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心理学四十项实验PPT -
- 格式:ppt
- 大小:5.77 MB
- 文档页数:15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1)如果婴儿早期不能同一个稳定的对象建立依附关系,并从其身上实现基本需要的满足,则儿童很难确立对人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以后也很难成功地同别人建立并维持稳定的良好人际关系。
2)交往过少,机体的调整方向是促使人们与人交往。
而交往过多,机体的调整方向则是促使人们逃避别人,增加自己的独处时间。
虽然,不同的人交往需要和独处需要的强度是不同的,但无论是谁,都存在着这两种相互对立的需要,并且必须使二者维持在某种水平的平衡状态。
3)心理研究还证明,过多的社会接触常常具有破坏性的后果,即可导致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相互接纳和依赖的情感被破坏,使人变得不能容忍别人、不合作直至敌对和冲突。
4)心理学研究发现,低音频是与愉快濒恼、悲伤的情绪相联系的,而高音频则表示恐俱、惊奇或气愤。
5)不老练的说谎者撒谎时会低头或躲避别人的视线,老练的说谎者则可以有意识控制这些慌乱行为,说谎时不仅不脸红,低头,还能有意识地以安详的表情迎接别人的目光。
但是,说谎时,声调提高却是不自觉的,可以有效地透露说慌者言不由衷的心态。
6)丰富环境的生活经历有助于提高学习本身,即使是在贫乏环境中长大的成年动物,当它被放在一个丰富环境中的时候,它的大脑发展也能获得提高。
7)在生活中,我想我们应该对大脑老化持一个更乐观的态度……主要因素是刺激,神经细胞因刺激而存在,所以我认为好奇心是一个关键因素。
那些经常用脑的人大脑不易老化。
8)在某些时候每个人都会因为迷信做过某种事情。
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们相信或推测在迷信行为和某些被强化的结果之间存在联系,虽然实际上两者并不相关。
人们相信这种联系是因为该行为(如用某种方式摇骰子)被偶然地强化了《如掷出一个好点数》一次、两次或几次。
这种强化与特定行为间并不一一对应,但你却相信这种因果联系确实存在。
当某种行为只是偶然地被强化一次,它就变得非常难以消除。
9)社会学习理论家认为:学习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并且这种学习发生在与他人的相互作用之中,比如,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父母、老师等重要人物强化某一行为而忽视或者惩罚其他行为。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txt熬夜,是因为没有勇气结束这一天;赖床,是因为没有勇气开始这一天。
朋友,就是将你看透了还能喜欢你的人。
生物学和人类行为研究1 一个脑还是两个脑?研究2 丰富的经历=更大的大脑?研究3 人的本性是天生的么?研究4 小心视崖第二章知觉和意识研究5 所见即所学研究6 睡眠,毫无疑问会做梦研究7 梦,并不浪漫研究8 行动,如同被催眠了一样Nicholas Spanos认为催眠不过是一种提高了的动机状态。
一理论假设二方法没有介绍某个特定实验,而是总结了多人研究。
三结果和讨论催眠术中两个关键因素使人们相信其是一种被改变了的意识状态:被催眠的被试认为起行为是不随意的被催眠的被试会产生某种期望四研究发现的意义:人们不可能在违背自己愿望时被催眠——已经被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
五近期应用:1支持者:2反对者:3另外一种观点:催眠的反应是一种条件反射。
行为塑造。
第三章学习和条件反射研究9 不只限于分泌唾液的狗Pavlov经典条件反射研究10 情绪化的小艾尔伯特华生基本目标:1证明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起源于学习和条件反射2证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行为来自于无意识——是错误的。
批评:1该研究的伦理道德2怀疑华生关于这些恐惧会无限持续下去的假设。
“消退”应用:广告近期研究指出恐惧症中,家庭在生理方面的作用比环境方面的影响要大的多。
研究11 敲敲木头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情境——行为——结果——强化=学习——惩罚=不学习理论假设:迷信行为:敲打木头,忌讳从梯子下面走,携带一枚硬币……非关联性强化,这种强化与特定行为间并不一一对应,但人们却相信因果关系的存在。
方法:斯金纳箱中的鸽子结果:鸽子变的“迷信”了讨论:迷信的消退非常难——人们的期望值很高批评和后继研究: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近期应用:1人们在睡觉时可能比清醒时更迷信2检验了强化对注意缺陷性障碍/多动症的作用讨论:迷信行为有其积极的功能(从事危险职业的人比其他人更加迷信)研究12 观察到攻击行为……作出攻击行为班杜拉模仿一理论假设:1观察到攻击行为的被试无论榜样是否在场,都会模仿成人做出类似的攻击行为2对于观察到非攻击行为的被试的儿童,他们的攻击性不仅比观察到攻击行为的儿童更低,而且也明显低于无榜样的控制组儿童。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2013-04-07作者: 罗杰·霍克译者: 白学军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年: 2010-8页数: 372精华摘要1.一个脑还是两个脑(斯配里)大脑左半球“擅长”于语言、写作、数字运算、阅读等,是主要的语言中枢。
大脑右半球则在加工人像、解决空间关系问题、符号推理、艺术活动等方面更有优势。
斯配里切除胼胝体,做了关于割裂脑的研究。
大脑右半球能以一种非语言的方式理解语言。
正常人左右半球的联系也不完全充分。
比如形成某种情绪的信息,没有以语言的方式存储起来,大脑左半球就不可能提取它。
结果就可能是你感到伤心,却说不清原因。
2.丰富的经历=更大的大脑?(罗森茨维格)皮层是大脑对经验做出反应的部分,它负责行动、记忆、学习和所有感觉的输入。
经验使大脑皮层迅速地增重。
3.人的本性是天生的吗?(鲍查德和莱肯)通过对分开养育的同卵双胞胎研究发现,他们不仅在外表上极为相似,其基本心里和人格也惊人地一致4.小心视崖!(吉布森和沃克)两个月的婴儿已经有了知觉深度,大多数动物出生就具有这种功能。
作者得出:这种能力是天生的,如果通过尝试错误学习获得这种能力,可能会带来过多潜在的、致命的危险。
5.所见即所学(科林•特恩布尔)感觉是通过感官从周围环境中获取信息,知觉是我们处理大量感觉信息并赋予其意义的过程。
使用得最频繁的知觉策略叫“图形-背景策略”(天生)。
我们还使用“知觉恒常性”(经验)。
“大小恒常性”通过原始森林人对开阔平原的看法得出,是习得的。
6.REM睡眠,即快速眼动睡眠(阿瑟瑞斯基)通过剥夺被试做梦的机会,发现:剥夺做梦,被试做梦的数量和REM时间都有所增加,以补偿被剥夺的梦,称为“REM反弹”。
使用酒精制品或某些药物会抑制睡眠使人保持在NREM睡眠。
一旦停止使用这些东西,过于强烈的REM反应会妨碍他们的睡眠,特别是嗜酒成瘾的人,这种反弹可能会导致幻觉出现。
7.梦,并不浪漫(霍布森和麦卡利)作者认为梦是在REM中,人们试图对大脑自发产生的随机神经电冲动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