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格式:pdf
- 大小:135.38 KB
- 文档页数:5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计划(师范类)专业代码:030404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技能与方法的基本训练,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能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能为人师表,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分析社会问题立场、观点和方法;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了解党和国家关于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与法规;具有宽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审美修养,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
3.熟悉教育法规,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和教学研究;具备教师的基本素养、基本技能,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语表达能力;具有课堂教学的能力、班主任工作的能力以及施行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的能力;4.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语,能够较好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社会调查、论文写作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6.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具有健康的体魄和一定的军事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军事训练标准。
三、学制、学分、学位学制:标准学制为 4 年;修业年限3—6年。
学分:毕业最低学分173学分。
学位:法学或教育学学士四、主要课程及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课程: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法理学、当代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形式逻辑、社会学、中学政治教学论等。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院简介马克思主义学院前身是中原大学教育学院政治系,成立于1949年12月5日。
1994年更名为法商学院,1997年更名为政法学院,2004年9月原政法学院和马列课部合并组建成新的政法学院,2012年6月,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传播学院)。
目前,学院由当初的单一政治教育专业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政治学(非师范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国际政治方向)两个本科专业,办学层次也由过去单一招收本科生向招收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发展。
学院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24人,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39人。
现可招收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政治学(非师范类,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哲学、国际政治方向)两个本科专业;招收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逻辑学、伦理学、中共党史、国际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等12个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和一个专业学位——学科教学;同时招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等7个博士研究生专业,另外学院还招生在职人员攻读教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农村文化方向)两种类型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各1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家重点学科1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等5个二级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省级重点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为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全国高等学校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
专业编号:401专业代码:030503一、专业简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前身是1949年12月5日成立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政治系,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国际关系专家陶军是第一任系主任。
第一章测试1.在五四时期,产生了哪些论战,使得马克思主义得以崭露锋芒?()A:“问题”与“主义”之争B: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论战C: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论战D: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答案:ACD2.党的一大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哪些贡献?()A:初步规划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建设B:确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C: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任务D:申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性原则答案:ABCD3.标志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开端的事件是()A:五四运动B:新文化运动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答案:D4.比较系统的、正确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热情歌颂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伟大意义的第一人是?()A:毛泽东B:李大钊C:陈独秀D:蔡和森答案:B5.1927年3月发表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的中心问题。
()A:对B:错答案:A6.党的二大提出了哪些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任务?()A: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于“民主联合战线”建设工作B: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严格的组织纪律C: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党性、阶级性原则D: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于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答案:ABD7.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李大钊的文章?()A:《我的马克思主义观》B:《法俄革命之比较观》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庶民的胜利》答案:ABCD8.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基本点是()A: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与任务,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与内容B:加强政治工作机关建设和提高政工人员素质C:把握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有针对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D:加强军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纪律建设答案:C9.“问题”与“主义”之争的实质是()A:关于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B: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论战C: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论战D: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论战答案:B10.党的一大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等文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的确立。
政治经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类)本科学分制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道德素养和马克思主义素养,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政治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以及政务、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
2、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具有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语。
3、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分析社会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4、了解党和国家关于宣传、教育、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本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5、具有宽厚的人文修养和良好的审美修养,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热爱教育事业,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实际,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具备在中等学校进行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组织课外活动和从事教育研究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政治学、法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
四、专业主干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政治学原理、法学概论、伦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类)课程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 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具备终生学习能力和与时俱进的教学能力,能胜任中等以上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教学、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二、培养规格1、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思想政治工作。
2、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正确分析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一定程度的自然科学知识,在具备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现代科技成就和发展趋势,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
4、具备中学教师应有的教育科学素养,系统完整地掌握中学教育理论和技能,掌握初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教学研究方法,并能组织多种教学形式,具备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知识和能力。
5、能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并可阅读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外文资料。
6、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能与人为善,具有团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学制、最低毕业学分、授予学位学制: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制为四年,允许提前或推迟毕业,具体按学校有关学分制管理条例执行。
鼓励学生攻读辅修专业、双专业和双学位。
最低毕业学分:160 学分。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四、课程修读要求1、本专业学生毕业需修满160 学分,其中综合教育课36 学分,占总学分的22.5%;学科基础课29 学分,占总学分的18.1%;专业必修课46 学分,占总学分的28.8%;专业选修课32 学分,占总学分的20.0%;实践及毕业论文17 学分,占总学分的10.6%。
公选课设置8 个学分,可在外学院开设的专业课、全校公选课、外校选修课中选修。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是⼀个专业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学、哲学、政治学等多个⼀级学科的综合性⼆级学院。
学院下设政治系、⾏政管理系、哲学系等3个系和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12个研究院所。
学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级学科博⼠学位授予权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7个博⼠点,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3个⼀级学科硕⼠学位授予权及15个硕⼠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伦理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学科为江苏省重点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含师范和政管⽅向)为江苏省品牌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85⼈,其中教授23⼈,副教授25⼈,具有博⼠学位(含博⼠在读)41⼈。
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学历层次⾼,教学、科研实⼒雄厚。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江苏省品牌专业 培养⽬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具备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在中等及中等以上学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的专门⼈才。
就业去向:学⽣毕业后主要在各级各类中等学校及⾼等院校、党校等教育机构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和管理⼯作。
主要课程:哲学、政治经济学、⽑泽东思想概论、邓⼩平理论概论、政治学、法学概论、伦理学、社会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国际政治、世界经济、教育学、⼼理学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等。
专业特⾊:属于法学门类,学⽣毕业授予法学学⼠学位。
该专业历史悠久、学术底蕴深厚、师资⼒量及培育⼒强、美誉度⾼。
依托本专业,该院先后发展起思想政治教育等10多个硕⼠点、思想政治教育等7个博⼠点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级学科博⼠点。
博、硕⼠点的发展⼜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术底蕴。
该专业具有⼀⽀年龄结构合理、学术造诣⾼的师资队伍,现有教授16⼈(含博导6⼈),副教授8⼈。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江苏省⾸批重点学科,也是江苏省品牌专业,在省内外具有⼴泛影响。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授予学位、最低学分要求030404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类) 3—7年法学学士160二、专业介绍和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研究人们思想意识形成、发展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具有文理渗透、知识结构新、适应范围广、实用性强等特点。
本专业培养德才兼备,具备良好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拥有宽阔的学科口径和深厚的学科功底,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党政管理工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是:使学生在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学科知识的同时,拓宽知识面和理论视野,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宽口径、多选修的课程平台,为学生创造多样化、选择性的发展空间。
三、培养目标、规格和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素养,具备哲学、法学、政治学、管理学和教育等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能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学的教学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教学技能和科研写作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备从事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与科研以及思想治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2)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正确分析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初步能力;(3)了解党和国家关于宣传、教育、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与法规;(4)掌握本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阅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5)具有宽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审美修养,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6)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计算机辅助教学和应用能力;(7)具备在中等学校进行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组织课外活动和从事教育研究的能力。
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优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
毕业生适合从事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中学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工作,能在党政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从事日常管理工作、党团工作和思想宣传工作等,并可以成为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合格生源。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通过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师教学、科研写作、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学生在毕业时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热爱祖国和教育事业,具有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奋发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公平竞争、遵纪守法的观念,具有良好的师德,为人师表。
2、具有较扎实宽厚的从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创造性能力;具有初步的图书情报资料检索能力。
3、具有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懂得教育教学规律并有自觉运用教育规律的意识和能力,了解中外主要教育学派的思想观点及其发展趋势,了解未来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具备一定的教学才能和教育研究、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得到较扎实的教师基本功训练;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测试合格。
4、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高尚的审美情操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与自我控制和教育的能力,具备职业迁移的智能基础、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和较高的社会适应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师范类)的专业核心课之一。
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理论认知上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提高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和专业意识,为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操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帮助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形成高度的专业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课程目标2:帮助学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整个理论体系,使其获得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最关键的基础知识。
课程目标3:使学生能够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观点去解释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现象,能够分析和解决思想政治领域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课程目标对应课程内容对应毕业要求课程目标1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特征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任务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对其形成高度的专业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是本专业学生毕业的基本要求之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是培养学生专业意识最重要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第二至第八章系统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地位、功能、过程、规律、目标、内容和任务,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关系和外部条件,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可供选择的方法,从而能够切实地帮助学生对本专业形成全面的、深刻的理性认知;特别是本课程的一些核心内容(如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功能、目标、内容和任务等)有力地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崇高的社会地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伟大使命,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政法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是北京市基础教育和其他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基地。
经过多年建设,已发展成为拥有从本科到博士、博士后较为完整的办学体系的高水平综合性学院。
政法学院下设哲学系、经济管理系、法律系、政治学系、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公共管理系等6个系。
现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等5个博士点和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有哲学一级学科、政治学一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课程与教学论(含中学政治理论教学论、法学学科教学论、社会工作学科教学论方向)、教育硕士(学科教学•思想政治教育) 等共计2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还招收高校教师、高校辅导员等方向研究生;有哲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8个本科专业。
政法学院现有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校重点学科4个(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思想政治教育),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个(宗教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校重点建设学科2个(政治经济学、法学)。
上述学科、专业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四个学科门类中的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公共管理等8个一级学科。
政法学院拥有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子项目1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哲学研究”。
实施“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以来,学院教学、科研和办公条件有较大改善,建设了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和学术报告厅,建有较高标准的模拟法庭和配备先进设备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实验室。
图书资料建设成效显著,已具有专业门类比较齐全、数量可观的图书资料。
政法学院现有教职工100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27人;博士生导师13人,兼职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45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56人。
政法学院已经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