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工程材料力学性能试题B
- 格式:pdf
- 大小:258.73 KB
- 文档页数:8
2008 年 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建筑材料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致密结构的材料具有的特性是( ) A .导热系数小 B 、强度高 C 抗渗性差 D 体积密度小2. 材料含水率变化时,随之变化的材料性质为( A 密度 C 视密度(表观密度) 3. 耐磨性优良的岩石为 A 花岗岩、玄武岩 C 花岗岩、大理石 4 高强度石膏是 A 二水石膏 C3型半水石膏 5. 石膏仿制品的特性有A 防火性好、吸声性好、耐水性差B 防火性好、吸声性好、耐水性高C 防火性好、保温性好、耐水性高D 防火性好、保温性好、吸声性好、 B 体积密度 D 吸水率 ) B 花岗岩、石灰岩 D 石灰岩、大理石 B a 型半水石膏 D 无水石膏 耐水性差、6. 硬化时产生很大收缩,并且不能单独使用的材料为 A 石膏 B 石灰 C 水泥 D 菱苦土7.决定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最大因素是 A 水泥品种 B 骨料条件 C 砂率 D 用水量8.配置混凝土时,通常优先选择的骨料为 A 单粒级粗骨料和较粗大的细骨料 C 连续粒级粗骨料和较细的细骨料9. 试测砂浆的抗压强度的试件尺寸为 A100X100X 100mm C70.7X 70.7 X 70.7mm 10. 钢筋经冷加工后,其 A 抗拉强度提高 C 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提高 11.钢材的伸长率越大,则表明其 AT s 越高BB 连续粒级粗骨料和较粗大细骨料 D 间断粒级粗骨料和较细粒级的细骨料 B150 X 150X 150mm D40 X 40 X 160mmB 抗拉强度降低D 屈服强度提咼,抗拉强度不变(T b越咼C 塑性越好D 12. 牌号为Q235-C 的钢材与牌号为A 强度相同,韧性差 C 强度相同,韧性好13. 建筑钢材中,硅元素可使其 A 强度降低 BC 时效敏感性增大D14. 反映钢材利用率及安全的指标为A T sl T p BC T sl T bD T P 越咼 的钢材相比 强度低,韧性差 强度高,韧性差塑性韧性提高强度提高,塑性、韧性基本不变15. 钢材的基本组织中,含碳量少,塑性大,韧性好,但强度较低的为 A奥氏体C 铁素体 16. 木结构中,A 针叶树材C 针叶树材和阔叶树材D 榆木 17. 结构工程中的胶粘剂应选用A 聚醋酸乙烯胶粘剂BC 环氧树脂胶粘剂D18. 防水性能和耐久性能最差的防水材料为A 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B 沥青防水卷材C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D 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9. 装修工程中不得用于外墙的材料为A 轴面砖BC 马赛克D20. 常用绝热材料具有的特征为 A 轻质、多孔,且以开口空隙为主 C 重质、孔隙率小28. 高铝水泥在使用时 _______ 与水泥或含氢氧化钙的材料混合使用。
A卷答案
07-08学年二学期课程类型:必修(√)、选修
试卷类型:A(√)、B
第1题图
、铸铁的扭转破坏是由
、图示为承受气体压力p的封闭薄壁圆筒,平均直径为
均为已知,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筒壁强度的相当应力为
各向同性假设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根细长压杆,横截面面积相等,其中一个形状为正方形,另一个为圆形,其它条件均相同,则横截面为
界力大。
、在线弹性范围内,表示剪应力和剪应变的关系式是
答案:抗扭刚度,抵抗扭转破坏的能力。
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力学性能。
圆形;正方形。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
)。
强度极限和比例极限; 强度极限和屈服极限。
、纯剪切状态应力状态中,则其第三强度理论相当应力为 ( )。
τσ63=r ; (D)τσ83=r 。
成比例增加,它的柔度( )。
3、受扭圆轴某截面上的扭矩为,直径为d。
求该截面A、B 并在图中标出方向。
2、计算图示杆件的应变能。
已知抗拉刚度均为
z 答案
A 截面上边缘受拉下边缘受压:
KN F Ay 30=82max 10013.61025.7)(--+⨯⨯⋅=A A M σ1.24=
基本静定系。
多余的约束反力为由01111=∆+p X δ 应用图乘法求系数:a a EI
11321(1⎢⎣⎡⨯⨯=
δqa EI p 231(12
1⎢⎣⎡⨯⨯-=∆将计算结果代入方程:
教研室主任 出卷人 机械设计教研室。
电子科技大学二零零 八 至二零零 九 学年第 1 学期期 末 考试材料力学 课程考试题 B 卷 ( 120 分钟) 考试形式: 闭卷 考试日期 200 年 月 日课程成绩构成:平时 10 分, 期中 10 分, 实验 10 分, 期末 70 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1. 杆件受力作用如图所示。
若AB ,BC ,CD 三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A ,2A ,3A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d )。
(A )各段横截面上的轴力相等,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相等; (B )各段横截面上的轴力不相等,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不等; (C )各段横截面上的轴力相等,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不等; (D )各段横截面上的轴力不相等,各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相等。
2.矩形截面梁纯弯曲时,在横截面的中性轴处( b )。
(A )正应力最大,切应力为零;(B )正应力为零,切应力最大 (C )正应力和切应力均最大; (D )应力和切应力均为零。
3. 矩形截面木拉杆的接头如图所示。
其剪切面积、挤压面积分别为( c )。
(A )bl ,al ;(B )lh ,al ;(C )bl ,ab ;(D )lh ,ab 4. 在单元体的主平面上( d )。
(A )正应力一定最大 (B )正应力一定为零 (C )切应力一定最大 (D )切应力一定为零 5. 实心圆轴扭转,横截面积为A ,已知不发生屈服的极限扭矩为0T ,若将其横截面积增加到2A ,那么极限扭矩为( c )。
(A )02T (B 0 (C )0 (D )04T6. 梁AB 受载荷如图,试问:将支座A 、B 分别内移到C 、D 位置时,梁的承载能力( a )。
aq(A )提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确定7. 某机轴材料为45号钢,工作时发生弯扭组合变形,对其进行强度计算时,宜采用( c )强度理论。
题1-1图题1-3图(A )第一或第二 (B )第二或第三 (C )第三或第四 (D )第四或第一 二、填空题(共16分) 1. (3分)用公式()s z zF S w bI τ=计算图示横截面A 点的弯曲应力时,()z S w =___55000mm3________。
三、个人体会:正如刘士兴编历年真题前言部分所说的:材料部分以教材及手册为主,构造部分以规范为主。
材料部分教材里面的内容是永远不够的,必须看材料手册,材料部分历年真题大概有1/2以上的内容在教材里面是找不到答案的,手册占1/3强。
而构造部分规范占绝大多数,再结合工程经验基本构造就差不多了。
材料部分:第一遍复习顺序:教材→真题→手册,这样每一章看下来确实理解了很多以前不熟悉的知识点;第二遍巩固阶段顺序:真题→手册或教材,这一遍主要针对不熟悉的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
临考前两天就看个别还不熟悉的真题了。
构造部分:第一遍复习顺序:教材→真题→规范,一样也是一章一章的来;第二遍巩固阶段顺序:规范→真题,规范熟悉一点再看真题就会理解更多的题目。
临考前两天主要看还不熟悉的规范与真题。
规范必须熟悉否则就难考了。
其实规范都看看对工作还是很有帮助的,比如室内环境规范:人造板测甲醛,水性(包含涂料、胶粘剂、处理剂)测TVOC+甲醛,溶剂型测TVOC+苯,聚氨酯测TDI,苯基本都不能用。
这对以后工作及家装都很有帮助。
这样复习下来去考试确实感觉比较轻松。
刘士兴编的《2008历年试题解析与模拟试卷-建筑材料与构造》作一些补充及纠错。
其实这么多难免有错漏,尤其是规范不停的更新。
下面也以章节对应来说明吧:A.建筑材料部分第二章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11、石膏与石灰的价格:出处在《手册》P299-30214、出处在《手册》P296-29721、【说明】石膏中的CaSiO4与水玻璃反应生成Na2SiO4,我认为石膏主要成分是CaSO4。
所以CaSiO4应该改为CaSO4。
第三章水泥4、水泥主要提高下列何种含量可以制得快硬高强水泥?A、硅酸三钙B、硅酸二钙C、铝酸三钙D、铁铝酸四钙这道题目的答案A没错,说明感觉太简单了。
我认为说明应该这样:这四种成分的凝结硬化速度从快到慢顺序是:C-A-D-B;长期强度从高到低是:AB>CD(最好四种能分开)。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工程材料学》试题B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简答题:(30分,每题5分)1.试分析材料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加工工艺与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
答: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是性能的内在依据,是基础,性能是一定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的外部表现。
金属材料的组成元素与含量从内部、热处理工艺从外部实现对组织结构的改变,从而使材料具有不同的使用性能。
2.按形成碳化物的倾向性大小写出主要的碳化物形成元素。
答: Ti、Zr、Nb、V、Mo、W、Cr、Mn、Fe (写出6个元素以上3 分,写对顺序2分)3.说明细化晶粒对钢的强度、塑性和韧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答:晶粒越细小,晶界面积越大,对位错运动的阻力越大,据霍尔-配奇公式,强度越高;晶粒细小塑性变形更均匀,提高均匀塑变能力,晶界多,阻碍裂纹扩展,提高韧性。
4.给出高速工具钢常用热处理工艺,为什么淬火后要采用三次高温回火?答:如图,亦可文字说明。
淬Array火后要采用高温回火的目的是使奥氏体化时溶入基体的碳和合金元素析出,形成二次硬化;高速钢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很大,高温回火冷却时可形成二次淬火,降低残余奥氏体量,三次回火后可降至1%左右。
5.说明材料电化学腐蚀机理,给出提高耐蚀性能的方法及依据。
答:电化学腐蚀过程为同一钢板中不同物相电极电位不同,天然构成许多微小原电池,引起钢板腐蚀。
提高耐腐途径:1)减少微电池数量:限制C、S量,减少第二相;2)提高基体电极电位:加入Cr、Ni、i;3)钝化效应—表面形成氧化膜;4)形成单相组织。
6.为什么γ-Fe基热强钢比α-Fe基热强钢的热强性要高?答:1) γ-Fe为面心立方结构,α-Fe为体心立方结构,面心立方致密度高,原子间结合力强,高温稳定性好;2) γ-Fe再结晶温度高,组织稳定。
二、试述下面各类钢的服役条件、可能失效形式和主要性能要求,并分别举出两种典型钢号:(15分,每题5分)1.低合金构件用钢答:服役条件:无相对运动、长期受静载,有时有温度要求,有腐蚀环境;主要失效形式:弹性变形、低温脆断、环境腐蚀、锅炉和压力容器的爆裂等。
2008~2009 学年度第一学期《材料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课程代码:0301010 试卷编号:3-A 命题日期:2008 年12 月8 日答题时限:120 分钟考试形式:闭卷笔试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小题2分,共20分)1. 偏摩尔量就是化学势。
(X)2. 朗缪尔吸附等温式只适用于单分子层吸附。
(√)3. 对理想气体反应,恒温恒容下添加惰性气体组分,平衡不移动。
(√)4. 吉布斯所定义的表面过剩ΓB只能是正值,不能是负值。
(×)5. 若一个过程是可逆过程,则该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可逆过程。
(√)6. 在恒温、恒压、非体积功为零的条件下,某反应的△rGm<0,则反应物全部变成产物,反应将进行到底。
(×)7. △f HΘm(C,金刚石,298.15K)=0(×)8. 绝热过程Q=0,由于Q=ΔH,所以ΔH=0。
(X)9. 在隔离系统中发生某化学反应,使系统的温度明显升高,则该系统的△U>0(X)10. 在温度、溶剂种类一定条件下,某强电解质稀溶液随电解质浓度增加,电导率κ变大,而摩尔电导率Λm变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在U 、H 、S 、G 四个热力学量中,系统发生恒温恒压可逆相变,不变的量是 G ,而绝热可逆过程中不变的量是 S 。
2. 1mol 理想气体在298K 下,从2×10-3m 3等温可逆膨胀到20×10-3m 3,此过程中系统的熵变△S 为 19.15 J·K -1。
(R 为8.315 J·mol -1·K -1)。
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经绝热可逆压缩和恒温可逆压缩到相同的终态体积V 2,则终态的压力p 2(恒温) < p 2(绝热)。
(选填“>”、“<”“=”)4. 反应2O 3 = 3O 2 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2121323232d (O )d (O )(O )(O ) (O )(O )d d c c kc c k c c t t--'-==或则速度常数k 和 k ˊ 的关系为 3k = 2 k 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