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英文名:Tsinghua University),地处北京西北 郊繁盛的园林区,是在几处清代皇家园林的遗址上发展而成的。 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曾是由美国退还 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 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 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并于1929年秋开办研究院。清华 大学的初期发展,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学校十分重 视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 修身课,题目是“立命”.正当魏校长讲到精彩处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 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鸦雀无声,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 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 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魏校长点点头, 又问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 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校长对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 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 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 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 杀头。因此,同学们都非常敬佩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 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 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 的伟大志向。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 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 年,都要向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