误区:谁需要视频?应该由谁来管理视频?
给学校的建议(二) 给学校的建议(
2013年后,大学适龄青年的人数会大幅减少,多 年的“大学无用论”导致高考人数下降 地方性院校和高职类院校将面临激烈的招生竞争, 有限的教改经费应该用在能够有效提升学校招生竞 争力的领域,而不应该为冲刺几个国家荣誉浪费资 金,在国家精品课程称号和看得见的可视化课程群 网站之间,那个更能吸引90后,甚至00后的学生? 面对在网络、手机环境下长大的未来大学生,如果 无法提供网络化、手机化的教学环境,必将被学生 所疏远。
缺乏教师和第三方服务机构
教师才是教学的主体,如果教师从跨校选课中无法收益, 这种学习模式将很难长久 跨校学分互认增加了普通院校与重点院校的合作难度 难以接受把课程放置在别的学校服务器上 N-N合作模式极端复杂,交易成本太高
新模式:跨校授课 新模式:
外校教师受学校邀请,跨校为另一所学校的学生授课,称之为: 跨校授课模式 改变跨校主体,由学生跨校变为教师跨校,上的是本校的课程 学生在本校选课系统中选课。外校教师通过网络授课,并通过 第三方机构支付授课费用 由第三方机构而不是学校来承担协调工作与费用问题 由第三方平台来提供网络课程的托管与运行 第三方平台应该与教师在本校日常教学所用平台一致,可以无 缝迁移课程,实现“教师资源的自由流动”
影响精品课程申报的要素
外观设计,请人设计用使用现成的模板之间 看不出专家的倾向性 栏目设计,国家是希望弱化网站的申报色彩 特色展示(高职与本科比是很有特色,但是 高职互相之间比较,特色基本雷同) 内涵建设才是关键,申报表是决定成败的最 重要因素,申报表要简洁,不要堆砌,真正 打动专家的信息只有那么关键几条,列出来, 说清楚
精品课程能否成为跨校选课的推动者? 精品课程能否成为跨校选课的推动者?
可能比较小 精品课程负责人事情太多,经费太多 《百家讲坛》带来的启发 应该是平台捧出明星教师,明星教师带热平 台 关键不在于名气,而在于用心 共享与评优其实是两套体系
跨校授课的利益分析
全国现有2400万大学生 如果每位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选一门外校教师的课程, 按2个学分计算,每个学分向授课教师支付50元讲 课费用 2400万*2*10=24亿 学生在校学习年限按平均3.5年计算,每年的总额 是:6.8亿 第三方服务平台抽取20%:1.37亿元,教师可以 获得5.43亿元的授课费用,远远超过国家精品课 程项目的总投入,共享热情会得到最大激发
精品课程总投入分析
精品课程带动全国各级投入在10-20亿的规 模
国家级:4000门,4亿 省级:江苏省超过1000门,全国总计:1-3万 门,每门1万,预计最少在1亿-3亿之间 校级:600所学校参与国家级评审,每所学校 100门计算:6万门,每门1万元,最少在6亿
精品课程肯定还会继续
精品课程的现状
精品课程2010后的发展可能 精品课程 的发展可能
最大可能:保持现状,增加分级,类似多媒体课件评选
如何分级将会影响到对学校的吸引力 最简单:一级、二级、… 最佳分级:年龄分级,设置青年教师精品课程,向35岁一下的年轻教师 倾斜
增加教师实际运用能力的答辩,现有精品课程都是代工的,教师本人 不会使用开发平台,自然日后使用维护会出现问题。要让精品课程应 该成为实际使用者之间的评选。 技术方面:8年前,技术还很不成熟,也缺乏市场考验,所以只能百 花齐放,8年后,如果再不统一共享建设平台,精品课程则将成为纯 粹的评奖类项目 精品课程的开发将走向免费道路,由多家公司提供免费的制作平台供 教师选择,将成果建设完成再考虑共享,改为提前在建设阶段实现共 享,设立多平台的竞争机制,统合几家公司的平台远比统合几千个网 站要容易得多
精品课程在明确定位后会重新焕发活力
明确精品课程定位,到底是评优,还是共享? 就像教授分科研型教授和教学型教授一样, 上课上得好,得奖多,和共享做得好、获得 大众好评,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给学校的建议(一) 给学校的建议(
统一精品课程与数字化课程建设 强化教学过程的网络化 数字化课程未必是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必须是数字化课程 选好平台,提前与国家接轨
本科:985>211>部属院校>地方院校 高职:示范性高职>普通高职 找人有用?精品课程不是中国跳水队 专家名单是严格保密的,而专家的来源是公开的, 不要老想专家是谁,多去想想谁有可能成为专家? 几十位专家如果都能打动他们,那评上是自然 秘诀1:找准特色,错位申报, 不要与强者共舞 秘诀2:省厅和教指委两个途径一起走,避免时间 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