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题答题模板.docx
- 格式:docx
- 大小:18.38 KB
- 文档页数:2
高考化学实验题答题模板类型1实验基本操作类1.浓硫酸稀释操作【规范操作】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答题关键】①浓硫酸倒入水中;②缓慢;③不断搅拌。
2.分液操作【规范操作】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当下层液体恰好流尽时,迅速关闭活塞。
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答题关键】①液面上方与大气相通;②沿烧杯壁;③上上下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3.焰色反应操作【规范操作】【答题关键】①烧、蘸、烧、洗、烧;②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4.容量瓶查漏操作【规范操作】向容量瓶中加适量水,塞紧瓶塞,用手指顶住瓶塞,倒立,用吸水纸检查是否有水珠渗出;如果不漏,再把塞子旋转180°,塞紧,倒置,用同样方法检查。
【答题关键】①装水;②倒立;③检查是否漏水;④旋转180°;⑤重复操作。
5.沉淀剂是否过量操作【规范操作】(1)加沉淀剂: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2)加入与沉淀剂反应的试剂:静置,取适量上层清液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答题关键】①上层清液;②沉淀剂或与沉淀剂;③是否沉淀;④若需称量沉淀的质量而进行有关定量计算时则只能选用方法(1)。
6.沉淀洗涤操作【规范操作】向漏斗内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出后,重复操作2~3次。
【答题关键】①浸没;②重复2~3次。
7.判断沉淀是否洗净操作【答题模板】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置于试管中,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
8.常见试纸的使用【答题模板】(1)定量试纸(如pH试纸)取一小片×××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待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出测量数据。
高考化学实验答题模板汇总模板一溶液中是否存在某种离子的检验【例1】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实验室以废铜屑为原料抽取碱式碳酸铜的步骤如下:步骤一:废铜屑制硝酸铜……步骤二:碱式碳酸铜的制备向大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铜溶液,水浴加热至70 ℃左右,用0.4 mol·L-1的NaOH溶液调节pH至8.5,振荡、静置、过滤、用热水洗涤、烘干,得到碱式碳酸铜产品。
完成下列填空:(4)步骤二的液中可能含有CO2-3,写出检验CO2-3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抽样评析】明滤液中含有CO2-3【答题模板】取少许滤(溶)液,滴入少量×××溶液(试剂),若×××(现象),说明含有×××。
说明: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4个得分点:取样→选择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1)取样:要取“少许”试样。
(2)选择试剂:选择合理的试剂,确保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如本题中的“稀盐酸”等。
(3)描述现象:需有明显的现象描述。
(4)得出结论:根据现象得出结论。
模板二试剂的作用【例2】无水AlCl3(183 ℃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
装置B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F和G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________。
【抽样评析】【答题模板】解答该类题目要掌握以下要领:1.根据题目要求和试剂的状态和性质准确判断试剂的作用,通常有制备物质、除杂净化、吸水干燥、吸收尾气等类型。
2.试剂的选取是考查试剂的作用的另一种形式,选取试剂时要考虑实验目的、试剂的性质和实验中所给仪器等因素。
2016 届高三化学实验规范模板记忆一、高中化学实验中的' 先' 与 ' 后 '1.加热试管时,应先平均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采集气体时,先取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查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采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采集。
5.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 不是必定相等,加纸后调平天平;腐化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比如氢氧化钠固体的称取) ,再放药品。
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6.点燃 H2、CH4、 C2H4、 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查验纯度再点燃。
7. 查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 AgNO3溶液。
8.查验 NH3( 用红色石蕊试纸 ) 、Cl 2 ( 用淀粉 KI 试纸 ) 、H2S[ 用 Pb(Ac) 2试纸 ] 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2-9. 查验 SO4时,先加稀盐酸,再加氯化钡溶液。
10. 配制 FeCl3, 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许浓盐酸中,再稀释。
11. 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察看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 焰色反响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 用 H2复原 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响完成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耗费的氢肚量大于实质参于反响的氢气的量)。
14. 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 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 浓 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快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刷,最后再涂上3%一 5%的 NaHCO3溶液。
沾上其余酸时,先水洗,后涂NaHCO3溶液。
16.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模板一溶液中是否存在某种离子的检验【例1】[2012·上海高考节选]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实验室以废铜屑为原料抽取碱式碳酸铜的步骤如下:步骤一:废铜屑制硝酸铜……步骤二:碱式碳酸铜的制备向大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和硝酸铜溶液,水浴加热至70 ℃左右,用0.4 mol·L-1的NaOH溶液调节pH至8.5,振荡、静置、过滤、用热水洗涤、烘干,得到碱式碳酸铜产品。
完成下列填空:(4)步骤二的液中可能含有CO2-3,写出检验CO2-3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抽样评析】水变浑浊,说明滤液中含有CO2-3【答题模板】取少许滤(溶)液,滴入少量×××溶液(试剂),若×××(现象),说明含有×××。
说明: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4个得分点:取样→选择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1)取样:要取“少许”试样。
(2)选择试剂:选择合理的试剂,确保有明显的现象发生,如本题中的“稀盐酸”等。
(3)描述现象:需有明显的现象描述。
(4)得出结论:根据现象得出结论。
模板二试剂的作用【例2】[2012·山东高考节选]无水AlCl3(183 ℃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
装置B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F和G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________。
【抽样评析】抽样试卷除去HCl干燥氯气①浓硫酸②分析点评①在运用气体进行物质制备实验中,装置后面的干燥装置是为了防止后面的水蒸气进入影响所制备的物质。
②F的作用是防止G中水蒸气进入E中,G的作用是吸收Cl2,两装置合并时需要同时起两个作用,浓硫酸不能吸收Cl2【规范答案】除去HCl吸收水蒸气碱石灰【答题模板】解答该类题目要掌握以下要领:1.根据题目要求和试剂的状态和性质准确判断试剂的作用,通常有制备物质、除杂净化、吸水干燥、吸收尾气等类型。
化学实验操作规范与答题模板基本操作规范一、浓硫酸稀释操作【规范操作】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答题关键】①浓硫酸倒入水中;②缓慢;③不断搅拌。
二、分液操作【规范操作】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当下层液体恰好流尽时,迅速关闭活塞。
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答题关键】①液面上方与大气相通;②沿烧杯壁;③上上下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三、焰色反应操作【规范操作】【答题关键】①烧、蘸、烧、洗、烧;②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四、容量瓶查漏操作【操作规范】向容量瓶中加适量水,塞紧瓶塞,用手指顶住瓶塞,倒立,用吸水纸检查是否有水珠渗出;如果不漏,再把塞子旋转180°,塞紧,倒置,用同样方法检查。
【答题关键】①装水;②倒立;③检查是否漏水;④旋转180°;⑤重复操作。
五、沉淀剂是否过量操作【规范操作】(1)加沉淀剂: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2)加入与沉淀剂反应的试剂:静置,取适量上层清液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答题关键】①上层清液;②沉淀剂或反应试剂;③是否沉淀;④若需称量沉淀的质量而进行有关定量计算时则只能选用方法(1)。
六、沉淀洗涤操作【规范操作】向漏斗内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出后,重复操作2~3次。
【答题关键】①浸没;②重复2~3次。
七、沉淀是否洗净操作【答题模板】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置于试管中,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
八、常见试纸的使用【答题模板】(1)定量试纸(如pH试纸)取一小片×××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待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出测量数据。
化学实验简答题答题模版(一)有关实验操作的问题1.检验离子是否已经沉淀完全的方法规范解答将反应混合液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则××离子已经沉淀完全,若产生沉淀,则××离子未完全沉淀。
2.过滤时洗涤沉淀的方法规范解答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操作2~3次。
3.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规范解答以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制得Fe(OH)3沉淀后过滤为例: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未洗涤干净,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注意:要选择一种溶液中浓度较大的、比较容易检验的离子检验,不能检验沉淀本身具有的离子。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的操作方法规范解答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眼睛平视刻度线,滴加水至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5.读取量气装置中的气体体积的方法规范解答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先上下移动量筒(或量气管有刻度的一侧)使量筒内外(或量气管的两侧)液面相平,然后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数据。
6.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规范解答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部,待pH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色。
7.酸碱中和滴定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规范解答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时,锥形瓶中的溶液由××色变为××色,且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色,说明已经达到滴定终点。
8.分液的操作方法规范解答将萃取后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待液体分层后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与分液漏斗上的小孔重合),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小心地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使下层液体沿烧杯内壁流入烧杯中,待下层液体流出后及时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答题模板之化学实验一、实验操作1.检查仪器漏液(1)容量瓶检漏操作[答题模板] 往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有无水漏出。
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度后塞紧,把容量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
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2)滴定管检查是否漏水操作①酸式滴定管[答题模板] 关闭活塞,向滴定管中加入适量水,用滴定管夹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漏水,若2分钟内不漏水,将活塞旋转180°,重复上述操作。
如果仍不漏水,即可用。
②碱式滴定管[答题模板] 向滴定管中加入适量水,用滴定管夹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漏水,若2分钟内不漏水,轻轻挤压玻璃球,放出少量液体,再次观察滴定管是否漏水。
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2.滴定管赶气泡的操作①酸式滴定管[答题模板] 右手将滴定管倾斜,左手迅速打开活塞使溶液冲出,从而使溶液充满尖嘴。
②碱式滴定管[答题模板] 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向上倾斜,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即可赶出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3. 试纸的使用(1)测溶液pH的操作:[答题模板] 取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1分),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中部(1分),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1分)。
(2)用石蕊试纸或淀粉碘化钾试纸或品红试纸检验相应气体[答题模板]取一小片×××试纸,用蒸馏水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靠近气体出口。
若试纸变为××××,则说明××××××。
【例1】用石墨电极电解FeCl2溶液,检验阳极产物中有Cl2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_____。
<规范答案>取一小片淀粉碘化钾试纸,用蒸馏水润湿(1分),粘在玻璃棒的一端,靠近气体出口。
1、在回流或蒸偏低沸点易燃液体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答:(1)加热时温度不能太高,避免回流不及而造成产物流失(2)加热不能用明火,应该用热浴加热。
2、用于进行重结晶的溶剂要符合哪些条件?答:溶剂要符合以下条件:(1)与被提纯的有机物不起化学反应;(2)对被提纯的有机物应易溶于热溶剂中,而在冷溶剂中几乎不溶;(3)对杂质的溶解度应很大(杂质留在母液不随被提纯物的晶体析出,以便分离)或很小(趁热过滤除去杂质);(4)能得到较好的结晶;(5)溶剂的沸点适中;(6)价廉易得,毒性低,收回率高,操作安全。
在选择溶剂时应根据“相似相溶”的一般原理。
溶质往往易溶于结构与其相似的溶解中。
一般来说,极性的溶剂溶解极性的固体,非极性溶解非极性固体。
3、使用分液漏斗时应注意的事项有哪些?答:(1)不能把活塞上附有凡士林的分液漏斗放在烘箱内烘干(2)不能用手拿住分液漏斗的下端(3)不能用手拿住分液漏斗进行分离液体(4)上口玻璃塞打开后才能开启活塞(5)上层的液体不要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7、分液漏斗的主要用途是什么?答:(1)分离两种分层而不起作用的液体(2)从溶液中萃取某种成分(3)用水或碱或酸洗涤某种产品(4)用来滴加某种试剂(即代替滴液漏斗)8、蒸馅时加入沸石的作用是什么?如果蒸馅前忘记加沸石,能否立即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当重新蒸馅时,用过的沸石能否继续使用?答:加入沸石,防止加热蒸偶时液体剧烈沸腾而产生爆沸。
不能,因为这样会引起剧烈暴沸,使液体冲出瓶外,容易造成事故。
应该让溶液冷却一段时间后再补加。
不能,沸石因为吸附了杂质而失效。
12、乙酰苯胺制备实验为什么加入锌粉锌粉加入量对操作有什么影响答:苯胺易氧化,加入锌作为还原剂,可以防止苯胺氧化。
锌粉少了,苯胺就会被氧化,造成产物产率不高;锌粉多了,消耗乙酸多,杂质产物与产物混杂在一起,难分昌出去。
14、抽滤法过滤应注意什么?答:1.滤纸稍微小于布氏漏斗口径,旦下面的滤孔不能露出来,滤纸应该用水打湿2.漏斗的下方开口朝向抽滤瓶的抽气口3.整套装置的气密性要好4.抽滤瓶里面的液体不能超过抽气口5.关闭仪器时,首先将抽气口的软胶管拔开,然后才能关闭抽气机和取下漏斗11.久置的苯胺呈红棕色,用()方法精制。
化学实验题答题规范模板1、检验离子是否已经沉淀完全的方法将反应混合液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xxx,若不再产生沉淀,则xx离子已经沉淀完全,若产生沉淀,则xx离子未完全沉淀。
2、过滤时洗涤沉淀的方法规范解答: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操作2~3次。
3、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规范解答:以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制得Fe(OH)3沉淀后过滤为例,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未洗涤干净,若无白色沉淀,则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注意:要选择一种溶液中浓度较大的比较容易检验的离子检验,不能检验沉淀本身具有的离子。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的操作方法规范解答: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眼睛平视刻度线,滴加水至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5、读取量气装置中的气体体积的方法规范解答: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先上下移动量筒(或量气管有刻度的一侧)使量筒内外(或量气管的两侧)液面相平,然后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数据。
6、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规范解答: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部,待pH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色。
7、酸碱中和滴定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规范解答:当滴入最后一滴xx溶液时,锥形瓶中的溶液由xx色变为xx色,且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色,说明已经达到滴定终点。
8、分液的操作方法规范解答:将萃取后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待液体分层后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与分液漏斗上的小孔重合,)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小心地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使下层液体沿烧杯内壁流入烧杯中,待下层液体流出后及时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9、实验室用烧瓶漏斗式气体发生装置制备气体时,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方法规范解答: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与分液漏斗上的小孔重合),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缓慢滴加液体。
化学实验题的答题模板化学实验题的答题模板一1、浓硫酸的稀释: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浓硫酸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中部,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
3、用试纸检验气体:(以nh3为例)用玻璃棒贴取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或试管口,看试纸是否变蓝。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大试管单孔塞为例):①微热法:将导管插入水槽中,手握大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时导管口回流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液差法: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中注水,使长颈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过一段时间,液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若为分液漏斗,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向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打开活塞,若分液漏斗中液体滴下的速率逐渐减慢至不再滴下,说明气密性良好。
)5、闻气体的气味:用手在集气瓶口上方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
6、焰色反应:(以k元素为例)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是否为紫色。
(注:洗涤铂丝用盐酸溶液)。
7、洗涤沉淀: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滤出,重复2~3次即可。
8、判断沉淀剂是否足量的操作: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
如粗盐提纯实验中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在上层清液中再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
化学实验题的答题模板二9、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洗液,滴加相应试剂……10、萃取分液操作: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高考化学实验题答题模板1.提高浸出率的措施:加热,搅拌,将原料粉碎或研磨,增加浸取时间,适当增加**的浓度。
2.粉碎或研磨的目的: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提高原料(具体到**的物质)的美如冠玉出率或利用率(注意答全)。
3.与平衡移动问题有关的答题模式:当**条件改变时,写出反应方程式,平衡向正向或逆向移动,**物质怎么变化,结果。
4.重结晶步骤:加热溶解,趁热过滤;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5.关于沉淀的操作:沉淀是否完全:静置,往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若没有沉淀生成,则已沉淀完全。
沉淀的洗涤:沿玻璃棒向过滤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固体,待液体全部流下,再重复操作。
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若无明显现象,则沉淀洗涤完全,若**,则沉淀洗涤不完全。
沉党政的灼烧:A对易水解的含有结晶水的晶体进行加热脱水制备无水晶体,应当注意采取抑制水解的措施(如FeCl3、CuCl2溶液蒸干灼烧得溶质要在HCl气氛中)。
B高温分解沉淀物或除去结晶水,则将沉淀置于坩埚中灼烧(坩埚放在三角架的泥三角上加热,取放坩埚用坩埚钳,加热完坩埚应放在石棉网上冷却)。
干燥、烘干、灼烧的程度是至最后两次的称量质量相差小于0.1克(托盘天平的精度是0.1克)或恒重。
6.为什么反应要控制在**温度?即温度过高会如何?温度过低会如何?高温通常会考虑物质的溶解度、分解、挥发以及氧化等问题;低温一般是反应速率过慢。
7.实验方案优缺点的评价:原料利用率,物质循环利用,能耗以及污染问题,操作的简便性,安全装置以及防倒吸装置,注意可燃性气体。
8.调PH为**的目的:除去杂质离子**,防止**离子被除去,产率降低。
9.溶液PH的测定方法:取一小块干燥PH试纸于洁净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中部,立即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10.实验装置最后的球形干燥管:若装有无水CaCl2,则是为了防止外界水分进入;若装有碱石灰,则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进入,另外如果用于测量气体的实验,则该装置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对实验数据测量造成误差。
《无机化学实验》答题模板1、烘干试管时,为什么开始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答:开始试管口低于管底是以免水珠倒流炸裂试管。
2、容量仪器应用什么方法干燥?为什么?答:晾干法或吹干法,否则会影响容量仪器的精度。
3、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的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答:在酒精灯使用中,对于旧的特别是长时间未用的酒精灯,取下灯帽后,应提起灯芯瓷套管,用洗耳球轻轻地向灯壶内吹几下以赶走其中聚集的酒精蒸气。
燃着的酒精灯,若需添加酒精,首先熄灭火熄,决不能在酒精灯燃着时添加酒精。
点燃酒精灯一定要用火柴点燃,决不能用燃着的另一酒精灯对点。
使用酒精喷灯时,应在预热盘酒精快燃完,能使液态酒精转化为酒精蒸气时再打开挂式喷灯的酒精贮罐。
另外,要准备一块湿抹布放在喷灯旁,当酒精液滴洒落到实验台上引起小火时给予及时扑灭。
座式酒精喷灯连续使用超过半小时,必须熄灭喷灯,待冷却后,再添加酒精继续使用。
若座式喷灯的酒精壶底部凸起时,不能再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4、在加工玻璃管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答:切割玻璃管时,要防止划破手指。
熔烧玻璃管时,要按先后顺序放在石棉网上冷却,未冷之前不要用手拿,防止烫伤。
在橡皮塞上装玻璃管时,防止手持玻璃管的位置离塞子太远或用力过猛而将玻璃管折断,刺伤手掌。
5、切割玻璃管(棒)时,应怎样正确操作?答:切割玻璃管(棒)时,应将坡璃管(棒)平放在实验台面上,依所需的长度用左手大拇指按住要切割的部位,右手用锉刀的棱边在要切割的部位向一个方向(不要来回锯)用力锉出一道凹痕。
锉出的凹痕应与玻璃管(棒)垂直,这样才能保证截断后的玻璃管(棒)截面是平整的。
然后双手持玻璃管(棒),两拇指齐放在凹痕背面,并轻轻地由凹痕背面向外推折,同时两食指和两拇指将玻璃管(棒)向两边拉,如此将玻璃管(棒)截断。
6、塞子钻孔时,应如何选择钻孔器的大小?答:塞子钻孔时,应选择一个比要插入橡皮塞的玻璃管口径略粗一点的钻孔器,因为橡皮塞有弹性,孔道钻成后由于收缩而使孔径变小。
高中化学实验答题模板(重要)然后加入盐溶液,密封保存。
20.实验前,先检查实验器具是否完好,有无裂纹、污渍等,必要时进行清洗和消毒。
21.实验时,应戴好实验手套、护目镜等防护用品,保证人身安全。
22.实验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具,彻底清除残留物,保持实验室清洁卫生。
二、改写1.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以避免试管破裂。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以避免火灾。
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以避免空气污染。
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重量相等的纸,再放药品。
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以确保称量准确。
2.在实验中,点燃可燃气体前,应先检验纯度再点燃,以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以确保检验结果准确。
检验NH3、Cl2、H2S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以确保检验结果准确。
检验SO4时,先加稀盐酸,再加氯化钡溶液,以确保检验结果准确。
在配制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以确保配制的准确性。
3.在实验中,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在实验中,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以确保配制的准确性。
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NaHCO3溶液。
☆☆高考化学实验答题模板☆☆一、文字描述:1.测定溶液pH的操作: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璃棒蘸取待测溶液,点在试纸的中央,待试纸颜色稳定后立即和标准比色卡对照,确定溶液的PH 值。
2.有机实验中长导管的作用:冷凝回流,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
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往煮沸的蒸馅水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b溶液,继续加热到溶液变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
4.焰色反应的操作:先将钳丝沾盐酸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反复几次,直到与酒精灯火焰颜色接近为止,然后用钳丝沾取少量待测液,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如为黄色,则说明溶液中含Na+;若透过蓝色钻玻璃呈紫色,则说明溶液中含K+。
5.证明沉淀完全的操作:如往含SO42-的溶液中加BaCl2溶液,如何证明SCV一沉淀完全?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BaCb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沉淀已经完全。
6.洗涤沉淀操作:把蒸馅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馅水滤出,重复2〜3次即可。
(难溶物用蒸馅水,结晶出的晶体一般用该晶体的饱和溶液或有机溶剂如酒精等)7.判断沉淀洗涤干净操作: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现象……,结论……8.渗析操作:将胶体装到半透膜袋中,用线将半透膜扎好后系在玻璃棒上,浸在烧杯的蒸馅水中,将及时更换蒸馅水。
9.萃取分液操作: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10.酸碱中和滴定终点判断:如强酸滴定强碱,①选指示剂:酸滴酸碱滴碱;②操作:当滴入最后一滴溶液,锥形瓶中溶液由()变为()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即为终点。
11.装置气密性检查:(1)简易装置。
将导气管一端放入水中(液封气体),用手加热(可通过:微热、手捂、热毛巾捂的方法)试管,观察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到室温后,导管口有一段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高考化学复习实验题的答题模板高考化学里有实验题,许多同学不知道该怎么样下手去解答,关于化学实验题的答题模板我们已经整理好啦,下面由我们为大家供应关于高考化学复习实验题的答题模板,期望对大家有协助!化学实验题的答题模板一1、浓硫酸的稀释:向烧杯中加入肯定量的蒸馏水,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浓硫酸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中部,与准则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
3、用试纸检验气体:用玻璃棒贴取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集气瓶口或试管口,看试纸是不是变蓝。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①微热法:将导管插入水槽中,手握大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时导管口回流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②液差法:塞紧橡皮塞,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的橡皮管部分,从长颈漏斗中向试管中注水,使长颈漏斗中液面高于试管中液面,过一段时间,液面差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5、闻气体的气味:用手在集气瓶口上方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
6、焰色反应: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是不是为紫色。
7、洗涤沉淀:把蒸馏水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滤出,重复2~3次即可。
8、判断沉淀剂是不是足量的操作:在上层清液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
如粗盐提纯实验中判断BaCl2已过量的办法是:在上层清液中再继续滴加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
化学实验题的答题模板二9、判断沉淀是不是洗涤清洁的操作: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洗液,滴加相应试剂10、萃取分液操作: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混合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静置、分层,在漏斗下面放一个小烧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使下层液体从下口沿烧杯壁流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11、量气操作注意:待温度恢复至室温时,调节量筒使左右液面相平。
12、酸碱中和滴定终点判断:如强酸滴定强碱,用酚酞用指示剂,当最后一滴酸滴到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即为终点。
高中化学实验题答题规范模板
1、检验离子是否已经沉淀完全的方法
将反应混合液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xxx,若不再产生沉淀,则xx离子已经沉淀完全,若产生沉淀,则xx离子未完全沉淀。
2、过滤时洗涤沉淀的方法
规范解答: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没过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操作2~3次。
3、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方法
规范解答:以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制得Fe(OH)3沉淀后过滤为例,取最后一次的洗涤液少许置于试管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沉淀未洗涤干净,若无白色沉淀,则沉淀已经洗涤干净。
注意:要选择一种溶液中浓度较大的比较容易检验的离子检验,不能检验沉淀本身具有的离子。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向容量瓶中加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眼睛平视刻度线,滴加水至凹液面的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
5、读取量气装置中的气体体积的方法
规范解答: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先上下移动量筒(或量气管有刻度的一侧)使量筒内外(或量气管的两侧)液面相平,然后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平读取数据。
6、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
规范解答:取一小片pH试纸放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的中部,待pH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色。
7、酸碱中和滴定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
规范解答:当滴入最后一滴xx溶液时,锥形瓶中的溶液由xx色变为xx色,且半分钟内不再恢复原色,说明已经达到滴定终点。
8、分液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将萃取后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待液体分层后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与分液漏斗上的小孔重合,)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小心地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使下层液体沿烧杯内壁流入烧杯中,待下层液体流出后及时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
9、实验室用烧瓶漏斗式气体发生装置制备气体时,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液体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将玻璃塞上的凹槽与分液漏斗上的小孔重合),旋转分液漏斗的活塞缓慢滴加液体。
10、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在铝粉与氧化铁的混合物上加少量的氯酸钾,并插入一根镁条,用燃着的木条引燃镁条。
11、结晶的操作方法
(1)用FeCl3溶液制取FeCl3·6H2O晶体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向Fe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盐酸置于蒸发皿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2)蒸发结晶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以蒸发NaCl溶液得到氯化钠晶体为例,将氯化钠溶液置于蒸发皿中,溶液体积不能超过蒸发皿体积的2/3,用酒精灯加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
注意:若是纯净的氯化钠溶液可以利用余热蒸干得到氯化钠晶体;若是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硝酸钾等杂质,则要趁热过滤得到氯化钠晶体。
12、检验如图的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装置:分液漏斗+锥形瓶+导气管)
规范表达:
(1)空气热胀冷缩法。
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将导管口a处用橡皮管连接一段导管放入烧杯中的水中,双手握住圆底烧瓶(或用酒精灯微热),若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或移开酒精灯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注,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液面差法。
将导管口a处连接一段橡皮管并用止水夹夹紧,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从分液漏斗口注水至漏斗中的水与容器中的水形成液面差,静置观察,一段时间后若液面差保持不变,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注意:若要检验整个一套连续的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只能用空气热胀冷缩法,而且必须用酒精灯加热圆底烧瓶。
13、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
规范解答: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水,塞紧瓶塞,倒转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是否漏水,若不漏水,则正放容量瓶,将瓶塞旋转180°,再倒转过来观察是否漏水,若都不漏水则说明容量瓶不漏水。
注意:在使用容量瓶、滴定管和分液漏斗之前必须检验它们是否漏水。
14、配制FeCl3溶液时溶解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将称量好的氯化铁晶体置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的浓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再加入适量蒸馏水加以稀释。
15、除去氯化氢气体中氯气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四氯化碳的洗气瓶。
16、加热灼烧固体使固体失去结晶水或分解完全的操作方法
规范解答:将固体放在坩埚中充分灼烧,然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称量,再加热、冷却、称量直至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
17、滴定前润洗滴定管的方法:
从滴定管上口加待测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内壁,从下口放出,重复2——3次。
18、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方法:
(1)有胶头滴管时:挤压胶头滴管使少量水挤入烧瓶中,烧瓶中的氨气有一部分溶解于水,导致烧瓶中的压强小于大气压,打开橡皮管上的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迅速进入瓶,产生喷泉。
(2)无胶头滴管时:用热的毛巾捂住烧瓶,使内部压强增大,把导管中原来的空气赶出,使得烧瓶中的氨气与烧杯中的水接触,迅速溶解于水,引起烧瓶中的气压迅速减小,引发喷泉。
19、滴定管排气泡的操作方法:
(1)酸式滴定管:迅速打开活塞,气泡随溶液的流出而被排出;
(2)碱式滴定管:将橡皮管玻璃珠以上的部分向斜上方弯曲,挤压玻璃珠,使气泡可被流水挤出。
20、蒸馏开始和蒸馏完毕后的操作:
(1)开始时:先开冷凝水(注意冷凝管低进水高出
水),再开加热器
(2)结束时:先关加热器,待装置冷却后,再关冷
凝水,再拆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