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2010年IDC星级评级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329.82 KB
- 文档页数:37
数据中心分级标准为
数据中心的分级标准主要分为以下三个级别:
A级:指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或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数据中心应为A级:
1.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2.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A级数据中心举例:金融行业、国家气象台、国家级信息中心、重要的军事指挥部门、交通指挥调度中心、广播电台、电视台、应急指挥中心、电力调度中心、大型工矿企业、邮电、通信、网上支付等行业的数据中心和重要的控制室。
B级:指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或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的数据中心应为B级:
1.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B级数据中心举例:一般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博物馆、档案馆、会展中心、国际体育比赛场馆;政府办公楼等的数据中心和控制室。
C级:不属于A级或B级的数据中心应为C级。
在中国境内,其他企事业单位、国际公司、国内公司应按照机房分级与性能要求,结合自身需求与投资能力确定本单位数据中心的建设等级和技术要求。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等级评定标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等级评定标准1. 引言数据中心是企业、组织或机构用于存储、处理和传输数据的重要设施。
随着数字化和云计算的发展,数据中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数据中心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和高效性,评定其基础设施等级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环。
本文将以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等级评定标准为主题,深入探讨其背景、作用、分类和评定标准。
2. 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数据中心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运维需求日益复杂,为了确保其高可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等级评定标准应运而生。
3. 作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等级评定标准是用于衡量数据中心设施、硬件和运营的标准。
它对数据中心的设计和实施起到了指导作用,帮助企业和组织评估和改进其设施、硬件和运营管理水平。
基于评定标准,企业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升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冗余性和灵活性,以满足业务需求。
4. 分类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等级评定标准主要分为四个等级:Tiers I、II、III和IV。
每个等级都具有不同的要求和特点。
下面是对各个等级的简单介绍:4.1 Tiers ITiers I是最基础的等级,具备有限的冗余和容错能力。
它适用于对数据中心可用性要求相对较低的场景,如个人网站或非关键业务应用。
4.2 Tiers IITiers II在Tiers I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冗余性和容错性。
这使得数据中心能够更好地应对设备故障和维护需求。
Tiers II适用于对数据中心可用性要求较高的企业,但仍具有一定灵活性。
4.3 Tiers IIITiers III是高可用性等级,具备较高的冗余性和容错性。
数据中心可以容忍任何一个设备的故障或维护操作,而不影响正常运行。
Tiers III适用于对数据中心可用性要求非常高的关键业务应用。
4.4 Tiers IVTiers IV是最高级别的等级,提供最高级别的可靠性和容错性。
具备完全冗余的设备和组件,以保证数据中心的连续运行。
电信集团IDC业务网管系统规目录1前言 (1)2适用围 (1)3名词与术语 (1)4参考资料 (2)5总体要求 (2)5.1整体架构 (2)5.2与外部系统的关系 (3)5.2.1与省IP 城域网网管系统的关系 (4)5.2.2与省级SOC 系统的关系 (5)5.2.3与省级综合故障管控系统的关系 (5)5.2.4与集团IDC 资源管理系统的关系 (5)5.3建设目标 (6)5.3.1远期目标 (6)5.3.2近期目标 (6)5.4建设原则 (7)5.4.1省级IDC 业务网管系统的建设原则 (7)5.4.1.1客户为导向 (7)5.4.1.2充分利旧 (7)5.4.1.3分省接入 (7)5.4.2本地IDC 机房安防系统、动环监控系统建设原则 (8)6IDC 业务网管系统功能要求 (8)6.1运营支撑管理 (8)6.1.1作业计划管理 (8)6.1.2自动巡检 (9)6.1.3自动故障告警 (9)6.2设备故障管理要求 (9)6.2.1端口异常监控 (10)6.2.2故障信息集成 (10)6.2.3故障上报 (10)6.2.4异常及告警的展现 (10)6.2.5异常及告警的处理 (11)6.3设备信息管理要求 (11)6.3.1网络设备管理 (11)6.3.2主机管理 (12)6.3.3地址管理 (12)6.3.4电路管理 (12)6.3.5电路群管理 (13)6.3.6VLAN 管理 (13)6.3.7AS 管理 (13)6.3.8配置文件管理 (13)6.3.9规性检查 (14)6.3.10设备OS 版本管理 (14)6.3.11设备历史档案管理 (14)6.4性能管理要求 (14)6.4.1性能门限管理 (14)6.4.2实时性能处理 (14)6.4.3历史性能处理 (14)6.4.4性能监测 (15)6.4.4.1主机性能监测 (15)6.4.4.2网络性能监控 (15)6.4.4.3应用性能监测 (16)6.4.4.4性能检测与分析 (17)6.5网络拓扑管理要求 (17)6.5.1拓扑发现 (17)6.5.2拓扑展现 (17)6.5.3拓扑定制 (17)6.5.4拓扑监视 (18)6.6流量流向管理要求 (18)6.6.1流量流向管理 (18)6.6.2流量流向分析 (19)6.7业务/产品质量管理要求 (21)6.8用户集中权限认证管理 (21)6.9客户管理系统要求 (22)6.9.1大客户管理 (22)6.9.2前端服务管理 (22)6.9.3SLA 管理 (22)7演示系统要求 (22)7.1报表管理系统要求 (24)7.2系统管理要求 (25)7.2.1权限管理 (25)7.2.1.1角色管理 (25)7.2.1.2用户管理 (25)7.2.2系统数据的备份和恢复 (25)7.3日志管理要求 (25)8IDC 业务网管系统外部接口 (25)9IDC 业务网管系统性能要求 (28)10本地IDC 机房安防系统要求 (29)10.1本地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要求 (29)10.2入侵报警系统要求 (30)10.3出入口门禁系统要求 (30)11本地IDC 机房动环监控系统要求 (30)11.1数据采集容及要求 (30)11.2告警管理 (31)11.3综合查询分析报表 (31)D) 环比分析报表(趋势分析)__ (32)1前言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IDC)(以下简称IDC)是中国电信依托电信级机房设备、高质量的网络资源、系统化的监控手段、专业化的技术支撑,为客户提供标准机房环境、持续安全供电、高速网络接入、优质运行指标的设备托管以及相关增值服务,并向客户收取相应费用的一项业务。
IDC机房是如何划分星级评定的有何依据IDC机房是指互联网数据中心,主要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和其他相关服务的基础设施。
IDC机房的星级评定是根据一系列标准和依据制定的,包括建筑结构、供电系统、制冷系统、消防系统、网络设备和物理安全等方面。
以下将详细介绍IDC机房划分星级评定的依据。
一、建筑结构:1.抗震性能:IDC机房要求能够抵御一定的地震力度,根据地震烈度等级进行评估。
2.火灾安全性:机房建筑必须符合建筑防火要求,并具备防火分区措施。
3.硬件安全性:机房建筑要有安全防护措施,例如安全门禁系统、监控摄像头等。
二、供电系统:1.电源可靠性:机房应配置稳定的电源系统,包括UPS(不间断电源)和发电机,以确保供电的连续性。
2.供电容量:机房的总供电容量应足够满足各种设备的电力需求,并确保备用电力能够正常工作。
3.供电冗余:多个供电路径和冗余电源是评定机房星级的重要因素,以增强供电可靠性。
三、制冷系统:1.温湿度控制:机房需配置合理的温度和湿度控制系统,确保设备工作在适宜的环境下。
2.散热能力:机房应具备足够的散热能力,以保证设备长时间运行时的热量分散和排出。
3.制冷冗余:具备备用制冷设备,并保证制冷系统的冗余性,以防止重要设备过热。
四、消防系统:1.灭火设备:机房要配备自动灭火设备,如气体灭火系统或喷淋系统,并有合适的火灾报警系统。
2.防火墙:机房内部应设置防火墙,以隔离不同区域,防止火灾扩散。
3.疏散通道:机房要有合适的疏散通道和逃生设施,以确保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撤离。
五、网络设备:1.传输设备:机房应具备现代化的网络设备,包括光纤、交换机、路由器等,以提供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
2.网络冗余:机房需具备多条独立的网络出口和备用网络设备,以确保网络的可靠性和冗余性。
六、物理安全:1.门禁控制:机房应设有门禁系统,控制人员进出机房,并记录访问记录。
2.监控系统:机房内部要有摄像头监控,以确保对机房内部活动的实时监视。
电信星级客户评定标准中国电信星级客户评定标准一、评定标准:1. 根据客户在电信的服务质量、使用情况等综合因素,将客户划分成6类,其中最低等级为一星,最高等级为五星;2. 一星客户:在客户使用电信服务期间,出现1次优惠政策不符、申诉服务慢、服务质量不及格或者有欠费情况的,均属于一星客户;3. 二星客户:连续2次出现申诉服务质量不佳、优惠政策不符或者出现欠费情况等,均属于二星客户;4. 三星客户:出现3次以上以上同样形式的服务不足及欠费等情况,均可被评为三星客户;5. 四星客户:客户在电信的服务使用质量较高,历史记录良好,支付服务费用准时、按时,并获得一定的客户满意度,可被评为四星客户;6. 五星客户:客户的电信服务使用表现最优秀的,历史记录完美,准时按期支付服务费用,以及极高的客户满意度,可被评为五星客户;二、评定方法:1. 电信公司将定期检查客户服务表现,并对客户进行定期评定;2. 电信将根据客户的服务质量、历史记录、支付费用情况及客户满意度等因素,评定客户的星级;3. 对于一星客户,将受到电信的限制,将无法享受电信服务中的一些优惠政策;4. 对于五星客户,电信将提供最新最优的营销政策,以及优质的客户服务;5. 电信将开展积分计划,根据客户支付服务费用及历史合作经历,给予不同星级客户相应的积分,以便客户有机会分享电信优惠待遇;三、积分内容及用途:1. 积分内容:电信积分将根据客户的支付费用及合作经历计算而得,积分用于客户在电信的兑换及结账使用;2. 用途:客户积分可以用于在电信商城购物、兑换优惠商品或者服务、抵扣服务费用等;3. 积分有效期:电信积分有效期为1年,如果到期未使用,将会失效;4. 兑换规则:客户凭积分卡可以兑换当前电信服务,或者优惠商品/服务,一次性兑换的积分最高不超过支付金额的50%;5. 退还规则:客户如果不满意服务,可以申请退还,电信将根据客户的服务情况,退还部分积分,但不得超过支付金额的50%;。
idc机房标准级别IDC机房标准级别。
IDC(Internet Data Center)机房是指专门用于存放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和通信设备的场所,是互联网数据的重要存储和传输中心。
IDC机房的标准级别是根据其设备、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标准来划分的,不同级别的IDC机房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服务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IDC机房的标准级别及其特点。
一、标准级别一,T1级IDC机房。
T1级IDC机房是指基本的IDC机房,主要用于存放一些非关键性的服务器设备和网络设备。
这类机房的特点是基本的环境控制和安全保障,一般适用于小型企业或个人用户。
T1级IDC机房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通等环境条件可能没有进行严格的监控和控制,安全设施也相对简单,对设备的保护能力有限。
二、标准级别二,T2级IDC机房。
T2级IDC机房在环境控制和安全保障方面相对T1级有了一定的提升。
这类机房通常具备较为完善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通控制系统,能够保证设备在良好的工作环境中运行。
同时,T2级IDC机房在安全设施方面也有所加强,如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等,能够更好地保护设备的安全。
三、标准级别三,T3级IDC机房。
T3级IDC机房是中等级别的IDC机房,具备较高的环境控制和安全保障能力。
这类机房通常配备有高级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通控制设备,能够实现精确的环境监控和调节。
在安全方面,T3级IDC机房通常拥有完善的安防系统,如消防设施、防盗报警系统等,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安全风险。
四、标准级别四,T4级IDC机房。
T4级IDC机房是高级别的IDC机房,具备最高水准的环境控制和安全保障能力。
这类机房通常采用先进的空调系统、UPS不间断电源系统、精密的温湿度监控系统等设备,能够为设备提供最为稳定和安全的工作环境。
同时,T4级IDC机房在安全保障方面也采取了最严格的措施,如双路供电、多重备份、24小时安保巡逻等,能够全面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
综上所述,IDC机房的标准级别与其环境控制和安全保障能力密切相关,不同级别的IDC机房适用于不同规模和重要性的数据存储和传输需求。
Idc等级定级标准IDC(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等级定级标准主要针对数据中心的建设、运行和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估,以确定数据中心的业务连续性、安全性、可靠性等重要指标。
在我国,IDC等级定级标准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 基础设施等级:根据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如电源、空调、网络等,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等级一:基础设施完善,具备高效能效和高度可靠性;- 等级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具备较好的能效和可靠性;- 等级三:基础设施一般,能效和可靠性相对较低。
2. 业务连续性等级:根据数据中心在面临各种灾害和故障时的业务连续性能力,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等级一:具备较高的业务连续性,能在故障或灾害发生时快速恢复业务;- 等级二:具备一定的业务连续性,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业务; - 等级三:业务连续性较差,恢复业务所需时间较长。
3. 安全性等级:根据数据中心的安全防护措施和管理体系,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等级一: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和管理体系,安全风险较低; - 等级二:具备一定的 security 防护措施和管理体系,安全风险可控;- 等级三:安全防护措施和管理体系不完善,安全风险较高。
4. 服务等级:根据数据中心提供的服务内容和质量,划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等级一: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性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等级二:提供较为稳定的服务,满足一般客户需求;- 等级三:服务质量和稳定性相对较差,满足较低级别的客户需求。
上述定级标准仅为参考,实际应用中,IDC等级定级还需结合数据中心的具体情况、业务需求和客户满意度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评估。
同时,各地在实施IDC等级定级标准时,可能会有所差异,需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idc机房星级管理制度一、IDC机房的分类根据国内的通用标准,IDC机房根据功能和服务特性可以分为四个星级,分别为:一星级IDC机房、二星级IDC机房、三星级IDC机房和四星级IDC机房。
不同星级的IDC机房具有不同的规模和服务能力,星级越高,机房的设备和服务质量越高。
1. 一星级IDC机房:一般规模较小,主要提供基本的网络和服务器托管服务,对客户的机房设备和数据基本安全,但在设备配置和网络带宽等方面有限。
2. 二星级IDC机房:规模较大,提供更多的服务选项,如虚拟主机托管、云计算等,设备配置和网络带宽也较为充足,对客户的数据和设备安全性有一定要求。
3. 三星级IDC机房:规模更大,服务更加完善和专业化,提供高级托管服务如独立服务器托管、数据备份等,设备配置和网络带宽更高,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更高。
4. 四星级IDC机房:规模最大,设备配置和网络带宽最高,服务最全面和专业化,符合国际标准,提供高级服务如机房租用、数据存储、安全防护等,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
二、IDC机房的管理制度IDC机房的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硬件设备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环境监控、人员管理等方面,具体内容如下:1. 硬件设备管理(1)设备清单管理:制定设备清单,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的详细信息,定期更新和管理。
(2)设备监控管理:采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和性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设备维护管理: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寿命。
2. 网络安全管理(1)防火墙安全:设置网络防火墙,加强对入侵和攻击的监控和阻拦。
(2)数据备份管理: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3)安全审计管理:定期对网络安全进行安全性评估和审计,保障网络的安全性。
3. 环境监控(1)温湿度监控:实时监测机房的温湿度情况,保持机房环境的稳定和干净。
(2)电力监控:监测机房的电力使用情况,确保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IDC机房是如何划分星级评定的有何依据IDC机房是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的简称,是为互联网企业、运营商等提供服务器运行环境和各种增值服务的场所。
为了客观评估机房的质量和性能,通常会使用星级评定方式进行分类。
下面将详细介绍IDC机房星级评定的依据和划分原则。
1.机房硬件基础设施:包括配电系统、供电系统、空调系统、安全措施等。
这些设施的完善性和稳定性,以及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是评定星级的重要依据。
2.机房网络设施:包括网络带宽、网络设备、网络连接方式等。
网络设施的速度、可靠性和扩展性,以及是否采用冗余设计和备份机制,也是评定星级的考虑因素之一3.机房空间布局:包括机架数量、机柜密度、走道宽度等。
合理的空间布局能够提高机房的容量和效率,减少故障风险,提高服务质量。
4.机房安全措施:包括物理安全和信息安全两个方面。
物理安全主要指对机房进出口的管控、闭路监控、门禁系统等措施;信息安全主要指数据的备份和加密、防火墙的配置和管理等。
安全措施的完善性和严密性,是评定星级的重要指标。
5.机房运维管理:包括机房设备的运行状态监控、故障处理、定期检修等。
良好的运维管理能够保障机房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解决问题,提高服务可用性。
以上是IDC机房星级评定的主要依据和划分原则。
根据这些要求,通常将IDC机房划分为不同级别的星级,常见的星级包括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和五星级。
不同星级有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一般来说,一星级IDC机房是最基本的级别,只提供最基本的硬件设施和网络连接;二星级IDC机房在硬件设施和网络连接方面有较高的要求,能够提供更可靠的服务;三星级IDC机房在硬件设施、网络连接和安全措施等方面具有更高的标准,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四星级IDC机房在各个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提供更高级别的服务;五星级IDC机房则是最高级别,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具备非常完备和严苛的要求,提供最顶级的服务。
idc机房星级标准IDC机房星级标准。
IDC(Internet Data Center)是指互联网数据中心,是为了满足互联网业务需求而建设的大型机房。
IDC机房星级标准是评定IDC机房设施和运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用户选择IDC服务商的重要参考依据。
下面将介绍IDC机房星级标准的相关内容。
首先,IDC机房星级标准主要包括机房的基本设施、安全防护、环境控制、供电系统、网络设备、运维管理等方面。
其中,机房的基本设施包括建筑结构、空间布局、通风设备等;安全防护包括门禁系统、监控系统、消防设施等;环境控制包括温湿度控制、灰尘防护等;供电系统包括稳定的电力供应和备用发电设备;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运维管理包括机房设备的维护、故障处理、安全管理等。
其次,IDC机房星级标准通常分为一星至五星,星级越高代表机房设施和管理水平越高。
一星机房通常是指基本的机房设施和管理,适用于一些小型企业或个人用户;而五星机房则代表着设施和管理水平的最高标准,适用于大型互联网企业或金融机构等对机房设施和安全性要求极高的用户。
另外,IDC机房星级标准的制定是为了规范IDC行业的发展,提高机房设施和管理水平,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和业务稳定。
通过遵循IDC机房星级标准,IDC服务商可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用户和业务。
总之,IDC机房星级标准是IDC行业的重要标准之一,对于IDC服务商和用户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IDC服务商应当严格遵循机房星级标准,不断提升自身的设施和管理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加稳定、安全的服务;而用户在选择IDC服务商时,也应当重视IDC机房的星级标准,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机房服务商,以保障自身业务的稳定和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IDC机房星级标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有所裨益。
专业分析:怎样才算一个电信级的IDC电信级IDC是网络运营商借助丰富的网络资源向用户租网络元素,并提供有品质保证的服务的机构。
考核一个电信级IDC时应当考虑:网络元素提供、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提供等方面的一些问题。
1、网络元素的提供1.1带宽这是判断一个IDC是否具有实力的重要标准。
作为一个电信级IDC至少应当拥有两条155Mbit/s电路,并通过不同路由与骨干网相连。
在理想情况下,一个典型的电信级IDC不应当被认为是骨干网的一个高速接入网,而应当是世界上所有独立网络的对等网络。
它最好采用千兆级的高速光纤直接接入骨干网,并有冗余线路保证高速可靠的干线联接:能够提供可供选择的灵活可控的带宽资源;能够实现高级别、高速度的网络联接,特别是直接同中国国家因特网中心相连,高速地与世界上其他的大型骨干网进行数据交换和传输。
IDC所拥有的带宽应具有可扩展性。
带宽的使用情况对用户访问的服务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一项有趣的调查统计表明,用户从输入一个URL到其测览到全部页面信息的忍耐时间为,美国Internet用户可容忍12s,而韩国年轻一代的网民可忍受的时间只有4s,中国较长,但也只有42s。
即使你的网站内容十分丰富,非常有意义,但若因响应速度太慢而导致用户的大量流失,也会带来惨重的损失。
一般情况下,出口带宽利用率的峰值算术平均不应该超过70%,而考虑到用户访问的离散性,如果使带宽足以应付访问高峰时段的可靠响应,则带宽利用率的峰值算术平均不应该超过40%。
实际情况比理论值的简单计算更加复杂。
一般情况下,系统容量均由带宽及用户访问量决定,通常系统容量的设定会比实际访问量的均值多20%。
这样,在带宽利用率均值达到35%~40%时,网站升级必须完成。
理想的带宽利用率应该尽量控制在15%左右。
因此,电信级IDC应当有能力以可控的力度实现带宽的大幅增加。
1.2IP地址如前面所述,理想情况下的电信级IDC应当是对等网络的概念。
中国电信数据中心星级认证评定标准V1.0评级标准可分为客户服务能力、设备运行维护能力和机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三个方面客户服务能力主要包括:业务是否纳入CRM管理、流量清洗、放DDOS攻击、CDN等增值产品提供能力设备运行维护能力包括:数据中心是否纳入运维工单管理系统、是否具备IDC网管系统、是否纳入集团资源管理系统统一管理等方面机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包括:是否独栋机楼、抗震等级、防洪、结构安全等级、机房分区、机房容量、机房高度、机房地面负荷、市电引入、UPS配置、油机配置等方面同时根据各个指标的不同关注度,将指标划分为关键项和参考项,其中关键项为需要达到某个星级所必须具备的指标,若不具备则不具有该星级评定资格。
对2010年前已经评定的数据中心,在进行续评时,无需对机房结构、机房选址部分进行重新评定。
星级评定主要标准对照表注1.防洪:IDC机房(含电源机房)选择在不易受洪水淹灌的地方,机房(含电源机房)地面至少高于历史最高洪水水位0.5m以上2.机房分区五星、四星:普通客户托管区、IDC核心设备区、客户接待区、客户操作区、监控室、UPS及电池机室、大客户休息区、会议室三星以下不作要求3.客梯五星:位于二楼及二楼以上的机房应具有客梯四星、三星:设在三楼以上的机房具有客梯二星:设在三楼以上的机房需设置客梯4.货梯五星:位于二楼及二楼以上的机房应具有货梯,货梯载重量≥2.0T四星、三星:设在三楼以上的机房具有货梯,货梯载重量≥2.0T二星:设在三楼以上的机房需设置客梯5.紧急通道:具有安全撤离通道,机房内任何一点与安全出口的距离不超过40米,明显位置设置有疏散通道指示图,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处设置疏散灯光指示牌。
6.机房环境:指机房远离腐蚀性气体、粉尘、强振动源和强噪声源,远离强电磁辐射源。
7.配套区域面积四星以上:配套区域(客户接待区、客户操作区、监控室、大客户休息区、会议室)的总体面积不低于机房规模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