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层双跨重型钢结构厂房设计图纸
- 格式:pdf
- 大小:1.50 MB
- 文档页数:21
单层混凝土工业厂房设计示例一、设计条件及要求 1.设计条件某双跨等高金工车间,厂房长度60m ,柱距为6m,不设天窗。
跨度分别为18m 和15m,其中18m 跨设有两台32t 中级载荷状态桥式吊车;15m 跨设有两台10t 中级载荷状态桥式吊车。
吊车采用大连起重机厂“85系列95确认”的桥式吊车,轨顶标志高度均为为7.8m。
厂房围护墙厚240,下部窗台标高为1.2m ,窗洞4.8m ×3.6m ;中部窗台标高为6.3m,窗洞4.8m ×1.5m ;上部窗台标高为9.6m,窗洞4.8m ×1.2m 。
采用钢窗。
室内外高差为0.30m 。
屋面采用大型屋面板,卷材防水(两毡三油防水屋面),为非上人屋面。
厂房所在地的地面粗糙度为B 类,基本风压w0=0.35kN/m 2,组合值系数ψc =0.6;基本雪压S 0=0.4kN/m 2,组合值系数ψc =0.6。
基础持力层为粉土,埋深为-2.0m,粘粒含量ρc =0.8,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 =140kN/m 2,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m =17kN/m 3、基底以下土的重度γ=18kN/m 3。
排架柱拟采用C30砼,基础采用C20砼;柱中受力钢筋采用HR P335钢,箍筋、构造筋、基础配筋采用HP B235钢。
2.设计要求除排架柱、抗风柱和基础外,其余构件均选用标准图集。
设计内容包括:(1)选择厂房结构方案, 进行平面、剖面设计和结构构件的选型; (2)设计中柱及柱下单独基础;(3)绘制施工图,包括结构平面布置图、排架(中)柱的模板图和配筋图等。
二、 结构方案设计 1.厂房平面设计厂房的平面设计包括确定柱网尺寸、排架柱与定位轴线的关系和设置变形缝。
柱距为6m,横向定位轴线用①、②…表示,间距取为6m;纵向定位轴线用(A )、(B)(C)表示,间距取等于跨度,即(A)~(B)轴线的间距为18m ,(B )~(C)轴线的间距为15m。
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学生姓名: XXXXXX学号: XXXXXXXXXXX班级: XXXXXX专业:土木工程指导教师: XXXXXX概述单层厂房指层数仅为一层的工业厂房,适用于生产工艺流程以水平运输为主,有大型起重运输设备及较大动荷载的厂房,如机械制造工业、冶金工业和其他工业等。
单层厂房的骨架结构,由支撑各种竖向的与水平的荷载作用的构件所组成。
厂房依靠各种结构构件合理连接为一整体,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空间以保证厂房的坚固、耐久。
我国广泛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和钢架结构,通常由横向排架、纵向联系构件、支撑系统构件和围护结构等几部分组成。
单层砖柱厂房具有选价低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等优点,在中小型工业厂肩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单层厂房的端墙(山墙)受风面积较大,内部空间要求、厂房屋顶面积、荷载等均较大,构造复杂,如何进行有效的荷载效应组合、选取最不利内力组合,作为柱及基础的设计依据,将是本文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内力组合;偏心受压;钢筋;混凝土目录前言 11.设计条件与资料 (1)21.1建筑物基本条件 2 1.2设计资料 21.3设计要求 32.确定柱的截面尺寸 33.荷载计算 44.排架的内力分析 75.排架的内力组合 166.柱的截面设计 167.柱的吊装验算 208.基础的设计 229.绘制施工图 28参考文献 32致谢 33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课程设计单层工业厂房前言单层厂房的结构特点大致可分为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一般情况下,无吊车或吊车吨位不超过5t,其跨度在15m以内,柱顶标高在8m以下,无特殊工艺要求的小型厂房,可采用由砖柱、钢筋混凝土屋架或木屋架或轻钢屋架组成的砌体结构;当吊车吨位在250t以上或跨度大于36m的大型厂房,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厂房(如设有10t以上锻锤的车间以及高温车间的特殊部位等),一般采用钢屋架、钢筋混凝土柱或者是全钢结构,其他大部分厂房均可采用混凝土结构。
单层工业厂房混凝土结构设计(21m双跨)m.摘要:厂房位于宁波市郊区,是一所生产用的混凝土厂房。
建筑面积为2634.5 2厂房采用混凝土排架结构体系,主材采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柱为混凝土预制住,场内每跨设32/5t起重机一台,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基础标高-0.700m。
墙体采用240清水墙。
建筑等级:耐久等级为Ⅱ级,耐火等级为Ⅱ级,设防烈度为7度。
地面粗糙度为B类。
地下水位在-5.0m处。
关键词:混凝土排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 ;吊车 ;混凝土预制柱 ;柱下独立基础The design for the single floor industrial building ofreinforced structure(21m+21m)Abstract : The industrial building lies in suburb of Ningbo, is a building of Reinforced structure.The total area is2634.5 mm2.The industrial building adopts concrete bent construction, primary using the material of reinforced. However, the proof of the building adopts the precast slap. And the column use the precast column . There is one crane in each span. The foundation is a single foundation under the column, with a elevation level of -0.700 m. The wall is made up of the clay and the width is 240mmClass of construction: Durable grade Ⅱ,fire protection rating Ⅱ,earthquake intensity 7 degrees. The ground asperity belongs to B and the underground water level at -5.0mKey words:concrete bent construction; Reinforced ;crane ;precast column single foundation under colu目录单层工业厂房混凝土结构设计(21m双跨) (Ⅰ)摘要 (Ⅰ)Abstract (Ⅰ)目录 (1)第1章设计资料 (3)1.1 设计资料 (3)1.2 基本要求 (3)1.3 地质抗震条件 (3)第2章建筑方案设计 (3)2.1 厂房平面设计 (3)2.2 构件选型与布置 (5)2.2.1 屋面板和嵌板 (5)2.2.2 天沟板 (5)2.2.3 屋架,天窗及屋架支撑 (6)2.2.4 吊车梁 (7)2.2.5 基础梁 (7)2.2.6 柱间支撑 (7)2.2.7 抗风柱 (8)2.3 厂房剖面设计 (8)第3章厂房排架柱设计 (9)3.1 计算简图 (9)3.2 确定柱子各段高度 (9)3.3 确定柱截面尺寸 (9)3.4 确定柱截面确定柱截面计算参数 (9)3.5排架结构的基本假定: (11)第4章荷载计算 (11)4.1 恒荷载 (11)4.1.1 屋盖自重P1 (11)4.1.2 上柱自重P2 (12)4.1.3下柱自重P3 (12)4.1.4吊车梁、轨道、垫层自重P4 (13)4.2 屋面活荷载 (13)4.3 吊车荷载 (13)4.3.1吊车竖向荷载Dmax.k,Dmin,k (13)4.3.2 吊车横向水平荷载Tmax.k (14)4.4 风荷载 (14)4.5 墙体自重 (16)4.6 横向地震力计算 (16)4.7 荷载汇总表 (17)第5章排架结构内力分析 (19)5.1 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19)5.1.1 屋面恒载内力计算 (19)5.1.2 屋面活载内力计算 (19)5.1.3 吊车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21)5.1.4 吊车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23)5.1.5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24)5.1.6 横向地震力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5)5.2 内力汇总表 (27)第6章 内力组合 (28)6.1 不考虑地震作用 (28)6.2 考虑地震作用 (30)第7章 排架柱截面设计 (34)7.1 排架柱配筋计算 (34)7.2 排架柱裂缝宽度验算 (36)7.3 牛腿设计 (36)7.4 柱的吊装验算 (36)第8章 基础设计 (37)8.1 基础设计资料 (37)8.2 基础底面内力及基础底面积计算 (38)8.3 基础其他尺寸确定和基础高度验算 (39)8.4 基础底面配筋计算 (41)第9章 山墙柱设计 (42)9.1 山墙柱的尺寸确定 (42)9.2 内力计算 (42)9.3 截面配筋 (43)9.4 基础计算 (44)第10章 纵向地震力验算 (44)10.1 纵向基本自震周期计算 (44)10.2 纵向各种构件的侧移刚度 ........................................................................................................... 44 10.3 各柱列柱顶总侧移刚度i k 及调整刚度ai k (46)10.4 纵向水平地震作用(见图10.2) (46)10.5 柱列支撑验算 ............................................................................................................................... 47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