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通选课申请表 - 北京大学教务部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北京大学通选课申请表(教务部·2001年3月修订)第一项·共二页第二页·共二页教学提纲科目:国际法教学环节:课堂讲授为主,80%;课堂讨论占20%。
期中考试写读书报告或小论文,占总成绩40%期末考试为闭卷形式,占总成绩60%。
教学提纲第一章绪论国际法(国际法的特征)、国际法的效力根据、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一般法律原则)、国际法编纂、国际法委员会、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理论与实践)、近代国际法、现代国际法、丁韪良第二章国际法基本原则强行法、《联合国宪章》第二条(联合国的原则)、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家主权原则第三章国际法主体国际法的主体(国家、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个人不是国际法主体)、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国际法上的国家、联邦、邦联、永久中立国、承认的概念、宣告说与构成说、承认的形式、承认的效果、不承认主义(史汀生主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承认、国家继承、白板规则、“恶意债务”、政府继承第四章国家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基本权利的概念、侵略定义、人道主义干涉、不干涉、国家主权平等、自卫权与《联合国宪章》第51条、国际法上国家的管辖权(属地管辖权、属人管辖权、保护性管辖权、普遍性管辖权)、国家主权豁免的概念第五章国家责任国家责任的概念、引起国家责任的条件、国际法上的不法行为、国家行为、国家责任免除的情况、国家责任的形式、国际求偿、用尽当地司法救济、国际刑事责任问题、国际赔偿责任第六章国际法上的居民国籍、血统主义、出生地主义、双重国籍、无国籍、外因人、外国人的待遇(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差别待遇)庇护、引渡的原则、难民第七章人权的国际保护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A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B公约)、克减权、人权委员会、人权事务委员会、联合国“1503程序”、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的关系第八章国际法上的领土领土的组成部分、国际河流、国际法上领土取得和变更的五种传统方式、对领土主权的限制、边界与边境的概念、南极条约、扇形理论(扇形原则)第九章海洋法基线、内水、领海、无害通过权、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船旗国、公海自由、国际海底区域、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第十章、第十一章航空与外空法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有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三个国际公约、外空条约(1967年)、有关外层空间的国际公约第十二章外交和领事关系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概念与根据、外交机关体系、使馆的特权与豁免、外交人员的特权与豁免、使馆及其人员对接受国的义务、领事职务与外交代表的区别、领事特权与豁免、特别使团第十三章条约条约的缔结程序、条约的加入、条约的保留、条约对第三方的效力、条约的生效、条约的失效与无效、条约必须遵守、情势变迁原则第十六章国际组织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联合国的主要机关与职能、否决权、双重否决权、《联合国宪章》第十七章国际争端的解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方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方法、国际法院、国际法院的管辖权、任意强制管辖权、国际法院适用的法律第十八章战争与武装冲突法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内容、东京审判、纽伦堡审判、前南国际刑事法庭、国际刑事法院、《联合国宪章》与禁止非法使用武力个人资料李红云,女,1951年10月13日出生1969年4月1日参加工作1973年读大学本科 1988年7月取得法学硕士学位1992年7月取得法学博士学位 1992年7月到北大法律系工作1992年7月任讲师 1995年8月被评为副教授1998年9月被学校聘为“国际法”课程主讲人兼职:在1995年1月成立的“中国海洋法学会” (国家一级学会)中当选为学会理事2000年8月在中国海洋法学会第二次会员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2000年6月当选中国空间法学会理事1997年5月被国际海洋学院中国业务中心聘为客座教授教学情况:时间课程名称学时备注/人数1992年10月香港基本法中的国际法问题(研、必) 39 新课1993年2—7月国际法 (本、必) 3/20 新升课1993年9—94年1月国际法 (本、必) 4/201994年3—94年7月中国国际法理论与尖践(研、选) 3/20 新课1994年4月国际法专业英语 (香港研、必) 42 新开课1994年9—95年1月大学英语 (本、必) 3/201995年2—95年7月大学英语 (本、必) 3/201995年2——95年7月国际法 (本、必) 4/2095年9月一96年1月国际航空法 (专业必修) 3/20 新课95年9月一96年1月海洋法 (专业必修) 3/20 新开课96年3月一96年7月空间法 (专业必修) 2/20 新刀:课96/97学年第一学期国际法 (双学位、必) 3/20 5096/97学年第一学期海洋法 (专业必修) 2/20 5096/97学年第二学期国际航空法(民航班、必修) 2/20 4097年4月26—5月9日国际法 (香港本科、必修) 20096/97学年第二学期航空与外空法 (研、限选) 2/20 3097年9月13—9月30 海洋法与航空法 (香港研、必) 40 1297/98学年第一学期国际法(双学位95、96,必) 3/20 8097/98学年第一学期国际海洋法(94、95本,必) 4/12 4097/98学年第二学期国际法 (双学位97,必) 3/20 5097/98学年第二学期航空与外空法(94民航班、95本,必)2/2 5098/99学年第一学期国际法(96本、必) 4/20 8098/99学年第一学期国际海洋法(96本、选) 2/20 3098/99学年第二学期国际法(双学位98,必) 3/20 4098/99学年第二学期空间法(97、98硕研,限选) 2/20 1099/00学年第一学期国际航空法(96级本,选) 4/12 2099/00学年第一学期海洋法专题(99级硕研,必修) 3/20 1099/00学年第一学期海洋法与航空法(香港树仁硕研) 4099/00学年第二学期航空法(98、99硕研,选) 2/20 1000/01学年第一学期国际法(98本,必修) 4/20 5700/01学年第一学期国际航空法(97本,选) 4/1200/01学年第一学期国际法分论(海洋法) (00硕研)2/1800/01学年第二学期国际法(Oo双学位,必修) 2/1800/01学年第二学期海洋法(97、98本、选修) 2/18国外讲学:2000年2月—5月,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塔萨斯城分校法学院讲授“航空与外空法”’学生20余人。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通识教育课程(以下简称通识课程)是我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加强通识课程管理,提升课程教学水平,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通识课程建设经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北京大学通识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德性养成为主要目标。
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之一。
通过通识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认识家国天下、认识宇宙自然,养成文明意识与历史观念,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提升思考批判、交流合作与开拓创新的能力。
通识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以下简称通识核心课)更加注重经典阅读、深度学习、问题探究和能力养成。
第三条通识课程重在启迪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成为养成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通识课程应更多地采取“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力避免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第四条通识课程分为以下四个系列:I.人类文明及其传统。
这类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充分理解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理解人类在思考永恒问题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传统,从而拓展跨文化的全球视野,提升文明对话的意识和能力,并面向未来思考人类文明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方向。
II.现代社会及其问题。
这类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从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等角度深入思考我们置身其中的现代社会,了解不同学科认识现代社会的方法,批判性地反思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把握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建构美好的未来社会。
III.艺术与人文。
这类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今中外人文艺术的感知,提升审美情趣、想象力和鉴赏力,始终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
该系列课程属于美育教育课程,重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境界和人文情怀。
IV.数学、自然与技术。
这类课程目的是向学生打开自然世界,以科学思维和方法展现大自然内在的法则,使学生理解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中某些问题的认识过程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观察、思考、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进一步理解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北京大学通选课申请表(教务部·2001年3月修订)任课教师教学科研简历谷振诣:男,1962年8月生,职称:教授。
最后学历:哲学硕士简历:1980—1984 吉林大学哲学系本科生1984—1987 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1987—至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师主要著作:1.《论证与分析──逻辑的应用》,人民出版社2000。
2.《GRE、GMAT、LSAT逻辑论证与分析推理》,东方出版社2002。
主要论文:1. 论文科高校的逻辑教学与思维素质培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2.《墨经》的“援”式类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3. 论《墨经》的“类”概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4. 论《墨经》的“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5.“论辩术”与希腊逻辑的传统(《求是学刊》2000.6)6. “两可之说”与以毒攻毒的反驳方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8.3)讲授课程:1.《普通逻辑》1987.9——2000.72.《批判性思维课程》2000.9——至今3.《思维方法论》1988.9——至今主要奖项:1. 获“北京高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00.12)2. 在“我爱我师”评比中连续两届被学生评为十佳教师之一(2000;2002)3. 在2000年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被评为经济技术创新标兵。
4. 专著《论证与分析》获2002年度学院优秀著作二等奖。
5. 论文《“论辩术”与希腊逻辑的传统》获2000年度学院优秀论文三等奖。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教学大纲总纲一、课程性质批判性思维是一门以对论证的理解、重构和评估为核心而展开的逻辑思维训练课程,它是北美高校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逻辑学基础课之一。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训练,掌握理解、重构和评估出现于自然语言语境(如政治演说、法律诉讼、社会评论、商业谈判等)中的实际推理或论证的逻辑方法和技能,学习如何使用一般的逻辑工具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辨识论证的要素、结构和方法的分析能力以及从论证中提取综合信息的概括能力;培养提出和处理批判性问题(Critical questions)以及评估论证的有效性和论证性(Soundness)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北京大学通选课申请表(教务部·2001年3月修订)填表时间:20001年4月通选课申报表第一项·共二页通选课申报表第二页·共二页《人类发展与环境变迁》课程说明授课人:包茂宏副教授(Add:309/44; Tel:62647630)设置目的本课程将通过分析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关系来克服原来人类中心主义历史观的明显缺陷,重构人类文明史的基本框架,给学生一个新的、后现代的文明观。
环境史的研究超越了传统的学科分野,其整体论和有机论的分析方法有助于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对理科学生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对文科学生可以增加自然科学的知识。
学习环境史对更好地理解严重的全球、尤其是中国的环境问题及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都有智慧性的启迪;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内容简介环境史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由文、理、工三科交叉而成的、生机勃勃而且非常热门的新学科。
它主要研究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反对环境决定论,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提倡生态中心主义的新文明观。
本课程将从文明史的角度分析人类、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复杂关系,反思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环境观和发展观,进而阐述超越现代文明的必然性。
环境史的出现无疑给理解世界历史提供了新视野。
以生态和发展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为解释世界历史的框架无疑要比以前把“进化”、“进步”、“发展”或“现代化”作为历史的主线更为全面、客观和科学,也更富有时代气息和特色。
教学安排本课程将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影像资料。
周学时为2。
共16次课,其中要集中安排3次录像课。
上课时间是星期二晚上7——9:00,地点是理教203室。
考试期末考试时间是6月12日,采用有条件的、半开卷考试方式,最后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
教学大纲绪论1 当前全球环境危机2 环境史出现以前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3 环境史的历史、理论与方法4 中国的环境史建设第一编:人与环境基本和谐相处:环境与传统文明一.环境变迁与人类文明的萌芽1.环境变迁与人类体质的演化2.环境变迁与人类生产力的变化3.环境变迁与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二.环境与狩猎采集和游牧文明1.狩采社会的能量流动2.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3.游牧主义与生态系统三.环境与农耕文明1.农业的形成与发展2.耕作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发达农业文明对环境的利用和破坏四.古代人类的环境观1.基督教的环境观2.伊斯兰教的环境观3.佛教的环境观4.儒家、道家的环境观5.东方智慧能否拯救现代文明?第二编:人类中心主义:现代文明对环境的征服五.工业化与环境的利用与破坏1.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问题2.欧美工业化与环境问题3.日本工业化与公害六.现代化与环境破坏和保护1.现代文明的本质特征2.资本主义与环境利用和保护3.社会主义与环境问题七.绿色殖民主义或生态帝国主义1.哥伦布引起的交流2.殖民主义与环境破坏3.殖民主义与环境主义的起源八.科技、文化进步与人类环境征服观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科学思维传统的建立2.现代科学对自然的支配3.生态学思想的历史发展第三编:走向生态中主义:超越现代文明的新文明观九.共有一个家园:全球(南北)环境合作1.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2.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在环保方面的努力3.建立全球伙伴关系的一些环境原则十.绿色政治:生态社会主义1.发达国家超越现代性的后现代价值观2.全球绿色环保运动和美国环境主义的发展3.绿党与生态社会主义十一。
北京大学通选课申请表(教务部·2001年3月修订)填表时间:年月第一项·共二页第二页·共二页(附)教学科研简历任课教员:邓辉,37,1995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同年毕业留校任教,现为北大城环系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
科研简历参加科研项目:1990.1-1992.12参加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课题“清代前期开辟围场的地理条件及其环境演变”1995.1-1997.12参加侯仁之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新世以来冀辽蒙接壤及毗邻地区人地系统形成过程研究”,为主要科研人员;1997年5月以来参加侯仁之教授主持的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城市历史地理》,负责元、明、清北京城市规划部分研究内容。
1999.1以来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北方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相互作用机制”,负责内蒙赤峰地区环境考古方面的工作。
主持科研项目:1998.1-2000.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区域历史文化景观演变的比较研究“。
主要学术论文:邓辉,唐宋时期的广西交通地理,原学(第三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邓辉,朱竞梅,从徐霞客游记研究三百多年来茈碧湖的演变,地理研究(1)。
邓辉,全新世大暖期燕北地区人地关系的演变,地理学报,1997(1)邓辉,辽代地燕北地区农牧业的空间分布特点,历史地理(14),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邓辉,论辽代的平地松林与千里松林——兼论辽代燕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地理学报,1998(增刊)。
邓辉,论燕北地区辽代的气候特点,第四纪研究,1998年(1)。
邓辉,试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学报(社哲版),1001(1)。
学术著作:侯仁之、邓辉著,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第一版),2001年第二版),(执笔人)。
侯仁之主编,《北京城市历史地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负责第四章、第五章的撰写)。
北京大学课程表北京大学课程表课程编号课程名课类学分总学时学时教师学生类别人数起止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教室教室备注00131560古今数学思想通选课2.034.02.0赵春来本科(公费)1801-167-800136700普通统计学通选课3.051.03.0谢衷洁本科(公费)1841-169-1100331670复杂系统科学导论通选课1.034.02.0佘振苏本科(公费)1001-1811-1200430109演示物理学通选课 2.032.02.0张瑞明本科(公费)301-169-10理219上课00430171人类生存发展与核科学通选课2.032.02.0郭秋菊本科(公费)1001-165-600432265现代天文学通选课2.032.02.0吴鑫基本科(公费)601-163-400432266环境生态学通选课2.032.02.0刘树华本科(公费)5001-165-600432267工程图学及其应用通选课2.030.02.0王美华本科(公费)611-165-600432270大气概论通选课2.030.02.0李万彪本科(公费)1701-1611-1200432271海洋、气候变化和我们的星球通选课 2.030.02.0杨海军本科(公费)1001-165-600434070物理宇宙学基础通选课3.048.03.0范祖辉本科(公费)501-167-918日上午三教504选课00434091纳米科学前沿通选课2.032.02.0俞大鹏本科(公费)601-167-800434441今日物理通选课3.048.03.0张酣本科(公费)601-165-701033100功能化学通选课 2.032.02.0邹德春本科(公费)501-169-1001130500人类生物学导论通选课2.034.02.0柴真本科(公费)1201-169-1001130870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通选课1.017.01.0程红本科(公费)2661-169-1001139350普通生物学(B)通选课2.030.02.0陈丹英本科(公费)2001-169-1001139380普通生物学(A)通选课3.051.03.0高崇明本科(公费)1501-169-109-10单周01139390普通生物学实验(A)通选课1.545.03.0殷莹本科(公费)403-166-9老生物楼10301139390普通生物学实验(A)通选课 1.545.03.0郝福英本科(公费)402-169-12老生物楼10301139390普通生物学实验(A)通选课1.545.03.0殷莹本科(公费)402-162-5老生物楼10300539410太空探索通选课2.034.02.0焦维新本科(公费)2001-189-1001230030C程序设计通选课3.048.03.0安金珍本科(公费)701-189-10周三7,8节上机01230120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通选课 2.034.02.0陈秀万本科(公费)1001-189-1001235110遥感入门通选课2.034.02.0范闻捷本科(公费)1001-189-1001430020地史中的生命通选课2.034.02.0孙元林本科(公费)1201-189-1001430940矿产资源经济概论通选课2.034.02.0朱永峰本科(公费)1301-189-1001430980自然灾害与对策通选课2.038.02.0关平本科(公费)1201-189-1001339030海岸环境、开发与管理通选课 2.034.02.0韩慕康本科(公费)1001-1611-1202039050全球变化及其对策通选课2.034.02.0夏正楷本科(公费)1201-1611-1202039060板块构造与地震通选课2.034.02.0李树德本科(公费)1211-1611-1202039230中国传统建筑通选课 2.034.02.0方拥本科(公费)1501-1611-12原国关C30701339240环境科学导论通选课 2.030.02.0姚荣奎本科(公费)1201-1611-1202039250环境材料导论通选课2.032.02.0张剑波本科(公费)1001-169-1001339260环境伦理概论通选课2.032.02.0林官明本科(公费)1001-1611-1202039270文明与环境导论通选课2.032.02.0宋豫秦本科(公费)1001-1611-1202039280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选课 2.032.02.0邵敏本科(公费)1001-1611-1202039290全球环境问题通选课2.032.02.0胡建信本科(公费)1001-165-601339300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通选课2.032.02.0白郁华本科(公费)1001-1611-1202039310环境学基础通选课2.034.02.0贾振邦本科(公费)1001-1611-1202039320中国历史地理通选课 2.034.02.0韩茂莉本科(公费)1261-1611-1202030040社会心理学通选课2.034.02.0侯玉波本科(公费)4011-1511-12全校通选课01639020心理学概论通选课 2.032.02.0张智勇本科(公费)4001-1611-12全校通选课01831030传播学概论通选课 2.034.02.0许静本科(公费)1501-185-601831610汉语修辞学通选课2.034.02.0陈汝东本科(公费)2001-185-601832760英语新闻阅读通选课 2.034.02.0何姝本科(公费)301-185-601831330中国图书出版史通选课2.034.02.0肖东发本科(公费)1501-1811-1202030330民俗学通选课2.034.02.0陈泳超本科(公费)1001-1811-1202031540中国古代文化通选课 2.034.02.0刘萍本科(公费)1011-181-202031550小说的艺术通选课 2.034.02.0曹文轩本科(公费)1501-187-802032260老庄导读通选课2.034.02.0马秀娟本科(公费)1001-183-402032340中文工具书及古代典籍概要通选课2.034.02.0刘瑛本科(公费)501-189-1002032630汉语和汉语研究通选课2.034.02.0陆俭明本科(公费)1001-189-1002032640《论语》《孟子》导读通选课 2.034.02.0王丽萍本科(公费)1001-185-602033000台湾文学通选课2.036.02.0计璧瑞本科(公费)1001-181-202033010老舍与现代中国文化通选课2.036.02.0孔庆东本科(公费)2001-189-1002039030文学概论通选课2.034.02.0杨铸本科(公费)1001-1811-1202039310大学语文通选课2.034.02.0姜涛本科(公费)1001-1811-1202039310大学语文通选课2.034.02.0李杨本科(公费)1001-1811-1202130750中国通史(近代部分)通选课 2.034.02.0房德邻本科(公费)1601-169-1002130762世界通史(下)通选课3.051.03.0董正华本科(公费)1601-169-10双周11-1202131310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通选课2.034.02.0阎步克本科(公费)1631-1611-12与叶炜老师合上02131150中国婚姻、家庭与社会通选课2.034.02.0岳庆平本科(公费)3001-1611-1202131160二十世纪中外关系史通选课2.034.02.0臧运祜本科(公费)1601-16。
北京大学本科生课程手册北京大学教务部2014年6月北京大学本科生课程手册(含通选课、平台课、公共必修课目录及说明)说明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北京大学本科生通选课、大类平台课、公共必修课目录及说明,目的是为学生在北大的选课和学习提供指导。
通选课目录中包含课程名单、领域分类及课程说明;学科大类平台课目录中包含课程名单及课程说明。
另外,为方便学生选课,本手册还附上了我校公共必修课目录及说明。
素质教育通选课是学校为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现在低年级进行通识教育、高年级进行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本科教育理念而开设的。
通选课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选修。
大类平台课从2009级学生开始设立,是相近学科的共同基础课,是学生进入相关院系的基础平台。
为了巩固学生的基础学科知识,拓宽学生的专业选择,通过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加强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根据院系专业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联,学校设立了理工、文史、社科和经管四个学科大类。
本手册将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更新,教务部保留修改内容的权利。
本手册电子版可查看网址:/txkzl/txkzl_main.htm。
本科生课程介绍请登录“北京大学综合信息门户”,在“课程信息——课程介绍”中查看;也可在选课时登陆选课网站查看。
联系方式:(8610)62751404北京大学教务部2014年6月目录通选课简介及目录 (1)通选课问答 (1)北京大学本科生通选课目录 (3)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通选课课表 (11)学科大类平台课程简介及目录 (18)学科大类平台课简介 (18)北京大学学科大类平台课目录 (20)政治理论课课程简介及目录 (27)《军事理论》课程简介 (27)体育与健康课程简介 (29)计算机类公共课程简介及目录 (30)大学英语课程简介及目录 (34)通选课简介及目录通选课问答1、我校为什么开设通选课?现代社会要求本科教育培养知识广博、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便为高层次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个人今后的多向发展提供全面的准备,这与终身学习和职业流动的现代化潮流是相适应的。
申请开设《外国出版业》全校通选课附录附录1:任课教师教学科研简历一、基本情况姓名:段明莲年龄:51 职称:副教授所在院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二、教学情况(1)1974-1994年讲授《西文文献编目》本科生专业基础课。
(2)1992年至今讲授《文献管理:编目部分》本科生专业主干基础课(3)1997年至今讲授《信息描述与组织》函授本科生专业基础课(4)1998年讲授《现代图书馆管理专题:编目部分》(研究生课程)(4)1999年为本系编辑专业大专生开设《国外出版业》课程(6)2001年为本系编辑专业本科生开设《中外出版业系列讲座》选修课,讲授欧美出版业部分。
三、研究课题(1)1985-1987年,为全国文献情报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起草中华人民国家标准 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由全国文献情报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提供研究经费。
(2)1992-1994年3月,参与余锦凤教授与李严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著者号自动配置系统”研制工作。
该研究项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提供研究基金。
(3)1996年3月-1998年2月,主持1979-1996年《中国报刊史志》研究工作。
现在已初步完成研究任务。
由海南新闻出版署第二图书编辑部提供研究经费。
(4)1996年10月-1998年1月,参与国家科委信息司主持的“西文文献信息计算机联合编目系统标准规范制定方案设想:西文文献数据库格式”由国家科委信息司提供研究费用。
(5)1999年12月至今,受全国文献信息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的委托主持中华人民国家标准 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修订工作。
(6)2000年7月至今,主持国家教委“图书馆学教学改革”项目的子课题----开发、研制《西文文献编目教学系统》(《文献管理:编目部分》主干基础课课建项目)。
四、科研成果(1990年至今)(1)段明莲编著. 文献信息资源编目.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2)段明莲. 我国文献信息工作标准化与书目数据库建设 //世纪之交:图书馆事业回顾与展望 / 中国图书馆学会编.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278-282注: 该论文在中国图书馆学会1999年会征文活动中被评为优秀论文,并入选大会论文集(3)李凤棠, 段明莲. 科技期刊的自我宣传.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1999(3)(4)段明莲,潘芸,赵慧勤. 刘国钧先生编目思想分析研究: 纪念刘国钧先生诞辰100 周年//一代宗师 : 刘国钧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甘肃省图书馆合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315-325 (5)李凤棠,段明莲. 我国科技期刊引文参考外形的现状与对策.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997(3):22-23(6)段明莲撰稿. 文献工作标准化//中国图书馆年鉴1996/《中国图书馆年鉴》编委会编.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270-273(7)段明莲. 韩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6(3):69-73;82.(8)段明莲. 韩国大学图书馆情况分析. 林业图书情报工作,1996(3):37-40; 42 (9)段明莲. 计算机编目系统. 林业图书情报工作, 1995(1):23-27(10)张广钦, 段明莲. 再论中西文文献编目一体化的可行性. 林业图书情报工作, 1995(2):35-37(11)段明莲. 中国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国际化问题. 曹炯镇译. 韩国文献情报学会会志(韩文期刊), 1994(27):365-390(12)段明莲. 机读目录的产生和发展. 北京林业图书馆学报, 1994(2):31-34(13)段明莲. 美国机读目录格式. 北京林业图书馆学报, 1994(3):27-32(14)段明莲. 《中国机读目录通讯格式》概述. 北京林业图书馆学报, 1994(4): 16-22 (15)李凤棠, 段明莲. 我国地质学核心期刊的优化与变化规律. 大学图书馆学报, 1994(6):26-29(16)张广钦, 段明莲. 中西文文献编目一体化的可行性研究. 河南图书馆学刊, 1994 (4): 63-64(17)段明莲. 中西文文献编目比较研究. 图书情报工作, 1993(增刊)(18)段明莲. 计算机编目与手工编目比较研究. 北京林业图书馆学报, 1993(4):8-9 (19)段明莲. 中西文非书资料著录研究. 大学图书馆学报, 1993(2):7-10(20)段明莲. 文献工作标准化与编目工作. 图书情报工作, 1992(增刊):77-81 (21)段明莲, 关懿娴. 西文文献编目.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327页(22)周文俊主编. 图书馆学情报学词典. 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1. 734页.本人为撰稿者之一(23)绍献图, 段明莲等译. 国外基本科技工具书指南. E.P. 希伊编.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17页......附录2:教学大纲一、基本情况课程名称:外国出版业周学时:2学时总学时:40学时课程性质:全校通选课二、教学进度与教学方式本课程采用讲授与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
3、申请程序:学生与指导教师沟通后在线提出申请,导师通过的项目由导师所在院系审核汇总并统一报送学校教务部,教务部审核后公布入选者名单。
4、项目类型: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研究或组成小组开展研究。
小组成员原则上不得超过3人,成员间应有明确分工。
二、中期审核和结题1、研修时间:为了保证研究计划的完成,申请本科生研究型学习项目的学生要能够投入较充足的时间。
修读“研究课程”的时间为大三及其前后两个暑假(五年制或其他学制学生由所在院系安排),对研究课题投入时间约为600-800小时。
2、过程管理立项后,导师可通过管理系统与学生共同制订研究计划,并向学生布置工作任务,学生在管理系统上一般应至少提交三次研究的过程性记录,包括但不限于小组讨论记录、实验报告、读书报告等。
导师可依据学生平时投入和进步给出平时成绩。
平时成绩将作为优秀项目评选参考。
3、中期审核本科生研究型学习项目立项后次年3-4月进行中期审核。
学生提交中期进展报告,同时可以提出项目资助和研究课程选课申请。
导师审核学生中期报告并做出“优秀”、“通过”、“不通过”的评价,院系汇总审核后提出资助申请方案,并将审核结果报学校教务部。
学校审核后确定通过中期审核即获准选课学生名单和资助额度。
中期审核前,学生可变更项目组成人员、导师和研究题目,中期审核完成后,项目组成人员和导师原则上不得再变更。
不申请选课的项目,学校原则上不予资助。
4、结题答辩立项后次年9月底,学生应提交结题材料并申请结题答辩。
结题材料包括结题论文(或结题报告)、指导教师对学生结题论文(或结题报告)和科研工作的评价。
院系应组织学生开展结题答辩,并根据答辩结果确定学生获得的“研究课程”学分及成绩。
因故不能参加答辩或答辩未通过的,,当学期课程成绩按缓考记载,院系可以在次年5月底前组织第二轮结题答辩。
第二轮答辩仍未参加或未通过的,成绩按0分记载。
5、项目退出学生在中期审核结束前申请退出,或项目中期审核不合格者,按退出项目处理,不能获得项目资助,也不能选修研究课程。
声明:本手册内容版权归北京大学教务部所有。
未经允许,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商业为目的进行任何形式的复制。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北京大学本科素质教育通选课选课手册北京大学教务部2000年8月说明本科生素质教育通选课是学校2000年为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开设的一种课程类型。
通选课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
本手册是包括通选课的有关规定、选课办法和现有通选课课程介绍。
手册的内容除印刷文本外,同学们还可以到北京大学教务部主页查询(网址是)。
通选课有关问题解答为了更好地指导同学们选课,现将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解答如下:●开设通选课的目的是什么?我国现行大学本科教育的主要弊端是专业分割过细,知识结构单一,素质教育薄弱。
通选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学科领域,拓宽知识面,学习不同学科的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打通专业,拓宽基础,强化素质。
●通选课划分为几个领域?通选课划分为五个基本领域:A、数学与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哲学与心理学D、历史学E、语言文学与艺术●学校对通选课的学分有什么要求?1.2000年9月后入学的新生,毕业时应修满至少16学分的通选课。
其中,在每个领域至少选修2学分,在E领域选修至少4学分,其中必须要有1门艺术课程。
获得人文社会科学类学位的学生在A领域课程至少选修4学分。
2.1999级学生应至少修读8学分,1998级学生应至少修读6学分,选修领域不限。
1997年级以前的学生不作具体要求,学校鼓励这些同学选修通选课。
●开设通选课后,原教学计划有何调整?原教学计划规定的总学分不变。
原文理互选课、艺术选修课学分纳入通选课学分,不再另外要求。
理科的大学语文课学分也纳入通选课学分。
●学校目前开设有多少通选课?如何选课?学校2000年秋季学期共开设31门通选课。
明年春季还有很多新课。
以后还将不断加强课程建设,丰富课程资源。
学校计划通过三年左右的建设,课程规模稳定在150-200门。
北京大学本科生新开课流程及教学工作量和课程津贴管理办法(讨论稿)第一章总则为加强本科生课程建设,规范课程管理,提高课程质量,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特制定本北京大学本科生课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
第二章新开课程申请流程第一条教师为本院系开课流程1、本校教师凭借个人工资号和密码登陆“北京大学校内信息门户”,在“个人信息——教学信息——我的课程——本科生课程——新开课程申请”处在线填写和提交新开课申请表;2、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每学期对下学期拟新开课程进行审核,将审核同意的新开课申请表提交学校教务部。
提交时间不晚于每学期第10周。
3、教务部组织专家对新开课程进行审核,并及时通知开课单位审核结果。
第二条跨院系开课流程4、课程需求单位填写“跨院系开课需求单”,向课程承担单位提出课程需求;双方应充分沟通、共同确认计划开设课程的相关事宜,如课程名称、课程内容、主讲教师、教学要求等。
5、“跨院系开课需求单”经双方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报送教务部。
提交时间不晚于每学期第10周。
如计划开设课程为新开课,课程承担单位应根据沟通结果组织建设课程,按照本办法“第一条”流程申报和审核新开课,并将新开课申请表提交学校教务部;如计划开设课程为已有课程,则经教务部认可后可以直接安排排课。
6、由课程需求单位负责具体排课事宜。
每学期排课时,课程需求单位须与供课单位保持联系,落实课程安排,及时通报授课教师、上课时间等信息。
7、经学校教务部和课程供需双方认可的课程,应列入院系教学计划,认作按照教学计划安排的正常教学任务。
第三条外聘教师开课流程8、外聘教师填写电子版“北京大学本科生课程开课申请表”,并将填写完成的表格提交院系。
9、院系对课程进行审核,并负责录入本科生课程系统。
10、院系将审核同意开设的开课申请表提交学校教务部,由教务部组织专家进行课程审核,并将结果通知开课单位。
第三章教学工作量认定第四条教务部按照院系教学计划认可各院系的教学任务。
北京大学通选课申请表(教务部· 2001年3月修订)填表时间:2003年01月未来三年内开课计划及开课承诺2003年第一学期2004年第一学期2005年第一学期教学大纲通选课题目: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过高质量的幸福生活第一部分健康观、疾病谱与死亡谱的变化(2学时)一、健康观:什么是健康?(一)介绍健康的内涵与健康观的变迁(二)疾病谱和死亡谱的深刻变化及特点。
二、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1. 行为与生活方式因素;2. 环境因素;3. 生物因素;4. 卫生服务因素。
三、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影响的特点四、生活方式与生活方式病1. 生活方式;2. 生活方式病:3.不良生活方式与慢性疾病;4.常见的健康危险因素。
五、生活方式病的主要解决对策第二部分健康的生活方式---知识与技能(20学时)1.健康生活八要素2.心血管健康宣言3. 介绍国际心脏保健会议“维多利亚宣言”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
一、合理安排膳食(8学时):(一)合理膳食1.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2中国膳食八条指南简介3.红黄绿白黑,心脏不吃亏:4.合理膳食七要诀(二)限盐:“清淡为宜,盐多必失。
”1.“口味清淡别太咸,每人每天六克盐。
”2.每日人均摄盐量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3.常用食品、调味品的含盐量:4.减盐窍门(三)控制体重1.自我监测评价体重2.常用减肥措施:3.降低胆固醇的秘诀4.饮食误区5.控制饮食的6条原则二、安全适量的运动(4学时)1. 国民体质监测结果2. 运动原则3. 安全运动七五三4.运动前自我检查一览表5.根据心率或脉率判定运动强度6.运动指南与注意事项7.判断体能状态的几个标准8.运动时要注意的事项9.几个重要的运动原则三、改变不良行为(2学时)●不吸烟、不敬烟。
●不酗酒。
●所有的人都应该远离毒品。
●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
●作息有律、保证充足睡眠。
●工作有张有弛,不过度紧张和长期劳累。
●饮食清洁。
●不破坏环境,不浪费资源等。
其中1-2部分是综述;3部分是介绍通选课的学习方法和考试技巧(应该是大家最关心的);4部分是通选课问题解答,适合大一同学阅读;5部分是通选课的一些建议;6部分是35门通选课的详细总结(这个应该也是大家关心的)。
祝大家一起顺利!已经毕业两个月了,在我还是基本每天晚上都会梦见学校的各种场景,梦想自己在北大的日子,和你们在一起的时光。
尤其在美国的经历,这里的孤独和寂寞,让我对你们的思念,对北大的思念,与日俱增。
我也很残忍的发现,在北大这段如此美好的日子,今后的人生中可能再也不能出现了。
我希望用这篇文章给我对母校的思念画上一个分号。
回想自己大学生活,虽然有很多遗憾和不足,但是有两点很值得我高兴,第一是认识了各位优秀可爱的同学,第二就是上了各式各样的课程。
大学四年期间,我一共选了35门通选课,其中有20门通选课上了90分。
我在这里不是炫耀自己的分数,而是觉得自己通过这些通选课的学习,有了一些感触和体会,希望自己浅薄的文字和拙劣的文笔能和学弟学妹们交流一下,望大家能少走弯路,多学知识,不虚度在北大美丽的4年时光,在通选课当中感受北大,提升自己的素质,扩充自己的见识。
1. 为什么要学通选课?1.1. 通识教育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在中国大学中开展的形式各异。
在浙大等高校是以类似“元培学院”形式开展,而北大则是以通选课形式开展。
对于本科生来说,扩展知识面更加重要,至于深入钻研本专业,可以等到研究生。
从工具理性层面讲,其他专业的知识对于本专业的学习有重要帮助;而从价值理性层面上讲,各种专业知识对于构建一个完整的人至关重要。
1.2. 大学是一个实验室我记得刚刚进入北大时候,一个傍晚在康博斯中餐厅,一个工学院的学长真诚对我说:“大学就是一个实验室,要尝试各种可能,我6个学期就是6个不同的生活。
”后来读了《完美大学必修课》这本书(北大学长写的,在此强烈推荐,百度之即可),逐渐发现大学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地方,尝试各种可能性,这个时候失败的成本相对低廉:年轻没有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