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设计热负荷与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副本
- 格式:docx
- 大小:16.92 KB
- 文档页数:4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按照冬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要由采暖设备提供的热量.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指在采暖期间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供给的热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g)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如下:q=Q/Ao(1) 式中Q,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定: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Q1=Afk(tn-twn)(2)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2)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旧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acpρwnLlm(tn-twn) (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a表示单位换算系数、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L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一,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tn和twn 与上同、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温度(kg/m3)、m表示综合修正系数。
新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0.28cpρwnL(tn-twn)(4)式中tn和twn、ρwn与上同,L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L=L0lmb (5)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b=0.56~0.78。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与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的区别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按照冬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要由采暖设备提供的热量。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指在采暖期间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供给的热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g)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 计算公式如下:q=Q/Ao (1)式中Q, 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1)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Q1=Afk(tn-twn)(2)式中Q1、F、K、a、tn、twn 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面积(m2)、传热系数[W/ (m2?K)卜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C)、采暖室外(C)。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2) 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旧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acpp wnLlm(tn-twn)( 3)式中Q2 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W)、 a 表示单位换算系数、cp 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L 表示在基准高度( 10m) 风压的单独作用一,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l 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 m)、tn 和twn 与上同、p 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温度(kg/m3 )、m 表示综合修正系数。
新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0.28cp p wnL(tn-twn)(4、式中tn和twn、p wn与上同,L表示渗透空气量( m3/h) 、其计算公式如下:L=L0lmb(5)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l 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 )、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b=0.56〜0.78。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设计热负荷首先,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指建筑物在特定条件下的热能需求量,通常以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能耗表达。
耗热量指标可以用来衡量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水平,评估建筑物的能效,并与其他建筑物进行比较。
常用的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包括单位面积建筑耗热量(kWh/m²)、单位建筑体积耗热量(kWh/m³)等。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的计算方法基于建筑物的能量平衡原理。
一般来说,建筑物的能量平衡可分为两部分:传导热和换气热。
传导热是指建筑物从墙体、屋顶、地板等部位通过传导方式流失的热量;换气热是指建筑物由于正常通风或机械通风导致的热量流失。
根据建筑物的材料、结构和通风情况等参数,可以通过建筑物能量平衡方程计算建筑物的耗热量。
采暖设计热负荷是指建筑物在采暖季节内所需供应的热量。
采暖设计热负荷是衡量采暖方案和采暖设备容量的重要指标。
计算采暖设计热负荷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热损失、室内温度要求、室内外温差、建筑物热容量等因素。
采暖设计热负荷的计算通常分为两个方面:导热热负荷和风冷热负荷。
导热热负荷是指通过墙体、屋顶、地板等传导方式进入建筑物内部的热量。
导热热负荷的计算基于建筑物的传热原理和材料的热传导性能。
风冷热负荷是指由于空气流动导致的热量流失。
风冷热负荷的计算考虑了建筑物的通风量、室内外温差等因素。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设计热负荷在建筑能源管理和采暖系统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建筑物耗热量指标是评估建筑物能源消耗水平和能效的重要依据。
通过衡量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水平,可以找出节能潜力和问题所在,制定相应的能源管理措施。
其次,采暖设计热负荷的准确计算对于采暖系统的设计和容量确定至关重要。
准确计算采暖设计热负荷可以确保采暖系统运行正常,满足室内温度要求,同时避免设备过大或过小造成的能源浪费或不足。
总之,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设计热负荷是评估建筑能源消耗和采暖装置设计的重要指标。
准确计算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设计热负荷可以为建筑能源管理和采暖系统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提高建筑能效和保障室内舒适度。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3.0.1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应按下式计算:3.0.2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3.0.3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3.0.4采暖耗煤量指标应按下式计算:3.0.5不同地区采暖住宅建筑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不应超过本标准附录A附表A规定的数值。
3.0.6集体宿舍、招待所、旅馆、托幼建筑等采暖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应达到当地采暖住宅建筑相同的水平。
2.1 设计规范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计算方法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W/m2)。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是指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向其它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如下:q=Q/Ao(1) 式中Q,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定: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大批量计算公式为Q1=Afk(tn-twn) (2)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2)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旧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acpρwnLlm(tn-twn) (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a表示单位换算系数、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L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一,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tn和twn与上同、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温度(kg/m3)、m表示综合修正系数。
采暖耗热量指标
采暖耗热量指标是衡量一个区域或建筑物采取某种采暖方式时所需的热能的度量标准。
常见的采暖耗热量指标有以下几种:
1. 采暖负荷:指建筑物或区域采暖系统在给定时间内所需供热能力的大小。
采暖负荷可以分为设计负荷和实际负荷。
设计负荷是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室内温度要求和气候条件等因素计算得出的,实际负荷则是实际运行中的供热需求。
2. 能耗密度: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的建筑物在供热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
能耗密度可以用于比较不同建筑物或区域的能耗情况,以评估其能源效率。
3. 能源利用率:指建筑物或采暖系统有效利用能源的程度。
能源利用率一般通过计算实际能源使用量和理论最高能源使用量之间的比值得出,反映了能源利用的效果。
4. 综合能源效率:指在采暖过程中实际输出的热能与输入的能源之间的比值。
综合能源效率可以综合考虑采暖设备、系统运行效率以及供热管网等因素,是评估采暖系统能效的重要指标。
这些指标在评估采暖系统设计和运行效果时都有重要的作用,可以帮助优化能源利用,提高供热效率。
建筑物冷热负荷指标建筑物冷热负荷指标是指建筑物在不同季节和天气条件下需求冷热能量的量化指标。
它是评估建筑物节能性能和设计合理性的重要依据之一、冷热负荷指标不仅影响建筑能源系统的尺寸和配置,还与建筑物的舒适性和室内环境质量密切相关。
下面将从冷负荷和热负荷两个方面详细介绍建筑物冷热负荷指标。
冷负荷是指建筑物在夏季供给冷却所需要的冷量。
冷负荷主要由下列几个方面组成:1.人员和设备产生的内部热负荷:室内人员的新陈代谢和电气设备的工作都会产生热量,它们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冷负荷。
这一部分的负荷可以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情况估算出来。
3.透过建筑结构的热量:建筑结构的隔热性能决定了透过墙体、屋面和窗户传递到室内的热量。
建筑的隔热层和隔热材料的选择对冷负荷有着重要影响。
4.空调系统的冷量需求:冷负荷还包括为维持室内舒适温度所需的冷却能量。
空调系统的冷量需求可以通过计算建筑物不同房间的散热量、风量和温度差等参数得到。
冷负荷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1.冷负荷密度:冷负荷密度是指单位建筑面积需要的冷负荷量。
一般以千瓦/平方米(kW/m2)或负荷等价指数(LER)表示。
它可以用来评估建筑物的供冷系统容量和供冷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2.耗冷指数:耗冷指数是用来衡量建筑物冷负荷相对于环境条件的大小。
在不同的建筑物类型和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耗冷指数可以作为建筑物设计和能源利用的依据。
热负荷是指建筑物在冬季供给取暖所需要的热量。
热负荷的组成包括:1.内部热负荷:建筑物内部人员和设备的热负荷是热负荷的重要组成部分。
室内人员的新陈代谢和电气设备的工作都会产生热量。
此外,照明系统和其他设备的热量也应考虑在内。
2.外部环境的影响:建筑物周围的气温、风速、太阳辐射等因素都会影响建筑物的热负荷。
这些外部因素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等方式传递到室内空间,进一步增加了建筑物的热负荷。
3.透过建筑结构的热量:建筑结构的隔热性能决定了透过墙体、屋面和窗户传递到室内的热量。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 总则1.0.1为了贯彻国家节约能源的政策,扭转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采暖能耗大、热环境质量差的状况,通过在建筑设计和采暖设计中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将采暖能耗控制在规定水平,制订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设置集中采暖的新建和扩建居住建筑建筑热工与采暖节能设计。
暂无条件设置集中采暖的居住建筑,其围护结构宜按本标准执行。
1.0.3按本标准进行居住建筑建筑热工与采暖节能设计时,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2 术语、符号2.0.1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t)outdoor mean air temperature during heating period在采暖期起止日期内,室外逐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2.0.2采暖期度日数(D)di degree days of heating period室内基准温度18℃与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之间的温差,乘以采暖期天数的数值,单位℃.d。
2.0.3采暖能耗(Q)energy consumed for heating用于建筑物采暖所消耗的能量,本标准中的采暖能耗主要指建筑物耗热量和采暖耗煤量。
2.0.4建筑物耗热量指标(q n)index of heat loss of building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设备供给的热量,单位:W/m。
2.0.5采暖耗煤量指标(Qc)index Of coal consumption for heating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一个采暖期内消耗的标准煤量,单位:kg/m。
2.0.6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g)index of design load for heating of building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单位:W/m。
民用建筑的热负荷和建筑物耗热量指标说到民用建筑的热负荷和建筑物的耗热量,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哎呀,这个听起来太专业了,跟我有什么关系?”大家也别慌,咱们说这事儿,跟你家里的温暖、舒适度可是息息相关的。
你想,冬天一到,冷风一刮,外面冻成了冰棍儿,里面却能喝着热茶、穿着舒适的毛衣,真是够舒服的!这背后的秘密,当然离不开建筑物的热负荷和它的耗热量啦。
热负荷到底是啥?简单来说,就是建筑在某个特定时间段里,需要从外界“吸收”多少热量才能保持室内的温度不变,或者达到你想要的温暖程度。
这就像你冬天穿衣服一样,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一模一样的厚外套对吧?你要是住在北方,冬天有时候外面冷到让人怀疑人生,当然要穿个羽绒服、带个围巾,而你住在南方,冬天冷得像是“微风一吹就冻死”,那一件薄外套就能应付了。
这建筑的热负荷就像给房子穿衣服一样,根据外部的天气情况,房子需要多少热量,才能让屋里舒舒服服的。
建筑的热负荷也跟建筑物的大小、朝向、窗户的大小、甚至墙体的厚度都有关系。
你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房子是那种大大的落地窗,冬天外面一片白茫茫的雪,能不冷吗?这时就需要更多的热量来弥补这个“热量流失”。
现代的建筑设计也是讲究“省热”的,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家成为一个巨大的“热量漏斗”,对吧?再说说“建筑物的耗热量”。
这就更直接了。
耗热量,就是建筑在维持温暖时,实际消耗的热量。
它有点像你做饭时的火力大小,你不可能在明明做汤的时候开大火,做个清汤一样,火力不适当,不仅浪费能源,还容易“烤焦”了。
所以,建筑的耗热量得合理,不然就会浪费资源,不环保,而且还可能导致能源费用飙升,哪有那么多钱愿意为这不必要的浪费埋单?说到这里,有没有觉得其实这些概念并没有那么难懂?你就想,建筑物的热负荷和耗热量,简单来说,就是保持你家温暖的“能量需求”和“能量消耗”。
你想,房子一旦设计得当,它的保温效果就好,温度就能很稳定,不容易走失。
而热负荷的高低,也正反映出建筑的保温性和密封性。
【暖通空调知识】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采暖设计热负荷概算指标中常见的有体积热负荷指标、面积热负荷指标。
它们的相同点:都是热指标。
不同点:体积热指标指的是单位供暖体积的指标;面积热指标是指单位面积的指标。
我觉得体积热指标更合适些,因为和房间的高度有关,也就是和围护结构的面积关系更密切。
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韩国电热膜供暖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单位:W/`M^2`。
编辑本段计算方法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如下:q=Q/Ao(1)式中Q,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定: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耗热量计算公式为Q1=Afk(tn-twn)(2)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2)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旧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acpρwnLlm(tn-twn)(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a表示单位换算系数、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L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一,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tn和twn与上同、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温度(kg/m3)、m 表示综合修正系数。
新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0.28cpρwnL(tn-twn)(4)式中tn和twn、ρwn与上同,L表示渗透空气量(m3/h)、其计算公式如下:L=L0lmb(5)式中L0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下,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 、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m表示冷风渗透压差综合修正系数,b表示门窗缝渗风指数,b=0.56~0.78。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qh"和"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index of heatloss of build1ng按照冬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要由采暖设备提供的热量。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应按下式计算:qH=qH.T+qINF-qI.H式中qH:建筑物耗热量指标(W/m2);qH.T: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W/m2);qINF: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W/m2);qI.H:单位建筑面积的建筑物内部得热(包括炊事、照明、家电和人体散热),住宅建筑,取3.80W/m2。
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qH.I=(ti-te)(ΣmI=Iεi.Ki.Fi)/A (式3.0.2)式中ti:全部房间平均室内计算温度,一般住宅建筑,取16- 18℃;te: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应按本标准附录A附表A采用;εi: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的修正系数,应按本标准附录B附表B采用;Ki: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K)],对于外墙应取其平均传热系数,计算方法见本标准附录C;Fi:围护结构的面积(m2),应按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计算;Ai:建筑面积(m2),应按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计算。
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qINF=(ti-te)(Cρ.ρ.N.V)/A (式3.0.3)式中Cρ:空气比热容,取0.28W.h/(kg.k);ρ:空气密度(kg/m2),取te条件下的值;N:换气次数,住宅建筑取0.51/h;V:换气体积(m2),应按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计算。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g)indexOfdesignloadforheatingOfbuilding 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或其他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单位:W/m。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3.0.1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应按下式计算:3.0.2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3.0.3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3.0.4采暖耗煤量指标应按下式计算:3.0.5不同地区采暖住宅建筑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不应超过本标准附录A附表A规定的数值。
3.0.6集体宿舍、招待所、旅馆、托幼建筑等采暖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应达到当地采暖住宅建筑相同的水平。
2.1 设计规范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计算方法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W/m2)。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是指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向其它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如下:q=Q/Ao (1) 式中Q,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定: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大批量计算公式为Q1=Afk(tn-twn) (2)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2)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旧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acpρwnLlm(tn-twn) (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a表示单位换算系数、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L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一,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tn和twn与上同、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温度(kg/m3)、m表示综合修正系数。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3.0.1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应按下式计算:3.0.2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3.0.3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应按下式计算:3.0.4采暖耗煤量指标应按下式计算:3.0.5不同地区采暖住宅建筑耗热量指标和采暖耗煤量指标不应超过本标准附录A附表A规定的数值。
3.0.6集体宿舍、招待所、旅馆、托幼建筑等采暖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应达到当地采暖住宅建筑相同的水平。
2.1 设计规范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计算方法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W/m2)。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是指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向其它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计算公式如下:q=Q/Ao(1) 式中Q,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定: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大批量计算公式为Q1=Afk(tn-twn) (2)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包括朝向附加、风力附加、外门附加和高度附加,各项附加应按其占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确定。
2)加热由门窗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旧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为:Q2=acpρwnLlm(tn-twn) (3)式中Q2表示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W)、a表示单位换算系数、cp表示空气的定压比热容[kJ/(kg?K)]、L表示在基准高度(10m)风压的单独作用一,通过每米门缝进入室内的空气量[m3/(m?h)]、l表示门窗缝隙的计算长度(m)、tn和twn与上同、ρwn表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温度(kg/m3)、m表示综合修正系数。
采暖设计热负荷与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副本民用建筑采暖设计规范民节能标准差异比较分析摘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地区建筑部分)》JGJ26-95和《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及其修订稿都对采暖部分作了一些规定,并给出了相关参数的取值范围,其中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本文对这些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1 引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以下简称上设计规范),是在1976年颁布的《工业企业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TJ19-75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经国家计委1987年12月30日以计标[1987]2480号文批准发布;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1998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标准"的通知》(建标[1998]244号文件的要求,国家暖通规范管理组对旧设计规范进行了全面修订,新设计规范"采暖部分"已于2001年3月19日,经建设部建标[2001]59号文件批准,自2001年4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地区建筑部分)》JGJ26-95(以下简称节能标准)自1996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
本文对设计规范和节能标准采暖部分的一些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
2 设计规范与节能标准采暖部分的基本介绍在与节能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时,新旧设计规范相近的部分以设计规范进行表述,而有差异的地方则以旧设计规范和新设计规范进行单独表述。
2.1设计规范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计算方法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W/m2)。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是指在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需由锅炉房向其它供热设施供给的热量。
采暖设计热负荷指标q 计算公式如下:q=Q/Ao(1)式中Q ,Ao分别为冬季采暖通风系统的热负荷(W)和建筑面积(m2),且Q值应根据建筑物下列散失的获得的热量确定: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且基本大批量计算公式为Q1=Afk(tn-twn)(2)式中Q1、F、K、a、tn、twn分别表示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面积(m2)、传热系数[W/(m2·K)]、温差修正系数及冬季室内计算温度(℃)、采暖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