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误用常见的有八种类型及相关练习新选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14
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误点设置常表现为:①望文生义;②错用对象;③褒贬误用;④颠倒尊卑;⑤搭配不当,具体又分为前后矛盾、语意重复、不合惯用句式、错带成分等。
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1.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如:(1)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分析】“一念之差”的意思是一个念头的差错。
多指引起严重后果的念头。
“差”是差错,而不是差异、差别,命题者利用了考生望文生义的心理,将“一念之差”曲解为“一个观念上的差异”,以示农民和服装厂对“下脚料”一者抛弃、一者变废为宝的不同态度。
由于有这样的语境干扰,考生容易以误为正,掉进陷阱也就在所难免。
(2)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分析】事情在将近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这是成语“功败垂成”的意思,它常含惋惜意味。
“垂”是接近之意,这是准确理解该成语时不可遗漏的一个关键字。
但大多数考生恰恰忽视了这个关节点,只注意了其他三个词,这样,该成语在他们的眼里就成了“成功”“失败”的意思。
此处的陷阱,极具迷惑性。
(3)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分析】句中的“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
而本句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
所以,也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
这是成语题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
2.错用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例如:(1)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成语误用常见的有八种类型1、张冠李戴2、望文生义3、重复赘余4、自相矛盾5、不分轻重6、不辨色彩7、不合逻辑8、不当修饰一、张冠李戴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张冠李戴,就要闹出笑话。
① 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②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象错)③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
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④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
(“篷荜生辉”作为谦词,用于说话者,对象错)⑤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
(“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⑥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⑦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
(“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⑧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⑨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
对象错)⑩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二、望文生义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确定其意义,导致误用。
① 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具体例子如下:1.望文生义:指不了解成语的真实含义,仅从字面上解释成语的含义。
例如,“登峰造极”原意是攀登到山峰的顶点,比喻成就达到了最高峰,但现在常被误用为贬义,表示做坏事猖狂到了极点。
2.褒贬误用:指在运用成语时,对成语的感情色彩理解错误,褒贬混淆。
例如,“想入非非”原意是思想进入虚幻境界,是中性词,但现在常被误用为贬义词,表示胡思乱想。
3.语境不合:指在特定的语境中,成语的含义与句子的整体意思不符。
例如,“美轮美奂”原意是形容房屋高大美观,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美好事物,如“美轮美奂的舞姿”。
4.画蛇添足:指在句子中重复使用意思相同的词语。
例如,“骇人听闻”和“耸人听闻”都有使人震惊的意思,但前者侧重于事实本身让人震惊,后者侧重于事实本身让人震惊并散布谣言。
5.颠倒词序:指在使用成语时,将成语中的词语顺序颠倒或错位。
例如,“胸有成竹”原意是形容文思敏捷,落笔成章,现在常被误用为形容做事之前没有计划或条理。
6.断章取义:指在使用成语时,只截取成语的一部分来表达意思,忽略成语的整体含义。
例如,“万人空巷”原意是形容人们都出来观看盛大的场面,现在常被误用为形容街巷十分冷清。
7.张冠李戴:指将一个成语错误地用于另一个意思相近或相同的成语上。
例如,“首当其冲”原意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现在常被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8.混淆字形:指由于字形相似而将两个不同的成语混淆使用。
例如,“再接再厉”和“厉兵秣马”是两个不同的成语,前者形容一次又一次加倍努力,后者形容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
但有时会因为字形相似而误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汉语言学家。
成语误用八种一、望文生义: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
例如:1、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2000年京皖春季高考试题,“首当其冲”是指最先受到冲击或遭遇灾难,而不是第一位的意思)2、李伯伯拍着孩子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3、这点小错误还算不上什么,不足为训,您不要老记在心上,畏首畏尾是干不好工作的。
(“不足为训”是指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4、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2004年北京试题,“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不是文章不需要加标点)5、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2004年浙江试题,“别无长物”是指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6、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2004年湖北试题,“差强人意”是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7、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危言危行:是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8、某市原副市长许运鸿家教不严,其妻儿收受贿赂80多万元。
有人认为,许鸿运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因为他事先不知,所以罪不容诛。
(罪不容诛,诛,处死。
意谓判处死罪还还抵偿不了罪恶。
《孟子o离娄上》说:"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可见,罪不容诛,是"罪不容于诛"的省略。
根据语境,由于省略,常被误解为:犯罪,但还够不上被杀。
)9、成都五牛俱乐部的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1998年全国卷,"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这个成语必须用于否定句式,在该句中使用就不恰当了。
盘点高考语文复习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在复习中经常会出现误用成语的状况,为此语文网整理了是成语误用的八种类型,请考生多注意。
一、望文生义①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
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②此城四郊多垒,固若金汤,不宜强攻。
分析:①中的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一气写成。
无须修改。
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
①句作者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
其实点在这里表示涂改。
②中的四郊多垒与固若金汤并提。
显然是指此城的城防工事坚固。
与四郊多垒的意思正好相反,四郊多垒的意思是指四郊都有敌人的营垒。
后用来形容敌人四面进击,形容危急。
二、近义混用①我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②她父亲思想开明,对女儿和儿子等量齐观,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
分析:例①中不胫而走应为不翼而飞。
不胫而走是指没有腿而能行走,不翼而飞是指没有翅膀却能飞走。
不胫而走侧重指事情、消息等用不着刻意宣传,就迅速流传开来,而不翼而飞则着重指什么东西突然不见了。
例②中的等量齐观应改为一视同仁。
这两个成语虽说都有同样看待的意思,但等量齐观一般用于生命的事物之间的比较,如:因为他是把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是非、大小,都一律等量齐观的。
而一视同仁着重强调的是对人或动物的态度是平等的,不分厚薄亲疏,如: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三、褒贬失当①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倍增心喜、蠢蠢欲动。
(跃跃欲试)②姐姐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
分析:①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有贬义。
如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
②中的卓尔不群是指高高直立,超出一般,形容道德、学问的成就超乎寻常,与众不同。
例句中将卓尔不群和性格孤僻并列,显然作者以为不群就是不合群,这与原意大相径庭,应当将卓尔不群改为落落寡合或郁郁寡欢。
四、顾此失彼①这些具有穿云裂石之功的大力士一上场,就把观众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常见八种类型成语误用1、张冠李戴2、望文生义3、重复赘余4、自相矛盾5、不分轻重6、不辨色彩7、不合逻辑8、不当修饰一、张冠李戴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张冠李戴,就要闹出笑话。
①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②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象错)③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
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④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
(“篷荜生辉”作为谦词,用于说话者,对象错)⑤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
(“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⑥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⑦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
(“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⑧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⑨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
对象错)⑩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二、望文生义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确定其意义,导致误用。
①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成语误用的八大类型
1、语义理解误用:
这是指成语本身意义的误用,也就是使用者没有正确理解成语本身的意义而作出错误的用法。
例如“下象棋”,“下”应是“走”;“笑里藏刀”,“笑里”应是“假笑”;“挂羊头、卖狗肉”,“挂羊头”应是“卖狗肉”。
2、语法误用:
这是指因没有掌握成语的语法形式,而使用错误的成语形式、词语句型。
例如“有好生之德”,“好”应该“善”;“乐极生悲”,“乐”应该“欢”。
3、搭配误用:
这是指使用者没有恰当搭配实际语境而出现的错误,例如“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瞧”应该是“看”;“风马牛不相及”,“风马牛”应该是“牛马风”。
4、补语误用:
这是指由于不恰当的补充词语而使语意不准确或不完整,例如“三生有幸”,“三生”应为“一生”;“穷当益坚”,“当益”应为“当益处”。
5、同音误用:
这是指成语的词语或字的发音和其他的字的发音相似而产生的错误,例如“乱七八糟”,“乱”应该是“郎”;“按图索骥”,“骥”应该是“驹”。
6、形式误用:
这是指由于不正确使用成语形式而产生的错误,例如“一把芝麻开门”,“开门”应该是“开门见山”;“拂袖而去”,“拂袖”应该是“拂袖而逝”。
7、省略误用:
这是指由于不正确的省略成语词语而产生的错误,例如“金玉满归”,“归”应该是“堂”;“计上心头”,“计上”应该是“日夜”。
8、混淆误用:
这是指由于词语含义相近而造成的错误,例如把“假象”当作“假想”;把“因循苟且”当作“因势利导”。
成语误用常见的有八种类型及相关练习成语误用常见的有八种类型1、张冠李戴2、望文生义3、重复赘余4、自相矛盾5、不分轻重6、不辨色彩7、不合逻辑8、不当修饰一、张冠李戴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张冠李戴,就要闹出笑话。
①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②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象错)③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
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④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
(“篷荜生辉”作为谦词,用于说话者,对象错)⑤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
(“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⑥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⑦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
(“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⑧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⑨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
对象错)⑩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二、望文生义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确定其意义,导致误用。
①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成语用错的类型及例子
1. 望文生义型:哎呀呀,好多人会把“差强人意”理解成不满意,其实不是这样哦!就像有人说“这个球队的表现差强人意”,不是说球队表现很差,而是说还算能让人满意啦!
2. 张冠李戴型:“美轮美奂”这个成语可不能随便用在人身上呀!可不是说一个人长得美轮美奂,而是用来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的,你说是不是很容易弄错呀!比如“这座大楼美轮美奂”就很合适。
3. 褒贬误用型:“炙手可热”可不是用来夸人的哟!可别闹笑话把它用在很厉害的人身上。
它其实是个贬义词呀,像“他现在炙手可热,不可一世”才是正确的用法。
4. 语义重复型: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不就重复了嘛!“忍俊不禁”本身就有笑的意思啦,就像“他的表演让大家忍俊不禁”就行啦。
5. 前后矛盾型:一边说“莘莘学子”,一边又说没几个人,这不是矛盾嘛!“莘莘学子”表示很多学生呀,比如“校园里到处是莘莘学子”。
6. 错用对象型:“汗牛充栋”是形容书多的,不是说别的东西多呀!说“他家里的财宝汗牛充栋”就错啦,应该是“他家里的书汗牛充栋”。
7. 不合语境型:在一个很悲伤的场合说“相得益彰”合适吗?当然不合适啦!像“他们俩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才是在合适的语境下用。
8. 随意改造成语型:可别乱改“空穴来风”的意思呀,人家本来是说有原因的,不是说没原因的。
别到时候瞎用被人笑话哟!
9. 忽视多义型:“左右逢源”可不只是说人会办事哦,有时候也能形容做事顺利呢,比如说“他这次考试左右逢源,成绩很棒”。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成语的使用真是要特别小心,稍不注意就可能用错,咱可得多学习多积累呀!。
成语误用的八种情况一、色彩不明。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从语体色彩上可分为书面语和口语。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否则就会误用。
如: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解析:“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用在本句中感情色彩与句意不符。
二、轻重失度。
有些成语词义较重,也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如:李老师当班主任15年,一直勤勤恳恳,可谓日理万机。
解析:“日理万机”常指君王或领导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
词义较重,用在“李老师”身上犯了“大词小用”的错误。
三、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义常在意在“字”外,要准确把握和理解其意义,必须追根溯源,切忌望文生义,仅凭字面感觉臆断成语的意思。
如: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解析:“首当其冲”的意思是首先受到某种势力的攻击或遭受到某种灾难。
此句只凭“首”的字面意思,就臆断成语本意,抛开了“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之意,与语境相悖。
四、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如: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解析:“南腔北调”原指戏曲的南腔北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掺杂着方言。
句中陈述对象为“生活画卷”,用“南腔北调”修饰不合适。
五、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辞,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辞,只能对人。
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如: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您蓬荜生辉。
解析:“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别人的字画挂在自己室内而使自己非常荣耀。
用作谦辞,只能对己。
六、功能混乱。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词义和词性的不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
成语误用有八种:1.望文生义2.不明语素3.不明褒贬4.不明范围5.不明差异6.不明谦敬7.不明出处8.不明语病成语错误用法的八大类:一、望文生义:例如:1、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2000年京皖春季高考试题,“首当其冲”是指最先受到冲击或遭遇灾难,而不是第一位的意思)2、李伯伯拍着孩子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3、这点小错误还算不上什么,不足为训,您不要老记在心上,畏首畏尾是干不好工作的。
(“不足为训”是指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4、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2004年北京试题,“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不是文章不需要加标点)5、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2004年浙江试题,“别无长物”是指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6、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2004年湖北试题,“差强人意”是指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7、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危言危行:是指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8、某市原副市长许运鸿家教不严,其妻儿收受贿赂80多万元。
有人认为,许鸿运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因为他事先不知,所以罪不容诛。
(罪不容诛,诛,处死。
意谓判处死罪还还抵偿不了罪恶。
《孟子o离娄上》说:"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可见,罪不容诛,是"罪不容于诛"的省略。
根据语境,由于省略,常被误解为:犯罪,但还够不上被杀。
)9、成都五牛俱乐部的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1998年全国卷,"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成语误用类型八种1.曲解词语望文生义①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句子表达的意思却是: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又如:久假不归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屡试不爽指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勉为其难是勉强去做能力所不及或不愿去做的事,罪不容诛是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的意思,危言危行是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的意思,十室九空是形容天灾人祸使得人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2.用错对象张冠李戴②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穿云裂石、响遏行云是指歌声的;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卿卿我我、比翼双飞是指夫妻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指男女儿童的;浩如烟海是指文献、资料非常丰富.不同凡响、别出机杼是指文艺作品的;崭露头角多指青少年,老气横秋指青年人没有朝气,鹤发童颜、老态龙钟用于老人。
3.误用褒贬情感错位③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处心积虑:意即千方百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
贬义例词:趋之若鹜、面目全非、始作俑者;褒义例词:殚精竭虑、危言危行;贬褒两用成语:振振有词、长篇大论、如虎添翼、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想入非非、旁若无人、左右逢源。
4.颠倒尊卑不知谦恭④刘厂长的开场白可谓抛砖引玉,引导我们提出了许多建议。
常见谦辞:抛砖引玉、狗尾续貂、班门弄斧、姑妄言之、信笔涂鸦、一孔之见、不情之请.常见敬辞:高抬贵手、卓尔不群、高朋满座、大材小用。
5.语义重复自相矛盾⑤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形容众多。
⑥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至今还记忆犹新。
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象刚才发生的一样。
高考成语误用的八个类型(4)(2009-03-23 16:02:38)从这几年的题目来看,湖南卷对成语的考查,侧重于辨析选择同义成语,辨析成语使用的正误等。
误点设置常表现为:①望文生义;②错用对象;③褒贬误用;④颠倒尊卑;⑤搭配不当,具体又分为前后矛盾、语意重复、不合惯用句式、错带成分等。
下面举例予以说明。
1.望文生义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理解上的难度。
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如:(1)许多农民巧妙地将服装厂剪裁后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作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分析】“一念之差”的意思是一个念头的差错。
多指引起严重后果的念头。
“差”是差错,而不是差异、差别,命题者利用了考生望文生义的心理,将“一念之差”曲解为“一个观念上的差异”,以示农民和服装厂对“下脚料”一者抛弃、一者变废为宝的不同态度。
由于有这样的语境干扰,考生容易以误为正,掉进陷阱也就在所难免。
(2)厂长动情地说:“为了扭转目前的不利局面,我们将采用一种新的对策,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功败垂成,在此一举!”【分析】事情在将近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这是成语“功败垂成”的意思,它常含惋惜意味。
“垂”是接近之意,这是准确理解该成语时不可遗漏的一个关键字。
但大多数考生恰恰忽视了这个关节点,只注意了其他三个词,这样,该成语在他们的眼里就成了“成功”“失败”的意思。
此处的陷阱,极具迷惑性。
(3)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分析】句中的“火中取栗”,语出法国寓言《猴子和猫》,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
而本句句意是指消费者利用厂家竞相降价的机会得到实惠。
所以,也犯了曲解词义的错误。
这是成语题中最常见的错误类型。
2.错用对象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他用。
成语误用主要包括如下八种类型:一、望文生义成语属于固定短语,其意义很多时候不能从字面推敲得知;尤其不能断章取义,只能把它作为整体来理解。
作为检查学生成语储备的题型之一,有许多题目就是在这方面设置障碍,误导考生望文生义。
如例:① 夫妻俩惨淡经营着这爿小店,生意一直很红火。
② 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1997年全国高考题)③ 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2003年全国高考题)有很多人以为①题中“惨淡经营”用错,以为“惨淡”与下文的“红火”矛盾,其实并不;“惨淡经营”等同于“苦心经营”,表示为某事非常劳苦,该题运用正确。
②题中“万人空巷”也是典型的望文生义,它不是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街上人山人海,多形容欢迎、庆祝等盛况,该题用错。
③题中“如数家珍”是用比喻构成的成语,“好像在数家藏的珍宝”,并不是真正在数,它表示对所讲事物非常熟悉,该题亦属望文生义。
理解由比喻构成的成语(如影随形),如果只分析其字面,不分析其构成,就很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
1999年全国高考题考到的“美轮美奂”也属此类。
此外如“空穴来风”、“七月流火”、“罪不容诛”、“诛心之论”、“文不加点”等也容易犯这种错误,需要准确理解和运用。
二、不明语素它是指因为不明白某语素的意义而造成的曲解成语;严格上讲,它也属于第一种类型,但因为它涉及的题目较多,故另辟一类予以说明。
① 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
②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为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1995年全国高考题)③ 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①题中,“噤若寒蝉”的“噤”作“闭口不言”讲,该成语表示一个个都默不作声,就像秋天不叫的蝉。
它和寒冷没有关系,故该题用错。
成语误用常见的有八种类型1、张冠李戴2、望文生义3、重复赘余4、自相矛盾5、不分轻重6、不辨色彩7、不合逻辑8、不当修饰一、张冠李戴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张冠李戴,就要闹出笑话。
①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用于描述人工制作的东西,对象错)②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常修饰高大的建筑物,对象错)③她终于认识了自己,战胜了自我。
在新的学年里,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驾齐驱,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并驾齐驱”用来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范围错)④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保您蓬筚生辉。
(“篷荜生辉”作为谦词,用于说话者,对象错)⑤他呀做起事来可麻利了,无论做什么都倚马可待。
(“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范围错)⑥突然,一个影子如白驹过隙般地一闪而过,快捷如飞。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对象错)⑦三月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草长莺飞,春光迷人。
(“草长莺飞”是形容江南春色的词语,对象错)⑧公园里摆放的各种盆栽菊花,姹紫嫣红,微风一吹,更是风姿绰约。
(“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优美,对象错)⑨文章生动细致的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型、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楚楚动人”是形容女人打扮鲜明,姿态娇柔,能打动人。
对象错)⑩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 (“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二、望文生义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确定其意义,导致误用。
①这部精采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本句从语势上看,要表述的是人们闭门不出在家里欣赏电视剧。
)②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望其项背”是“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此当作“只能望见项背,形容差得远”来理解了)③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了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为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此误解为“首先、首要”)④“国足挂帅”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但人们都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
(“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这里误解为“虚假传闻”)⑤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在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得不对簿公堂。
(“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解为“到法庭对质”)⑥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捉襟见肘”本指衣服破烂,后喻困难重重,应付不过来,与“不合身”无关)⑦得了冠军,就对同伴侧目而视,颇有点老子天下第一的劲头。
(“侧目而视”意为敢怒而不敢言,此误解为“瞧不起人”)三、重复赘余与成语相同的意思在句子的上下文中已有表述,导致语意重复。
①遗憾的是,因临时有事我末能去黄浦码头送行,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与陶先生和张老失约,一直耿耿于怀,迄今也未能忘记。
(“耿耿于怀”就是“一直”“未能忘记”的意思)②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忍俊不禁”就是“笑起来”)③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
(“孑然一身”就是“独自”)④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不虞”就是“没料到”,与句中“没想到”重复)⑤江姐不幸被捕,虽全身打得遍体鳞伤,但仍然坚守党的秘密。
(“遍体”与“全身”重复)四、自相矛盾有些成语在运用中,它自身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前后矛盾。
①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从上文的语意趋势来看,末一分句要表达是“你这样做是强迫我”的意思,但“差强人意”的意思是“这勉强让我满意”,前后矛盾,应当改为“强人所难”)②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
(前后语意矛盾)③为了让分别多年的劳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同学会。
(“不期”即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矛盾)④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有“众多”意,与定语“一位”矛盾)五、不分轻重句中的成语与上下文描述的情景相比,夸大其辞,轻重失调,大词小用,言过其实。
①刚一起跑,高三(2)班的夏丰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
(“后起之秀”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此大词小用)②这所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生活态度、文化素养、举止言谈都显得格格不入。
(“格格不入”的程度太重,应用“各不相同”)③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
(“哀鸿遍野”比喻旧社会到处是呻咛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程度太重)六、不辨色彩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
①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将贬义词作褒义词用)②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
(“趋之若鹜”是指“许多人追逐坏东西”,此误将贬义词作褒义词用)③敌人被打跑了,但我们知道,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一定会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聚集力量再干”,此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④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摩托车。
(误将褒义词作贬义词用)⑤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在书面语体风格的句中用口头语成语“半斤八两”,语体色彩不妥)⑥老王一句话揭了他的短,惹得他火冒三丈,气冲霄汉。
(“气冲霄汉”常形容大无畏的气概和精神,用于此既感情色彩不当,又不分轻重)七、不合逻辑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似乎符合句意,但从逻辑推理角度推敲则存在问题。
①这位责任编辑敢对文字部分负责任,书籍的其他环节,如插图装订等,他就望尘莫及了。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与上文不构成转折关系)②他的演说不仅内容充实,而且闪烁其辞,全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同“内容充实”不构成递进关系)③美国国务卿的中东之行,并未解决美伊矛盾,海湾地区的局势也不会从此一劳永逸。
(“一劳永逸”意为辛苦一次将事情办好,以后可永远不再费力了,可“局势”是指政治、军事等方面在一个时期内的发展情况,它是动态的,绝不可能“一劳永逸”的。
)八、不当修饰成语的修饰不当主要表现在修饰语中心词之间搭配。
①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学子”是集体概念,与数量短语“一位”不能搭配)②当登上黄山天都峰的鲫鱼背时,人们都常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那种恐惧之感。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示小心、谨慎、不能修辞“恐惧”这一中心语)③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的,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形同路人”表现的是一种结果,不能受“渐渐”限制)④参加座谈会的同志,对中央的方针政策表示坚决拥护,还与调查组的同志畅所欲言,反映了不少问题。
(“畅所欲言”与前边的“还与调查组的同志”不搭配)成语练习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A.一个胸襟狭隘的人,一定是一个喜欢见风使舵,时刻准备让自己心灵下跪的人。
B.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C.计算机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
D.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A.教育部规定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都必须建立“绿色通道”制度。
B.图画中有人划独木舟猎河马,说明当时的撒哈拉有川流不息的江河,茂盛的草原。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2500年的历史,数度繁华、绵延不绝的文脉浓缩成扬州独特的通史性的文化景观。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异想天开,想得到一笔赔偿费了。
B.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
C.李白的“白发三千丈”这句诗大胆地运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把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愁”描摹得楚楚动人。
D.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4、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A.在伊拉克战争中,最让全世界文史专家魂牵梦萦的是伊拉克国家博物馆惨遭洗劫和破坏。
B.区教育局认真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逐步推进全区教育的综合改革。
C.“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言简意赅,寓意深远,在对比中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D.实践证明,要在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能引导学生学习,绝不能越俎代庖。
5、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在这时候,众人也都豁然开朗地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B.内蒙古两次大规模的开荒热,造成100多万公顷草地沙漠化。
当地群众韬光养晦地说:一年开草场,两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
C.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竞要爬满半壁山崖,似把累累的山石用一根粗粗的缆绳紧紧地缚住,由此,它们才能在狂风暴雨的侵袭下无动于衷。
D.《二泉映月》已成为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的世界性经典曲目,成为一段千古绝唱。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后,我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B、从小酷爱电脑的小明对计算机的操作非常熟练,已经到了如火如荼的程度。
C、我们一定要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这个稍纵即逝的机遇,为发展家乡作出贡献。
D、我们坚信,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将获得圆满成功。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4分)A.作为集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乐山,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念。
B.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鹤立鸡群、引人注目的可能。
C."五·一"黄金周期间,峨眉山、乐山大佛两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上百万人次,这个数字真是石破天惊啊!D.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巧妙绝伦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