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著导读内容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170.70 KB
- 文档页数:6
四大名著知识点1.《红楼梦》1.1 书名《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1.2 作者《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
1.3 内容《红楼梦》描绘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众人物在贾府中的生活和情感纠葛,也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人性的悲欢离合。
1.4 主题《红楼梦》的主题主要包括爱情、家族命运、财富与荣誉、人性与欲望等。
2.《西游记》2.1 书名《西游记》是一部脍炙人口的古代小说,也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珍贵遗产之一。
2.2 作者《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作家吴承恩。
2.3 内容《西游记》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历经艰辛,最终到达西天取经的故事。
2.4 主题《西游记》主要揭示了人类追求真理、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等主题。
3.《水浒传》3.1 书名《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长篇小说。
3.2 作者《水浒传》的作者是明代作家施耐庵。
3.3 内容《水浒传》以将军宋江为主角,描写了宋江和一百零八位好汉发动起义,推翻腐败官府,主要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人民的反抗。
3.4 主题《水浒传》的主题主要包括英雄气概、反抗封建统治、斗争与牺牲的精神等。
4.《三国演义》4.1 书名《三国演义》是一部叙述我国三国时期历史的长篇小说。
4.2 作者《三国演义》的作者是明代作家罗贯中。
4.3 内容《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绘了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刘备、孙权等一众历史人物之间的斗争和纷争。
4.4 主题《三国演义》主要表达了智勇双全、英雄豪杰、政治斗争等主题。
以上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四部名著的主要知识点。
这些名著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对人类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经典之作。
通过阅读这些名著,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风貌、人物的命运和思想的深度。
这些知识点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四大名著导读导读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为学生提供了对文学作品的整体认识和理解。
在语文教学中,四大名著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它们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生智慧。
本篇文章将从《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四部作品入手,为小学和中学生介绍这些名著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之作。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众人物为中心,通过对贾府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腐朽。
小说以贾宝玉的生活经历为主线,揭示了人性的善恶、爱恨、痛苦与快乐。
通过描写贾宝玉与黛玉、宝钗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生活的无常。
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贾府的描写,展现了封建家庭的权谋和勾心斗角,以及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
通过阅读《红楼梦》,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生活和文化,拓宽自己的视野。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又一部经典之作。
它以宋江、李逵、林冲等一众英雄豪杰为主人公,描写了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故事。
小说通过对108位英雄的塑造和他们的英勇事迹的描写,表达了对正义、忠诚和勇敢的赞美。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鲜活,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黑暗面。
同时,小说还通过对宋朝社会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不公,并探讨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通过阅读《水浒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动荡和农民起义的历史,培养对正义和勇气的追求。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又一部经典之作,它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等一众人物为主角,讲述了他们西天取经的故事。
小说以唐僧师徒四人的旅程为主线,通过对他们与妖魔鬼怪的斗争和磨难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善恶、修行的艰辛和信仰的力量。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泼,个性鲜明,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修行的道理。
同时,小说还通过对唐朝社会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官员的贪污,以及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中国四大名著导读中国四大名著是指《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四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它们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为您介绍这四部名著的背景、主要内容和价值所在,带您一窥其中的精彩世界。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首。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主线,描绘了贾府的兴衰和人物的爱恨情仇。
作品通过对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一个真实而丰满的社会画卷。
《红楼梦》以其细腻的描写、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神魔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四位主人公取经西天为主线,展现了他们在路上所经历的种种际遇和考验。
作品融合了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揭示了人性的善恶、生死的轮回和修行的道路。
《西游记》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内涵,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水浒传》是元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英雄传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以宋江、李逵、林冲等英雄好汉为主线,讲述了他们在梁山泊起义反抗腐败统治的故事。
作品塑造了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他们的忠义、仁爱和正义感。
《水浒传》以其生动的故事情节、激烈的斗争场面和深刻的社会寓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历史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小说以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历史人物为主线,描绘了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和军事纷争。
作品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事件的安排,展现了智勇双全的军事谋略和人性的复杂性。
《三国演义》以其宏大的历史背景、丰富的战争场面和深刻的人物描写,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四大名著作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大名著知识梳理一、《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朝著名小说家。
●主要内容:本书主要描述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和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等故事,赞扬了以孙悟空为主的师徒四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可贵精神。
●作品特点: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使人过目不忘;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像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幽默;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点恶作剧●猪八戒: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一方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另一方面又不失忠勇和善良、战斗勇猛、能知错改错、淳朴憨厚●唐僧: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目标明确、●启示:人生的道路上也有九九八十一难,我们要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战胜困难的过程,往往孕育着成功。
●推荐理由:《西游记》创造了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天上地下、龙宫冥府,鲜活的人物,离奇的情节,让我们百读不厌。
二、《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
●主要内容:《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作品特点: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②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③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本书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中国古代文学名著导读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
这些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纯净的情感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深深吸引着读者的眼球。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进行导读,带领读者一窥其卓越之处。
一、《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
它以清代贾府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一幅壮丽而悲剧的人生画卷。
作品独特的结构、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悲凉的情感描写,使它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
二、《西游记》《西游记》是古代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佛教传教士玄奘历险西天取经的故事为蓝本的神魔笔记小说。
小说以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四位主要人物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的冒险和挑战,揭示了佛教中的智慧和道德理念。
作品巧妙地结合了神话传说和社会现实,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三、《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述了北宋末年群雄割据的历史事件。
小说以英雄梁山泊的起义和抗争为主线,展现了众多英雄好汉的爱国情怀和忠诚精神。
作品描绘了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复杂性,引人深思。
四、《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三国时期的乱世演义故事。
小说以三国时代乱世英雄的兴衰为背景,展现了各个历史人物之间的智勇斗争和忠诚背叛。
作品生动地塑造了众多英雄形象,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史诗气质的文学作品之一。
五、《论语》《论语》是中国古代哲学名著,辑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作品以言简意赅的对话形式,阐述了孔子关于仁、礼、义、孝等伦理道德原则的思想。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对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影响深远。
六、《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以周朝时期的民歌、宴会歌曲和风雅小令为主要内容的诗集。
作品以其淳朴的表达方式和真实的情感吸引着读者。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大名著内容汇总一、《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一、内容简介:《三国演义》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
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二、刘备教育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三、对联一副:三顾茅庐,刘玄德礼贤下士;六出祁山,诸葛亮赤胆忠心。
四、关云长-----《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对联一副:千里走单骑,侠肝义胆;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五、诸葛亮-----火烧新野;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
对联两副:A、神机妙算七擒孟获,亮节孤忠六出祁山B、一片丹心《出师表》,万斛深情《诫子书》赞美诸葛亮的诗句:A、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B、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六、三国歇后语: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刘备摔孩子---- 收买人心七、三国成语: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作奸犯科、刮目相待、吴下阿蒙、妄自菲薄、指日可待、初出茅庐、危急存亡之秋八、两个小问题:A、《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B、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表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高考语文四大名著导读(一)本文是关于高考语文四大名著导读(一),感谢您的阅读!高考语文四大名著导读(一)《红楼梦》曹雪芹,清代小说家。
主要内容: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
曹雪芹在写这部书时,用了“谐音寓意”的手法,他把贾家四姐妹命名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这是谐“原应叹息”的音;在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让他饮的茶“千红一窟”,是“千红一哭”的谐音,又让他饮“万艳同杯”的酒,这酒名是“万艳同悲”的谐音,这样的手法几乎贯穿了全书。
主要事件:1、王凤姐弄权铁槛寺;2、林黛玉焚稿断痴情;3、葫芦僧乱判葫芦案;4、刘姥姥初进大观园……主要人物及性格特征: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视功名权贵,与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王熙凤:精明强干,贾府的实际大管家,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贾宝玉:封建叛逆者。
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反对“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薛宝钗: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
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做官。
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
相关1、《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叫《金陵十二钗》、《情僧录》、《宝玉缘》该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为核心,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轴线,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
2、《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袭人,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晴雯,涉及到她的情节有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鸳鸯。
3、《红楼梦》中有一个人物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这句话是贾宝玉说的。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不同意。
因为男人并不都污浊不堪。
这只是贾宝玉就自己的生活范围内所说的比较偏激。
用于批评一部分男人可以,倘加之全体则不正确了。
小升初语文《名著导读》考点综合全解考点梳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指的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古典文学作品。
1.《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内容简介:《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是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通过描写108位梁山好汉的反抗斗争,再现了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失败的过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腐朽,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人生向往。
2.《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内容简介:《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章回体历史小说。
故事高度概括了三国纷争的历史,充分展示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矛盾关系,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3.《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明)内容简介:《西游记》是我国浪漫主义长篇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
作者以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的故事为蓝本,叙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充分展现了他们的个性特征。
它为以后神魔小说的形象塑造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4.《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高鹗(清)内容简介:《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浓缩了整个封建社会的时代内容,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考点点拨△巧学妙记《水浒传》中部分人物绰号宋江(及时雨)卢俊义(玉麒麟)吴用(智多星)武松(行者)李逵(黑旋风)鲁智深(花和尚)林冲(豹子头)公孙胜(入云龙)张顺(浪里白条)燕青(浪子)秦明(霹雳火)花荣(小李广)孙二娘(母夜叉)杨志(青面兽)扈三娘(一丈青)时迁(鼓上蚤)△巧学妙记金陵十二钗金陵十二钗是指《红楼梦》中最优秀的三十六位女子,以12人为一组,分为正、副、又副三组。
其中正十二钗是: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
名著导读内容概括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传承着历史、文化、哲学和艺术的精华。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阅读名著,本文将对几部脍炙人口的名著进行简要的导读内容概括,以便让读者对这些作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1.《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小说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描绘,展现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
故事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揭示了封建末世不可避免的衰落命运。
2.《西游记》《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以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为主线,描绘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神魔世界。
小说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了忠诚、勇敢、智慧、善良等正能量,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3.《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通过对曹操、刘备、孙权等历史人物的艺术加工,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英雄形象。
小说以战争为主线,展现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特点,成为了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4.《水浒传》《水浒传》是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为背景,讲述了宋江、武松、李逵等一百零八位好汉聚义梁山泊,反抗封建压迫的故事。
小说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表现了人民群众反抗压迫、争取正义的决心。
5.《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小乡绅家的小姐伊丽莎白与贵族达西之间的爱情故事。
小说通过描绘五个姐妹的婚姻生活,展现了当时英国乡村社会的风貌,同时对阶级、财富、婚姻等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总结:以上就是对五部名著的导读内容概括,希望这些概括能帮助读者对这些作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激发起阅读的兴趣。
名著阅读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还能让我们在故事中感悟人生、汲取智慧。
四大名著导读传世经典的文学之旅古典文学中的四大名著被誉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其中包括《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
这些作品以其深刻的描绘和卓越的叙事能力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走进四大名著的世界,领略传世经典的魅力。
一、《红楼梦》:命运与情感的绵绵咏史《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作者是曹雪芹。
作品以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纠葛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悲剧命运和人生苦难。
通过对家族荣辱、爱情悲喜的刻画,《红楼梦》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底层真实。
二、《水浒传》:忠义与反抗的豪情燃烧《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以宋江等英雄人物为主线,讲述了他们在对抗压迫和不公正的社会秩序时所展现的忠义和反抗情怀。
作品中描绘了英勇、机智的英雄形象,传达了中华民族的勇气和坚韧精神。
三、《西游记》:战胜困难的英雄之旅《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以孙悟空等主要角色的奇幻冒险故事为主线,展示了主人公在取经之路上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作品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离奇精彩的情节,吸引了全球读者的喜爱。
四、《三国演义》:智勇双全与英杰辈出《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作品,以刘备、关羽、张飞等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为主要线索,讲述了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与政治斗争。
作品中充满了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和曲折离奇的剧情,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个无与伦比的英雄故事。
总结: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它们以其深刻的描绘和卓越的叙事能力成为了传世经典。
无论是《红楼梦》中的命运与情感,还是《水浒传》中的忠义与反抗,又或者是《西游记》中的战胜困难,以及《三国演义》中的智勇双全与英杰辈出,都是一场精彩的文学之旅。
这些作品不仅是文学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价值观念的传承。
读者们通过阅读四大名著,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化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并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无论是爱情、友情、家族还是社会,这些作品都以其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情节为读者带来思考和启示。
中国四大名著导读四大名著,又称为四大小说,为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吴承恩写的《西游记》、施耐庵写的《水浒传》以及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四部中国古典章回小说,是汉语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作品。
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其中的故事、场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
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
中国小说发展的一块里程碑——《三国演义》1994年,一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把整个中国都卷了进去。
据有关部门统计,这个剧的收视率创近十年之最。
人们对这个剧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其实这个剧改编所凭借的蓝本——著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更是令人不能忘却的。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由元末明初作家罗贯中依据陈寿的《三国志》、元代《三国志评话》和有关三国的故事加工而成。
作品由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写起,直至晋武帝太康元年,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长河中,生动地描写了汉末、三国时期的极为复杂的军事、政治斗争,人民所饱受的苦难,反映了封建社会各阶级的关系和生活面貌。
全书涉及时间长久,事件纷繁,人物众多,但作者抓住刘氏的兴衰这条主线,以蜀、魏、吴的斗争进行穿插,做到了以简驭繁,以少胜多,详略得体,有条不紊。
《三国演义》将古代战争描写得有声有色,引人入胜,这在我国古典小说中是十分罕见的。
由于作者善于以战略的眼光分析各个战役,所以对各个战役的描写不是平分秋色,而是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小说重点描写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是蜀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因此作者泼墨如水,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而对一些与全局关系不大的战争则惜墨如金,一笔带过。
在几个大战役之间又穿插几个小战役的描写,使战争的场面奔泻千里而又起伏萦回,百态千姿。
作者还善于把握各个战役的特点,根据战争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写法。
如官渡之战,袁、曹兵力悬殊,曹军处于劣势,又是远征,急于速战,因此突出粮食问题,着重描写曹操如何善于用人、用计,火烧袁军粮仓,出奇制胜。
《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
作者:吴承恩,明代人。
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四部分组成。
故事蕴含着“必须经历艰难才能最终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真谛。
孙悟空:大闹天宫、三借芭蕉扇、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真假美猴王。
兵器:孙悟空(如意金箍棒)、八戒(九齿钉耙)、沙僧(禅杖)。
《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
表现的主题“官逼民反”。
宋江(及时雨)情节: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宋江题反诗(浔阳楼)性格: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多谋善断,有军事、组织才能,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
鲁智深(花和尚)情节: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性格: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李逵(黑旋风)情节: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
性格: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林冲(豹子头)情节: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性格: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其后变得精明果敢。
(最能体现“逼”的主题的人物)武松(行者)情节: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性格: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吴用(智多星)情节:智取生辰纲、智取大名府、智取文安县、排九宫八阵图性格:沉着、冷静、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被称为“赛诸葛”)杨志(青面兽)情节: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
性格: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共同性格:爱打抱不平,重友情,讲义气。
三位女将:扈三娘(一丈青)、顾大嫂(母大虫)、孙二娘(母夜叉)身怀绝技的三将:善盗——时迁(鼓上蚤)、善射——花荣(小李广)、善行——戴宗(神行太保)歇后语:(宋江)上梁山——官逼民反(李逵)打宋江——过后赔礼(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三国演义》: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思想倾向:拥刘反曹。
四大名著内容汇总一、《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一、内容简介:《三国演义》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
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三国演义》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二、刘备教育刘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三、对联一副:三顾茅庐,刘玄德礼贤下士;六出祁山,诸葛亮赤胆忠心。
四、关云长-----《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对联一副:千里走单骑,侠肝义胆;大意失荆州,骄兵必败。
五、诸葛亮-----火烧新野;草船借箭;舌战群儒;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
对联两副:A、神机妙算七擒孟获,亮节孤忠六出祁山B、一片丹心《出师表》,万斛深情《诫子书》赞美诸葛亮的诗句:A、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B、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六、三国歇后语: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刘备摔孩子---- 收买人心七、三国成语: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作奸犯科、刮目相待、吴下阿蒙、妄自菲薄、指日可待、初出茅庐、危急存亡之秋八、两个小问题:A、《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指哪三个人?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B、你怎样评价《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茅庐”? ------表现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迫切心情和胸怀大志,不拘小节的宽广胸怀。
二、《水浒传》《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一、内容简介:《水浒传》它真实地描写了宋代农民起义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及统治阶级的罪恶.它以杰出的艺术描写手段,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起义的发生, 发展和失败过程的一些本质方面,说明造成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这部小说最闪光的思想在于:它将封建统治者视为“盗贼草寇”的起义农民给予充分肯定,并深刻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即上至皇帝和高俅这样的大臣,下至大小官吏的横行霸道、昏庸无能,致使民不聊生,尖锐的阶级矛盾逐渐加深。
对一、二十个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的成功塑造,是这部小说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
《水浒传》中头号反面人物:高俅、高衙内二、《水浒》人物性格特征:A、宋江: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有军事、组织才能;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
B、鲁智深:正直无畏、见义勇为的豪侠。
C、林冲: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凶狠泼辣。
D、武松:力量、勇敢和正义的象征。
勇士的典型,复仇的代表,刚正的义士。
E、李逵: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富有反抗性和同情心,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游民的典型。
三、人物对应情节:A、武松(行者):景阳冈打虎;怒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落草二龙山;单臂擒方腊。
武松绰号“行者”的由来:行者是那时对游方道人的一种称呼。
武松本是打虎英雄,但因其大哥被人毒害,怒而杀人。
逃跑后,遇到结拜兄弟菜园子张青和其妻母夜叉孙二娘,为掩人耳目,使武松不被官府捉拿,便把武松乔装打扮为一个行者的模样,头戴金箍,披发遮刺字,浑身道人装束,持一双戒刀,身带度牒文书(就是那时候的证件),继续上路。
后来除恶道,上了二龙山,与鲁智深会合,最后一起上了梁山,继续以此装束形象替天行道。
自此之后,武松便形成了行者的绰号。
B、李逵(黑旋风):真假李逵、江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元夜闹东京上梁山后,李逵想念家中的老母亲,于是下山接母,途中遇到了冒充他名讳拦路抢劫的李鬼,演出“真假李逵”的一场闹剧。
李逵背着母亲翻越沂岭时,不幸母亲被老虎所吃,他盛怒之下杀了一窝四虎,在母亲坟前大哭了一场。
李逵是个粗人,但并不是一无是处。
比如:劫法场,晁盖、吴用都没有找人砍倒刽子手,但李逵却想到了,否则宋江就没命了;再如,梁山攻打高唐州被困,派戴宗、李逵去请公孙胜,虽然李逵被罗真人惩罚,但他完成了任务,如果没有他要一把火烧了公孙胜的家,公孙胜也不会被迫现身;还有,吴用智赚“玉麒麟”,也是带上李逵做保镖。
武艺高强,没有心眼,任劳任怨,这是李逵的优点。
C、鲁智深(花和尚):他本名鲁达,是渭州经略府提辖。
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D、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E、宋江(及时雨):怒杀阎婆惜;F. 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刺配沧州道;大闹野猪林;棒打洪教头;火烧草料场;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火并王伦。
四、对联两副:A、智取生辰纲,吴用足智多谋;拳打镇关西,提辖嫉恶如仇。
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一百零八将天罡三十六星呼保义\及时雨▪玉麒麟卢俊义▪智多星吴用▪入云龙公孙胜宋江▪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小李广花荣▪小旋风柴进▪扑天雕李应▪美髯公朱仝▪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双枪将董平▪没羽箭张清▪青面兽杨志▪金枪将徐宁▪急先锋索超▪神行太保戴宗▪赤发鬼刘唐▪黑旋风李逵▪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弘▪插翅虎雷横▪混江龙李俊▪立地太岁阮小二▪船火儿张横▪短命二郎阮小五▪浪里白条张顺▪活阎罗阮小七▪病关索杨雄▪拼命三郎石秀▪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浪子燕青地煞七十二星▪神机军师朱武▪镇三山黄信▪病尉迟孙立▪丑郡马宣赞▪井木犴郝思文▪百胜将韩滔▪天目将彭玘▪圣水将单廷圭▪神火将魏定国▪圣手书生萧让▪铁面孔目裴宣▪摩云金翅欧鹏▪火眼狻猊邓飞▪锦毛虎燕顺▪锦豹子杨林▪轰天雷凌振▪神算子蒋敬▪小温侯吕方▪赛仁贵郭盛▪神医安道全▪紫髯伯皇甫端▪矮脚虎王英▪一丈青扈三娘▪丧门神鲍旭▪混世魔王樊瑞▪毛头星孔明▪独火星孔亮▪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玉臂匠金大坚▪铁笛仙马麟▪出洞蛟童威▪翻江蜃童猛▪玉幡竿孟康▪通臂猿侯健▪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白面郎君郑天寿▪九尾龟陶宗旺▪铁扇子宋清▪铁叫子乐和▪花项虎龚旺▪中箭虎丁得孙▪小遮拦穆春▪操刀鬼曹正▪云里金刚宋万▪摸著天杜迁▪病大虫薛永▪金眼彪施恩▪打虎将李忠▪小霸王周通▪金钱豹子汤隆▪鬼睑儿杜兴▪出林龙邹渊▪独角龙邹润▪旱地忽律朱贵▪笑面虎朱富▪铁臂膊蔡福▪一枝花蔡庆▪催命判官李立▪青眼虎李云▪没面目焦挺▪石将军石勇▪小尉迟孙新▪母大虫顾大嫂▪菜园子张青▪母夜叉孙二娘▪活闪婆王定六▪险道神郁保四▪白日鼠白胜▪鼓上蚤时迁▪金毛犬段景住三、《西游记》(吴承恩,明朝)一、内容简介:《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众在迢遥的西方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将所经历的千难万险形象化为妖魔鬼怪所设置的八十一难,以动物幻化的有情的精怪生动地表现了无情的山川的险阻,并以降妖服怪歌赞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小说是人战胜自然的凯歌。
二、小说特点: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超凡,夸张神奇,变形荒诞。
三、人物特征:孙悟空:机智多变、神通广大、英勇无畏。
猪八戒:贪吃贪玩,立场不坚定,又会耍点小花招。
沙和尚:忠厚老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唐僧:不畏困苦、立志取上真经、但不免又有些不明事理。
四、部分情节:1.孙悟空打闹天宫;2. 孙行者三借芭蕉扇;3.四个国家:车迟国,比丘国,乌鸡国,女儿国。
孙悟空孙悟空又名孙行者、悟空、外号美猴王、号称“齐天大圣”。
孙悟空,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因迸裂,见风而化作灵明石猴。
在花果山中,有一群猴子指着花果山的瀑布说了一声,有谁敢进去,为我们寻个安家之地,不伤身体者,我等拜它为王,石猴发现水帘洞,并借此机会将“石”字隐去了,称作“美猴王”。
后为寻求长生之道,独自漂洋过海,历经八九载,学会了讲人言、行人礼,跋山涉水,看透了人世间的追名逐利,最终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菩提老祖为师,习得金丹术(老版西游记电视剧删除)、地煞术,七十二般变化和觔斗云(又作筋斗云)之本领。
一旦得道,丹心清凉,身体轻盈。
周身有八万四千根变化毫毛。
兵器为东海龙王送与孙悟空的的“天河定底的神针铁”,是大禹上神治水时测量水深的尺子,又叫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此后,孙悟空自封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不是五指山,原著没有五指山这一词)下,无法行动。
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
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化,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
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三番两次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
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
孙悟空修得正果,封为“斗战胜佛”。
猪八戒又名猪悟能,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掌管天河水府。
因调戏嫦娥(与奔月的嫦娥不同,原著里的嫦娥指月宫中太阴星君的侍女之一),幸亏太白金星求情,被罚下人间。
但错投了猪胎,成了一只野猪,修炼成精,长成了猪脸人身的模样。
在高老庄抢占高家三小姐高翠兰,被孙悟空降伏。
修得正果,封号为“净坛使者”。
猪八戒的兵器是九齿钉钯,有天罡数三十六般变化。
猪八戒,原著称谓颇多,如“木母”等,均属丹道词汇。
原著里是一头野猪,黑皮肤,脖子上系一条花布手巾。
属肾水,主贪,所以猪八戒贪吃贪色,但是挑担子的主要是猪八戒。
沙和尚又名沙悟净。
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玻璃盏,沙僧惹怒王母娘娘,幸亏赤脚大仙求情,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受万箭穿心之苦。
后被唐僧师徒收服,负责牵马(电视剧改成挑担)。
得成正果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使用的兵器是降妖宝杖。
书中又将沙和尚称为“沙僧”。
性沉默少语,其主要事迹有第五十七回寻孙悟空。
小白龙西海龙王三太子,因为纵火烧了殿上玉帝的明珠,被龙王告他忤逆,被贬蛇盘山小白龙鹰愁涧,经观音菩萨点化等候唐僧。
因吃了唐僧的白马,后变化白马。
修成正果后被佛祖封为“八部天龙马”,跳入化龙池中,长出鳞角,飞起盘在擎天华表柱上。
其主要事迹为三十回斗魔,劝八戒寻悟空。
四、《红楼梦》(曹雪芹,清朝)《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玉缘》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
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