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复旦大学精品课程
- 格式:doc
- 大小:157.50 KB
- 文档页数:17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样表教师教学、科研情况简介和主要社会兼职:胥正川,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讲师。
2003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软件专业,获数据库与知识库博士学位。
2003年3月至4月,在日本京都大学数据库研究中心作访问学者,2003年7月至今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任教。
目前已经出版专著两本,并在《Tsinghua Science ancTechnology》(《清华大学学报英文版》)、《计算机学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中国管理科学》、《高技术通讯》、《小型微型计算机》等权威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近年曾多次在ICIS-ISAP Workshop (国际信息系统年会亚太地区论坛)、PACIS (亚太地区信息系统年会)、IDEAS (国际数据库工程与应用年会)等国际重要学术会议上宣讲自己的学术论文。
主持和参加了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信息委、上海市经委、上海市外经贸委资助项目等重要科研项目10余项。
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商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Web技术及其商务应用等2. 局域网参考模型局域网体系结构;拓扑结构;IEEE 802标准;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媒体访问控制MAC子层3. CSMA/CD 和IEEE802.3 标准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 ;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IEEE 802.3标准4. 令牌总线访问控制和IEEE802.4标准令牌总线局域网的组成;令牌总线访问控制;IEEE 802.4标准5. 令牌环访问控制和IEEE 802.5标准令牌环局域网的组成;令牌环访问控制;IEEE 802.5标准6. IEEE 802.11标准:无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概述;IEEE 802.11参考模型;分布式基础无线媒体访问控制DFWMAC7. 局域网性能局域网性能分析;802.3、802.4及802.5的比较教学要求1. 了解局域网的基本特点以及与广域网、城域网的不同2. 了解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了解LLC和MAC子层的主要功能,了解各种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以及所适合采用的传输媒体3. 了解ALOHA协议,掌握ALOHA协议的性能分析方法,理解CSMA协议,掌握CSMA/CD+二进制指数退避的媒体访问控制技术,了解IEEE802.3标准的各种物理层媒体选项和帧格式4. 了解令牌总线局域网的基本结构,了解令牌总线MAC协议中的逻辑环维护,掌握令牌总线的数据传输机制,了解IEEE 802.4标准的物理层媒体选项和帧格式5. 了解令牌环局域网的基本结构,理解环的比特长度的概念,理解令牌总线MAC协议,包括令牌传递过程、数据传输确认和优先级机制,理解监控站的功能,了解IEEE 802.5标准的物理层媒体选项和帧格式6. 了解无线局域网的基本特性,掌握无线局域网的体系结构,掌握无线局域网的媒体访问控制机制,包括分布式协调和点协调功能7. 理解局域网性能模型,理解对CSMA/CD、令牌传递的最大吞吐率和延迟的性能分析,了解以太网、令牌总线、令牌环这三种局域网的异同点六、电话网(学时数:8)教学内容1. 公共交换电信网络(PSTN)2. 内部电话网3. PSTN技术4. PSTN中的数字与模拟技术5. 蜂窝电话网教学要求1. 了解PSTN的概念1. 概论2. 电话调制解调通信3. 专线网络4. 公共交换数据网(PSDN)技术5. 虚拟专用网教学要求1. 了解广域网的概念2. 理解电话通信网络的工作方式3. 掌握PSDN的概念4. 了解虚拟专用网的基本原理八、TCP/IP互连(学时数:10)教学内容1. 路由器概念介绍2. 路由选择3. 因特网其他协议层概念4. 传输控制层协议5. 3层和4层交换机教学要求5. 了解路由器的概念6. 理解路由器选择路由的工作机理7. 掌握常用因特网分层协议的概念8. 了解3层和4层交换机的基本原理作业和考核方式:1、平时考勤及课堂贡献10%2、平时作业20%3、案例讨论presentation 10%4、期末考试60%*如该门课为多位教师共同开设,请在教学内容安排中注明。
复旦大学课程教学大纲院系: 临床医学院 日期: 2016年 10月01日 课程代码 (待定)课程名称 艺术与现实中的医学—医学影视作品赏析英文名称 Medicine in Film Art学 分 数 2 周学时 2课程性质 □通识教育专项□核心课程√通识教育选修□大类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其他教学目的 基社会对高“复合型”人才需求,本课程具有一定跨学科色彩。
在重实践、重应用的落脚点上,具体将影视艺术作品与临床医学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在自发思考、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全方位调动学习热情。
将合作精神引入学习生涯,开阔问题解决思路。
最终能够活用课程教授医学知识,明辨诊疗误区,同时了解电影、电视剧历史发展轨迹与艺术特色。
由此培养具备举一反三能力、综合学科背景、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当代大学生。
基本内容简介 影视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当下医学题材影视剧大行其道有着医疗知识、技术赋予的神秘面纱和艺术特色,但由于缺乏专业顾问指导,包括一般影视剧中涉及医学部分仍不乏令人啼笑皆非却值得引以为戒的诊疗误区。
因而,本课程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将案例教学法与研讨课形式相结合,着眼当下风靡的经典医学题材影视,择取其中的临床诊疗误区与学生进行探讨,并逐渐引导学生运用课程中了解的影视艺术知识、结合个人专业领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通过选修本课程,能够运用医学专业知识指出影视作品乃至临床诊疗中的误区,从而掌握医学伦理学及常用临床知识;培养理性的医学思辨能力和感性的艺术认知能力。
授课方式:面授,主要以研讨课形式,随堂播放视频案例。
本课程不设专业限制,拟限制人数30人。
主讲教师简介:蔡剑飞,临床医学硕士,医学学士、文学学士双学士学位。
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临床七年制(本硕班)、上海戏剧学院电视编导系。
曾担任上海瑞金医院内科住院医师,上海华东医院主治医师。
发表临床医学专业论文8篇,出版著作1部,取得国家专利1项,参与天津市博物馆纪录片以及多部音乐电视拍摄,获得“作家杯”原创文学作品奖等。
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一、“善良意志”与“义务”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强调人的自律,认为人类辨别是非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习得的。
基于此,他提出道德律令的概念,并认为其是普遍性的道德准则。
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的行为,为实现个人功利目的而行事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
因此,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取决于采取该行为的动机。
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律令时,我们才是自由的。
“善”是道德哲学的核心词,善所形容的对象是行为所依从的准则以及其规定根据——意志,唯有意志(的坚定带来的自律性)才能不受任何外在的必然事态或感性情欲的决定,才能达到自主、自由和自律的至高无上的境界,从而充分的体现人性的深邃与尊严,因此,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最善的东西莫过于意志本身。
康德的道德律令又被称为善良意志,它是道德价值的真正来源。
康德认为人是理性的存在物,人的自由意志就是理性的实践能力,即实践理性。
所谓实践理性就是理性的实践能力,即与认识能力相对应的意志能力,与知识相对应的行动能力。
康德认为,善良意志是道德哲学的出发点并为普通人所熟知的重要道德意识,他强调唯独善良意志能够被设想为无条件而善的东西。
平常人的意志往往为欲望所支配,但这并不自由,作为道德的意志来自常人却又高于常人的意志,才是在实践中体现的理性思维。
善良意志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化,就是与偏好相对的义务。
义务同善良意志相联系,是见之于理性的善良意志;而偏好是处于常人的感性和欲望,因而不具有普遍必然性,不具有普遍法则的约束力。
正是因为在义务同善良意志相联系,康德的伦理学又被称为义务伦理学。
由此康德推出关于义务的三个命题:第一,义务是道德价值的根据和来源;第二,义务本身就是善,本身就具有道德价值;第三,义务就是由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而行为必要性。
由此可看出,康德义务论伦理学的“义务”,是指行为者服从理性支配的义务,尊重规律的义务,遵循善良意志的义务,也就是执行绝对命令的义务。
教案一年级男生网球班 30 人,教材专项第 1 次课,任课教师孔斌本课任务1.复习正手击球技术,提高击球稳定性。
2.复习反手击球技术,增加击球感觉。
3.通过适度的力量练习,提高上下肢力量和爆发力。
教案一年级男生网球班 30 人,教材专项第 2 次课,任课教师孔斌本课任务1.通过复习,进一步增加正手击球控制能力。
2.改进提高反手移动击球技术。
3.通过适度的力量练习,提高上下肢力量和爆发力。
教案一年级男生网球班 30 人,教材专项第 3 次课,任课教师孔斌本课任务1.学习正手直斜线击球,进一步提高正手击球水平。
2.通过练习,改进提高反手综合技术能力。
3.学习摆臂和途中跑技术,提高学生短跑水平。
教案一年级男生网球班 30 人,教材专项第 4 次课,任课教师孔斌本课任务1.学习反手击直斜线球,进一步提高反手技术水平。
2.复习和改进正手直斜线球技术,增加线路的准确性。
3.改进上手发球技术和途中跑技术,提高发球的稳定性。
教案一年级男生网球班 30 人,教材专项第 5 次课,任课教师孔斌本课任务1.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反手击球综合能力。
2.复习上手发球,提高发球稳定性。
3.通过加速跑练习,提高学生短跑水平。
一年级男生网球班 30 人,教材专项第 6 次课,任课教师孔斌本课任务1.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反手击球的综合能力。
2.通过单打教学比赛,增加学生比赛能力。
3.一年级男生网球班 30 人,教材专项第 7 次课,任课教师孔斌本课任务1.通过学习网前截击球技术,丰富学生网球技术。
2.复习上手发球技术,进一步提高抛球和击球的稳定性。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速度耐久力。
一年级男生网球班 30 人,教材专项第 8 次课,任课教师孔斌本课任务1.复习截击技术,提高截击稳定性。
2.通过对综合能力测试,进一步提高反手击球水平。
3.通过单打教学比赛,使学生能够合理运用所学的网球技术。
一年级男生网球班 30 人,教材基础理论第 1 次课,任课教师孔斌本课任务1.学习基础理论知识。
复旦大学《周易》教学大纲教学大纲20XX年-09-12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学大纲《周易》与中华审美文化课程代码: CHIN***** 课程名称: 《周易》与中华审美文化(Zhouyi and the Chinese Aesthetics Culture) 学分数: 2 学分周学时:2 学时主讲教师: 中文系谢金良副教授课程小组成员:中文系谢金良副教授张宝贵副教授张旭曙副教授预修课程: 高中语文和历史(本课程只需具备一定文史基础) 课程性质: 《〈周易〉与中华审美文化》是一门文史哲交融, 重视经典理解与文化传承、追求思想贯通与思维创新的通识教育课程。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以研习《周易》经传(即《易经》与《易传》)的基础知识为载体, 突出《周易》学说的审美文化内涵, 展现先秦经典思想和当代人文精神的融合, 有利学生提高国学素养和理解中国文化,对终身的学习与修养、做事与做人都有一定的帮助。
基本内容简介: 本课程是在解读《周易》经传(即《易经》与《易传》)的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了解《易》学研究方面的基础知识与主要问题― ―如《周易》产生的时代背景、学说发展演变的历史概况、解读《易经》文本的各种条例、理解《易传》各篇的思想精神、探讨《周易》与审美文化的复杂关系、思考《周易》文化流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等等, 侧重通过挖掘《周易》学说的审美文化内涵,来彰显《周易》独特的思想智慧与思维魅力,体现古老经典在人类文明进程中不断贡献的宝贵价值。
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5 月。
参考资料:王振复:《大易之美――周易的美学智慧》,北京大学出版社,20XX年年11 月。
王振复:《周易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基本要求:对教师的要求:讲授准确清晰、深入浅出,有自己独立的学术见解。
对学生的要求:课堂上应该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按时完成作业;不能无故缺席迟到早退。
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 配以一定课时的讨论课,并适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参与教学。
第三章线性方程组引言11112211211222221122+++=⎧⎪+++=⎪⎨⎪⎪+++=⎩n n n n m m mn n ma x a x a xb a x a x a x b a x a x a x b •线性方程组的一般形式:简记为:1,(1,2,,)===∑nij j i j a x b i m •线性方程组的矩阵形式:=AX b 其中,,⨯⎡⎤=⎣⎦ij m n A a []12,,,,=Tn X x x x []12,,,=Tm b b b b A [,]=A A b :系数矩阵:增广矩阵,与方程组一一对应3.1 消元法分析:用消元法解下列方程组的过程.求解线性方程组例123412341234241,2553,35415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23解(2)⨯-+(3)⨯-+1234234234241,31,31,++-=⎧⎪-+=⎨⎪-+-=-⎩x x x x x x x x x x 415(3)⨯-132(2)⨯-++11234234234241,31,31,++-=⎧⎪-+=⎨⎪-+-=-⎩x x x x x x x x x x 415+5+41234234241,31,00,++-=⎧⎪-+=⎨⎪=⎩x x x x x x x 14+(2)⨯-+4(2)⨯-1134234101,31,+-=-⎧⎨-+=⎩x x x x x x 64134234101,31,+-=-⎧⎨-+=⎩x x x x x x 化简任意取定(未知自变量),得到方程组的通解:34,x x 1122123142131013=--+⎧⎪=+-⎪⎨=⎪⎪=⎩x t t x t t x t x t (其中为任意常数)1,t 2t 小结:消元法解线性方程组的常用变换(变换可逆,不会改变同解性):1.互换两个方程位置(与相互替换)i j 2.以不等于零的数乘以某个方程3.某个方程加上另一个方程的k 倍(以替换)i k ⨯i (以替换)i k ⨯j i因为在上述变换过程中,仅仅只对方程组的系数和常数进行运算,未知量并未参与运算.若记12141[]25153354152-⎛⎫ ⎪==- ⎪⎪-⎝⎭B A b 则对方程组的变换完全可以转换为对矩阵B (方程组唯一对应的增广矩阵)的变换.。
复旦本科生课表摘要:一、引言二、复旦大学的简介三、复旦本科生的课程设置1.通识教育课程2.专业课程3.选修课程4.实践课程四、课程安排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五、复旦本科生的课余活动六、结语正文:一、引言作为我国顶尖的高等学府之一,复旦大学以其卓越的教学质量和研究能力享誉海内外。
本文将重点介绍复旦本科生的课表,以及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的特点。
二、复旦大学的简介复旦大学,位于上海市,创立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
学校秉承“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努力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的人才。
三、复旦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复旦大学的课程设置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综合素质。
课程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四大类。
1.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道德品质。
课程包括思想政治课程、文学与艺术、历史与哲学、经济与管理等模块。
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复旦本科生的核心课程,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
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高级课程,学生需要按照所在专业的要求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
3.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学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如心理学、语言学、艺术设计等。
4.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包括实验课、实习、社会实践等。
学生可以通过实践课程,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课程安排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复旦大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课程安排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课程的修读顺序和时间。
此外,学校还提供了丰富的跨学科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
五、复旦本科生的课余活动复旦大学的课余活动丰富多彩,包括学术讲座、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
这些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