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办公室常用设备使用与维护教案——数码相机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7
数码相机的使用和维护 (4)使用技巧 (5)携带技巧 (6)存放技巧 (6)数码相机使用与维护常识--使用篇+维护篇 (7)一、使用篇(拍摄中的常见问题解答) (7)二、维护篇(数码相机的维护与保养) (8)数码相机使用、维护一点诀 (11)使用 (11)维护 (12)数码相机的日常维护可不是个小事儿,毕竟那成千上万元买来的尤物不是仨核桃俩枣儿的东西。
说到维护方法,大抵谁都知道一二,重要的是养成好的习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码相机使用和维护技巧 .. (13)手把手教你玩数码相机 (1)数码相机使用技巧之维护保养 (14)维护保养 (14)数码相机使用技巧之维护保养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维护保养 (15)1.数码相机固件升级 (15)DV摄像机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18)DV摄像机的正确使用与维护(下) (19)摄像机使用及维护 (21)数码摄像机充电电池的维护与保养 (23)DV摄像机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23)摄像机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26)DV电池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28)摄像机的使用与维护 (29)摄像机的使用 (29)摄像机使用保管注意事项 (30)关于摄像机的使用和维护 (31)快速选摄像机4步要诀 (42)当心陷阱:注意DV维修五大原则 (44)摄像机的正确使用与维护(1) (45)DV摄像机基本知识、使用与维护(谁都可以看!!) (47)数码摄像机终极采购及使用技巧、维护 (59)手把手教你玩数码相机第一步:查看包装盒内的物品由于要和计算机连接,数码相机的包装和普通相机相比在包装盒内会多一堆配件。
一般来说,包装盒内除了机身,还会有和电脑连接的接口线(串口线、USB线或IEEE1394线等),视频线,驱动光盘,电池,存储卡,相机包等等,不同品牌型号的数码相机的配件可能不太一样,但主要的都是差不多的。
数码相机教案标题:数码相机教案引言:数码相机是一种现代化的工具,用于捕捉、存储和分享照片。
它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在课堂教学中也有很大的潜力。
通过这个数码相机教案,学生将学会使用数码相机拍摄高质量的照片,并将其应用于不同学科的学习和项目中,提升他们的视觉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年级:适用于中学初中阶段(适应不同年级和能力水平的调整)学科:跨学科(主要关注视觉艺术和科学教育)所需时间:5-6节课(每节课45分钟)教材和资源:- 数码相机(每个学生或小组至少一台)- 计算机和打印机- 投影仪和幻灯片- 资源:有关拍摄技巧、编辑软件和摄影作品的书籍、网站和在线教育资源- 打印的摄影作品样本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数码相机的基本功能,包括调整曝光、对焦和白平衡。
2. 发展学生的视觉观察能力,培养观察、选择和创造独特图片的能力。
3. 了解摄影的基本原理和技巧,如构图、光线、颜色和视角。
4. 学会使用照片编辑软件对照片进行基本的编辑和增强。
教学步骤:第一节课:数码相机的基本操作1. 介绍数码相机的不同功能,如快门速度、光圈和ISO等。
2. 解释曝光、对焦和白平衡的概念和技巧。
3. 演示如何调整这些设置,并鼓励学生亲自体验。
第二节课:摄影原理与技巧1. 解释构图、光线、颜色和视角等摄影技巧的基本概念。
2. 提供一些具有示范效果的图片,并与学生一起分析这些技巧如何应用。
3. 给学生分配任务,在教室或校园里寻找和拍摄特定主题的照片,如对称、饱和度高的颜色和不同的光影效果。
第三节课:照片编辑和增强1. 介绍照片编辑软件的基本功能,并演示如何对照片进行基本的编辑和增强。
2. 让学生使用编辑软件对他们在上节课中拍摄的照片进行编辑和增强。
3. 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编辑方式,以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个性。
第四节课:照片作品展示和评估1. 学生将自己在前几节课中拍摄和编辑的照片打印出来,并在教室里进行展示。
2. 学生之间互相分享他们的作品,并提供反馈和建议。
《使用数码相机》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数码相机的功能和应用方法,掌握基本拍摄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学会控制相机进行拍摄,掌握调整焦距、光圈、快门等操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摄影的兴趣和热爱,树立正确的摄影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实践操作,掌握基本拍摄技巧。
2. 教学难点:根据不同场景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构图,灵活运用光线和色彩。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数码相机及相关配件,如镜头、三脚架等。
2. 准备拍摄场景和素材,为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3. 提前告知学生注意事项,确保安全。
4. 预先安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中预习,准备参与实践。
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 同砚们,你们平时喜欢拍照吗?你们拍照的时候是用什么工具呢?相机。
对,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新的相机——数码相机。
2. 展示数码相机实物,并介绍其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二)新知探究1. 认识数码相机(1)教师演示数码相机的应用方法,包括开机、关机、调节光圈、快门、闪光灯等。
(2)学生动手操作,尝试调节各个参数,拍照并观察效果。
2. 拍摄技巧(1)教师介绍拍摄的基本技巧,如正确的站姿、如何保持相机稳定、如何选择合适的角度和背景等。
(2)学生分组练习,互相评判拍摄效果,讨论改进方法。
3. 教室互动(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如何将照片导入电脑中吗?引导学生尝试应用读卡器进行导入。
(2)教师介绍数码照片的存储格式、分辨率等基本观点,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格式对照片质量的影响。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操作,尝试拍摄不同场景的照片,并进行照片的导入和存储。
2.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四)评判总结1. 小组内互相评判照片效果,讨论各自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
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表扬优秀作品,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安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继续拍摄并上传照片至班级相册,供大家欣赏。
大班科学教案数码相机大班科学教案:数码相机一、引言数码相机作为一种高科技产品,近年来在我们的生活中越来越常见。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数码相机,用它来记录美好的瞬间和珍贵的回忆。
然而,在教学中,我们是否有过把数码相机作为教学工具的想法呢?本教案就是要探讨在大班科学教学中如何巧妙地利用数码相机。
二、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 理解数码相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2. 学会正确使用数码相机,并掌握拍摄技巧;3. 了解数码相机在不同科学实验中的应用;4. 发展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准备1. 数码相机(每两个学生分享一个相机);2. 拍摄对象:室内外自然环境、动植物、实验器材等;3. 展示物品:数码相机的内部结构;4. 实验器材:室内外温度计、计时器等。
四、教学步骤1. 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们知道数码相机是什么吗?”“你们有没有自己的数码相机?”之后,通过展示数码相机的外观和内部结构的展示物,引入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数码相机的兴趣。
2. 认识数码相机(20分钟)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数码相机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重点讲解像素、镜头、取景器等基本概念,并结合实物,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这些概念。
3. 使用数码相机(30分钟)首先,向学生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数码相机,包括打开相机、调整拍摄模式、对焦、拍摄等。
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每两个学生分享一个相机,轮流拍摄。
老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拍摄对象,如室内外自然环境、动植物等,并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对象进行拍摄。
4. 分享与展示(20分钟)让学生将自己拍摄的照片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请他们对照片进行描述,分享自己对照片的感受和体验。
鼓励学生提问和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成长。
5. 科学实验中的应用(3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数码相机还能在什么地方使用呢?”逐个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讨论。
然后,老师出示一些科学实验器材,如室内外温度计、计时器等,让学生结合这些器材,思考如何利用数码相机进行拍摄,并解释拍摄的目的和意义。
2 学时第七章影像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一.数码相机的特点及分类二.数码相机的使用三.数码相机的维护1. 讲授法2. 教学练一体法结合了光学、传感、微电子等多种技术的数码照像设备依据数码照像机的用途可以简单分为单反、卡片和长焦照相机。
(1)单反数码相机(2)卡片数码相机(3)长焦数码相机(1)像素像素是指数码照像机的分辨率,是衡量数码照像机的最重要指标,像素越大,照片的分辨率也越大,打印尺寸在不降低打印质量的同时也越大。
(2) CCDCCD 是电子耦合组件,它相当于传统照像机的底片,是感应光线的电路装置。
CCD 像素数目越多、单一像素尺寸越大,采集到的图象就会越清晰。
(3)分辨率分辨率是用于度量图象内数据量多少的一个参数。
通常表示成 ppi (每英寸像素)和 dpi(每英寸点)。
包含的数据越多,图形文件就越大。
(4)白平衡物体颜色会因投射光线颜色产生改变,在不同光线的场合下拍摄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色温。
通过白平衡修正,会按目前画像中图象特质,调整整个图象红绿蓝三色的强度,以修正外部光线所造成的误差。
数码照像机可以提供自动和手动白平衡。
(5)感光度感光度用 ISO 表示,根据光源的不同强度调节照像机的感光能力。
例如,普通阴天的环境可用 ISO200,黑暗的舞台环境可用 ISO400 或者更高值,当提升 ISO 值时,影像质量会下降。
(6)光圈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通常是在镜头内。
表达光圈大小用 f 值。
光圈 f 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
完整光圈系列值如下: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光圈 F 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是下一级的一倍,例如光圈从 F8 调整到F5.6,进光量便多一倍。
(7)景深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照像机镜头,使距离照像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