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古诗词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一、诗词填空11、鸟向檐上飞,。
《山中杂诗》(吴均)12、,弹琴复长啸。
《竹里馆》(王维)13、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李白)14、,散入春风满洛城。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15、故园东望路漫漫,。
《逢入京使》(岑参)16、,上有黄鹂深树鸣。
《滁州西涧》(韦应物)17、,崔九堂前几度闻。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18、,青山独归远。
《送灵澈上人》(刘长卿)19、,青草池塘处处蛙。
《约客》(赵师秀)20、,至今已觉不新鲜。
《论诗》(赵翼)二、请在横线上写出符合条件的诗句或语句1、《山中杂诗》中表现出作者用独到的观察角度观察景物的句子是。
2、《竹里馆》中表达诗人宁静、淡泊和愉悦心情的诗句是。
3、《峨眉山月歌》中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4、《春夜洛城闻笛》中能揭示主旨的诗句是,它表达了诗人听到《折柳曲》后思念家乡的感情的思想感情;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
5、《逢入京使》中表达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情的句子是。
6、这首诗写诗人春游滁州西涧所见到的情景,前两句写的景象有_____和______,后两句以,衬托闲淡宁静之景。
7、《江南风李龟年》中写现在之衰,抒发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凋零的感慨之情的句子是。
8、《送灵澈上人》中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的句子是。
9、《约客》中表现出诗人等待迟来的朋友并表现寂寞心情的句子是。
10、《论诗》中广为传颂的名句是。
三、(一)与黄河有关的诗词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潼关怀古》)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7、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赠裴十四》李白)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1.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译文:金溪有个平民叫方仲永,世代从事于农业生产。
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书写工具。
有一天仲永忽然大哭要书写书具。
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近借来给他,仲永立即书写诗歌四句,并且在诗后署下了自己的名字。
他的诗以团结宗亲作为诗的内容,(父亲)把他的诗传递给全乡的学识优秀的士人欣赏。
从此,只要有人指定事物(让他)写诗,仲永立刻完成,他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
同乡的人感到惊奇,渐渐的用宾客的礼节款待他的父亲,有的人用钱讨取仲永的诗作。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是有利的,每天强拉着仲永到处拜访同乡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家,在舅舅家见到了仲永,仲永已经十二三岁了。
我让他作诗,作出的诗已经不能符合以前的传闻了。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方仲永的事,舅舅说:“仲永的才能已经消失尽净,成为了普通的人。
”王先生说:方仲永的聪慧,是天生的。
他天生聪明,远胜过有才能的人。
他最终成为常人,是因为它受于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后天不教育,尚且成为平人;现在那些天生不聪明的人,本来是平人,后天又不接受教育,就能成为普通人了吗?2.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部编版七下语文必背古诗词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一些必背的古诗词,这些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重要地位,也是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1. 《春望》 -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 《望庐山瀑布》 -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 《赠汪伦》 -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0. 《赤壁》 -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情感,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有着重要作用。
学生在学习这些诗词时,应该深入理解其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同时也要注意诗词的韵律和节奏,培养自己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七下语文14首古诗一、《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昔日无言此日不如归,思友情空相投一笑。
只觉林外邈几多愁,野寺深处水咽山咽。
满城尘嚣市井人,锁千金叹回眸无期。
天路将穷自有毅力,征程无处挂心头。
今日留恋乡关何处,只羡青山遗民醉归。
二、《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三、《观沧海》携手游春水,登临望沧海。
涛声慢啸饱,潮绿浩无垠。
虹桥锁横江似帛,滚浪拨仆人沙金。
落日写彩霞,低云压碧波。
四、《初到山林》新来山岗树,欣喜参差茂。
横翠流峻泉,立古寒凝听。
咫尺冰滴飞,轩皇苔痕春。
更入斑竹花,已坠湖边春。
五、《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把酒问青天,月明星稀夜。
六、《赋得古原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七、《山中七绝》崖洞遥夜月,泉晴迭秋霜。
湖静绿藓出,幽深空花香。
山口青松翠,风景泣将领。
平楚沙漠色,潇湘爱未穷。
八、《在陇头黉舍》黉舍萧条路,潺湲亭亭凉。
净衲石上寺,凉风夜月阑。
妆罢冰纤香,偃仰乱峡窗。
静坐细想妙,宁记处士庭。
九、《采桑子》谁言采桑子,问得两儿心。
村前村后月,横空连关林。
怅立当时歌,情舒旧时琴。
洞房犹承平,春风满地春。
十、《望洞庭》洞庭波撼清,曙光万里捧。
染柳烟景浅,寒鸦啼月明。
采芙蓉未尽,愁眉初放情。
碧云乱山里,归舟空余声。
十一、《怨情》应有羁伴凋零去,留恋余恨无处投。
暮雨残照斜烟火,傍桥细草萧萧秋。
一笛悠扬湖畔哀,更坐怨影凝恨愁。
十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路,江水曲似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怨今朝,只怨江上月明中。
十三、《渔家傲》日暮客愁断,离恨万里空。
落日熔金砧,九陌黄河风。
郊乡多桑杏,枝头高低语。
西风少壮行,兴尽渔家傲。
十四、《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七年级语文中的中国古典诗词和文言文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的古诗文,希望你们喜欢。
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山中杂诗 (选自欧阳询《艺文类聚》)(南朝梁) 吴均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译文】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缭绕着阵阵岚气云烟,竹林的缝隙里洒落下夕阳的余晖。
鸟儿欢快地在房檐上飞来飞去,洁白的云儿竟然从窗户里飘了出来。
【赏析】诗歌描写的是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环绕,竹木茂盛,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云彩居然从窗里飘出来。
此幽居荡尽了人间的尘滓,随意而传神地表达了诗人惬意闲适的心情。
全诗不过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离“山中”的主题。
烟岚弥漫着山谷,在山峰间飘来荡去,这正是幽静深邃的山中所常见的现象。
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间隙中窥见其脉脉的斜晖,由此可见竹林的茂密青葱,山间的幽趣在首两句中已曲曲传出。
屋檐上的飞鸟来来往往,白云穿窗而过,都说明诗人所居之处地势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译文】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赏析】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译文】峨眉山升起半月(农历15左右)的秋月(应该是明月不然怎么会有影子),月影(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映入青衣江随着江水流流动.夜晚诗人乘坐(的)小船从清溪(地名)出发驶向三峡(地名),思念你(诗中说的是月亮)却不能让你(诗中说的是月亮)看见我乘的船已经到达了渝州(表达对朋友的思念).【赏析】这首诗是在李白初次出四川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当时李白还很年轻)音韵流畅,意境明朗,语言浅近,诗人从峨眉山的月亮写起并用一个秋(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字点明他离开的季节是秋季。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必背古诗词《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必背古诗词》1. 《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2.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8. 《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 《滕王阁序》(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10. 《赤壁》(苏轼)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以上是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必背的古诗词,这些诗词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风格,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情怀,从历史典故到个人情感,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同学们在学习时,不仅要背诵,更要理解诗词背后的文化和情感,这样才能更好地领会诗词的韵味和深意。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01 竹里馆(王维)【原文】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赏析】这是一首写隐者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正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主题】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表现了隐者闲适的生活情趣,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写法】全诗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
【常见考题】一、理解性默写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3.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难以引人共鸣的是:,。
4.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
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
【答案】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二、阅读理解1.解释词语。
①幽篁:②啸:2.这首诗以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
3.诗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能体现使人思想感情的词语有哪一些?4.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
5.“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说说“独”字好在哪里?6.诗中写了那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7.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所展现的画面。
七下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1.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4.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5.竹里馆(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6.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7.逢入京使(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8.晚春(唐•韩愈)
草树知春久不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初中七年级下册古诗词初中七年级下册古诗词(篇1)1、《雪二首》温庭筠 ? 唐砚水池先冻,窗风酒易消。
鸦声出山郭,人迹过村桥。
稍急方萦转,才深未寂寥。
细光穿暗隙,轻白驻寒条。
草静封还折,松欹堕复遥谢庄今病眼,无意坐通宵。
羸骖出更慵,林寺已疏钟。
踏紧寒声涩,飞交细点重。
圃斜人过迹,阶静鸟行踪。
寂寞梁鸿病,谁人代夜舂。
2、《送卢员外》薛涛 ? 唐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3、《南昌滩》武元衡 ? 唐渠江明净峡逶迤,船到名滩拽$迟。
橹窡动摇妨作梦,巴童指点笑吟诗。
畬馀宿麦黄山腹,日背残花白水湄。
物色可怜心莫限,此行都是独行时。
4、《金山寺》窦庠 ? 唐一点青螺白浪中,全依水府与天通。
晴江万里云飞尽,鳌背参差日气红。
5、《莲亭》朱景玄 ? 唐回塘最幽处,拍水小亭开。
莫怪阑干湿,??夜宿来。
初中七年级下册古诗词(篇2)1、《鲁山山行》梅尧臣 ? 宋代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 云外一声鸡。
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 宋代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送友人》李白 ? 唐代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4、《秋词》刘禹锡 ? 唐代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孟浩然 ? 唐代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6、《野望》王绩 ? 唐代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7、《黄鹤楼/登黄鹤楼》崔颢 ? 唐代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孙权劝学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lǔ)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大将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太多为借口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渊博的学者吗?只是粗略地阅读,让你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你事情多,怎么能比得上有我多呢?我经常读书,认为读书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从此就开始学习。
后来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大吃一惊,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的阿蒙了!”吕蒙说:“有志之士分开三日,就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看待),长兄你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或指鲁肃愚钝)”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而后分别。
字词释义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
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
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
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
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或帝王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但:只,仅。
13、涉猎:粗略地阅读。
14、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见解,见识;往事,指历史。
七下古诗词(一)
曲径通幽处,
乾坤日夜浮。
居高声自远,
品流应得近山鸡。
种豆南山下,
对镜帖花黄。
孤雁不饮啄,
梦回吹角连营。
征蓬出汉塞,
倚槛风摇柄柄香。
万里赴戎机,
卷舒开合任天真。
妇姑荷箪食,
带月荷锄归。
山舞银蛇,
花落黄陵庙里啼。
荷叶罗裙一色裁,
白云千载空悠悠。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旋折荷花剥莲子,
背灼炎天光。
素花多蒙别艳欺,
她在丛中笑。
亲朋无一字,
,翠减红衰愁杀人
谁怜一片影,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大漠孤烟直,。
芳草萋萋鹦鹉洲。
雄兔脚扑朔,
安能辨我是雄雌?
家田输税尽,
哀多如更闻。
乱入池中看不见,
苦竹丛深日向西。
七下古诗词(二)
多谢浣溪人未折,
,凭轩涕泗流。
无情有恨何人觉,
,鸣噪自纷纷。
轻轻的我走了,
,可怜白发生!
那河畔的金柳,
,禅房花木深。
须晴日,,
,雌兔眼迷离
马作的卢飞快,
,拾此充饥肠。
力尽不知热,
,闻歌始觉有人来。
将军百战死,
,雨中留得盖鸳鸯。
游子乍闻征袖湿,
,月晓风清欲堕时。
道狭草木长,
,弓如霹雳弦惊。
万籁此俱寂,
,但惜夏日长。
日暮乡关何处是?
,佳人才唱翠眉低。
朔气传金柝,
,夕露沾我衣。
足蒸暑土气,
,但余钟磬音。
八百里分麾下炙,,。
风雨送春归,
,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花此叶长相映
,芙蓉向脸两边开
双兔傍地走,
,此花真合在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