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教学工作计划表
- 格式:xls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6
八年级体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一、学生现状分析所任教的学生年龄在____岁之间,处于青春发育的高峰期,身体发育较快,男女差别较大,男生活泼好动,表现与强,女生趋于文静,不好活动。
因此要因势利导,加强男生的身体素质练习,培养女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二、指导思想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健康行为。
3、重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
三、教学目标1、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懂得科学的锻炼方法2、完成和基本掌握本年级选择项目中规定动作,了解所学运动项目的简单规则。
结合游戏和降低规则的比赛,提高技战术的运用能力。
用安全方法进行运动,发展体育的广泛兴趣、爱好。
提高自学自练和自我保健能力。
3、全面发展体能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联系继续发展灵敏、速度和有氧耐力,知道营养需求及选择对健康的影响。
根据自己的生理发育特点,了解体育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4、正确评价自己的运动能力,了解身心之间的关系,逐步掌握设置合适的体育学习目标方法,增强自尊与自信,在克服困难的学习中,体验成功和活动的乐趣。
5、增进同学间的交往,建立体育活动中的合作意识,指出体育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结合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多渠道搜集信息,并能评说比赛和表演。
四、运动参与1、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懂得体育的锻炼方法。
2、用安全方法进行运动,发展体育的广泛兴趣、爱好。
提高自学自练和自我保健能力。
3、根据自己的生理发育特点,了解体育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
五、教学内容1、跑(____米、耐力跑____米____米、往返跑____米)2、田径跳(立定跳远)掷(投实心球)运动技能教学重点:以各项目技术为载体,发展跑的能力和有氧耐力、弹跳力、肌肉力量,提高生活能力和抗疲劳的能力。
四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四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1一、学生现状分析: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发展较好;能掌握基本的单、双脚跳跃方法;正确地跑步姿势和方法;正面、侧面屈臂投掷方法;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习;能正确评价自己及他人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在游戏、活动中懂得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但部分学生的奔跑能力、跳跃能力不强,须加强锻炼腿部力量;女生的手臂力量较差,投掷能力不强,还待加强锻炼;本学期将进一步发展、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及奔跑、跳跃、投掷能力。
二、教学重点:1、体育与健康常识:运动前后的注意事项;过量饮水也会中毒;玩与心理健康;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2、运动技能:掌握快速跑方法;基本跳跃技能;侧向投掷方法;几种篮下传接球方法;足球简单的踢球和运球基本动作;掌握乒乓球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技能。
3、游戏:几种快速跑游戏;花样踢毽子游戏;跳绳游戏。
4、大课间韵律操等等。
三、教学难点:1、运动技能:掌握快速跑方法;基本跳跃技能;侧向投掷方法;几种篮下传接球方法;足球简单的踢球和运球基本动作;掌握乒乓球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技能。
2、大课间韵律操四、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知道心理健康的标准,懂得经常锻炼身体有益身心健康,学会合理地玩;学会通过体育运动等方式调控自己的情绪;运动技能:学习掌握几种快速跑的动作方法、要领;基本跳跃技能;侧向投掷方法;几种篮下传接球方法;足球简单的踢球和运球基本动作;掌握乒乓球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技能;身体健康: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具有关注自己身体健康的意识。
心理健康: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空情绪;学生能够体验并简单描述进步或成功时的情绪表现;观察并简单描述退步或失败时的心情。
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和学习领域的各个具体的目标,以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心理和身体健康、快乐的发展。
五、教学措施:1、及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
2024年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表一、工作目标: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能力。
二、工作内容:1. 课程设置:(1) 制定符合课程标准的体育教学计划;(2)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安排体育课程,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和连贯性;(3) 强化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包括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4) 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鼓励并引导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2. 教学方法:(1) 设置典型学生教学情景,在课堂上以示范和引导的方式进行教学;(2) 提供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3)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和自我评价的机会;(4)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
3. 培养运动兴趣:(1)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如运动会、体育比赛等,增强体育意识和团体荣誉感;(2) 指导学生进行个人体育锻炼,如晨练、健身等,培养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的习惯;(3) 鼓励学生参加校外的体育俱乐部或社团,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
4. 教师培训:(1) 参加体育教育相关培训课程,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2) 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分享经验;(3) 定期总结和评估教学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
5. 家校合作:(1) 与家长保持及时沟通,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特长和兴趣爱好;(2) 邀请家长参与学校举办的体育活动,增进家校合作和交流;(3) 提供家庭体育锻炼指导,引导学生和家人一起参与体育活动。
三、工作计划:1. 春季学期(3月至6月)(1) 制定学期课程计划,明确每周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2)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运动会和田径比赛,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3) 开展户外体育活动,如郊游、野炊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2. 夏季学期(6月至8月)(1) 制定暑期体育活动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等体育活动;(2) 注重热身运动的教学,帮助学生正确进行体育锻炼;(3) 鼓励学生参与水上运动,如游泳、划船等,提高体能和水性。
2024年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表第一学期1. 学期目标- 提高学生的体育健康素养,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
- 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协作能力。
-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 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教学:- 认识体育、了解体育的特点和意义。
- 运动技能的基本要素和技能训练。
- 体育器材和场地的使用方法。
2) 健康体魄培养:- 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方法。
-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和养成。
3) 体育项目学习:- 足球、篮球、排球等项目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领。
- 体育项目的实践训练和比赛。
4) 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 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和团队建设活动。
- 班级体育比赛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5) 体育文化和比赛观摩:- 学习体育文化知识,了解体育赛事的历史和意义。
- 观摩体育比赛和运动会,提高学生的体育赛事素养。
3. 教学方法- 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 设置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
-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实践训练和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结合体育文化和实际案例,开展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评价方法- 通过平时的观察和记录,评价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进步情况。
- 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和项目比赛,评选出优秀团队和个人。
- 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第二学期1. 学期目标- 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协作能力。
-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
- 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
- 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1) 基础技能和专业项目学习- 跳绳、踢毽子、击剑等基础技能的学习和练习。
- 体操、田径、游泳等专业项目的学习和训练。
2) 运动技能的提高与创新- 引导学生进行复杂技能的训练和创新实践。
中小学体育教学课时工作计划(5篇)中小学体育教学课时工作计划【篇1】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营造学校体育文化氛围,规范体育教学,活跃学生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及运动健康水平,特制定如下计划:一、体育教学工作1、进一步完善体育课“三选”改革方案,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
2、根据学生选项的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及课时计划。
3、互相听课,每人不得少于2次,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4、本学期组织4—5次教研活动,重点研究传统保健体育项目的教学方法,提高青年老师的业务水平。
二、群体与竞赛工作1、指导学生武术、健美操、体育舞蹈、瑜珈社团工作。
2、配合各系部开展好各项学生体育活动。
3、举办学生篮球比赛。
4、完成级学生体质测试及上报工作。
三、科研及业务自修1、向俊、张虎、黄海圣每人完成传统保健体育的两项自学任务,并指导社团开展活动。
2、青年教师郭晶晶的带教工作,由汪长芳老师完成。
3、起动“__”规划教材的申报与编写工作。
4、本学期内完成三到四篇有学术价值的专业论文。
四、职工活动协助工会组织的教职工的体育文化活动,丰富教职工的业余生活,使全体教职工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中小学体育教学课时工作计划【篇2】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中心校教研室体育工作要点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体育精神,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促进教育与教课研的研究和发展,切实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管理和教材分析,牢固树立学校教育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与时俱进精神、开拓创新的意识和思路,创造性地做好学校体育教育与教学工作。
二、重点工作:1、在认真总结上学期我校开展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全面进入课程标准实验的实际情况,对参与课程标准实验的任课教师加强课程理念、教材与教法的培训。
推广课改成功的经验和可行的做法。
2、结合我校‘小学传统体育与创新体育的对比研究’的实施方案,作好准备阶段小结工作,逐步转入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在实施中要积极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验和我校实施课改要求,积极开展尝试、研究、探讨,从而来促进和完善我校的体育教学工作。
2023六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2023六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1一、学生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性格差异较大,身体素质、遵守纪律等方面各有不同。
学生处于青春发育阶段,性格比较叛逆,需要探索有趣味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同时,六年级处于升学阶段,学业压力比较重,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排课程的内容(例如增设趣味性项目,球类项目以及自主活动等),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目标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广泛宣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课外体育活动,加强体育文化建设。
1、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逐步改变以竞技体育为主的教学思想体系,注重体育与健康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体育实践为主,并注意教学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2、使学生能够了解体育与健康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和养成良好的体育卫生习惯,能处理运动中突发的一些简单伤病。
3、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遵守纪律,团结、勇敢、顽强,积极向上、创新精神的优良品质。
4、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辅导,使学生知道不良情绪对体育活动的影响,同时培养学生积极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教材分析重难点:1、学生能够观察和评价同伴的运动动作,同时能积极地展示自己的动作;其实就是增强自信心和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2、知道田径的一些术语,同时如何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立定跳远和跳远的动作技术;跳高的正确姿势以及解决跳高的成绩,提高学生对田径这些枯燥项目的兴趣。
3、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一些韵律体操的属于和技术动作。
4、初步掌握体育运动的一些常识。
5、了解青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
6、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
(一)田径教学1、跑:进一步学习短距离跑的技术。
起跑后疾跑积极,逐渐增加步长、步频,动作协调、快速。
2024年初中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表一、总体目标2024年初中体育教研组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工作重点1. 完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a. 搜集整理优质教学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
b. 推广先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c. 开展教学观摩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
2. 强化学生体质锻炼,提高身体素质a. 设计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方案,满足学生身体发展需求。
b. 加强体育课堂的体育锻炼环节,增加体育锻炼时间。
c. 组织学校体育比赛和运动会,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3. 加强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a. 组织定期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
b.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指导,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c. 鼓励教师参加培训班和学术会议,拓宽专业视野。
4. 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a. 定期开展体育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学生体育发展情况。
b. 鼓励家长参与学生体育锻炼,营造家庭运动氛围。
c. 组织家校体育交流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具体工作计划1. 教学资源建设a. 通过网络、期刊、书籍等渠道搜集优质教学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
b. 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利用教学资源的能力。
2. 推广先进教学方法a. 组织教师观摩课堂,分享成功教学案例。
b. 邀请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授课,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c. 组织教师座谈会,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
3. 设计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方案a. 结合学生身体发展特点,制定不同年级的体育锻炼方案。
b. 制定每周固定的体育锻炼时间表,并监督执行。
4. 加强体育课堂的体育锻炼环节a. 在每节体育课上增加适当的体育锻炼环节,增加学生体育锻炼时间。
b. 加强体育课的实践训练,提高学生体育技能。
5. 组织学校体育比赛和运动会a. 组织校内各类体育比赛,为学生提供锻炼和展示才艺的机会。
b. 策划运动会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竞争。
6. 组织定期教研活动a. 规划教研活动议题,确定教研形式和参与人员。
2024年四年级体育教学计划表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和动作技能,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勇气、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品质。
4.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健身操:- 学习和练习基本的健身操动作,如踢腿、摆手等。
- 培养学生的基本协调能力和节奏感。
2. 游戏活动:- 进行一些简单而有趣的游戏,如跳绳、躲避球等。
- 培养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动作灵活性。
3. 球类运动:- 学习和练习一些基本的球类运动,如足球、篮球等。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技能。
4. 健康知识教育:- 学习和了解一些与健康相关的知识,如饮食、运动等。
- 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习惯。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老师通过示范动作,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
2. 游戏法:通过游戏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乐趣。
3. 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 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
5. 轮转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轮流参与不同的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
四、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学期1月份:- 学习和练习健身操基本动作。
- 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活动,如跳绳、躲避球等。
2月份:- 学习和练习足球基本动作。
- 进行足球小游戏,如传球、射门等。
3月份:- 学习和练习篮球基本动作。
- 进行篮球小游戏,如投篮、运球等。
4月份:- 学习和了解与健康相关的知识,如饮食、运动等。
- 进行健康知识教育的小活动。
2. 第二学期5月份:- 学习和练习羽毛球基本动作。
- 进行羽毛球小游戏,如挥拍、接球等。
6月份:- 学习和练习网球基本动作。
- 进行网球小游戏,如发球、接球等。
7月份:- 学习和练习乒乓球基本动作。
- 进行乒乓球小游戏,如拍球、接发球等。
8月份:- 复习和巩固前期学习的技能。
- 进行小型运动会,展示学生的体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