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龄期混凝土强度经验计算公式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1
混凝土的龄期及强度发展规律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强度发展规律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的龄期及强度发展规律,旨在提供工程师和建筑师们更详细的了解和认识。
二、混凝土龄期混凝土的龄期是指混凝土浇筑后经过一定时间的养护后,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
龄期的长短对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有着直接影响。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龄期为28天。
三、混凝土强度发展规律混凝土的强度是指混凝土在一定条件下承受外力时抵抗外力的能力。
混凝土强度的发展规律是指混凝土在龄期内强度的发展过程。
1.早期强度混凝土浇筑后的头几天,混凝土的强度发展缓慢,这个时期的强度称为早期强度。
在这个时期,混凝土的强度只有10%到20%左右。
2.中期强度混凝土龄期在7天左右,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开始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个时期的强度称为中期强度。
在这个时期,混凝土的强度可以达到28天强度的50%左右。
3.后期强度混凝土的龄期在28天左右,此时混凝土的强度可以达到设计强度的70%左右,这个时期的强度称为后期强度。
在龄期到达28天后,混凝土强度的发展速度逐渐变缓,但是强度仍然会有所提高。
4.极限强度混凝土的极限强度是指混凝土能够承受的最大力量,在龄期达到28天后,混凝土的强度会逐渐趋于稳定,并且达到极限强度。
四、影响混凝土强度发展的因素混凝土强度的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水胶比、水泥品种、养护条件、温度和湿度等。
1.水胶比水胶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重量与水泥和其他固体材料重量的比值。
水胶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
2.水泥品种不同的水泥品种对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
高强度的水泥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3.养护条件混凝土在养护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以促进混凝土强度的发展。
养护不当会导致混凝土强度的下降。
4.温度和湿度温度和湿度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过高的湿度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
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方法一、前言混凝土抗压强度是衡量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参数,是混凝土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计算方法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品质、混凝土龄期等,不同的计算方法对应着不同的混凝土使用情景。
本文将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计算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计算方法。
二、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计算方法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计算方法通常分为直接测定和间接测定两种方法。
直接测定是指通过实验测试获得混凝土抗压强度值,间接测定则是利用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品质、混凝土龄期、环境条件等因素,通过计算公式计算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三、直接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1. 标准振动法标准振动法是指将混凝土试件放在振动台上,通过水平振动使混凝土密实,然后对试件进行压缩测试,获得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标准振动法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方法之一。
2. 水压法水压法是指通过在混凝土试件上施加水压力,使试件受到一定的压力,然后测量试件的变形量,计算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水压法适用于混凝土抗压强度较高的场合,但测试时间较长,成本较高。
3. 超声波法超声波法是指通过超声波在混凝土试件内传播的速度和衰减程度,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
超声波法适用于混凝土抗压强度较高、试件较小、测试速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四、间接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1. 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指通过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品质、混凝土龄期等因素,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
经验公式法适用于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原材料品质稳定的场合,但精度较低。
2.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方法是指通过对大量混凝土试件进行测试,分析试件的抗压强度分布情况,得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概率分布函数,从而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
统计学方法适用于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五、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1. 标准振动法计算公式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破坏荷载/试件截面积2. 经验公式法计算公式混凝土抗压强度=K×(水泥用量)α×(骨料用量)β×(砂用量)γ其中,K为经验系数,α、β、γ为混凝土配合比中各材料的配合量指数。
1233.5
8.7
17.6
123-1-0.5-0.33333333.5
8.7
17.6
通过回归分析求得:
a=35.411(见右图)b= 2.3819(见右图)
现场实测混凝土养护温度记录,经计算混凝土已达到的等效龄期(相当于20℃标准
现场测温记录:从浇筑起算时间(h)0
4
8
12
温度(℃)
二、计算等效龄期t
y=f
x=-1/D 成熟度法计算混凝土早期强度
龄期D(d)抗压强度f(N/mm2)
一、用标准养护试件1-7d龄期强度数据,经回归分析拟合成下列形式
20℃±2标准养护条件下各龄期强度值
龄期D(d)
取t作为龄期D代入回归方程公式,求得混凝土强度值:等效龄期D=t/24=0d 混凝土强度f =a*e^(-b/D)
=Mpa 结论:f #DIV/0!4Mpa,
#DIV/0!
#DIV/0!
726.5
示例
7-0.142857143
26.5
达到的等效龄期(相当于20℃标准养护的时间):
16202428323640
期强度计算书
列形式曲线方程:
度值
y = 35.411e 2.3819x
5
10
15
20
25 30
-1.2
-1
-0.8
-0.6
-0.4
-0.2
系列1
指数 (系列1) 4448。
10d混凝土强度推算公式
混凝土强度的推算通常使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计算公式。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中的规定,混凝土的抗
压强度计算公式为,f_c = k1 × k2 × f_t。
其中,f_c表示混凝
土的抗压强度,k1为混凝土强度修正系数,k2为取样修正系数,
f_t为混凝土的立方体抗拉强度。
在这个公式中,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受到混凝土强度修正系数和
取样修正系数的影响。
混凝土强度修正系数k1考虑了混凝土的强度
等级、配合比、龄期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取样修正系数k2则考虑
了混凝土试件的尺寸和形状对强度测试结果的影响。
混凝土的立方
体抗拉强度f_t是指混凝土在受拉状态下的抗力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的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使用公式计算混凝土强度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
修正和调整,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在工程实
践中,还需要遵循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合理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和
施工工艺,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混凝土强度推算是根据混凝土在不同龄期的强度数据,预测其后期强度发展的一种方法。
混凝土的强度与其后期养护、浇筑、振捣、配合比等因素密切相关。
然而,根据早期强度推算后期强度仍处于研究阶段,目前并没有统一且准确的计算公式。
一般来说,混凝土在32天和28天的强度相差不大,4天内强度增长较慢。
而在28天至60天的时间内,混凝土强度可能还会增长5MPa以上。
对于早期推断混凝土强度的公式,可以参考《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15-2008),该标准对混凝土强度关系式的建立和强度的推定有明确说明。
混凝土强度与温度和龄期增长曲线图我在论坛上看到一个混凝土强度估算方法,不过好像并无具体参考的东西!1、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不掺外加剂在50℃以下正温养护和掺外加剂在30℃以下正温养护的混凝土,亦可用于掺防冻剂的负温混凝土。
本法适用于估算混凝土强度标准值60%以内的强度值。
2、前提条件使用本法估算混凝土强度,需要用实际工程使用的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制作不少于5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的1、2、3、7、28d的强度值。
使用本法同时需取的现场养护混凝土的温度实测资料(温度、时间)。
3、用估算法估算混凝土强度的步骤:1)用标准养护试件1~7d龄期强度数据,经回归分析拟合成下列形式曲线方程:f=aeb/D (1)式中f——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N/mm2);D——混凝土养护龄期(d);a、b——参数。
2)根据现场实测混凝土养护温度资料,用下式计算已达到的等效龄期(相当于20℃标准养护的时间)。
t=ΣαT·tT(2)式中t——等效龄期(d);αT——温度为T℃时的等效系数,按下表使用;tT——温度为T℃的持续时间(h)。
3)以等效龄期t代替D带入公式(1)可算出强度。
等效系数αT温度等效温度系数αT温度等效温度系数αT温度等效温度系数αT 50 3.16 28 1.45 6 0.4349 3.07 27 1.39 5 0.4048 2.97 26 1.33 4 0.3747 2.88 25 1.27 3 0.3546 2.80 24 1.22 2 0.3245 2.71 23 1.16 1 0.3044 2.62 22 1.11 0 0.2743 2.54 21 1.05 1 0.2542 2.46 20 1.00 -2 0.2341 2.38 19 0.95 -3 0.2140 2.30 18 0.91 -4 0.2039 2.22 17 0.86 -5 0.1838 2.14 16 0.81 -6 0.1637 2.07 15 0.77 -7 0.1536 1.99 14 0.73 -8 0.1435 1.92 13 0.68 -9 0.1334 1.85 12 0.64 -10 0.1233 1.78 11 0.61 -11 0.1132 1.71 10 0.57 -12 0.1131 1.65 9 0.53 -13 0.1030 1.58 8 0.50 -14 0.1029 1.52 7 0.46 -15 0.09一、普通混凝土达到1.2N/mm2强度所需龄期参考对照表注:水灰比:采用普通水泥为0.65-0.8;采用矿渣水泥为0.56-0.68。
混凝土的龄期及强度发展规律一、背景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其性能与使用寿命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的龄期指的是混凝土的硬化时间,也就是混凝土从浇筑开始到达设计强度所需要的时间。
混凝土的强度发展规律是指混凝土在龄期内强度的变化规律,是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指标。
二、龄期及强度发展规律1. 龄期混凝土的龄期根据不同的标准和要求有所不同。
按照国家标准《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的规定,混凝土的龄期应至少达到28天。
而实际上,混凝土的龄期一般为28~60天左右,不同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气候条件会对龄期产生影响。
2. 强度发展规律混凝土的强度发展规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强度发展阶段、加速强度发展阶段和缓慢强度发展阶段。
(1)初期强度发展阶段初期强度发展阶段指的是混凝土浇筑后的前3天内,混凝土强度的发展速度较快。
这个阶段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中的水化反应和硬化过程。
(2)加速强度发展阶段加速强度发展阶段指的是混凝土浇筑后的第4~7天,混凝土强度的发展速度开始加快。
这个阶段的主要原因是水化反应的加速和水泥石的形成。
(3)缓慢强度发展阶段缓慢强度发展阶段指的是混凝土浇筑后的第8天到28天,混凝土强度的发展速度开始变缓。
这个阶段的主要原因是水化反应的减缓和水泥石的成熟。
三、影响龄期及强度发展规律的因素1. 水胶比水胶比是混凝土中水的重量与水泥和其他水泥性材料总重量之比。
水胶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是龄期也会相应延长。
2. 水泥品种不同的水泥品种对混凝土的强度和龄期都有影响。
P.O 42.5水泥的强度和龄期都比P.O 32.5水泥高。
3. 骨料不同骨料的强度和龄期也会有所不同。
普通碎石混凝土的强度和龄期比轻质骨料混凝土要高。
4. 外界环境气温、湿度、风力、日照等外界环境因素也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龄期产生影响。
四、总结混凝土的龄期及强度发展规律是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指标,影响因素也比较多。
混凝土强度估算值公式
混凝土强度估算值有很多种公式,其中基本的公式是强度=f(c,t),其中f是强度函数,c是混凝土的强度级别,t是混凝土的龄期。
根据
不同的强度函数和强度级别、龄期的组合,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公式。
最常用的估算混凝土强度的公式是ACI-318-14规范中的公式:
f’c = 0.85 × fcr × sqrt(A / P) + 12 × t
其中,f’c为混凝土28天龄期下的均值抗压强度;fcr为纵向钢
筋屈服强度;A为截面面积;P为周长。
此公式的拓展涉及到许多领域,包括预应力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
预应力混凝土强度的估算需要考虑预应力损失
和荷载梁理论,其中强度既受到混凝土本身因素的影响,也受到预应
力钢筋的影响。
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估算需要考虑混凝土荷载史和楼
房设计,微观结构构成直接决定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
自密实混凝土
的强度估算需要特殊的构造配合,以达到密实均匀的效果,从而提高
混凝土的强度。
混凝土热工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_50496-2009)进行取值计算。
砼强度为:C40 砼抗渗等级为:P6砼供应商提供砼配合比为:水: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矿粉:卵石:中砂155: 205 : 110 : 10.63 : 110 : 1141 : 727一、温度控制计算1、最大绝热温升计算T MAX= W·Q/c·ρ=(m c+K1FA+K2SL+UEA)Q/Cρ式中:T MAX——混凝土的最大绝热温升;W——每m3混凝土的凝胶材料用量;m c——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取205Kg/m3;FA——每m3混凝土的粉煤灰用量,取110Kg/m3;SL——每m3混凝土的矿粉用量,取110Kg/m3;UEA——每m3混凝土的膨胀剂用量,取10.63Kg/m3;K1——粉煤灰折减系数,取0.3;K2——矿粉折减系数,取0.5;Q——每千克水泥28d 水化热,取375KJ/Kg;C——混凝土比热,取0.97[KJ/(Kg·K)];ρ——混凝土密度,取2400(Kg/m3);T MAX=(205+0.3×110+0.5×110+10.63)×375/0.97×2400T MAX=303.63×375/0.97×2400=48.91(℃)2、各期龄时绝热温升计算Th(t)=W·Q/c·ρ(1-e-mt)= T MAX(1-e-mt);Th——混凝土的t期龄时绝热温升(℃);е——为常数,取2.718;t——混凝土的龄期(d);m——系数、随浇筑温度改变。
根据商砼厂家提供浇注温度为20℃,m值取0.362Th(t)=48.91(1-e-mt)计算结果如下表:3、砼内部中心温度计算T1(t)=T j+Thξ(t)式中:T1(t)——t 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是该计算期龄混凝土温度最高值;T j——混凝土浇筑温度,根据商砼厂家提供浇注温度为20℃;ξ(t)——t 龄期降温系数,取值如下表T1(t)=T j+Thξ(t)=20+ Thξ(t)计算结果如下表:由上表显示,砼中心温度最高值出现在第三天。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公式(二)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公式1. 引言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混凝土抗压强度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的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公式来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
本文将列举一些相关的计算公式,并通过例子进行解释说明。
2. 计算公式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的计算公式如下: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分类标准根据28天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来划分,计算公式如下:f_ck = f_ck-c + * s其中,f_ck为标准值所对应的28天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MPa),f_ck-c为标准值下限(MPa),s为标准差(MPa)。
根据圆柱体抗压强度混凝土的强度是通过圆柱体抗压强度来表征的。
根据28天龄期圆柱体抗压强度计算标准值的公式如下:f_ck = f_ck-c + * s其中,f_ck为标准值所对应的28天龄期圆柱体抗压强度(MPa),f_ck-c为标准值下限(MPa),s为标准差(MPa)。
3. 例子解释假设某工程设计要求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C30级,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C30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应满足以下条件: - 28天龄期立方体抗压强度 f_ck >= 30 MPa - 28天龄期圆柱体抗压强度 f_ck >= 37 MPa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计算C30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 1. 确定标准值下限f_ck-c和标准差s的数值,根据实际数据和设计要求进行评定。
2. 将f_ck-c和s代入计算公式:f_ck = f_ck-c + * s3.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标准值f_ck,与C30级混凝土要求进行比较。
例如,假设按照经验数据评定得到f_ck-c = 20 MPa,s = 5 MPa。
代入计算公式得到:f_ck = 20 + * 5 = MPa根据计算结果可知,C30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为 MPa,满足设计要求。
龄期混凝土强度经验计算公式
1、以两个相邻早期强度推算任意一个后期强度的经验公式
()n a b a R R m R R =+-
式中:R n ——任何一个后期龄期(常用龄期为14、28、60、90d 等)nd 的抗压强度;
R a ——前一个早龄期(常用龄期为3、4、5、7d 等)ad 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R b ——后一个早龄期(常用龄期为7、8、10、14d 等)bd 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log(1+logn)-log(1+loga)m =log(1+logb)-log(1+loga)
常数值 此公式以两个相邻早龄期混凝土强度,推算一个任意后龄期混凝土强度,较为符合实际强度发展规律。
曾通过多次试验校正,不论是普通水泥,还是矿渣水泥的混凝土强度发展,均与此式接近(尤其是60d 以前强度均达±10%精度),所以推荐此公式进行混凝土强度发展的推算式。
2、以7d 强度推算28d 强度经验公式:
2877R R n R =+
式中
n ――系数值,对于中等标号的水泥(如325、425等),约取6.0~7.5。
此公式经多次验证,适合普通水泥混凝土标养条件下的强度推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