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通选课申请表 - 北京大学教务部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北京大学通选课申请表(教务部·2001年3月修订)第一项·共二页第二页·共二页教学提纲科目:国际法教学环节:课堂讲授为主,80%;课堂讨论占20%。
期中考试写读书报告或小论文,占总成绩40%期末考试为闭卷形式,占总成绩60%。
教学提纲第一章绪论国际法(国际法的特征)、国际法的效力根据、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一般法律原则)、国际法编纂、国际法委员会、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理论与实践)、近代国际法、现代国际法、丁韪良第二章国际法基本原则强行法、《联合国宪章》第二条(联合国的原则)、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家主权原则第三章国际法主体国际法的主体(国家、国际组织、“争取独立的民族”、个人不是国际法主体)、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国际法上的国家、联邦、邦联、永久中立国、承认的概念、宣告说与构成说、承认的形式、承认的效果、不承认主义(史汀生主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承认、国家继承、白板规则、“恶意债务”、政府继承第四章国家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基本权利的概念、侵略定义、人道主义干涉、不干涉、国家主权平等、自卫权与《联合国宪章》第51条、国际法上国家的管辖权(属地管辖权、属人管辖权、保护性管辖权、普遍性管辖权)、国家主权豁免的概念第五章国家责任国家责任的概念、引起国家责任的条件、国际法上的不法行为、国家行为、国家责任免除的情况、国家责任的形式、国际求偿、用尽当地司法救济、国际刑事责任问题、国际赔偿责任第六章国际法上的居民国籍、血统主义、出生地主义、双重国籍、无国籍、外因人、外国人的待遇(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差别待遇)庇护、引渡的原则、难民第七章人权的国际保护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A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B公约)、克减权、人权委员会、人权事务委员会、联合国“1503程序”、人权的国际保护与国家主权的关系第八章国际法上的领土领土的组成部分、国际河流、国际法上领土取得和变更的五种传统方式、对领土主权的限制、边界与边境的概念、南极条约、扇形理论(扇形原则)第九章海洋法基线、内水、领海、无害通过权、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船旗国、公海自由、国际海底区域、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第十章、第十一章航空与外空法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有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三个国际公约、外空条约(1967年)、有关外层空间的国际公约第十二章外交和领事关系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概念与根据、外交机关体系、使馆的特权与豁免、外交人员的特权与豁免、使馆及其人员对接受国的义务、领事职务与外交代表的区别、领事特权与豁免、特别使团第十三章条约条约的缔结程序、条约的加入、条约的保留、条约对第三方的效力、条约的生效、条约的失效与无效、条约必须遵守、情势变迁原则第十六章国际组织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联合国的主要机关与职能、否决权、双重否决权、《联合国宪章》第十七章国际争端的解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方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方法、国际法院、国际法院的管辖权、任意强制管辖权、国际法院适用的法律第十八章战争与武装冲突法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内容、东京审判、纽伦堡审判、前南国际刑事法庭、国际刑事法院、《联合国宪章》与禁止非法使用武力个人资料李红云,女,1951年10月13日出生1969年4月1日参加工作1973年读大学本科 1988年7月取得法学硕士学位1992年7月取得法学博士学位 1992年7月到北大法律系工作1992年7月任讲师 1995年8月被评为副教授1998年9月被学校聘为“国际法”课程主讲人兼职:在1995年1月成立的“中国海洋法学会” (国家一级学会)中当选为学会理事2000年8月在中国海洋法学会第二次会员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2000年6月当选中国空间法学会理事1997年5月被国际海洋学院中国业务中心聘为客座教授教学情况:时间课程名称学时备注/人数1992年10月香港基本法中的国际法问题(研、必) 39 新课1993年2—7月国际法 (本、必) 3/20 新升课1993年9—94年1月国际法 (本、必) 4/201994年3—94年7月中国国际法理论与尖践(研、选) 3/20 新课1994年4月国际法专业英语 (香港研、必) 42 新开课1994年9—95年1月大学英语 (本、必) 3/201995年2—95年7月大学英语 (本、必) 3/201995年2——95年7月国际法 (本、必) 4/2095年9月一96年1月国际航空法 (专业必修) 3/20 新课95年9月一96年1月海洋法 (专业必修) 3/20 新开课96年3月一96年7月空间法 (专业必修) 2/20 新刀:课96/97学年第一学期国际法 (双学位、必) 3/20 5096/97学年第一学期海洋法 (专业必修) 2/20 5096/97学年第二学期国际航空法(民航班、必修) 2/20 4097年4月26—5月9日国际法 (香港本科、必修) 20096/97学年第二学期航空与外空法 (研、限选) 2/20 3097年9月13—9月30 海洋法与航空法 (香港研、必) 40 1297/98学年第一学期国际法(双学位95、96,必) 3/20 8097/98学年第一学期国际海洋法(94、95本,必) 4/12 4097/98学年第二学期国际法 (双学位97,必) 3/20 5097/98学年第二学期航空与外空法(94民航班、95本,必)2/2 5098/99学年第一学期国际法(96本、必) 4/20 8098/99学年第一学期国际海洋法(96本、选) 2/20 3098/99学年第二学期国际法(双学位98,必) 3/20 4098/99学年第二学期空间法(97、98硕研,限选) 2/20 1099/00学年第一学期国际航空法(96级本,选) 4/12 2099/00学年第一学期海洋法专题(99级硕研,必修) 3/20 1099/00学年第一学期海洋法与航空法(香港树仁硕研) 4099/00学年第二学期航空法(98、99硕研,选) 2/20 1000/01学年第一学期国际法(98本,必修) 4/20 5700/01学年第一学期国际航空法(97本,选) 4/1200/01学年第一学期国际法分论(海洋法) (00硕研)2/1800/01学年第二学期国际法(Oo双学位,必修) 2/1800/01学年第二学期海洋法(97、98本、选修) 2/18国外讲学:2000年2月—5月,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塔萨斯城分校法学院讲授“航空与外空法”’学生20余人。
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通识教育课程(以下简称通识课程)是我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进一步加强通识课程管理,提升课程教学水平,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通识课程建设经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北京大学通识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德性养成为主要目标。
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之一。
通过通识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我、认识家国天下、认识宇宙自然,养成文明意识与历史观念,培育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提升思考批判、交流合作与开拓创新的能力。
通识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以下简称通识核心课)更加注重经典阅读、深度学习、问题探究和能力养成。
第三条通识课程重在启迪思想,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成为养成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通识课程应更多地采取“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力避免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法。
第四条通识课程分为以下四个系列:I.人类文明及其传统。
这类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充分理解人类文明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理解人类在思考永恒问题过程中形成的不同传统,从而拓展跨文化的全球视野,提升文明对话的意识和能力,并面向未来思考人类文明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方向。
II.现代社会及其问题。
这类课程目的是使学生能够从经济、政治、法律和社会等角度深入思考我们置身其中的现代社会,了解不同学科认识现代社会的方法,批判性地反思现代社会面临的问题,把握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建构美好的未来社会。
III.艺术与人文。
这类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今中外人文艺术的感知,提升审美情趣、想象力和鉴赏力,始终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
该系列课程属于美育教育课程,重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全面提升学生的艺术境界和人文情怀。
IV.数学、自然与技术。
这类课程目的是向学生打开自然世界,以科学思维和方法展现大自然内在的法则,使学生理解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领域中某些问题的认识过程及未来发展方向,提供观察、思考、认识世界的科学方法,进一步理解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北京大学通选课申请表(教务部·2001年3月修订)任课教师教学科研简历谷振诣:男,1962年8月生,职称:教授。
最后学历:哲学硕士简历:1980—1984 吉林大学哲学系本科生1984—1987 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1987—至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师主要著作:1.《论证与分析──逻辑的应用》,人民出版社2000。
2.《GRE、GMAT、LSAT逻辑论证与分析推理》,东方出版社2002。
主要论文:1. 论文科高校的逻辑教学与思维素质培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2.《墨经》的“援”式类推(《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3. 论《墨经》的“类”概念(《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4. 论《墨经》的“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1 )5.“论辩术”与希腊逻辑的传统(《求是学刊》2000.6)6. “两可之说”与以毒攻毒的反驳方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8.3)讲授课程:1.《普通逻辑》1987.9——2000.72.《批判性思维课程》2000.9——至今3.《思维方法论》1988.9——至今主要奖项:1. 获“北京高校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2000.12)2. 在“我爱我师”评比中连续两届被学生评为十佳教师之一(2000;2002)3. 在2000年北京市经济技术创新工程中被评为经济技术创新标兵。
4. 专著《论证与分析》获2002年度学院优秀著作二等奖。
5. 论文《“论辩术”与希腊逻辑的传统》获2000年度学院优秀论文三等奖。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教学大纲总纲一、课程性质批判性思维是一门以对论证的理解、重构和评估为核心而展开的逻辑思维训练课程,它是北美高校在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逻辑学基础课之一。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训练,掌握理解、重构和评估出现于自然语言语境(如政治演说、法律诉讼、社会评论、商业谈判等)中的实际推理或论证的逻辑方法和技能,学习如何使用一般的逻辑工具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辨识论证的要素、结构和方法的分析能力以及从论证中提取综合信息的概括能力;培养提出和处理批判性问题(Critical questions)以及评估论证的有效性和论证性(Soundness)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北京大学通选课申请表(教务部·2001年3月修订)填表时间:20001年4月通选课申报表第一项·共二页通选课申报表第二页·共二页《人类发展与环境变迁》课程说明授课人:包茂宏副教授(Add:309/44; Tel:62647630)设置目的本课程将通过分析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关系来克服原来人类中心主义历史观的明显缺陷,重构人类文明史的基本框架,给学生一个新的、后现代的文明观。
环境史的研究超越了传统的学科分野,其整体论和有机论的分析方法有助于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对理科学生可以提高人文素养,对文科学生可以增加自然科学的知识。
学习环境史对更好地理解严重的全球、尤其是中国的环境问题及寻找合理的解决办法都有智慧性的启迪;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内容简介环境史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由文、理、工三科交叉而成的、生机勃勃而且非常热门的新学科。
它主要研究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反对环境决定论,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提倡生态中心主义的新文明观。
本课程将从文明史的角度分析人类、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复杂关系,反思人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环境观和发展观,进而阐述超越现代文明的必然性。
环境史的出现无疑给理解世界历史提供了新视野。
以生态和发展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为解释世界历史的框架无疑要比以前把“进化”、“进步”、“发展”或“现代化”作为历史的主线更为全面、客观和科学,也更富有时代气息和特色。
教学安排本课程将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影像资料。
周学时为2。
共16次课,其中要集中安排3次录像课。
上课时间是星期二晚上7——9:00,地点是理教203室。
考试期末考试时间是6月12日,采用有条件的、半开卷考试方式,最后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
教学大纲绪论1 当前全球环境危机2 环境史出现以前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3 环境史的历史、理论与方法4 中国的环境史建设第一编:人与环境基本和谐相处:环境与传统文明一.环境变迁与人类文明的萌芽1.环境变迁与人类体质的演化2.环境变迁与人类生产力的变化3.环境变迁与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二.环境与狩猎采集和游牧文明1.狩采社会的能量流动2.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3.游牧主义与生态系统三.环境与农耕文明1.农业的形成与发展2.耕作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发达农业文明对环境的利用和破坏四.古代人类的环境观1.基督教的环境观2.伊斯兰教的环境观3.佛教的环境观4.儒家、道家的环境观5.东方智慧能否拯救现代文明?第二编:人类中心主义:现代文明对环境的征服五.工业化与环境的利用与破坏1.工业化、城市化与环境问题2.欧美工业化与环境问题3.日本工业化与公害六.现代化与环境破坏和保护1.现代文明的本质特征2.资本主义与环境利用和保护3.社会主义与环境问题七.绿色殖民主义或生态帝国主义1.哥伦布引起的交流2.殖民主义与环境破坏3.殖民主义与环境主义的起源八.科技、文化进步与人类环境征服观1.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科学思维传统的建立2.现代科学对自然的支配3.生态学思想的历史发展第三编:走向生态中主义:超越现代文明的新文明观九.共有一个家园:全球(南北)环境合作1.全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2.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在环保方面的努力3.建立全球伙伴关系的一些环境原则十.绿色政治:生态社会主义1.发达国家超越现代性的后现代价值观2.全球绿色环保运动和美国环境主义的发展3.绿党与生态社会主义十一。
北京大学通选课申请表(教务部·2001年3月修订)填表时间:年月第一项·共二页第二页·共二页(附)教学科研简历任课教员:邓辉,37,1995年获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同年毕业留校任教,现为北大城环系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教授。
科研简历参加科研项目:1990.1-1992.12参加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课题“清代前期开辟围场的地理条件及其环境演变”1995.1-1997.12参加侯仁之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新世以来冀辽蒙接壤及毗邻地区人地系统形成过程研究”,为主要科研人员;1997年5月以来参加侯仁之教授主持的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北京城市历史地理》,负责元、明、清北京城市规划部分研究内容。
1999.1以来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北方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相互作用机制”,负责内蒙赤峰地区环境考古方面的工作。
主持科研项目:1998.1-2000.12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区域历史文化景观演变的比较研究“。
主要学术论文:邓辉,唐宋时期的广西交通地理,原学(第三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邓辉,朱竞梅,从徐霞客游记研究三百多年来茈碧湖的演变,地理研究(1)。
邓辉,全新世大暖期燕北地区人地关系的演变,地理学报,1997(1)邓辉,辽代地燕北地区农牧业的空间分布特点,历史地理(14),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邓辉,论辽代的平地松林与千里松林——兼论辽代燕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地理学报,1998(增刊)。
邓辉,论燕北地区辽代的气候特点,第四纪研究,1998年(1)。
邓辉,试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学报(社哲版),1001(1)。
学术著作:侯仁之、邓辉著,北京城的起源与变迁,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第一版),2001年第二版),(执笔人)。
侯仁之主编,《北京城市历史地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负责第四章、第五章的撰写)。
北京大学课程表北京大学课程表课程编号课程名课类学分总学时学时教师学生类别人数起止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教室教室备注00131560古今数学思想通选课2.034.02.0赵春来本科(公费)1801-167-800136700普通统计学通选课3.051.03.0谢衷洁本科(公费)1841-169-1100331670复杂系统科学导论通选课1.034.02.0佘振苏本科(公费)1001-1811-1200430109演示物理学通选课 2.032.02.0张瑞明本科(公费)301-169-10理219上课00430171人类生存发展与核科学通选课2.032.02.0郭秋菊本科(公费)1001-165-600432265现代天文学通选课2.032.02.0吴鑫基本科(公费)601-163-400432266环境生态学通选课2.032.02.0刘树华本科(公费)5001-165-600432267工程图学及其应用通选课2.030.02.0王美华本科(公费)611-165-600432270大气概论通选课2.030.02.0李万彪本科(公费)1701-1611-1200432271海洋、气候变化和我们的星球通选课 2.030.02.0杨海军本科(公费)1001-165-600434070物理宇宙学基础通选课3.048.03.0范祖辉本科(公费)501-167-918日上午三教504选课00434091纳米科学前沿通选课2.032.02.0俞大鹏本科(公费)601-167-800434441今日物理通选课3.048.03.0张酣本科(公费)601-165-701033100功能化学通选课 2.032.02.0邹德春本科(公费)501-169-1001130500人类生物学导论通选课2.034.02.0柴真本科(公费)1201-169-1001130870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通选课1.017.01.0程红本科(公费)2661-169-1001139350普通生物学(B)通选课2.030.02.0陈丹英本科(公费)2001-169-1001139380普通生物学(A)通选课3.051.03.0高崇明本科(公费)1501-169-109-10单周01139390普通生物学实验(A)通选课1.545.03.0殷莹本科(公费)403-166-9老生物楼10301139390普通生物学实验(A)通选课 1.545.03.0郝福英本科(公费)402-169-12老生物楼10301139390普通生物学实验(A)通选课1.545.03.0殷莹本科(公费)402-162-5老生物楼10300539410太空探索通选课2.034.02.0焦维新本科(公费)2001-189-1001230030C程序设计通选课3.048.03.0安金珍本科(公费)701-189-10周三7,8节上机01230120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通选课 2.034.02.0陈秀万本科(公费)1001-189-1001235110遥感入门通选课2.034.02.0范闻捷本科(公费)1001-189-1001430020地史中的生命通选课2.034.02.0孙元林本科(公费)1201-189-1001430940矿产资源经济概论通选课2.034.02.0朱永峰本科(公费)1301-189-1001430980自然灾害与对策通选课2.038.02.0关平本科(公费)1201-189-1001339030海岸环境、开发与管理通选课 2.034.02.0韩慕康本科(公费)1001-1611-1202039050全球变化及其对策通选课2.034.02.0夏正楷本科(公费)1201-1611-1202039060板块构造与地震通选课2.034.02.0李树德本科(公费)1211-1611-1202039230中国传统建筑通选课 2.034.02.0方拥本科(公费)1501-1611-12原国关C30701339240环境科学导论通选课 2.030.02.0姚荣奎本科(公费)1201-1611-1202039250环境材料导论通选课2.032.02.0张剑波本科(公费)1001-169-1001339260环境伦理概论通选课2.032.02.0林官明本科(公费)1001-1611-1202039270文明与环境导论通选课2.032.02.0宋豫秦本科(公费)1001-1611-1202039280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选课 2.032.02.0邵敏本科(公费)1001-1611-1202039290全球环境问题通选课2.032.02.0胡建信本科(公费)1001-165-601339300人类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通选课2.032.02.0白郁华本科(公费)1001-1611-1202039310环境学基础通选课2.034.02.0贾振邦本科(公费)1001-1611-1202039320中国历史地理通选课 2.034.02.0韩茂莉本科(公费)1261-1611-1202030040社会心理学通选课2.034.02.0侯玉波本科(公费)4011-1511-12全校通选课01639020心理学概论通选课 2.032.02.0张智勇本科(公费)4001-1611-12全校通选课01831030传播学概论通选课 2.034.02.0许静本科(公费)1501-185-601831610汉语修辞学通选课2.034.02.0陈汝东本科(公费)2001-185-601832760英语新闻阅读通选课 2.034.02.0何姝本科(公费)301-185-601831330中国图书出版史通选课2.034.02.0肖东发本科(公费)1501-1811-1202030330民俗学通选课2.034.02.0陈泳超本科(公费)1001-1811-1202031540中国古代文化通选课 2.034.02.0刘萍本科(公费)1011-181-202031550小说的艺术通选课 2.034.02.0曹文轩本科(公费)1501-187-802032260老庄导读通选课2.034.02.0马秀娟本科(公费)1001-183-402032340中文工具书及古代典籍概要通选课2.034.02.0刘瑛本科(公费)501-189-1002032630汉语和汉语研究通选课2.034.02.0陆俭明本科(公费)1001-189-1002032640《论语》《孟子》导读通选课 2.034.02.0王丽萍本科(公费)1001-185-602033000台湾文学通选课2.036.02.0计璧瑞本科(公费)1001-181-202033010老舍与现代中国文化通选课2.036.02.0孔庆东本科(公费)2001-189-1002039030文学概论通选课2.034.02.0杨铸本科(公费)1001-1811-1202039310大学语文通选课2.034.02.0姜涛本科(公费)1001-1811-1202039310大学语文通选课2.034.02.0李杨本科(公费)1001-1811-1202130750中国通史(近代部分)通选课 2.034.02.0房德邻本科(公费)1601-169-1002130762世界通史(下)通选课3.051.03.0董正华本科(公费)1601-169-10双周11-1202131310中国传统官僚政治制度通选课2.034.02.0阎步克本科(公费)1631-1611-12与叶炜老师合上02131150中国婚姻、家庭与社会通选课2.034.02.0岳庆平本科(公费)3001-1611-1202131160二十世纪中外关系史通选课2.034.02.0臧运祜本科(公费)16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