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数的运算_1-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11.00 KB
- 文档页数:12
《实数》数学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七章第四节“实数”。
详细内容包括实数的定义、分类及性质,特别是无理数的理解与运算规则。
着重讲解教材第7.4节中关于实数的性质,包括实数的封闭性、有序性以及运算法则。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分类及性质。
2. 能够运用实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涉及无理数的运算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形成对数学严谨性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实数的性质理解,特别是无理数的运算规则。
教学重点:实数的定义及其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数学教材、练习本、计算器(含无理数计算功能)。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遇到的无理数(如π的近似计算),引发学生对实数学习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实数的定义、分类及性质,特别强调无理数的特点及运算规则。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典型例题,如无理数的开方运算、实数的混合运算等,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实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实数的定义2. 实数的分类3. 实数的性质4. 无理数的运算规则5. 例题解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3 + √2,(√5 √3)²(2)判断题:实数可以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两大类。
(3)应用题:某班有30名学生,将他们按照身高从矮到高排序,假设每个学生的身高都是一个实数,求他们身高的平均数。
2. 答案:(1)√3 + √2 = 1.732 + 1.414 ≈ 3.146(√5 √3)² = (2.236 1.732)² ≈ 0.728(2)正确(3)平均数≈ (1+30)/2 = 15.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实数的定义和性质有了较深入的理解,但对无理数的运算还需加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