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5
绪论1、供暖系统的组成:热媒制备(热源)、热媒输送(供热管网)和热媒利用(散热设备)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2、供暖系统按相互位置关系分为:局部供暖系统和集中式供暖系统按供暖系统散热给室内的方式不同分为:对流供暖和辐射供暖3、集中供热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热源、热网和热用户1、供暖系统的热负荷:在某一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2、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是指在设计室外温度tw′下,为了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tn′,供暖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Q′。
3、基本耗热量:是指在设计条件下,通过房间各部分围护结构(门、窗、墙、地板、屋顶等)从室内传到室外的稳定传热量的总和。
4、附加修正耗热量包括:风力附加、高度附加和朝向修正等耗热量。
5、稳态形式的计算:q′=KF(tn-tw′)ɑ书P116、室内温度的确定:不同的围护结构选择不同的温度。
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是16~24℃(通常是18℃)工业建筑的工作地点宜采用:轻工业18~21℃,中作业16~18℃,重作业14~16℃,过重作业12~14℃当层高超过4m 的建筑物或房间(1、在计算地面的耗热量时,应采用工作地点的温度tg 2、计算屋顶和天窗耗热量时,应采用屋顶下的温度td 3、计算门、窗和墙的耗热量时,应采用室内平均温度tp,j tp,j=(tg +td)/2 )7、室外计算温度的方法:热惰性法和不保证天数法室外计算温度的确定通常按照连续采暖确定,若不按照连续采暖时定,则应重新确定。
8、不保证天数发的原则:认为允许有几天时间可以低于规定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值,亦即容许这几天室内温度可能稍低于室内计算温度tn值。
9、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ɑ值得大小取决于:非供暖房间或空间的保温性能和透气状况10、当两个相邻的房间的温差≥5℃时,应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的传热量11、围护结构内表面换热:自然对流和辐射对流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强迫对流和辐射对流主要是强迫对流换热12、空气间层传热,当间层达到一定厚度后,热阻的大小几乎不随厚度增加而变化,传热系数不会再减小。
第六章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概述热负荷是大型集中供暖系统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工程设计方案是否可行作出基本保证,而在大型工程的前期准备中,概算是十分重要的。
应用广泛。
对实际工程而言,每个用户热负荷是实际计算,而对集中供热系统中的某用户的热负荷是采用概算或估算的方法计算。
第一节 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和特征集中供热系统热用户种类:供暖、通风、空调、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等.特点:a )前三者为季节性负荷,后两者为全年性负荷 B )它们是供热规划和设计的最主要依据。
C )在规划阶段,各类建筑仅有规模。
功能 数据不全,故通常采用概算指标计算方法来确认热负荷、一 供暖设计热负荷供暖设计热负荷在供热系统中所占比重很大,并可由两种热指标法进行计算,即,体积指标法和面积指标法进行计算、 1) 体积指标法3'(')10n v w nw Q q V t t -=-⨯ KW式中 'n Q ——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 VW 建筑物的外围体积,M3 Tn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 Tw 供暖室内计算温度Qv 建筑物的供暖体积热指标,其含义为各类建筑物,在室内外温差1℃时,每1m 3 建筑物外围体积的平均供暖热负荷。
Qv 的特征:a )大小取决于围护结构与外形B )来源:已有建筑计算数据统计与实测所汇总的手册( 注:应用不多) 2) 面积热指标法 3'10n f Q q F -=⨯ 建筑物供暖设计热负荷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 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含义:每1m 3 建筑面积的平均供暖设计热负荷 Qf 的特征:a ) 大小取决于围护结构与外形和功能 B )来源已完成设计数据与实测 C )应用广泛(见附录6-1,讲解) 3)城市规划指标法以人为本→人均建筑面积→各类建筑比例→各类建筑面积→总规划热指标或者以土地面积→建筑面积→各类建筑比例→综合热指标→总热负荷。
应用:用来作近期或远期规划热负荷用。
热负荷计算方法发布时间:2016-02-24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用户在单位时间内所需的热量。
它是制订城市供热规划和设计供热系统的重要依据,也是对供热系统设计进行技术经济分析的重要原始资料。
集中供热系统的热负荷主要有采暖、通风、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等热负荷。
其中采暖和通风用热是季节性热负荷,而热水供应和生产工艺用热则多是常年性热负荷。
季节性热负荷随气候条件而变化,在一年中变化很大,但在一天内波动较小。
常年性热负荷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小,在一年中变化不大,但在一天内波动大,特别是对非全天需热的用户。
采暖热负荷在冬季某一室外温度下,为达到要求的室内温度,供热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采暖设计热负荷是指当室外温度为采暖室外计算温度时,为了达到上述所要求的室内温度,供热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建筑物供给的热量。
在制订城市或区域供热规划或设计其供热系统时,往往缺乏确切的原始资料,一般只能用热指标法估算,即用单位建筑面积的热指标乘以建筑面积,得出采暖的设计热负荷Q(瓦)。
用公式表示为:Q=qfFq仁-单位建筑面积热指标(W/叶);F--建筑面积⑴)如已知房屋体积,也可采用每立方米建筑体积在室内外温差为1°C时的热指标qv【W/(m3・°C)】Q=qvV(tn-tw)V--建筑体积(m3);tn--室内计算温度(°C);tw--采暖室外计算温度(°C)。
采暖热指标qv和qf的大小与建筑物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外围体积、密闭性或通风条件、建筑物的类型和外形以及墙窗面积比等许多因素有关,通常是依据实际工程统计分析而得,设计时可参考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结合具体情况选用。
一、维护结构的耗热量1•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Qj--j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Aj--j部分围护结构的表面积,m2;Kj--j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tR--冬季室内计算温度,°C;tow--采暖室外计算温度,C;a--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2•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1)朝向修正率不同朝向的围护结构,收到的太阳辐射热量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朝向,风的速度和频率也不同。
集中供热工程供热负荷设计规范1.1 供热范围1.1.1 供热范围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镇北区集中供热工程供热范围:西至焦家营子,东至变电站,北至党校,南至锡林大街,整个供热范围约570×104m2。
供热范围图—详见附图—011.2 热指标确定1.2.1 供热最大热指标的确定1、热负荷计算方法:采暖热负荷采用面积热指标估算法进行计算。
2、耗热指标的选取: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镇民用建筑及公共建筑多数为170 砖墙,民用住宅建筑一般以三~六层的砖混结构为主,其中有较多平房,大部分建筑是七十~八十年代建设的。
近年来才有高层建筑物落成。
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14-2002)规定,未采取节能措施的现有建筑:学校、办公供热设计热指为60~80w/m2、住宅供热设计热指标为64~75w/m2;采取节能措施的规划建筑:学校、办公供热设计热指标为50~70w/m2、住宅供热设计热指标为40~45w/m2,结合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镇北区集中供热工程供热范围内基本为现有和在建民用及公共建筑,其外墙均为170 厚砖墙,且在本项目供热范围内民用住宅及公共建筑楼房均以1~6 层砖混结构为主,平房占有一定比率的实际情况,经过实地调查和参考其它城市供热指标取值,见“现状建筑构成及分类热指标汇总表:建筑物构成及分类热指标汇总表根据上表计算:本项目现有建筑的采暖热指标(包括5%的管网热损失)取值为:综合性热指标取74.14w/m2。
本项目正建和规划建筑的采暖热指标(包括5%的管网热损失)取值为:综合性热指标取64.5w/m2。
1、供热分区及采暖面积的确定采暖面积是由用地面积乘以建筑容积率,再乘以热化采数而得。
民用建筑热化系数取0.7,工业区热化系数取0.4。
1.2.2 平均及最小热指标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镇北区采暖期室外计算温度为-27℃,室内采暖设计温度为18℃,采暖期≤-8.6℃,的天数为212 天,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为-2.2℃,设最大热指标为Qmax,则:现有城区建筑采暖面积热指标表表1-11.1 供热规模、供热分区及热负荷供热规模:太仆寺旗宝昌镇北区平面为矩形分布,用地相对集中,采用大型的集中供热方式,本次规划建议采用集中供热方式,以地形地貌、街区和道路的及原有分散供热区域分割为依据进行供热分区。
集中供热的热负荷详解第六章集中供热的热负荷概述集中供热是以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从一个或多个热源通过供热管网向一个城镇或较大区域的各热用户供应热能的方式。
各种用热系统的热负荷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这些热用户热负荷的大小及其性质是供热规划和设计的重要依据。
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规划和设计时由于难以提供较准确的建筑热负荷资料常用概算指标法确定各类热用户的热负荷。
季节性热负荷常年性热负荷常用系统供热、通风、空调系统生活用热(热水供应)生产工艺系统特点与室外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和太阳辐射热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对其大小起决定作用的是室外温度。
全年变化大与气候关系不大用热状况全天变化较大第一节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一、供暖设计热负荷供暖热负荷是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最主要的热负荷。
它的设计热负荷占全部设计热负荷的~以上(不包括生产工艺用热)。
供暖设计热负荷的概算可采用体积热指标法或面积热指标法等进行计算。
体积热指标法式中建筑物的供暖设计热负荷KW建筑物的外围体积M供暖室内计算温度℃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建筑物的供暖体积热指标WM℃*()建筑物的供暖体积热指标的物理意义:其含义为各类建筑物在室内外温差℃时每m建筑物外围体积的平均供暖热负荷。
()影响供暖体积热指标的因素:所在区域、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和外形数据来源:已有建筑计算数据统计与实测所汇总的手册(应用不多)建筑形状尺寸×d=×面积周长qv最大最小较大外形主要指窗墙比、体型系数等*面积热指标法建筑物供暖设计热负荷kw。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建筑物供暖面积热指标WM()供暖面积热指标的物理意义:每m建筑面积的平均供暖设计热负荷。
()特点:建筑物的供暖热负荷主要取决于通过垂直围护结构向外传递热量。
不仅与建筑平面面积有关还与层高、外形等有关。
在物理概念上不如供暖体积热指标表征建筑物供暖热负荷的大小清楚。
但由于采用供暖面积热指标法更易于计算所以面积热指标法在集中供热系统规划中应用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