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认识天气-二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备课复习教案青岛版(五年制)
- 格式:docx
- 大小:14.90 KB
- 文档页数:2
青岛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天气》第10课《怎样预知天气》说课稿【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交流收看天气预报和生活经验,知道天气是可以被预测的。
2.通过交流,了解人们是怎样提前知道天气的,知道观测工具和自然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知道未来天气变化,建立预测的概念,认识自然界的联系、变化和发展,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意义。
3.了解民间关于自然现象和事物变化的谚语、故事,体会到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观察发现了自然界的许多信息反映了自然变化的规律,并用简洁有趣的语言来表述这些变化规律,便于人们掌握,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懂得认识到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发展变化是对自然界正确的态度。
科学探究:1.通过交流、了解人们利用工具,观察、感受大自然各种现象,分析这些现象的变化与天气变化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合理推测——设计获取信息的方法——获取相关信息进行论证——获得科学结论——进行完整表述和表达”这一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联系和分析各种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融合其他学科对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分析、推理和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培养学生能够依据事物的变化,大胆推测和想象的创造思维能力,能主动进行验证,从而更好地指导生活的能力。
科学态度:1.通过指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培养他们观察认真、耐心、细致的优良观察品质,能够进行持久观察的坚持力和意志力。
2.通过观察、记录、整理和分析处理有关信息,使学生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利用自然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意识到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互相影响和发展变化的,培养初步的唯物主义思想意识,为他们将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奠定基础。
3.指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形成热爱大自然、科学认识大自然和敬畏大自然的情感,同时,认识科学技术发展的意义,理解科学技术具有“双刃剑”效应。
青岛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7《多样的天气》活动准备:1搜集多种天气现象的图片,可以打印,可以从书本或杂志上去剪。
2记录一周的天气情况3卡纸4分组,选组长。
5设计天气符号6整理学生搜集的资料,给分组7 24份天气符号记录表(昨天今天)教学目标:1知道阴、晴、雨、雪、风等常见天气现象;认识多种常见的天气符号。
2正确利用天气符号对天气进行记录和描述。
3愿意倾听、合作、分享、交流,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
4能对探究大自然产生一定的兴趣;热爱大自然。
教学过程一.动画导入,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一段精彩(有趣)的动画,想看吗?那你可要看仔细,听认真了,过一会,老师要考考你。
有信心过老师的这一关吗?好,请看动画《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ppt2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的眼睛睁得圆溜溜的,看得聚精会神。
我相信这个问题一定难不倒你。
大头儿子为什么要求和小头爸爸一起睡大床吗?师:哦,原来是这样,外面风雨交加电闪雷鸣,大头儿子害怕了。
他的头虽大胆子却很小嘛。
3那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打雷下雨的天握吗?你当时有何感受?你是怎么办的?(根据生的回答师作出相应的鼓励性评价。
你可真是一个勇敢的小男女孩你的胆量需要磨炼一下哟)二、探究活动一天气现象我来说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天气现象呢?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有关天气的资料,找到了吗?现在把它拿出来,在小组内和小伙伴一起说一说,互相了解一下吧。
分享会让你有更多的收获。
ppt天气现象我来说2生交流师巡视并加以指导师:同学们,暂时打断一下你们的热情,老师发现你们搜集的资料非常丰富,真了不起。
不过有些同学的资料是重复的,这样交流起来有些麻烦。
该怎么处理呢?如果把你们小组的资料按照不同的天气进行分类整理,你觉得可以吗?那我们就在小组内分类整理,把相同的天气资料放在一起。
3经过整理,资料就变得有条理了。
看来,我们不但要搜集资料还要学会整理资料。
4小组汇报组长我们组同学搜集到的天气资料有※师:人们在晴天可以做哪些事情呢?(评价晴天真好,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享受和快乐。
7.多样的天气教学目标:1、能感知天气变化的多样性,能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2、能用文学词语(包括诗歌)和科学的术语描述天气的变化。
能说出两种以上科学描述天气变化的要素。
3、愿意收集各种预测天气变化的谚语。
4、愿意关注、收集与天气变化有关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天气变化,并体验科学技术发展对获得天气消息方式的影响。
难点:用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要素来科学表示天气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入1.(创设情景):师:今天早上起床推开窗,你发现天气如何?你的心情怎样?出门要准备什么?生自由谈感受谈话: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汇报。
小结:天气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心情、生活、学习。
(二)学习新课:1、活动1。
(1)谈话: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哪些词汇来描述天气?文学家常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天气?你知道哪些与天气有关的诗歌?(2)学生思考,汇报。
文学词语:细雨纷飞、春暖花开、白雪皑皑、秋高气爽。
(3)观看课件:“天气变化”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天气变化。
(出示图片)师讲解不常见的天气现象。
(4)1.谈话:“你最喜欢什么天气,和小组成员口头交流”2。
记录我喜欢的天气(可以用绘画或诗歌的形式记录)3。
分组交流我们的记录。
4。
各组展示我们记录的天气。
(5)教师评价,总结。
2、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
(1)师:什么是天气?怎样科学地描述天气?(2)师:生活中,人们还有哪些了解天气的方法?(3)学生汇报。
(4)师:在有天气预报之前,人们是怎么知道天气变化的?哪些自然现象能预知天气变化?利用这些谚语来预测天气的变化有哪些优点和不足?(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在没有天气预报之前,人们是靠观测自然现象和物候变化来预测天气的。
人们把长期以来观察天气的经验概括成一些谚语,来预测天气变化。
利用谚语预测天气变化不够准确,不及时,不够科学。
(7)师:现在的人们是怎样知道天气消息的?(8)学生讨论汇报。
第三单元认识天气单元分析《认识天气》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第一次出现有关天气的一些知识,了解了这些基本天气知识以后为三年级《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奠定基础。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常见的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对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影响,了解常用的预知天气的方法。
本单元主要包括“多样的天气”、“天气与生活”、“天气与动植物”、“怎样预知天气”。
单元页背景图片呈现的是大自然的场景,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这幅图本身就是一种天气现象-天气晴。
18页出示了一则谚语:阴和晴,风雨雪,天气变化影响多。
燕低飞,鱼儿跳,天气变化早知道。
这则谚语从具体的天气现象,天气对人们和动植物的影响、天气的预测等方面概括了本单元的研究内容。
19页放大的圆形图,分别是生活中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风筝在风中飞舞,雪花压满枝头,暴雨淹没楼房,通过这些现象引导学生知道这个单元主要研究天气现象以及这些天气对生活、动植物的影响。
课标要求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在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这一大概念。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课标中14.1部分“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
在1~2年级的学习目标是: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会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难点是描述。
7 多样的天气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 初步认识阴、晴、雨、雪、风等常见的天气现象,并能用这几种天气现象描述天气;2. 能识别天气预报中常见的天气符号,并能用天气符号记录天气。
科学探究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现象的能力,正确描述几种天气现象的特征科学态度目标:能够如实描述观察的现象,乐于表达、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天气现象的多样性,产生探究天气的兴趣。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用阴、晴、雨、雪、风等来科学描述天气现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课前大家已经搜集了很多关于天气现象的图片,现在和小组内的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吧。
德国职业教育的现状、改革及启示一、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德国的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在国际上别具一格,即在职业学校(Berufsschule)学习理论的同时在企业进行实习。
德国宪法规定,凡18岁前不上其他学校的青年必须就读职业学校。
大约一半的年轻人在中学毕业后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
根据不同职业的要求,企业的实习培训期(也称“学徒期”)平均为3年。
企业与国家共同分摊培训费用:企业向学徒支付报酬,国家承担职业学校经费。
学徒在这三年中除了在企业接受职业培训外,还必须每周去职业学校上1至2天课。
除一般课程外,学校还设置了与职业有关的专业课程,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知识。
职业培训条例规定,不论学习何种职业,培训结业时必须进行考试,考试制度十分严格,由工商业或手工业联合会的委员主持进行,考试委员会的成员有雇主代表、雇员代表和职业学校的教师。
目前有大约50万家企业以及公共机关和自由职业者向年轻人提供培训,有80%以上的培训岗位由中小企业提供。
一些大型企业都自办职业学校,其毕业生也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承认,企业还能得到国家财政补贴。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确保了手工业者和专业工人的高技能。
[1]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还有继续接受高级别职业教育的机会,甚至有机会可以获得硕士学位。
职业专科学校(Berufsfachschule)是高一级的全日制职业学校,学习期限1至3年。
高级专科学校(Fachoberschule)是更高一级的全日制职业学校,招收实科中学(Realschule)的毕业生。
高级专科学校的毕业生可进应用科学大学(Fachhochschule)深造。
应用科学大学是20世纪60年代德国高校扩张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鲜明德国特征的学校,属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范畴。
在德国,如今有近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就读于应用科学大学,它之所以吸引学生,是因为它的学制比传统的综合性大学短。
[2]专业课程组织紧凑缩短了平均学习时间,学生可以更快进入职场。
此外,它与实际工作联系更为紧密。
第三单元认识天气
单元分析
《认识天气》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第一次出现有关天气的一些知识,了解了这些基本天气知识以后为三年级《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奠定基础。
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常见的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对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影响,了解常用的预知天气的方法。
本单元主要包括“多样的天气”、“天气与生活”、“天气与动植物”、“怎样预知天气”。
单元页背景图片呈现的是大自然的场景,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这幅图本身就是一种天气现象-天气晴。
18页出示了一则谚语:阴和晴,风雨雪,天气变化影响多。
燕低飞,鱼儿跳,天气变化早知道。
这则谚语从具体的天气现象,天气对人们和动植物的影响、天气的预测等方面概括了本单元的研究内容。
19页放大的圆形图,分别是生活中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风筝在风中飞舞,雪花压满枝头,暴雨淹没楼房,通过这些现象引导学生知道这个单元主要研究天气现象以及这些天气对生活、动植物的影响。
课标要求
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在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这一大概念。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课标中14.1部分“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
在1~2年级的学习目标是: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会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难点是描述。
第三单元复习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梳理本单元知识。
科学探究:经历梳理知识的过程。
科学态度: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科学活动手册。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型:复习课
教学过程:
知识乐园:
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多样的天气
天气与生活、天气与动植物、怎样预知天气。
说说学到的有关知识。
科学实验手册的7到10页
学习的这些知识间有什么联系?
科学殿堂:
对于本单元学习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交流
反思空间:
你能得到几颗星星
通过科学实验手册复习本单元内容。
板书:
知识树的形式梳理
板书设计:树形图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