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些常见物体的密度表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1
第七章质量与密度1.某一物体的质量大小决定于( )A.物体的形状B.物体所在的位置C.物体的状态D.所含物质的多少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物体被移到月球上质量将变小B.1 kg铁的质量比1 kg棉花的质量大C.一块冰熔化成水,其质量减小D.将一铁块拉制成铁丝,它的质量是将不发生变化3.1 kg的铁块,在下列情况下质量将发生变化的是( )A.将它带到月球上B.将它锉成零件C.将它全部熔化后浇铸成铸件D.将它轨成铁片4.氯原子的质量是1.7×10-27 kg=__________ t=_________mg.6.2008年6月3日,北京奥运圣火在湖南开始传递,“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手举“祥云”火炬传递了第一棒。
“祥云”火炬的质量是()A.985t B.985kg C.985g D.985mg7.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kg的是()A、两个鸡蛋B、一只老母鸡C、一头大绵羊D、一张课桌1.关于密度公式ρ=m/V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B.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反比C.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D.物质密度跟它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大的物体所含物质多B.密度小的物体体积小C.将一个物体放在地球上不同地方,其密度不同D.任何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3.李明同学阅读了右表后,得出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B.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密度大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其密度一般不同D.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铅块,铜块的体积比铅块的体积小4.一只体育课上用了多年的实心铅球,其表面磨损了一小块,下列物理量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质量B.体积C.密度D.质量和密度5.对几块形状和体积各不相同的实心铜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量大的铜块密度大B.体积小的铜块密度大C.几块铜块的密度都相同D.需要知道铜块的质量和体积才能判断6.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滴水的密度小于一桶水的密度 B.因为铝比铁轻,所以铝的密度小于铁的密度C.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7.小华同学在探究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右上图所示的图象。
第3节 物质的密度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理解密度的定义,知道不同的物质一般具有不同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能写出密度的定义式,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说出密度的两个单位,能对两个单位进行换算。
3.会用量筒、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解读1:概述物质密度的含义和密度所反映的物质属性,常见题型为选择题,难度较小。
解读2:应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使用天平、量筒、刻度尺等常用工具测定固体或液体的密度。
常见题型为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难度适中。
知识点01 密度(一)实验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提出问题:相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铁块的质量大。
当铁块的体积增大后,其质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猜想与假设:成正比、成反比或不成比例。
实验设计:①取体积不同的铁块和铝块若干,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并记人表中;②分别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③比较比值,得出结论,验证猜想。
进行实验:①取体积不同的铁块和铝块若干,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并记人表中;②用排水法分别测出铁块和铝块的体积;③分别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并记人表中。
数据记录与处理:物质 实验序号体积/厘米3质量/克 单位体积物质的质量:质量/体积(克/厘米3)铁块 1 10 79 7.9 铁块 2 20 158 7.9 铁块 3 30 237 7.9 铝块 4 10 27 2.7 铝块 5 20 54 2.7 铝块630812.7目标导航知识精讲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恒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不同的,这个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
为了描述这特性,科学中引人了“密度"这概念。
(二)密度的概念,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字母ρ表示。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三)密度的公式ρ=m/V公式中的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ρ表示密度,公式表示的意义是某种物质的密度等于该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此式是物质密度大小的计算式。
初中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一、密度的概念与公式密度的概念: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一些物质的密度很大,一些物质的密度很小,通过密度可以判断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密度的公式:密度的数值是用质量除以体积得到的,通常用ρ表示,公式为:ρ = m/V其中,ρ表示密度,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³);m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千克(kg);V表示物质的体积,单位是立方米(m³)。
密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使用千克/立方米(kg/m³)。
二、密度的性质1. 密度与物质的性质有关。
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密度可以用来区分物质的种类。
2. 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通常情况下,物质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3. 密度与压强有关。
当物质被外力挤压变形或被压缩时,会使密度增加。
而当外力减小或取消时,密度也会趋于恢复原状。
三、密度的测量方法1. 实验室常用的密度测量方法有:比重法、水银柱法、测量密度计法和容积法。
2. 通常情况下,比重法是最简便的方法。
比重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某种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相比较,通过量取某物质质量和在水中排开体积来测定物质的密度。
3. 在实际应用中,使用比重尺和比重瓶可以方便地进行密度的测量。
比重尺是一种浮标测量仪器,可以利用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来测定物质的密度;比重瓶也是一种测定密度的工具,通过特定的设计,可以直接通过称量并且量取物质的密度。
四、密度的应用1. 密度的应用非常广泛,常见的应用包括:金融领域的黄金密度测定、工程建筑领域的材料密度测定、生产工艺领域的流体密度测定等等。
2. 在日常生活中,密度也有很多实际的应用。
比如,在烹饪中,可以通过密度来判断食材的成熟度;在交通运输中,可以通过密度来判断船只和飞机的载重能力;在医疗领域,可以通过密度测量身体内部的组织情况。
3. 通过密度的测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特征。
初中物理常数、常用估测值和单位换算初中物理常数、常用估测值和单位换算物理量常见物体数值物理量常见物体数值-103 分子直径 10m 体人 0.05m3 头发直径和纸厚度积 70μm 教室 180 m成年人腿长 1m 两个鸡蛋 1N长课桌高力 0.8m 一名中学生 500N普通教室长约 2-3 N 10m 物理课本重力一张报纸平放对桌面压强住宅楼一层楼高 3m 约 0.5Pa4 人站立时对地的压强一光年压 9.46 _____约 10Pa15 度 10m强物理课本平放对桌面压强铅笔长 18cm 60Pa5 一元硬币厚度 1.013 _____10Pa 2mm 标准大气压学生步距 50cm 电计算器 100μA人步行流 1.1m/s 普通照明白炽灯 0.2A中学生长跑 5m/s 空调 5A 速自行车 5m/s 一节干电池1.5V小汽车正常行驶 20m/s 一节蓄电池 2V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声速电对人体安全的电压 340m/s 不高于 36V8 度真空中光和电磁波的速度我国家庭电路电压 3_____10m/s 220V压高速公路上小汽车速 40m/s 我国工业动力电压 380V度可达刘翔跨栏 8m/s 计算器 0.5mW人耳能够把回声和原声区电时大于 0.1s 普通照明白炽灯60W分开的时间功间人心跳一次约 1s 电冰箱平均功率 100W人呼吸一次 2-3s 洗衣机 500W2 率成年人单只脚底面积面积约 250cm 空调 1000W一元硬币 6g 电热水器 3000W3 比热容一个鸡蛋 50g 水 4.2 _____10J/(Kg.?) 质 37? 一瓶矿泉水 600g 人体正常温度35-42? 一名中学生 50Kg 体温计刻度范围温 0? 一个苹果 150g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量混合物温度度 100? 教室空气 200Kg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人感到舒适的温度 25? 一只鸡 2Kg331.0 _____10 Kg/m 洗澡时适宜的水温 40? 水331.0 _____10 Kg/m 密把课本捡回桌面做功人体功 2-3J33 0.9 _____10 Kg/m 冰(蜡、植物油) 功学生跳绳 100W33 13.6 _____10 Kg/m 率水银学生上楼 300W33 度 8.9 _____10 Kg/m 20-20000Hz 铜频人耳听觉范围337.9 _____10 Kg/m 率大于 20000Hz 铁超声波332.7 _____10 Kg/m 铝次声波小于 20 Hz1初中物理常数、常用估测值和单位换算330.8 _____10 Kg/m 煤油(酒精) 我国交流电频率 50 Hz 序公式应用各物理量及单位号s 可求物体的速度、物理量速度 v 路程 s 时间 t v,1 路程和时间主单位 m/s m s t常用单位 Km/h Km h可求物体的密度、物理量密度质量体积 m ρ,33 2 质量和体积主单位 Kg/m Kg m V 33 常用单位 g/cm g cm 重力与质量比值 3 G=mg 可求物体的重力和物理量重力质量g 质量主单位 G Kg N/ Kg液体压强 4 密度深度可求液体的压强、物理量 p=ρgh 3 密度和深度主单位 Pa Kg/m m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可求物体受到的浮力、液体 5 F=G 物理量浮力浮排积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ρgV 液排 33 积主单位 N Kg/m m 6 可求物体的压强、物理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F p,2 压力和受力面积 S 主单位 Pa N m动力臂、阻力 7 FL= FL 可求作用在杠杆上物理量动力、阻力 1122 臂的力和力臂主单位 N m力的方向上的距离可求做功的多少、力和功 8 W=Fs 物理量力力的方向上的距离主单位 J N m W 可求功率、功和做物理量功率功做功时间 P, 9 功时间 t 主单位 W J s常用单位 KW kW?h hU10 可求电路中的电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 I, 流、电压和电阻主单位 A V Ω R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可求机械效率、有用功 11 物理量 W 有用 η,和总功 W 主单位无单位 J J 总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 R=R+R 可求串联电路中的总各部分电阻 12 串物理量 12 电阻和各部分电阻主单位 Ω Ω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可求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各支路电阻RR13 物理量 12 ,R 并,RR12 和各支路电阻主单位 ΩΩ 14 可求电功、电压、物理量电功电压电流时间W=UIt 电流和时间主单位 J V A s 15 P=UI 可求电功率、电压物理量电功率电压电流和电流主单位 W V A216 Q=IRt 可求电热、电阻、物理量电热电阻电流时间电流和时间主单位 J Ω A s可求燃料完全燃烧放热量热值燃料质量 17 Q=mq 物理量出的热量、燃料质量和主单位 J J/Kg Kg2初中物理常数、常用估测值和单位换算热值温度变化量可求物体吸收或放出比热容质量热量 18 物理量 Q=cm?t的热量、比热容、质量? J/(Kg.?) 主单位 Kg J和温度变化量单位换算3-333-63 体积 1dm=10 m 1mL=1cm=10 m 2-42 面积 1cm=10 m3-33333 密度 1Kg/ m=10 g/m 1g/cm= 10Kg/ m6 电能 1 度=1kW?h=3.6 _____10J速度 1m/s=3.6Km/h 1 Km/h=1/3.6 m/s51 标准大气压=1.013 _____10Pa=760mmHg 柱产生的压强=10.3m 水柱产生的压强369 长度 1m=10dm=100cm=10mm=10μm=10nm3。
小学物理密度知识点总结密度是物质的重量与体积的比值。
一个物体的密度越大,它就越重。
密度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并且在许多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密度的定义密度(ρ)可以用下式来表示:ρ = m/V其中,ρ是密度,m是物质的质量,V是物质的体积。
密度的单位通常是千克/立方米(kg/m³)或克/立方厘米(g/cm³)。
密度与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密度通常是其性质之一。
例如,金属的密度通常比较大,而气体的密度通常比较小。
这就是为什么金属会沉在水里,而气体会浮在水上的原因。
不同物质的密度也可以用来区分它们。
比如,水的密度为1克/立方厘米,而木材的密度通常小于水,所以木头会浮在水上。
相反,铁的密度大于水,所以铁会沉在水里。
密度的测量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来测量一个物体的密度。
首先,我们需要测量物体的质量。
这可以通过天平来实现。
然后,我们需要测量物体的体积。
这可以通过将物体放入水中,然后测量水的位移量来实现。
最后,我们可以用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来计算出其密度。
应用密度有很多应用,尤其是在工程和科学领域。
例如,在建筑工程中,工程师们需要知道不同材料的密度,以便选择合适的材料来建造建筑物。
在天文学中,密度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理解星球和恒星的性质。
在医学领域,密度可以用来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患者。
总结密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性质,并且在许多科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我们可以计算出其密度,从而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特性。
密度的理解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
好漂亮的鸡尾酒,它怎么会分层呢?1.密度的概念(1)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质.有些物质体积相同,质量却不同;有些物质,体积大小不同,质量却相同,如图所示:通过大量实验发现,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它反映了这种质的一种特性.物质不同,其比值也不同.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知识导航知识互联网模块一密度密度 —电流电压电阻电阻关系(2)密度是表征物质特性的一个物理量,它表征的是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大小的差别,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2.密度的公式在物理学中,我们用“ρ”来表示密度.根据密度的定义,可以写出密度的公式mVρ=(其中ρ表示物质的密度、m 表示物体的质量、V 表示物体的体积).3.关于密度的理解: (1)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改变.当质量(或 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随着增大几倍,而比值是不变的.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2)同种物质的物体,体积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当ρ一定时,1122m Vm V =;(3)不同物质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质量也大,物体的质量跟它的密度成正比,即当V 一定时,1122m m ρρ=;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反而小,物体的体积跟它的密度成反比,即当m 一定时,1221V V ρρ=.4.密度的单位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千克/米3(3kg/m ),常用单位有克/厘米3(3g/cm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3331g/cm 10kg/m =.以下表格是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这是科学家经过严格准确的测量得出来的,而且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而更加准确.同学们通过阅读表中列出的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特别是一些常见的物质的密度,形成一些具体的认识,例如金比铜的密度大,铜比铁的密度大,冰比水的密度小,记住水的密度,作为以后解题的知识储备.【例1】下面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B.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C.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D.液体的密度与气体的密度大致相当【答案】A【例2】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以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如:用密度较小的铝合金作为飞机外壳的主要材料等。
物质的密度1. 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
2. 密度定义式:体积=质量密度3. 密度公式:ρ=mV 符号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
4. 密度单位:克/厘米3(符号是 g/cm 3)或千克/米3(符号是 kg/cm 3), 分别读作“克每立方厘米”、“千克每立方米”。
换算关系:1 克/厘米3=1000 千克/米35.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与物质的种类(及状态)有关。
物质的密度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它的大小受物质状态、温度、压强等影响。
6. 图象:左图所示:ρ甲>ρ乙☞考点说明: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大小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与物质的种类(及状态)有关。
物质的密度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它的大小受物质状态、温度、压强等影响。
例1. 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它表示的意思是( )A.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B.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是0.8×103千克/米3C 每立方米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D.每立方米酒精的质量是0.8×103千克 【答案】 D例2. 从密度公式ρ=m/v 可以看出,对于同一种物质( )A.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 .体积越大,密度越小类型一 密度的定义、意义及对公式的理解ρ甲ρ乙m VC.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与质量、体积无关,保持不变【答案】D例3. 冬天户外水缸常会破裂,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A.水缸里水结成冰后,密度变大B.水缸本身耐寒程度不够而破裂C.水缸里水结成冰后,质量变大D.水缸里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答案】D练习1. 将一块正方体的木块分成完全相同的八个小正方体木块,则对于每一小块木块来说,正确的是()A.质量和密度都为原来的1/8B.质量为原来的1/8,密度不变C.质量不变,密度为原来的1/8D.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答案】B练习2. 关于公式ρ=m/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跟质量成正比B.密度跟体积成正比C.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答案】D练习3. 某钢瓶中装有氧气,瓶内气体密度为8千克/米3,在一次急救中用去了其中的3/4,则剩下气体的密度为()A.2千克/米3B.4千克/米3C.6千克/米3D.因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故保持不变还是8千克/米3【答案】A类型二密度比较☞考点说明:对密度公式的变换,不同物质密度、质量、体积大小的比较。
第06讲—质量和密度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一、思维导图二、考点精讲考点1 质量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字母m表示.2.单位及单位换算:(1)基本单位:千克,符号kg;(2)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3)换算关系:1 t=103kg=106 g=109 mg.3.常见物体的质量:①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 g;②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③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④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00 g.注意: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4. 质量的测量: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1).测量工具: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2)在实验室中也可以用弹簧测力计先测出物体的重力,再通过公式g G m计算出物体的质量,这属于间接测量. 5. 托盘天平的使用:(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
(2)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指针向分度盘左端偏斜,平衡螺母向右调节;指针向分度盘右端偏斜,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注意:要掌握如何通过指针来判断调节平衡螺母的方向和判断是否调平了。
(3)测量: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注意:要掌握什么顺序加砝码,怎么知道调平了?这时能调节平衡螺母吗?调了又会怎么样影响测量的结果呢?(4)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注意:要掌握如果砝码质量变大了或变小了测量值又会怎么变呢? 6.质量的测量步骤:(1)看:观察天平的指针和标尺的零刻度线。
(2)放: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3)调: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4)测: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横梁恢复平衡(左物右码、先大后小).(5)读: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标尺游码左侧在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值之和就为被测物体的质量,即m 物=m 砝码+m 游码.注意事项:(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2)称量时,从大到小添加砝码,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夹取,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3)潮湿的物体和腐蚀性物体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4)移动位置后,要重新调节天平平衡. 注意:托盘天平的使用,右图中存在的错误有: ①游码没有调零.②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③用手拿取砝码,未用镊子.考点2 密度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2.公式:V m=ρ,变形公式:m =ρV ,V =m ρ.3.单位:密度的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 3.实验室常用的单位是g/cm 3;二者的关系是1 g/cm 3=1×103kg/m 3. 4.物理意义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如纯水的密度为1.0×103 kg/m 3,表示体积为1 m 3的纯水的质量为1.0×103 kg.5.密度的可变性:密度在外界因素(如温度、状态、压强等)改变时会发生改变.如氧气瓶中的氧气在使用过程中,瓶中的氧气质量减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6.对密度公式Vm=ρ的理解: (1)同种物质在相同状态下,密度是相同的,它不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变化而变化.(2)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即当ρ一定时,21m m (3)不同物质组成物体,在体积相同情况下,质量与密度成正比,即当V 一定时,21ρρ (4)不同物质组成物体,在质量相同情况下,体积与密度成反比,即当m 一定时,21ρρ 7.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密度 ①水的密度ρ水=1×103kg/m 3 ②冰的密度ρ冰=0.9×103 kg/m 3 ③海水的密度ρ海水=1.03×103 kg/m 3 ④煤油、酒精的密度为0.8×103 kg/m 3 8.物质密度和外界条件的关系物体通常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
初中物理密度经典题1.一个物体的质量为80克,体积为40立方厘米,求其密度。
答案:密度=质量/体积=80g/40cm³=2g/cm³2.一块铁块的质量为5千克,体积为2000立方厘米,求其密度。
答案:密度=质量/体积=5kg/2000cm³=0.0025kg/cm³3.一个物体的质量为320克,密度为4克/立方厘米,求其体积。
答案:体积=质量/密度=320g/4g/cm³=80cm³4.一只铝球的质量为100克,密度为2.7克/立方厘米,求其体积。
答案:体积=质量/密度=100g/2.7g/cm³≈37.04cm³5.一个木块的质量为120克,密度为0.4克/立方厘米,求其体积。
答案:体积=质量/密度=120g/0.4g/cm³=300cm³6.一块金属板的质量为600克,体积为200立方厘米,求其密度。
答案:密度=质量/体积=600g/200cm³=3g/cm³7.一个物体的密度为1.2克/立方厘米,体积为180立方厘米,求其质量。
答案:质量=密度*体积=1.2g/cm³*180cm³=216g8.一根杆子的质量为0.25千克,密度为0.5千克/立方米,求其体积。
答案:体积=质量/密度=0.25kg/0.5kg/m³=0.5m³9.一块不锈钢的密度为7.8克/立方厘米,体积为500立方厘米,求其质量。
答案:质量=密度*体积=7.8g/cm³*500cm³=3900g=3.9千克10.一个物体的密度为0.8克/立方厘米,质量为400克,求其体积。
答案:体积=质量/密度=400g/0.8g/cm³=500cm³11.已知一个物体的质量为m,体积为V,求其密度ρ。
其中,物体的质量可以用天平进行测量,单位为千克(kg)或克(g)。
水的密度是1g/cm3。
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ρ(读作ròu)表示,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符号是kg/m3。
密度的应用
1.鉴别组成物体的材料。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
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
其办法是测定待测
物质的密度,把测得的密度和密度表中各种物质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
以鉴别物体是什么物质做成的。
2.计算物体中所含各种物质的成分。
3.计算很难称量的物体的质量或形状比较复杂的物体的体积。
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Vρ或V=m/ρ,可以计算出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特别是一些质量和体积不便直接测量的问题,如计算不规则形
状物体的体积、纪念碑的质量等。
初中物理水的密度计算 -回复
水的密度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密度 = 物体的质量 / 物体的体积
在计算水的密度时,我们需要知道水的质量和体积。
水的质量可
以通过称重的方式获得,通常是以克为单位。
而水的体积可以通过测
量容器所占的空间来获得,通常是以立方厘米或毫升为单位。
通过将水的质量除以水的体积,我们就可以得到水的密度。
水的
密度通常是在1克/立方厘米或1克/毫升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水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会有所变化,因为水的密
度与温度有关。
一般来说,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在一定
范围内,水的密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查找相关温度下的密度值表来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