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监测机构业务能力认定评审表(表一)
- 格式:doc
- 大小:145.50 KB
- 文档页数:11
表7检测机构综合能力评定表核查组组长签名:检测机构负责人签名:注:①检测机构检测人员不少于10人,根据所申请的检测项目,还需满足以下要求: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具有3年以上工程桩检测工作经验,并具备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持证上岗人员不得少于4名,每检测项目(方法)持证上岗编审人员不得少于3人(钻孔取芯法机长、编审人员还应分别取得机长、编审培训证),报告编写人还应具备工程类相关专业高级或者中级职称,报告审核人还应具备工程类相关专业高级职称或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
主体结构工程检测:具有3年以上结构工程检测工作经验,并具备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持证上岗人员不得少于4名,每检测项目(方法)持证上岗检测人员不得少于3人,报告审核人还应具备工程类相关专业高(中)级职称或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资格。
钢结构工程检测:具有3年以上钢结构检测工作经验,并具备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持证上岗人员不得少于4名,每检测项目(方法)持证上岗检测人员不得少于3人,报告审核人还应具备工程类相关专业高(中)级职称或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资格。
射线法、超声波法的报告编审人还应具备相应检测方法报告编审上岗证。
建筑幕墙检测:具有3年以上建筑幕墙检测工作经验,并具备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持证上岗人员不得少于4名,每检测项目持证上岗检测人员不得少于3人,报告审核人还应具备工程类相关专业高级职称。
见证取样检测:具有3年以上相应专业工作经验,并具备高级或者中级职称的持证上岗人员不得少于3名;每检测项目持证上岗检测人员不得少于3人,报告审核人还应具备工程类相关专业高级或者中级职称。
②现场核查结束前未能提供所抽取资料时,视为资料缺失,该项核查不予通过;③所有证据资料均需有效签署。
无故不予签署应记录为:“不满足”;④★:评定结果均为满足时,实验室通过核查。
社会环境检测机构业务能力认定评审表一、机构基本信息1.机构名称:2.机构性质:3.机构业务范围:4.机构成立时间:5.机构注册资金:6.主要管理人员及其资质:7.机构人员结构:二、机构技术设备和实验室条件1.检测仪器设备清单:2.实验室面积及布局图:3.实验室硬件设施(如通风、温湿度控制等):4.实验室采样、分析、仪器校准流程图:三、机构质量管理体系1.是否具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如果是,请提供认证证书编号和有效期;-如果是,请提供认证证书编号和有效期;-如果是,请提供认证证书编号和有效期;4.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清单:四、机构检测能力1.检测项目及范围清单及简介:2.是否通过相应技术团队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如果是,请提供相关培训和考核记录;-如果否,请说明具备的技术团队及其背景资质;3.是否具有合法有效的检测方法标准:-如果是,请提供相应的检测方法标准资料;-如果否,请说明取得检测结果的方法依据;4.是否具备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及修订的能力:-如果是,请提供相关的标准制定或修订参与记录;-如果否,请说明申请机构认定的基本原因;五、机构检测能力保障1.检测设备的校准情况:-校准周期;-校准机构;-校准结果记录;2.检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维护和保养计划;-维护和保养记录;3.仪器的备品备件和耗材供应:-备品备件和耗材采购计划;-备品备件和耗材使用记录;4.仪器设备的更新和维护计划:-更新和维护计划;-更新和维护记录;六、机构服务能力1.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评价:-用户满意度调查结果;-用户投诉处理记录;2.机构在社会环境检测领域的影响力:-参与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在行业内的口碑评价;七、机构诚信管理1.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记录:-如果是,请提供相关记录及处理情况;-如果否,请提供诚信管理制度和措施;2.是否存在服务质量和诚信管理方面的投诉记录:-如果是,请提供相关投诉记录及处理情况;-如果否,请提供转接投诉的渠道和处理流程;八、其他补充材料1.机构获得的荣誉及奖项:2.其他机构认定所需的补充材料:以上是社会环境检测机构业务能力认定评审表的内容要求,机构应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环境检测机构合同评审表1.1 合同基本信息1.11 合同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 合同名称:环境检测服务合同1.13 合同签署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4 合同有效期:________________(开始日期:,结束日期:________)1.2 合同双方信息1.21 委托方(甲方):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人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2 服务方(乙方):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人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 服务内容1.31 检测项目:项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空气质量检测)项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水质检测)项目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土壤检测)1.32 检测标准:标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标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3 服务方式:上门检测实验室检测其他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4 服务周期:检测频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每月、每季度等)每次检测的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合同金额与支付1.41 总金额:(人民币大写:)1.42 费用明细:项目1费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2费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3费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3 支付方式:定金:(支付时间:)余额:(支付时间:)1.44 付款方式:银行转账支票其他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权利与义务1.51 甲方的权利与义务:提供必要的检测场所及相关信息。
环境监测机构申请能力认定项目表环境监测机构申请能力认定项目表序号项目名称方法名称方法名称代码备注一、水(含大气降水)和废水1-1 采样大气降水采样和分析方法总则GB/T 13580.1-1992 大气降水样品的采集GB/T 13580.2-1992 水质湖泊和水库采样技术指导GB/T 14581-1993 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 493-2009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 494-2009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 495-2009 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 52-1999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92-2002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 酸沉降监测技术规范HJ/T 165-2004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1)1-2 外观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 494-2009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 495-2009 1-3 流速、流量流速仪法河流流量测验规范GB 50179-1993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指导HJ 495-2009 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 52-1999 1-4 水温水质水温的测定温度计或颠倒温度计测定法GB/T 13195-1991 1-5 色度水质色度的测定GB/T 11903-1989 1-6 臭文字描述法臭阈值法(未认证)(1)1-7 浊度水质浊度的测定GB/T 13200-1991 1-8 pH值水质pH的测定玻璃电极法GB/T 6920-1986 便携式pH计法(1)大气降水pH值的测定电极法GB/T 13580.4-1992 1-9电导率大气降水电导率的测定方法GB/T 13580.3-1992 实验室电导率仪法(1)便携式电导率仪法(1)1-10 透明度塞式盘法(1)1-11 悬浮物水质悬浮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1901-1989 1-12 总硬度水质钙和镁总量的测定EDTA滴定法GB/T 7477-1987 1-13 溶解氧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GB/T 7489-1987 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电化学探头法HJ 506-2009 水质溶解氧的测定便携式溶解氧仪法(1)1-14 高锰酸盐指数水质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GB/T 11892-1989 1-15 化学需氧量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 /T11914-198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T 399-2007 未认证1-16 五日生化需氧量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HJ 505-2009 1-17 氨氮(铵、非离子氨)大气降水中铵盐的测定GB 13580.11-1992 水质氨氮的测定纳氏试剂比色法HJ 535-2009 水质氨氮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 536-2009 水质氨氮的测定蒸馏-中和滴定法HJ 537-2009 1-18 总磷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T 11893-1989 1-19 磷酸盐水质无机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T 84-2001 钼锑抗分光光度法(1)1-20 总氮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T 11894-1989 1-21 铜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7475-1987 水质镉、铜、铅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法(1)1-22 锌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7475-1987 水质镉、铜、铅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法(1)1-23 铅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7475-1987 水质镉、铜、铅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法(1)1-24 镉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7475-1987 水质镉、铜、铅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法(1)1-25 铁水质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11-1989 1-26 锰水质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11-1989 1-27 镍水质镍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1912-1989 1-28 砷原子荧光法(1)1-29 硒原子荧光法(1)1-30 汞原子荧光法(1)1-31 总铬水质总铬的测定GB/T 7466-1987 1-32 六价铬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 7467-1987 1-33 氰化物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 484-2009 1-34 挥发酚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 503-2009 1-35 石油类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 16488-1996 1-36 动植物油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 16488-1996 1-37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水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亚甲蓝分光光度法GB/T 7494-1987 1-38 硫化物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 16489-1996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碘量法HJ/T 60-2000 1-39 氟化物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7484-87 大气降水氟、氯、亚硝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GB/T 13580.5-1993 水质无极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T 84-2001 1-40 硫酸盐大气降水氟、氯、亚硝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GB/T 13580.5-1993 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重量法GB/T 11899-1989 水质无机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T 84-2001 水质硫酸盐的测定铬酸钡分光光度法(试行)HJ/T 342-2007 1-41 氯化物大气降水氟、氯、亚硝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GB/T 13580.5-1993 水质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滴定法GB/T 11896-1989 水质无机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T 84-2001 1-42 亚硝酸盐氮水质亚硝酸盐氮的测定分光光度法GB/T 7493-1987 大气降水氟、氯、亚硝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GB/T 13580.5-1993 水质无机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T 84-2001 1-43 硝酸盐氮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GB/T 7480-1987 大气降水氟、氯、亚硝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GB/T 13580.5-1993 水质无机阴离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T 84-2001 水质硝酸盐氮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试行)HJ/T 346-2007 1-44 游离氯和总氯水质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N,N-二乙基-1,4-苯二胺PDP分光光度法HJ 586-20101-45 甲醛水质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HJ 601-2011 1-46 苯胺类化合物水质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GB/T 11889-1989 1-47 烷基汞水质烷基汞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 14204-1993 1-48 苯系物(8项)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异丙苯苯乙烯水质苯系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二硫化碳萃取气相色谱法GB/T 11890-1989 (1)二、环境空气和废气2-1 采样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 194-200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 2-2 烟气参数(温度、压力、水分含量、氧含量、排气流速和流量)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 2-3 二氧化硫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HJ/T 56-2000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 57-2000 2-4 二氧化氮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GB/T 15435-1995 2-5 氮氧化物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79-2009 固定污染物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T 42-1999 固定污染物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 43-1999 定电位电解法(2)2-6 总悬浮颗粒物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 15432-1995 2-7 可吸入颗粒物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重量法HJ 618-2011 需备案2-8 降尘环境空气降尘的测定重量法GB/T15265-94 2-9 硫酸盐化速率碱片-重量法(2)2-9 硫酸盐化速率碱片-离子色谱法(2)2-10 颗粒物(烟尘、粉尘)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 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T 5468-1991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 2-11 烟气黑度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 398-2007 测烟望远镜法(2)2-12 一氧化碳定电位电解法(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HJ/T44-1999 未认证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GB9801-1988 未认证2-13 氨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3-2009 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 534-2009 2-14 硫酸雾固定污染源废气硫酸雾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 5442009 2-15 氯化氢环境空气和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离子色谱法暂行HJ 5492009 固定污染源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暂行HJ 548200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HJ/T 27-1999 2-16 氯气固定污染源废气氯气的测定碘量法HJ 547200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气的测定甲基橙分光光度法HJ/T 30-1999 2-17 氟化物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HJ 4802009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HJ 4812009 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HJ/T 67-2001 2-18 氰化氢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氰化氢的测定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HJ/T 28-1999 2-19 硫化氢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2)2-20 铬酸雾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铬酸雾的测定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HJ/T 29-1999 2-21 铅及其化合物固定污染源废气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HJ 5382009 环境空气铅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HJ 5392009 2-22 饮食业油烟金属滤筒吸收和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油烟的采样及分析方法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附录A 饮食业油烟采样方法及分析方法GB 18483-2001 2-23 甲醛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 15516-1995 电化学传感器法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附录H 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HJ/T 167-2004 2-24 非甲烷总烃固定污染源中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 39-1999 2-25 沥青烟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沥青烟的测定重量法HJ/T 45-1999 2-26 甲醇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甲醇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 33-1999 气相色谱法(2)2-27 恶臭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 14675-1993 2-28 苯系物(8项)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异丙苯苯乙烯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HJ 584-2010 2三、生物3-1 细菌总数水中细菌总数的测定(B)(1)3-2 总大肠菌数多管发酵法(1)3-3 粪大肠菌数水质粪大肠菌群和测定多管发酵法和滤膜法(试行)HJ/T 347─ 2007 3-4 叶绿素a 叶绿素a测定(B)(1)四、噪声与振动4-1 环境噪声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4-2 厂界环境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 4-3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 4-4 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1990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523-2011 (2012-07-01实施)需备案4-5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测量方法GB/T 10071-1988 注(1)表示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2)表示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年。
批准的检验检测能力表
机构名称:
机构地址:
批准的检验检测能力表
机构名称:
机构地址:
废水(含大气降水)
批准的检验检测能力表
机构名称:机构地址:废水(含大气降
第 4 页,共 9 页
附2批准的检验检测能力表
机构名称:机构地址:
废水(含大气降
水)
第 5 页,共 9 页
附2
批准的检验检测能力表
机构名称:机构地址:
废水(含大气降水)
和废气
批准的检验检测能力表
机构名称:
机构地址:
批准的检验检测能力表
机构名称:
机构地址:
批准的检验检测能力表
机构名称:
机构地址:
批准的检验检测能力表
机构名称:
机构地址:。
附表2 社会环境监测业务能力认定标准指标认定内容评分说明得分一、组织机构3分申请认定单位的内部机构设置合理,部门职责明确,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3分)(1)机构设置合理,各科室职责明确。
(2分)(2)各岗位、各类人员职责明确。
(1分)二、人员素质13分1、从事环境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能力应满足监测工作的需要。
(4分)(1)具备10名以上环境监测技术人员(3分)(2)高、中级职称比例达50%(1分),比例不足酌情扣分2、申请认定单位的技术负责人、报告签发人应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熟悉监测业务、有工作经验。
(2分)技术负责人、报告签发人具有工程师以上职称,熟悉监测业务,有监测工作经验。
(2分)3、环境监测人员应熟悉有关环保法规、监测技术规范、标准及监测分析方法,掌握监测有关的理论和操作技能,了解环境样品和监测仪器的性能,并按环保行政部门的要求持证上岗。
(3分)(1)监测分析类(包括现场测试、采样、样品制备及实验室分析等)、质量管理类(包括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和综合技术类(包括数据管理、分析评价及报告编写和环境形势综合分析等)三类人员均要持证上岗。
(2分)(2)确保每个监测项目有两人以上取得合格证。
(1分)4、申请认定单位应制定年度人员培训计划,并有培训计划实施的培训记录。
(2分)(1)制定年度人员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与所承担的监测工作相适应。
(1分)(2)有培训计划实施的培训记录。
(1分)5、建有人员档案,一人一档(主要含学历证、职务、职称资格证、培训结业证、上岗考核证、技能考级证、在职教育证、工作业绩、获奖证、年度考核情况等内容)(2分)档案内容完整(2分)有缺项酌情扣分三、监测能力16分应具备申请基本条件所要求的环境质量标准与污染物排放标准中主要监控项目的测试能力。
监测单位在此基础上,根据当地污染特征开展相应的扩展项目。
(1)申请认定类别和参数达到基本条件中三类60项的,得14分:(2)多一项得0.2分,满分2分指标认定内容评分说明得分四、仪器设备16分1、仪器设备配备的类别及数量应满足申请相应级别监测工作的要求(包括采样设备、样品前处理设备和数据处理需用的设备及相关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