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转体施工工艺及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5
转体施工法施工工艺流程转体施工法是一种独特的桥梁施工方法,特别适用于跨越河流、峡谷等复杂地形条件的桥梁建设。
这种方法以其高效、灵活的特点,在现代桥梁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转体施工法施工工艺流程的主要步骤。
一、项目前期准备在项目启动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工程规划和方案设计。
这一阶段需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气象条件、交通状况等多种因素,确保桥梁的设计符合实际需求和安全标准。
同时,还需要进行材料采购和设备预订等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材料供应和设备配置能够满足施工需求。
二、场地准备在开始施工之前,需要对建筑工地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和整洁。
这包括清除障碍物、平整地面、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等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设备准备转体施工法需要使用到转体设备、大型吊装设备等多种专业设备。
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检查,确保设备的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同时,还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四、地基施工地基是桥梁施工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因此,在地基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挖掘和处理。
对于不同地质条件的地基,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如注浆加固、桩基加固等,以确保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五、基础混凝土浇筑在完成地基施工后,需要进行基础混凝土的浇筑工作。
这一阶段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和浇筑工艺,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等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同时,还需要进行养护工作,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等质量问题。
六、钢结构制作与安装转体施工法中的桥梁结构通常采用钢结构。
因此,在钢结构制作与安装阶段,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对钢材进行切割、打磨和处理,并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钢结构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钢材的质量和加工精度,确保钢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吊装设备和机具,将钢结构准确地安装到预定位置。
七、转体施工转体施工是转体施工法的核心步骤。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1.转体桥梁施工工艺流程本工程区间转体桥梁基础施工完成后,施工承台及转体系统结构,其上采用钢模板施工墩柱,梁体为挂篮悬浇法施工,转体后施工现浇合龙段。
转体桥梁施工工艺流程图2.转体桥梁施工工艺方法转体桥梁施工工艺方法序号施工工艺方法主要工作内容示意图1 钻孔桩施工钻孔桩施工与“2.2.5.2钻孔桩基础施工及技术标准”中一致钻孔桩施工坑内桩头处理2 球铰骨架及滑道骨架安装(1)球铰骨架与滑道骨架委托具有相关资质及经验的的型钢加工厂专门加工。
(2)安装前,采用水准仪对球铰下混凝土面高程进行复核,然后采用全站仪放出球铰骨架及滑道骨架平面位置,并在混凝土上做好定位标记。
(3)球铰骨架及滑道骨架采用汽车吊进行吊装,人工微调。
(4)承台二次浇筑。
球铰骨架及滑道骨架安装3 下承台施工下承台施工与“2.2.5.3承台施工及技术标准”中一致下承台施工4 下球铰及滑道钢板安装(1)球铰在工厂制造,下球铰面上按设计铣钻四氟板镶嵌孔。
(2)上下球铰间按设计位置镶嵌四氟板四氟板间涂抹黄油和四氟粉,上下球铰中线穿定位钢销轴,精确定位。
(3)球铰采用汽车吊进行吊装,利用球铰骨架架及调整螺栓将下球铰悬吊,调整中心位置,然后依靠固定调整螺杆上下转动调整标高。
(4)竖向利用调整螺栓与横梁之间拧紧固定,横向采用在承台上预埋型钢,利用型钢固定。
(5)在钢撑脚的下方设有环形滑道,由厂家生产,现场分段拼装,利用地脚螺栓调平。
下球铰及滑道钢板安装5 浇筑下球铰及滑道混凝土(1)利用下转盘球铰上设置混凝土振捣孔及排气孔分块单独浇筑各肋板区,混凝土的浇筑顺序由中心向四周进行。
(2)在混凝土浇筑前搭设工作平台。
人员在工作平台上作业,避免操作过程对其产生扰动。
(3)混凝土凝固后采用中间敲击,边缘观察的方法进行检查,对混凝土收缩产生的间隙采用钻孔压浆的方法进行处理。
浇筑下球铰及滑道混凝土6 安装撑脚及临时砂箱支撑(1)撑脚由工厂整体制造,在下转盘混凝土浇筑完成上球铰安装就位时即安装脚撑。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研究桥梁转体施工是一种目前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施工方法,可将阻碍上空的作业有效转变为近地面作业或岸上作业,以便桥梁的施工建设 1。
鉴于桥梁结构转动方向来看,桥梁转体施工主要可以分为三种方法,分别为水平转体施工法、竖向转体施工法、竖转与平转相联合施工法,而此中应用最为屡次的是水平转体施工法。
本文就桥梁转体施工工艺、方法推行商讨。
1桥梁转体整体施工次序及工艺1.1基础部分桩基施工→基坑围护结构施工→下承台施工→球铰安装→上承台施工→拱座施工。
1.2拱梁施工地基办理→搭设支架→预压→分节段支架现浇拱肋→浇筑拱上立柱→搭设拱上支架→浇筑拱上简支梁→张拉暂时系杆及其余预应力索→拆掉拱肋、拱上支架→现浇连续梁湿接缝(简支变连续)→转体准备→正式转体→平转到位→封铰→支架现浇边跨并合龙→中跨合龙→张拉永远系杆→拆掉暂时系杆→桥面隶属施工。
2桥梁转体施工工艺的特色⑴桥梁转体施工工艺多合用于跨径较大的多孔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或许单孔钢筋混凝土桥梁施工,特别合用于施工受限制的现场,如自然保护区、景色胜地、超越幽谷、水深流急等地区 2。
⑵为了可以将结构力学性能的合理性予以更好地表现,可整体预制半孔上部结构,以便达到稳固性好、整体性强的目标。
⑶桥梁转体施工不用吊装设施,主要依赖结构自己旋转就位,这样一来,可以大幅度降低支架钢材或许支架木材的耗费量。
⑷施工工艺和所用施工机械简单,转体时仅需两盘绞磨、几组滑轮即可使上部结构在短时间内转体就位,简易易行,易于掌握,便于推行。
3桥梁转体施工法的重点技术及工艺3.1 竖转法在肋拱桥中多采用竖转法,竖转系统主假如由拉索、索塔、牵引系统等部分构成 3。
由于在脱架时拉索的水平角最小,而拉索索力在此时则最大,为了便于顺利实现竖转脱架的工作,还可以联合实质需要将助升千斤顶安置在提高索点地点。
在设计竖转施工方案的过程中,要注意对竖转系统予以合理安排。
假如拼装地点高、索塔高,那么脱架提高力会较小,可是拼装支架受力、索塔支架受力则会较大,资料用量也多;假如拼装地点低、索塔低,那么脱架提高力会较大,可是拼装支架受力、索塔支架受力则会较小,资料用量则会节俭。
转体法施工工艺概述
转体法施工它具有结构合理、受力明确、工艺简便、施工设备少、节约施工用料、安全可靠、合拢速度快等特点,特别适合于施工场地狭窄,地势陡峭的山谷、宽深河流、施工期水位变化频繁不宜水上作业及跨线的铁路拱桥。
转体法施工可采用平面转体、竖向转体或平竖结合转体。
拱桥采用转体法施工主要是在山谷、河流的两岸或适当位置,利用地形或使用简便的支架先将半桥预制、拼装完成,然后以桥梁本身为转动体,使用一些机具设备,分别将两个半跨拱转动到桥的轴线位置合龙成桥的施工方法。
转体系统由半跨钢管拱、交界墩索塔、扣索背索系统、上盘及平衡重;转台、环道、撑脚和基础、拽拉牵引系统等组成。
1。
转体法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在转体法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和场地准备等。
技术准备包括施工方案的编制、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等;物资准备包括所需材料、设备等的采购、运输和存储等;场地准备包括施工现场的清理、平整和加固等。
二、基础施工基础施工是转体法施工的重要环节,包括基础的开挖、浇筑和养护等。
在开挖基础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放样,并采用适当的开挖方法,确保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浇筑基础时,应按照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配比和浇筑方式进行施工,确保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养护基础时,应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确保基础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上下转盘间临时固结在转体法施工中,上下转盘间的临时固结是必要的措施之一,可以确保转体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临时固结可以采用钢支撑、钢拉杆等材料进行加固,同时应进行承载力和稳定性的验算,确保转体过程中的安全。
四、转动体系的安装与检查转动体系的安装与检查是转体法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包括转动支承装置、平衡装置和牵引装置等的安装与检查。
在安装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放样、定位和固定等操作,确保转动体系的精度和稳定性。
检查过程中,应对转动支承装置、平衡装置和牵引装置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五、预制构件的浇筑预制构件的浇筑是转体法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包括预制梁、预制墩等结构的浇筑。
在浇筑过程中,应采用合适的浇筑方法,确保预制构件的尺寸、质量和稳定性等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应注意防止预制构件在浇筑过程中出现裂纹、变形等问题。
六、预应力张拉预应力张拉是转体法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可以确保预制构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在预应力张拉前,应对预应力筋进行质量检查和加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应采用合适的张拉设备和工艺,按照设计要求的张拉顺序和吨位进行张拉操作,确保预制构件的预应力值符合设计要求。
在张拉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预制构件的变形和裂缝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转体施工转体施工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常在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
在建筑物主体结构尚未封顶前,需要进行转体施工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转体施工的意义、流程、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意义转体施工是指在建筑物结构尚未完成的情况下,通过特定的施工方式将建筑主体结构旋转一定角度,使之达到设计要求,同时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转体施工能够有效保障建筑物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对于建筑物整体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也具有重要意义。
流程1. 分析设计要求在进行转体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仔细分析,确定转体的角度、方向以及转体后的结构状态,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
2. 准备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转体的具体步骤、施工机械设备的选用、工作人员的配备等内容,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3. 进行预处理工作在正式进行转体之前,需要对建筑物结构进行检查和加固,确保建筑物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 实施转体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采用专业设备和技术进行转体作业,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5. 跟进检查转体完成后,需要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再次检查,确保建筑物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转体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2. 精心筹备在进行转体施工之前,需要充分准备,并确保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3. 专业团队转体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专业的团队来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常见问题解决方法1. 结构强度不足如果在转体施工过程中发现建筑物结构强度不足,需要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并进行加固处理。
2. 设备故障若施工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需要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维修设备或更换。
3. 施工误差若在转体施工过程中出现误差,需要及时调整并重新进行施工,确保转体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对转体施工意义、流程、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的介绍,相信读者对于这一重要的建筑施工环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5.3.11连续梁转体法施工工艺及方法2.5.3.11.1连续梁转体法施工工艺流程图2.5.3.11.2钻孔灌注桩施工钻孔桩灌注桩施工工艺及方法详见“2.5.3.3钻孔灌注桩基础”。
2.5.3.11.3下承台及磨心、滑道、环道施工桥梁转体的中心机构转体球面铰和环道以及滑道设计在下承台上施工时要和下承台一起浇筑,其结构图见“主桥转体体系构造图”。
主桥桩基施工完毕并通过检测合格后进行下承台钢筋施工,由于磨心设计在下承台上所以磨心钢筋要个下承台钢筋一起进行安装。
磨心钢筋大样图见“主墩磨心一般构造图”,在下承台钢筋绑扎完毕后在顶层钢筋网上预留施工人洞,这样人可以下到承台里面进行磨心钢筋的施工,磨心钢筋在承台内部空设合格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下承台、磨心、环道施工上磨盖施工 磨心磨合 合格上承台及墩身施工水磨法进行磨合安装永久支座、临时支座满堂支架现浇0#块箱梁养护混凝土张拉及压浆箱梁转体施工满堂支架现浇中间节 边跨合拢段块施工锁定主跨劲性骨架 转体后梁端高差符合要求 进行边跨合拢段施工拆除主墩临时锚固吊架进行中跨合拢段施工完成连续梁体系转换膨胀混凝土封闭上下承台间隙 连续梁转体法施工工艺流程图置4层钢筋网片,钢筋网片采用绑扎完毕后用手拉葫芦吊机与承台骨架钢筋焊接固定。
磨心中心设计为直径20cm高度70cm钢柱,钢柱表面镀铬与磨盖中的钢套筒相结合形成转体的中心转动轴。
磨心在承台内部钢筋网片安装完毕后进行磨心钢柱的安装,在下承台顶面于钢筋焊接一块40cm×40cm×2cm钢板,在钢板精确放出主墩中心,按照主墩中心进行钢柱的安装。
钢柱的安装偏差顺桥梁和垂直于桥向都要小于5mm。
钢柱安装完毕后进行下承台上侧磨心钢筋的安装,磨心钢筋安装完毕后进行滑到和环道以及后座的钢筋的安装。
在磨心、滑道、环道钢筋安装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磨心、环道、滑道钢筋要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钢筋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滑道、环道钢筋于下承台钢筋存在冲突的位置适当调节间距,钢筋绝对不可以切断。
转体施工施工方案1. 引言转体施工是指在建筑物或其他工程项目中,通过旋转构件或设备来完成施工任务的一种施工方法。
转体施工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整体提升、旋转、倾斜等操作,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转体施工的施工方案。
2. 施工准备在进行转体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安全评估:对施工场地进行评估,确定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技术方案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现有条件,设计合理的转体施工方案;•材料准备:准备好必要的转体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施工队伍组建:组建合适的施工队伍,包括项目经理、工程师、技术人员等;3. 施工步骤3.1 施工现场布置在施工现场,需要按照设计方案布置施工设备和材料。
主要包括:•建立施工临时工地:搭建施工临时工地,并进行合理的划分和布置;•安装施工设备:安装所需的转体设备,如起重机、转台等;•建立施工道路:根据转体施工的需要,修建或改造施工道路;3.2 检查施工条件在进行转体施工前,需要对施工条件进行检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主要包括:•地基检查:对施工地基进行检查,确保地基稳定性;•环境检查:对施工环境进行检查,包括天气、周围建筑物等因素;•施工设备检查:对转体施工所需的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3.3 安装转体设备将转体设备安装在施工现场,确保设备的稳定和安全。
主要包括:•移动设备到施工位置:将转体设备移动到施工位置,并进行固定;•连接电力系统:连接转体设备所需的电力系统;•测试设备功能:测试转体设备的功能和操作是否正常;3.4 施工操作进行转体施工操作,包括:•转体操作:根据施工方案,通过控制转体设备,实现对建筑物的旋转、倾斜等操作;•监测操作:在转体过程中,对建筑物的变形和位移进行监测;•调整操作: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确保转体施工的稳定;4. 安全措施在进行转体施工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主要包括:•安全隔离: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隔离,确保施工人员和群众的安全;•安全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安全监测:对转体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安全隐患;5. 施工总结经过转体施工,建筑物完成了旋转、倾斜等操作。
桥梁转体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一)引言概述:桥梁转体施工是桥梁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涉及到大型桥梁结构的安装和调整过程。
本文将对桥梁转体施工的工艺及技术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正文:1. 施工准备阶段a. 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
b. 进行现场勘察和土质检测,确保施工安全性。
c. 确定施工时间和施工人员配备。
d. 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包括起重机械、钢板、吊装设备等。
2. 基础处理a. 清理基础表面并检查基础是否平整。
b. 进行基础加固,包括钢筋焊接和混凝土灌注等工作。
c. 对基础进行试验和检测,确保基础的承载力满足要求。
3. 主体结构准备a. 安装桥面系,包括预制梁、桥面板和工作平台等。
b. 检查主体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修复任何损坏或松动的部分。
c. 进行涂刷、喷涂等加固处理,保护主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4. 转体施工技术措施a. 制定合理的转体方案,考虑桥梁的尺寸、重量、材料特性等。
b. 选择合适的起重机械和吊装设备,确保安全可靠。
c. 进行吊装前的调试和试运行,确保吊装过程的平稳进行。
d. 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转体过程中发生倾斜或断裂等意外情况。
e. 监控和记录转体过程中的变形和位移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计划。
5. 安全措施和质量控制a.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围挡,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b. 配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和指导。
c. 定期检查和维护起重机械和吊装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d. 进行施工过程和施工结果的质量检查,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总结:桥梁转体施工过程中,施工准备、基础处理、主体结构准备、转体施工技术措施以及安全措施和质量控制是关键的环节。
通过科学的施工方案设计和合理的施工流程,可以确保桥梁转体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转体施工工艺流程嘿,咱今儿就来唠唠转体施工工艺流程这档子事儿!你说这转体施工啊,就好比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舞蹈表演。
想象一下,那么个巨大的结构体,要在特定的时候来个华丽转身,这得多厉害呀!首先呢,得做好准备工作,就像演员上台前得把服装道具都准备齐全一样。
要把各种设备啊、材料啊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这可不是能马虎的事儿,要是这儿出点岔子,那不就跟跳舞忘了带舞鞋似的,多尴尬呀!然后呢,就是安装转体系统啦。
这就像是给舞者安上了能让他们自由旋转的机关。
这个系统可得精心安装,每个零件都得在它该在的位置上,严丝合缝的,这样才能保证转体的时候顺顺利利的。
接下来,就是试转啦!这就像是正式表演前的彩排,得看看一切是不是都按预想的来。
要是有啥问题,赶紧解决,可不能等到正式转的时候才发现呀!到了正式转体的时候啦,那可真是紧张又刺激啊!大家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眼睛紧紧盯着,就盼着这一转能完美成功。
就跟看精彩的魔术表演似的,都等着见证奇迹呢!等转体完成后,还不能松口气,还有后续的工作要做呢。
得把结构体固定好呀,不能让它再随便乱动啦。
这就好比舞蹈结束了,演员得摆个漂亮的结束姿势一样。
转体施工可不简单啊,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每一个步骤都得小心翼翼,就跟走钢丝似的,稍不注意就可能出问题。
但咱搞工程的人就是有这本事,能把这么难的事儿给干得漂漂亮亮的!你说要是没有转体施工这种技术,那得给我们的工程建设带来多大的麻烦呀!很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了它就能轻松搞定。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牛不牛?咱再想想,那些宏伟的桥梁、壮观的建筑,说不定就有转体施工的功劳呢!它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这多了不起呀!总之呢,转体施工工艺流程是个特别有意思也特别重要的事儿,咱得好好重视它,让它为我们的工程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咱搞工程的就得有这股子钻研劲儿,把每个细节都搞清楚,这样才能干出好活儿来,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呀!。
转体施工
桥梁转体施工是本世缆4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架桥工艺。
它是在河流的两岸或适当的位置.利用地形成使用简便的支架先将半桥预制完成,之后以桥梁结构本身为转动体,使用一些机具设备,分别将两个半桥转体到桥位轴线位置合拢成桥。
转体施工一般适用于单孔或三孔的桥梁。
转体的方法可以采用平面转体、竖向转体或平竖结合转体。
面转体可分为有平衡重转体和无平衡重转体。
有平衡重转体一般以桥台背墙作为平衡重,并作为桥体上部结构转体用拉杆的锚碇反力墙,用以稳定转动体系和调整重心位置。
为此,平衡重部分不仅在桥体转动时作为平衡重量,而且也要承受桥梁转体重量的锚固力。
无平衡重转体不需要有一个作为平衡重的结构、而是以两岸山体岩土锚洞作为锚碇来锚固半跨桥梁悬臂状态时产生的拉力,并在立柱上端做转轴,下端设转盘,通过转动体系进行平面转体。
转体施工工艺流程转体施工工艺流程转体施工是一种用于大型建筑物施工的一种高效率的工艺方法。
它通过将大型结构体沿着垂直轴线进行旋转,从而实现快速而准确的建筑施工。
下面是一份转体施工的工艺流程。
一、准备工作1.项目前期准备:包括工程规划、方案设计、采购材料等。
2.场地准备:清理建筑工地,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
3.设备准备:准备好转体设备、大型吊装设备等。
二、基础施工1.地基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的挖掘和处理。
2.基础混凝土浇筑:根据地基的要求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并进行养护。
三、钢结构制作1.钢材准备:按照设计要求,对钢材进行切割、打磨和处理。
2.钢结构制作:根据设计图纸进行钢结构制作,包括焊接、钻孔、预埋件安装等。
四、转体设备安装1.转体设备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好转体设备,包括底座安装、液压系统安装等。
2.测试检验:对转体设备进行功能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五、主体施工1.主体结构安装:根据设计图纸进行主体结构的安装,包括吊装、连接、焊接等。
2.转体施工:通过转体设备将主体结构进行旋转,进行施工。
3.楼板安装: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楼板的安装,包括预应力混凝土楼板和悬挑板的施工。
六、装饰施工1.墙体装饰:进行墙体的涂刷、贴瓷砖等装饰工作。
2.管线敷设:进行电线、管道等管线的敷设。
3.室内装修:进行地面铺设、天花板安装、门窗安装等室内装修工作。
七、收尾工作1.整理清理:对施工现场进行整理和清理,确保整体卫生和安全。
2.测试验收:对建筑物进行各项功能的测试和验收,确保质量合格。
转体施工工艺流程的实施需要专业的施工队伍和高度的技术水平。
通过这种工艺流程,可以大大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并缩短工期。
同时,转体施工也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完善的安全措施和严格的管理程序。
转体施工工艺流程在大型建筑物的施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将会使建筑施工更加高效化和智能化。
转体施工方案近年来,随着高楼大厦的不断兴建,转体施工方案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
它在传统施工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机械装置和科学计算,实现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的旋转,从而提高了工程效率和质量。
下面,本文将会从设计原理、施工步骤和应用前景三个方面来讨论转体施工方案。
首先,转体施工方案的设计原理是基于结构物转体平衡原理和力学原理的。
在转体施工前,必须对转体结构物进行全面的结构分析和计算,确保结构物能够承受转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力学应力。
同时,围绕转体过程中的施工模拟,还需要对转体轴线、转体中心及施工设备合理进行设计。
这样,通过精确计算和合理设计,可以确保在转体施工过程中结构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其次,转体施工方案的施工步骤是十分关键的。
首先,施工人员需要进行场地勘察和测量,确定转体施工区域,并对地基进行处理,确保其能够承受转体过程中产生的压力。
接下来,根据设计要求,布置吊装设备和支撑系统。
然后,施工人员需根据转体轴线进行设备调整,确保施工设备的位置和角度准确无误。
最后,通过操纵控制设备,对结构物进行旋转,直至完成转体施工。
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时刻关注转体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措施。
最后,转体施工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转体施工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类大型建筑工程,如高层建筑、跨海大桥等。
它能够整体提高工程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时间,节约人力成本。
此外,转体施工方案还可以应用于一些特殊结构物的施工,如天线塔、风力发电机等。
对于这些结构物,转体施工方案能够规避一些传统施工方法所带来的困难和风险,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和精度。
综上所述,转体施工方案是一种创新的施工方式,它借助机械装置和科学计算,能够实现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的旋转。
通过对设计原理、施工步骤和应用前景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转体施工方案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和实用性。
在今后的建筑工程中,相信它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为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
浅谈连续梁转体施工工艺及转体计算摘要:桥梁转体施工是上世纪4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架桥工艺,现在很多跨铁路及跨公路桥中都用到了桥梁转体施工技术。
本文简单介绍了长株潭城际铁路214#-217#墩跨越湘潭东车站连续梁转体施工工艺及转体计算。
关键词:连续梁转体牵引力助推力制动距离一、工程概况新建长株潭城际铁路CZTZH-Ⅲ标湘潭特大桥在214#~217#墩(75.5+125+75.5)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越湘潭东车站,起始里程为:XDK44+306.525~XDK44+582.925。
考虑到常规施工连续梁梁体对既有线的影响大,该连续梁采用转体施工方案,先在既有线两侧将两个T构预制好后,通过转体球铰结构及连续千斤顶转体施工使两个T构转体到位并合拢成桥。
二、转体施工工艺及注意事项(一)转体结构简述本桥转体部分悬臂长度为61.5m,于215#、216#墩中心对称。
转体重量为11000吨,通过转体牵引系统转动上转盘使梁体轴线与设计位置重合。
下转盘中心设钢转轴,上转盘中心设定位轴套管,使上下转盘中心重合。
转体过程按“中心承重”的思路来进行,不考虑支撑脚的支撑作用。
(二)主要技术参数1.转动角度:215#墩为逆时钟36°,216#墩为逆时钟26°;2.梁端转动弧长:215#墩为19.31m,216#墩为13.95m;3.转体重量:11000吨;4.转体几何尺寸:悬臂长度为61.5m,桥面宽12.2m,0#块高9.036m;(三)转体牵引体系及转体所需设备1.转体牵引体系本桥的牵引体系由千斤顶、牵引索、反力架、锚固端组成。
千斤顶采用连续顶进千斤顶,牵引索共2束,反力架采用预埋型钢浇筑混凝土成反力墩,锚固端采用OVM体系。
2.转体设备(1)同步连续牵引系统350吨连续千斤顶2台,泵站2台,主控台2套。
(2)助推系统50吨千斤顶4台,电动油泵4台。
(四)转体施工过程及注意事项1.转体施工准备(1)转体过程中的液压及电器设备出厂前要进行测试和标定,并在场内进行试运转;(2)空载试运行,并检查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安装牵引索。
将预埋好的钢绞线牵引索顺着牵引方向绕上转盘后穿过千斤顶,并用千斤顶的夹紧装置夹持住,先用1-5KN逐根对钢绞线预压,再用牵引千斤顶在2Mpa油压下对该束钢绞线整体预紧,使同一束牵引索各钢绞线持力基本一致。
(3)转体施工时风速不能大于10m/s(即5级大风),转体前一周与气象部门及时沟通,保证转体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
(4)在转体施工前,完成转体的栏杆、电缆槽等桥面附属工程,避免转体时和转体后桥面施工坠物造成武广高铁的行车安全。
(5)在转体前将桥面的杂物和不用的机械设备清理干净,以免风大吹落物体。
(6)对转体半径覆盖范围内的施工设备清理干净、场地平整、材料机具码放,做好文明现场。
(7)在上转盘上安装转动角速度标尺。
2.试转正式转动前两天,进行结构转体试运转,全面检查一遍牵引动力系统是否状态良好。
试转时应做好以下两项重要数据的测试工作:(1)每分钟转速,即每分钟转动主桥的角度及悬臂端所转动的水平弧度距离,应将转体速度控制在设计要求内。
(2)控制采取点动方式操作,测量组应测量每点动一次悬臂端所转动水平弧线距离的数据,以供转体初步到位后,进行精确定位提供操作依据。
试转过程中,应检查转体结构是否平衡稳定,有无故障,关键受力部位是否产生裂纹。
如有异常情况,则应停止试转,查明原因和采取相应措整改后方可继续试转。
3.正式转体连续千斤顶逐级加载,每次1吨直至转动开始,如果开始转动则连续千斤顶进入自动连续工作状态。
转体过程尽量一次到位,在接近到位1m左右的时候采用点动操作方式,点动时间由试转时确定。
(1)分析试转的各项数据,整理出控制转体的详细数据;(2)转体结构旋转前要做好人员分工,根据各个关键部位、施工环节、对现场人员做好周密部署,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由现场总指挥同意安排;(3)液压控制系统、要点审批、气象条件、结构物等全部就绪并满足转体要求,各岗位人员到位,转体人员接到指挥长的转体命令后,启动动力系统设备,并使其在“自动”状态下运行;(4)设备运行过程中,各岗位人员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时刻注意观察和监控动力系统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桥面转体情况,左右幅梁每转过5度,向指挥长汇报一次。
(5)转体结构接近设计位置100cm时系统“暂停”。
为防止结构超转,先借助惯性结束后,动力系统改由“手动”状态下改为点动操作。
每点操作一次,测量人员报轴线走行现状数据一次,反复循环,直至结构轴线精确就位。
4.转体就位(1)转体就位采用全站仪中线校正,允许其中线偏差不大于1cm;在箱梁两端的边跨直线段上布置2台全站仪,把每台仪器的视线方向设定在箱梁理论中心方向,然后进行转体就位过程观测;在箱梁的两端各布置一台水平仪,用来观测箱梁端部就位后的梁顶高程。
(2)转体就位采用全站仪中线校正,轴线调整到位后,准确测量各悬臂端实际标高,利用千斤顶在转台位置施加力,调整各和合拢段之间的标高,测量达到要求后,利用钢楔块将钢撑脚与滑道之间间隙塞死并焊接牢固。
三、转体结构牵引力、助推力及制动距离计算(一)牵引力及助推力计算本桥215#墩设计转动重量(T构总重)90630kN,216#墩设计转动重量96200kN。
球铰竖向承载力为100000kN,满足要求。
转动体系采用钢球铰,分上下两片,平面直径R=1500mm=1.5m,采用厂家成套产品。
上转盘底座半径550cm,则牵引力偶臂为2×550cm=11m。
据桥规计算公式,转体牵引力计算公式为 T=2fGR/(3D)式中:T-牵引力;G-转体最大总重力;R-球铰水平半径;D-牵引力偶臂;f -摩擦系数,静摩擦力系数0.1,动摩擦力系数0.06。
215#墩转体:启动时所需要最大牵引力T=2×90630×0.1×1.5/(3×11) kN=824kN;转动时所需要最大牵引力T=2×90630×0.06×1.5/(3×11) =494kN。
216#墩转体:启动时所需要最大牵引力T=2×96200×0.1×1.5/(3×11) kN=875kN kN;转动时所需要最大牵引力T=2×96200×0.06×1.5/(3×11) kN=525kN kN。
则动力储备安全系数350t/87.5t=4;钢绞线的安全系数2×7(根/台)×23.5(t/根)/87.5(t)=3.76。
考虑动摩擦力矩与静摩擦力矩间的差值全部由上转盘撑脚处的两台助推千斤顶承受,则有助推力T2为:215#墩助推力T2 =((824×5.5)-(494×5.5))/(4.5)=403KN<50t;216#墩助推力计算T2 =((875×5.5)-(525×5.5))/(4.5)=428KN<50t。
简化计算考虑其设置撑脚,可能为单撑脚系统,使用简化公式计算其牵引力T=GμR’/D式中:T-牵引力;G-转体最大总重力;R’-滑道中心半径;D-牵引力偶臂;f -摩擦系数,启动和滑动均取0.03。
215#墩转体所需要最大牵引力T=90630×0.03×4.5/11=1112kN;216#墩转体所需要最大牵引力T=96200×0.03×4.5/11=1180kN kN。
故综合考虑,千斤顶的牵引力至少需要1200KN。
由于动静摩擦力的不同,启动时动静摩擦力之间的力矩差由助推力平衡。
助推系统为50吨千斤顶(二)制动距离计算转体结构快要就位前,张拉千斤顶应停止牵引。
靠惯性转动就位,此时阻止整个转体继续转动的力量是下转盘对转体的动摩擦力。
假设,停止牵引时,梁体的转动角速度为ω=0.02rad/min。
按绕轴心旋转的杆计算梁体转动惯量,重量取m=0.5G/g,长度为L=2×61.5则215#墩制动距离I1=1/12mL2=1/12×0.5×906300×123×123=5.71×108kg•m2;转动动能W1=1/2 I1ω2=1/2×5.71×108×0.02×0.02=1.143×105J。
制动力由球铰磨心和滑到共同提供,可认为其等于转动时牵引力力偶M1=1112×103×11=1.22×107,所以制动转角α= W1/ M=9.35×10-3rad。
计算得制动梁端中心差距为d=α×l=9.35×10-3×61.5=0.58m。
即当梁端的中心距离相差0.58m时,考虑停止千斤顶。
216#墩制动距离I2=1/12mL2=1/12×0.5×9620000×123×123=6.07×108kg•m2;转动动能W2=1/2 I2ω2=1/2×6.07×108×0.02×0.02=1.21×105J;制动力由球铰磨心和滑到共同提供,可认为其等于转动时牵引力力偶M2=1112×103×11=1.30×107;所以制动转角α= W2/ M=9.33×10-3rad;计算得制动梁端中心差距为d=α×l=9.33×10-3×61.5=0.57m。
即当梁端的中心距离相差0.57m时,考虑停止千斤顶。
四、结束语连续梁转体前一定要确保转动空间内没有任何障碍物,并且事先对转动体系和设备进行细致检查,确保转动过程顺利进行。
转体到位后一定要将钢撑脚与滑道之间间隙塞死并焊接牢固,防止由于惯性作用继续转动。
参考文献[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99)[2]《铁路桥涵工程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3-2009)[3]《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