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有效态成分认定值与不确定度
- 格式:xls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而土壤有效态标准物质nsa标准值则是评判土壤肥力和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土壤有效态标准物质nsa标准值进行深入解读,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一、土壤有效态标准物质nsa的定义土壤有效态标准物质nsa是指土壤中可供植物直接吸收和利用的养分,包括氮、磷、钾等多种元素。
它反映了土壤对植物生长的支持能力和养分供应状况,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土壤有效态标准物质nsa的意义1. 反映土壤肥力土壤有效态标准物质nsa标准值直接关系到土壤的肥力水平。
合理的nsa标准值可以帮助农民科学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
2. 优化土壤管理通过监测和分析土壤有效态标准物质nsa标准值,可以及时发现土壤养分缺乏或过剩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壤管理,保持土壤肥力平衡,减少环境污染。
3.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施肥、科学管理土壤,可以避免养分流失和土壤侵蚀,减少农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三、土壤有效态标准物质nsa标准值的确定土壤有效态标准物质nsa标准值的确定,需要考虑土壤的类型、植被特征、气候条件等因素。
以我国为例,目前土壤有效态标准物质nsa 标准值一般是根据《土壤肥力国家标准》(GB15063-2001)中的相关规定确定的。
根据《土壤肥力国家标准》,土壤有效态标准物质nsa标准值分为不同的等级,通常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
具体数值如下:1. 森林土壤低:全氮0.06%、全磷0.01%、全钾0.07%中:全氮0.15%、全磷0.03%、全钾0.20%高:全氮0.25%、全磷0.05%、全钾0.30%2. 草地土壤低:全氮0.10%、全磷0.02%、全钾0.11%中:全氮0.20%、全磷0.04%、全钾0.22%高:全氮0.30%、全磷0.06%、全钾0.33%3. 农田土壤低:全氮0.12%、全磷0.015%、全钾0.18%中:全氮0.30%、全磷0.025%、全钾0.40%高:全氮0.45%、全磷0.035%、全钾0.55%四、土壤有效态标准物质nsa标准值的意义以上标准值是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和作物的需求确定的,合理施肥可以根据这些标准值进行调整,保证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有效铁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有效铁含量,并对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
在样品制备与测定过程中,通过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不确定度分析结果。
文章探讨了误差来源、精密度和准确度,为实验结果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评估。
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总结了不确定度的影响,并探讨了研究意义。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火焰原子吸收法在测定土壤有效铁含量中的应用,并为土壤营养状况的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法、土壤有效铁含量、不确定度分析、样品制备、测定过程、不确定度评定、误差来源、精密度、准确度、实验结果分析、研究意义。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对作物生长和土壤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土壤中的有效铁含量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效铁是植物生长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对于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有效铁含量,并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误差来源、精度和准确度等关键因素,从而为土壤质量评价和植物营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进一步完善土壤有效铁含量的测定方法,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农业生产和土壤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中的有效铁含量,并分析该测定方法的不确定度。
有效铁是土壤中植物可利用的铁元素形式,对于植物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了解土壤中有效铁含量的准确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调节土壤中的养分,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进行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同时也可以帮助找出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通过分析误差来源,并结合精密度和准确度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火焰原子吸收法在测定土壤有效铁含量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森林土壤有效硅的测定(分光光度法)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报告摘要:检测土壤中的有效硅元素可有效掌握土壤硅素肥力的情况,对改善土质、科学施肥、提高质量、环保有着重大作用。
有效硅是环境分析的关键的指标之一。
在完全相同的测量条件下,测量多次,每次得到的计数是不同的,评价测量结果的水平如何,用不确定度来说明。
不确定度愈小,检测水平越高;反之,不确定度愈大,检测水平越低。
因此学会不确定度的评定是实际检测工作中很重要的部分。
依据LY/T1266-1999《森林土壤有效硅的测定》,分析在土壤有效硅测定时,其中存在的不确定量,探讨不确定量。
关键词:不确定度;土壤有效硅含量;硅钼蓝比色法1.检测方法依据LY/T 1266-1999《森林土壤有效硅的测定》2.测定原理经柠檬酸缓冲溶液中淋失的硅,在特定的酸性环境下,可与钼试药反应得到硅钼酸,当用草酸为掩蔽物以消除对磷的影响时,硅钼酸又可被用硫酸亚铁铵等还原剂再得到硅钼蓝溶液,在上述规定的范围内,蓝深浅与硅浓度成正比,因此也可进行比色测试。
3.测定过程针对风干后的土样利用2毫米筛处理,然后称取10.00克备用,在塑料瓶中利用0.025mol/L柠檬酸溶液进行混合,溶液量为0.1L,确保混合均匀。
放于预先调节至30摄氏度的恒温箱中,每隔1小时摇动一次,取出后用干滤纸过滤。
取滤液0.005L于0.05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0.015L左右,依次加入硫酸、钼酸铵溶液,摇匀后放置10分钟。
再依次加入草酸铵。
硫酸亚铁铵溶液,用水定容。
放置20分钟后,用1厘米比色皿在700纳米波长处比色。
4.测量结果的计算(1)测量结果计算公式:(2)被测溶液中SiO2的浓度x由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得到:y = bx + a计算森林土壤中有效硅所产生的各不确定度量,并按照不确定度传递率,相对的不稳定程度如下:因此,可以明确不确定度各分量。
表1:不确定度各分量5.各不确定度分量的计算5.1称重土壤样品质量引入的不确定度根据电子天平IE014-14校准证书,扩展不确定度U=0.03g(k=2),所以标准不确定度为:。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GBW(E)070041-GBW(E)070046标准物质证书农业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样品编号:定值日期:1996年7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中国廊坊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南京本系列农业土壤成分标准物质计6个,主要用作农业土壤全量成分分析的量值标准和测试的质量监控,其样品类型与土壤有效态成分分析标准物质GBW07412—GBW07417相同,两套标准可配套使用。
一、样品制备样品晾干、去除杂物,于105℃烘24小时去水、灭活,用高铝瓷球磨机研磨至-200目占98%以上。
每种样品制备重量300kg。
样品概况列于下表:样品编号名称采样地点-200目% 简述GBW(E)070041 棕壤辽宁开源98.7 棕色粉砂质壤土,母岩为花岗岩GBW(E)070042 潮土河南安阳99.3 石灰性浅褐色粉砂壤土,母质为洪、冲积物GBW(E)070043 紫色土四川简阳99.4 紫褐色粘性壤土,母岩为砂页岩GBW(E)070044 水稻土湖北黄梅99.5 灰色粉砂质粘性壤土,母质为湖积物GBW(E)070045 红壤江西鹰潭98.8 红色粉砂质粘性壤土,母质为第三系沉积物GBW(E)070046 赤红壤广州花县98.9 褐黄色含砂粘性壤土,母岩为花岗岩二、均匀性和稳定性样品的均匀性检验,随机抽取30瓶样品,每瓶分取双份,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试Cu Zn Mn P Ti K2O TFe2O3等代表性成分,根据测试结果的变异系数和方差分析检验,证明样品是均匀的。
样品的稳定性经三年跟踪分析检验,并依据已有同类标准物质GBW07401-GBW07408十余年的稳定性考察,量值未发现变化,证明样品是稳定的。
有效期至2015年。
三、标准值及不确定度本系列标准物质定值成分除烧失量外,均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原理的可靠方法、由多个实验室合作分析定值。
实验室方法平均值不少于6组、测试精度较高者定为标准值。
GBW07423-GBW07430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GBW07423-GBW07430标准物质证书土壤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样品编号:定值日期:GBW07423 1999 年定值 2003年修订GBW07424-GBW07430 2002年8月定值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中国廊坊本系列土壤标准物质主要用作覆盖区地质、地球化学调查样品测试的量值标准和质量监控,亦可供环境、农业和卫生等部门分析类似物质使用。
一、样品制备样品系在我国各主要覆盖区的适中部位采集的耕作层土壤样组合而成,经晾干、过1mm筛去杂物,110?烘24h去负水、灭活,用高铝瓷球磨机研磨至-0.074mm 占99%以上。
每种样品制备重量约400kg。
二、均匀性和稳定性从最小包装瓶中随机抽取25瓶样品,每瓶取双份,用X-射线荧光法和等离子体光谱法分析不同含量和不易均匀的10种代表性元素,在良好的测试精度下经方差检验表明样品均匀性良好,分析最小取样量为0.1g。
样品经近两年的考察,未发现统计学意义的变化,稳定性良好。
有效期至2010年。
三、样品测试所用的主要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的元素如下。
等离子质谱法:B Ba Be Bi(Br Cd)Co Cr Cs CuGa Ge(I) In Li Mo Nb Ni Pb Rb Sb Sc Sn Sr Ta Tl U V W Zn及稀土元素和Re(同位素稀释质谱法);等离子光谱法:B Ba Be Co Cr Cu Ga Li Mn Nb Ni P Pb Rb Sc Sr Th Ti V Zn及经富集后测稀土元素;中子活化法:As Br Ce Co Cr Cs Dy Er Eu Gd Hf Ho I In La Lu Mn Nd Rb Sb Sc SmSr Ta Tb Th Ti U Tl V Yb Zn Zr;X-荧光光谱法:Ba Br Cl Co Cr Cu Ga Mn Nb Ni P Pb Rb S Sr ThTi Y Zn 和主量成分(熔片法);原子吸收(火焰发射)法:Ag Cd Co Cs Cu In Li Mn Ni Pb Rb Tl ZnMg Ca Na K;原子荧光法:As Bi Ge Hg(Pb) Sb Se (Sn);离子色谱法:Cl Br I;发射光谱法:2++Ag B Sn;分光比色法:I P Ta Ti Fe;容量法:Al Fe Mg Ca C;重量法:Si HO。
土壤分析的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要求1空白试验(1)每批次样品分析测试时,均应在与测试样品相同的前处理和分析条件下进行空白试验。
空白试验的方法和空白样品数应执行分析测试方法中的相关规定;分析测试方法中无规定时,每批次样品至少应分析测试2个空白样品。
(2)空白试验中各目标化合物的测定结果一般应低于方法检出限。
若空白试验结果低于方法检出限,可忽略不计;若空白试验结果高于方法检出限,低于检测下限且比较稳定,可进行多次重复试验,计算平均值并从样品测定结果中扣除;若空白测定结果高于检测下限,应查找原因并重新测定。
2定量校准1.1仪器定量校准选择有证标准样品进行分析仪器定量校准。
无有证标准样品时,也可用纯度较高(一般不低于98%)、性质稳定的化学试剂直接配制仪器定量校准溶液。
2.2校准曲线检查采用校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应使用至少包括5个浓度梯度的标准系列(不含空白),并覆盖测试项目浓度范围,曲线最低点应接近分析测试方法测定下限。
校准曲线应为一次曲线,相关系数^20.999。
分析测试方法有规定的,按照分析测试方法的规定执行。
3.3仪器稳定性检查(1)连续分析测试时,每20个样品或每批次样品(少于20个样品/批次)分析测试1次标准曲线中间浓度点或土壤有证标准样品,确认校准曲线是否发生显著变化。
(2)使用土壤有证标准样品校准,结果应满足认定值(或标准值)要求。
标准曲线中间浓度点校准时,无机测试项目相对偏差应控制在10%以内,有机测试项目相对偏差应控制在20%以内,超过此范围时应查明原因,重新绘制校准曲线,并重新分析测试该批次全部样品。
分析测试方法有规定的,按照分析测试方法的规定执行。
4.精密度控制(1)每批次样品中,每个测试项目均须进行平行双样分析。
分析测试方法中有规定的,按照分析测试方法的规定执行。
分析测试方法中无规定的,当批次样品数220个时,应随机抽取不少于5%的样品进行平行双样分析;当批次样品数<20个时,应至少随机抽取1个样品进行平行双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