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殊教育发展简史课件

特殊教育发展简史课件

中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史

https://www.doczj.com/doc/2d12439657.html,/48005 698.html 这个网址里面的也不错看看 二、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及走向 谈这个话题之前首先要界定特殊教育对象,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界定的特殊教育对象主要指的是医疗部门界定的在视觉、听觉、智力发展方面存在缺陷的儿童,近年来,又将有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儿童(孤独症儿童)扩展为特殊教育对象。其实,根据国际上对特殊儿童的范围界定,特殊教育对象还包括有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学习障碍儿童和智力超常儿童以及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等。这里所讲的特殊教育对象,主要是指视觉、听觉、智力发展方面存在缺陷的儿童。在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有一个演进的历史过程。 一、特殊教育的准备阶段:标志为古代特殊教育思想及机构的萌芽 我国古代就有开明的残疾人政策,夏商周时期有减免残疾人税收的规定,从秦汉到明清,开明统治者都设臵了专门机构去关注残疾人的生存状况,如对残疾人赐谷等等。 中国的特殊教育学校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据陆得样和福森信昭(日本)1996年考证,我国在周代出现了公有性质的残疾人教育,源起于夏商周时期的盲人乐师得到专门的职业技能教育,并训练聋哑、盲及肢体残疾者为有用之人。 我国自古代就不泛有对残疾人一视同仁的例子,周代就有盲人担任乐师和相应官职,孙膑和司马迁受刑后成了肢体残疾者,后来仍被重用,都是明证。 二、特殊教育的早期阶段:标志是近代特殊教育学校的产生 漫长的封建社会,使特殊教育发展异常缓慢甚至停滞。我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始于清末明初,这种特殊教育最早由国外的教会带入,然后国内一些开明人士介入,并开办了一些专门从事特殊儿童教育的会馆。也就是说中国近代特殊教育的兴起与西方传教士的传教有一定的关系。据《教育年鉴》记载,1874年,英国英格兰长老会传教士威廉?穆(William Moore)在北京东城甘雨胡同创建了中国近代第一间盲校-「瞽叟通文馆」。(“瞽”是瞎子的意思,“叟”是老头的意思,“瞽叟通文馆”就是流落街头的瞎子、老头子学文化的地方,这是教会办的慈善机构。现在成了北京市盲人学校。学校创建时,只有个位数的学生,到1919年学生人数已增加到200人。1920年校址迁到北京西郊八里庄,改名为「明瞽目院」,该校招收社会上盲童学点字、传播宗教和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教学中,引进了法国布莱尔点字,创立了中国点字,即「瞽手通文」,也称「康熙盲文」。由于经费短绌,终年战争,学校停止上学好几次后来又恢复。13年之后的1887年美国传教士梅尔斯夫妇在山东登州(蓬莱)建立了“启喑学馆”进行对聋哑人的教育。1887年初时,只接受了一名聋哑学生。该生的衣食、住宿全由学校提供。由于全靠善心人士捐助来维持学习开支,三年后,在校学生也只增加为11人。1898年迁至烟台,改名为烟台瘖学校。解放以后,人民政府接管了这所学校并改名为「烟台市聋哑学校」。又过了28年,1915年7月,民国政府的《国民学校令》正式提出了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问题。一年之后的1916

远程教育及其发展

远程教育及其发展 第一节远程教育的概念 一、远程教育的本质及其内涵 什么是远程教育?从字面上看,其突出的特征就是非面对面的、有空间距离的教育活动。 所谓远程教育就是教育机构借助媒体技术和各种教育资源而实施的超越传统校园时空限制的教育活动形式。 远程教育是相对于课堂面授而言的,在师生异地的条件下向学生提供学习机会的教育形式,是一种教育形式。它强调时空分离和媒体教学。 人们发展远程教育的初衷在于要为不能进入正规高等院校的广大求学者提供新的学习机会。 远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因各种原因不能接受传统面授教育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二、中国远程教育发展过程: 第一代是函授教育;我国的远程教育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办学形式是函授教育。以函件方式进行教学,同时辅之以少量的面授。这一方式为我国培养了很多人才; 第二代是广播电视教育:20世纪70年代以后,远距离教育引进电话、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卫星、双向电话、语音信箱等现代通讯技术,出现了电视大学等新的远距离教育形式。80年代以后,电视大学、自学考试、夜大学等开放式办学形式相应兴起。几十年来,远程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第三代是90年代,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沿海发达地区产生了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基本特征是利用卫星、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数字信号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远距离教育,即在计算机和网络、卫星系统的支持下,实现了异地同步的图像、声音以及教学双方的交流互动教学。使得远距离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被称为“现代远程教育”。传统的函授教育、电视大学和自学考试等远程教育的办学形式受到挑战。 现代远程教育的突出特点是:教育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受教育对象可以扩展到全社会;有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供受教育者选用;教学形式由原来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 网络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的关系:网络教育是现代远程教育中最先进的形式。 三、远程教育的特点? 1、开放性。这是远程教育最基本的特征。常规的学校教育是封闭性的,其表现是教育资源被封闭在校园内,教育的门槛被抬高,接受教育的人始终是社会中少数精英。远程教育则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对学习者来说,教育的门槛被降低,接受教育的机会大幅度地增加,教育信息资源得以共享。 2、延伸性。这是远程教育的功能特征。常规的学校教育把学习者从四面八方汇集在特定的校园中,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由教育者对其实施教育活动。这是一种教育资源与功能收缩和集中应用的教育形式。远程教育正好相反,它把教育信息传送给四面八方的学习者,借助各种媒体技术把教育信息向外传输,实际上就是把教育资源和教育功能向外扩散。远程教

中国特殊教育演进历程及启示

中国特殊教育演进历程及启示 摘要:特殊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其发展经历了萌芽、诞生和发展等阶段。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特殊教育在我国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民主化的推进,更应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为障碍者和残疾者提供满足其需要的教育。 ????关键词:中国特殊教育演进历程启示 ????1 特殊教育的内涵与理念 ????特殊儿童教育学(pedagogy to exceptional children)是研究特殊教育规律的科学,又称特殊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由于对特殊儿童有两种理解,特殊儿童教育学也就有两种界定。广义的特殊教育是指:正常儿童之外的所有儿童的教育学,即超常(天才)、低常(智力落后)、有品德缺陷(问题儿童)、器官缺陷(盲、聋、肢残)、儿童精神病和病弱等各种儿童的教育学。狭义的特殊教育是指:身心有缺陷儿童的教育学,即盲、聋、弱视、重听、智力落后、言语障碍、肢残、病弱等缺陷儿童的教育学。美、日、苏、联邦德国等许多国家从法律或学术上把特殊儿童教育规定为缺陷儿童教育;广义的特殊儿童教育学又分为盲童(视觉障碍)教育学、聋童(听觉障碍)教育学、智力落后儿童教育学、言语矫正学、天才儿童教育学、问题儿童教育学、多种缺陷儿童教育学等。本文主要是指广义上的特殊儿童和特殊儿童教育。 ????特殊教育在本质上是“育”与“爱”有机结合的教育。“育”在中国古代意味着“养子使作善也”,体现了教育的发展性和方向性;“爱”则蕴藏着人性之本,爱心;这反映了特殊教育的理念为“爱而有教”与“教而有方”的融合。 ????2 特殊教育的演进历程 ????从世界教育史来看,特殊教育实践活动古而有之。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只有200多年历史。其显著特点是文理渗透、医教融合,它的发展既有赖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治开明,也有赖于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自身的认识发展水平。我国特殊教育按其发展阶段划分,大致经历了准备阶段、早期阶段和发展阶段三个时期。 ????2.1 特殊教育准备阶段:古代特殊教育思想的萌芽 ????2.1.1 对特殊儿童(包括特殊人群)的认识及其态度 ????我国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关于残疾人的记载和对其原因的探究。如《左传》卷六记载着“耳不听无声之和为聋,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同时,春秋时期有人将残疾分为失明、聩、暗、瘸、驼、痴、癫和狂疾等不同类型。此外,还对残疾的成因进行了探讨,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的说法;《吕氏春秋·尽数》中有“轻水所多,秃与瘿人”;我国最早的中医学著作《黄帝内经》指出,“颠病”是“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颠疾也”。由此可见,古代特殊教育从医学和教育两方面对其进行了论述,对特殊教育的认识具有朴素唯物论思想。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十年重大事件

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十年(1999-2009)十大最具影响力事件: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被写进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成为国家战略、社会共识 ★教育部首次批准四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批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 ★教育部加强网络教育规范管理和质量监管,个别试点高校违规办学问题被整顿,网络教育学生部分公共课实行全国统一考试 ★启动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探索构建基于数字化学习港的数字化学习支持服务创新体系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通过总结性评估,开放教育成为推进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 ★教育部实施建设“新世纪网络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及“网络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推进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下一代互联网和教育科研网格建设以及网络教育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取得重大进展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全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先后开展和实施,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服务农村取得明显成效 ★中国网络教育服务企业成功上市,投资网络教育培训行业的热潮形成 一、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2004年3月,国务院批转《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次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探索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新模式”。

特殊教育课件-培智二年级数学教案

培智二年级(2)班数学教案 1和2的认识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喜欢上数学课,感受并喜欢数学课的氛围。 2、使幼儿初步认识数字1、2。 3、让幼儿在游戏中能用实物来表示1、2。 二、活动准备: 1、1、2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小棒小鸭图片。 2、二个框子上面分别贴有小棒、鸭子的图片。 3、数字宝宝卡片1、2幼儿人手一套。 三、活动过程: 宝宝,宝宝拍拍手,宝宝,宝宝拍拍腿,宝宝,宝宝坐神气。 (一)、活动导入:用儿歌引出课题: 宝宝们,今天老师啊,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听听呀。(想…)那宝宝的小耳朵可要听仔细了。听完儿歌后告诉老师你都听到什么。 教师唱儿歌:“数字宝宝1和2,1像小棒细又长,2像小鸭水里游,”。宝宝们,刚在儿歌里面听到了什么呀?(幼儿自由说)。我们的数字宝宝长什么样呢?今天老师请他们来我们这做客了。宝宝们看看这些数字宝宝是不是像儿歌里唱的那样像小棒和小鸭啊。现在老师就来请出数字宝宝了。 哇!数字宝宝出来啦! (二)、活动开始: 1、请出1、2大数字卡和小棒小鸭的图片,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儿歌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宝宝们,看看老师现在手上拿的呀是数字宝宝的图片,这是1,问:是什么呀?(幼儿一起说1,或者请单独宝宝说说); 举起2,这是2,(请单独幼儿说是什么?); 看看这些数字宝宝是不是跟这些图上长得一样啊?(嗯…)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现在老师拿出一张数字宝宝图片,宝宝们一起跟老师大声念出来啊。(一开始跟老师一起,中途老师可以试试不念。)宝宝真聪明,表扬说的宝宝。 3、感知数字: 1表示什么呢?老师觉得1可以表示一张椅子,还可以表示一个大电视机(从班上的东西来举例);让幼儿说说。对说的宝宝进行表扬。 拍手游戏:宝宝们,老师现在要跟你们做个游戏。说1拍(手),说2拍拍。老师先进行示范再跟幼儿一起。 (三)、游戏:送数字宝宝回家 宝宝们,看老师呀这有两个框子,上面呀,贴着小棒、小鸭图片,你们手里拿着数字宝宝,现在数字宝宝要回家了,把1送给小棒,2送给小鸭吧。 教学反思:在观察书中的插图时,我尽量的引导孩子仔细,并且有序的观察数数,进而感知1、2数序。比如:数“1”时,有人数出一只大象,这我并不奇怪,可之后孩子们的一些细致发现让我很高兴也很意外。一片天、一片绿草地、一位女老师、一个扎两个小辫的女孩儿、一只黄颜色的小鸟等等;在数“2”时,有人数出两头犀牛、两个男生、两个女生、两个书包、两根木头柱子等等; 在教学写1和2时,我先引导学生观察每个数字的特征,把每个字关键点讲出,用简短的话帮助孩子记忆,比如1的教学:1像小棒斜着放,帮助学生找准1的位置。再如2的教学: 2字像小鸭,圆圆的脑袋碰上线,长长的脖子斜下来,平平的身子碰下线。关键点讲到了,学生也乐学。巡视下来,学生的书写还是不错的。接着告诉孩子们书写的时候要顶天立地写满格,把字写得满满的。这样,学生写出来的还是比较好看。 3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数量是3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3. 2.了解3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3以内数的大小,认识“<”,掌握3的组成.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互联网的产生虽然比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托于中国民经济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成果,已经显露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互联网的一部分,并且将会成为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 纵观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一、从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E-mail开始,到1994年4月20日NCFG正式连入Internet这段时间里,中国的互联网在艰苦地孕育着。它的每一步前进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二、从1994-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一次《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已经开始从少数科学家手中的科研工具,走向广大群众。人们通过各种媒体开始了解到互联网的神奇之处:通过谦价的方式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三、 1998-1999年中国网民开始成几何级数增长,上网从前卫变成了一种真正的需求。一场互联网的革命就这么在两年的时间里传遍了整个中华大地。对于IT业来说,这是个追梦的年代这个时候到处都充斥着美梦成真的故事。 四、对于进入2000年的中国IT业来说,梦想已不再那么浪漫了,尽管跨入新千年的天仍然是互联网的天,但这片天空中已飘起了阵阵冷雨,让为网而狂的人们分明感到了几许凉意…… "第一"的年代 正如从0开始后必然是1一样,中国网络时代自1994年从零开始以后,就不停地产生着"第一",因为这是一个创新的年代。让我们通过这些第一记住这个时代。 1、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IHEPNET与互联网络的连通,迈出了中国和世界各地数百万台电脑的共享信息和软硬件的第一步。边疆也因此而成为我国第一家进入Internet的单位。 2、中国的第一批互联网使用者是全国一千多名科学家。 3、高能所提供了中国第一套万维网服务器。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特点及趋势(精)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特点及趋势 冯平坚20062801001 摘要:1999年我国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正式提出了在我国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并以十六字“统筹规划、需求推动、扩大开放、提高质量”作为发展规划方针。其目标是在2010年基本形成开放式的教育网络,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社会,现在已经是2008年了,也就是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经实施了9年了,在这九年中,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经过了什么样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特点,未来我国远程教育的趋势是怎么样的,本文将会做一个探讨,以求能使大家对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关键词: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现状 数字化、信息化的21世纪,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日趋增加。如何使教学和培训满足人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学习的需要,传统面对面的教育方式已经力不从心,而Internet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引发的信息技术革命,给教育领域带来深刻变革,使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产生了重大飞跃,从而诞 生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现代远程教育。 一、现代远程教育的含义与特点: 20世纪末期,人们开始利用计算机、多媒体、通讯和Internet等高新技术进行跨时空教学,形成了第三代远程教育。第三代远程比前两代有了突破性进展,它允许教师和学生间实时或非实时地,以文本、图形图像、音频或视频等形式进行交互式教学活动,现代远程教育指的就是目前正迅猛发展的第三代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在卫星电视网络、电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这三大通信网络环境下开展的,是信息传播方式进步引发的教育革命。在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上,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的教育模式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给教与学的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它能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为社会成员提供方便、广泛的教育服务,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现代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对全球远程教育的一个概述,那么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又有那些属于自己的特点,下面将会进行探讨。 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起步于1999年,至2008年止教育部已批准包括清华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浙江大学在内的68所高校从事现代远程教育,从而打破了原有的电大系统一枝独秀的中国远程教育格局,形成了单一模式(电大)和双重模式(普通高校)远程教育相互竞争、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从管理的纬度来看,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形成了主办院校二元格局(电大系统的单一模式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双重模式院校)和校外学习中心多元格局的特点。中国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至今,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肯定。教育副部长吴启迪在2003年9月召开的全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上对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全面地总结,认为现代远程教育:扩大了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使高等网络教育初具规模,已成为高等教育和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信息化建设,使试点高校信息技术在教学和科研上得到了应用,开拓了高校优秀资源向西部、农村和部队输送的渠道;初步建立了管理体系,使网络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初步形成,规范化管理力度加大。中国政府和高校为远程教育呕心沥血,在短短六年内取得了不容置疑的成绩,创造了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新格局。目前我国现代远程

纵观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

纵观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难看出,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人类对残疾人的态度在持续转变:从歧视到理解,从同情到支持,从排斥到接纳,从缺陷补偿到教育性的潜能开发,都体现了对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视。特殊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智障学生适合社会、自立谋生的水平。要让智障学生的身心得到不同水准的康复与发展,使他们掌握基本的谋生本领,能自立、自强、自主服务于社会,关键取决于对他们开发的技能领域的教育情况。只有持续地完善个别化教育——培养学生一技之长,促动智障学生立足于社会,才能使特殊教育得以延续和深化,才能更好地体现特殊教育的终极关怀。 一、个别化教育的概述 个别化教育是植根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基础上,变以教材、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为以学生为中心、真切关照每个学生潜能开发、个性发展的教育。所以,个别化教育是智障教育的特色和必要,更是智障教育的灵魂。 二、深入了解学生特点,制定个别化教育训练计划。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好学生。”首先,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定出切实可行而又符合智障学生认知特点的兴趣活动小组。其次,我们又要针对每个智障学生的智力水平、智障形成的原因、生理缺陷的水准、接受水平、劳动技能及劳动品质等相关的水平实行摸底。对学生的劳动素养、学习心态及需求实行深入地了解和分析,从而获得相关的

资料和信息。随后,把学生实行分类、编组,分配到了各个活动训练小组实行辅导。争取为每个学生量身制定出相对应的个别化教育训练计划。 三、灵活使用训练方法,促动个别化训练。 智障学生存有记忆力差、注意力分散、接受水平迟缓、意志薄弱等种种问题,其技能操作的水平、水平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实施个别化教学时,教师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在活动中,各组针对智障学生不同的心理缺陷,采用不同的训练手段和方法,逐步达成共同的训练目标。 四、展开共性学法指导,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智障学生实施个别化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让其回归社会,个体自主去发展,早日自立。所以,教给学生技能方法很重要。为他们将来回归社会、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从看孩子到研究孩子,从传授知识到研究潜能开发,从一般性教育到研究个别化教育,最后实现从教书匠到教育专家的转变。相信在老师的精心辅导下,肯定会见成效,确保个别化教育培养目标的达成。个别化教育,它不但收获

我国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与特点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作业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17级3班学号:1701110140 姓名:任亚磊 作业内容 我国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与特点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我国计算机网络发展与发达国家想比起步较晚,技术较落后。在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经历了各种困难,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历程。随着科研人员艰苦卓绝的奋斗,使中国的研制水平从与国外的差距整整一代直至达到国际前沿水平。中国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行业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早期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但受益于计算机网络设备行业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以及下游需求市场不断扩大,我国计算机网络设备制造行业发展十分迅速。 20世纪中期诞生阶段;我国从1956年开始研制计算机,1958年研制成功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03机。103机以及后续的104机填补了我国在计算机技术领域的空白,并取得了迅速发展。 20世纪中期至20世纪末期形成阶段:1983年我国第一台被命名为‘银河’的亿次巨型电子计算机诞生了。最早着手建设专用计算机广域网的是铁道部。NCE0140K铁道部在1980年即开始进行计算机联实

验。1989年11月我国第一个公用分组交换网CNPAC建成运行。1992年10亿次巨型计算机银河II研制成功。1997年,国防科大研制成功银河-III百亿次并行巨型计算机系统,系统综合技术到达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中国计算机网络的早期发展是从羊肠小道不断摸索出来的,是早期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和钻研取得的。 20世纪末至21世纪的今天互联互通阶段:计算机网络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与政府提出的科教兴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政策相符,使得中国掀起了计算机网络发展的热潮,尤其是在全球化,近代化的今天计算机通信网络以及Internet已成为我们社会结构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网络被应用于工商业的各个方面,包括电子银行、电子商务、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信息服务业等都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基础。从学校远程教育到政府日常办公乃至现在的电子社区,很多方面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 特点:①巨型化②微型化③网络化④智能化⑤多媒体化⑥多样化

农村远程教育发展及走向

农村远程教育发展及走向 一、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的历史进程及其特征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的重点和内涵是不同的。农村 远程教育的发展同远程教育手段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可 以分为三个阶段: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及多媒体网络计算机教育。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函授教育在中国农村发展起来。函授教育是运 用通讯方式与短期面授相结合进行的学历教育形式。这个时期,参加 函授教育的对象为农村技术人员和农业干部及各方面的专业人才。 1956年,高等农业函授教育作为系统的学历教育,在原北京农业大学 开办农学、植物保护两个专业。1962年,为贯彻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作 出“关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教 育部提出,“依靠全日制的相关学校,根据可能条件,有重点地试办 函授教育”。对于函授教育的内容,1965年高等教育部指出,重点内 容是农村需要的农学、畜牧兽医、机电、水利、土建、医药卫生。如 北京成立农业函授大学,设有农学、果林、畜牧兽医3个专业;西南 农学院、湖南师范学院分别举办农业中学师资培训班。随着“文革” 的到来,这种发展势头并没有持续下去。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农村改革的步伐加快,广播电视教育以投入低、效率高、容量大、覆盖面 广和学员不离岗、不离乡等特点受到了农村地区的欢迎。中国农学会 于1980年提出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办“农业科技知识广播讲座”的 建议。1980年,国家农委等10个单位联合成立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同时开创农业广播电视教育。目前,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中央电 视台第七套节目拥有“农广天地”固定栏目;在中央电台拥有“致富 早班车”固定播出时段;中央农广校建有卫星主站,可利用卫星视频 开展教育培训;在全国农村建立了12872多个“大喇叭”广播站。形 成了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龙头,有省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39所,地(市)级校336所,县级校2184所,乡、镇教学班7323个,村级 教学班4606个,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2065个,专兼职教师10万名。广播电视教育主要是普及农业知识和技术为主,同时也兼有成人学历

中国远程教育发展阶段表

阶段年代 名称 (常用术语) 典型机构及 使用的媒体 实践特点 第一代20世纪初 到20世纪 50年代函授教育典型机构: 1914年函授学社; 20世纪初,陶行知率先租用无线 电举办教育广播; 1936年旧政府成立电影教育委员 会; 1937年成立播音委员会; 1940年电化教育委员会; 使用媒体: 印刷材料、照相、电话、幻灯片、 电唱机、投影、录音、电影。 (1)服务对象为大学生、知 识分子、失学青年、一 般民众; (2)印刷资料主要是学习资 源,其中包括学习指南 以及靠邮递往返传递的 作业及讨论。 第二代20世纪50 年代到20 世纪70年 代末 20世纪70 年代末到 20世纪90 年代中期广播电视大学典型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函授学院;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中国电视师范学院; 中国教育电视台等; 使用媒体: 大众媒体、个人媒体、远程电子 通信、计算机辅助教学。 (1)经历创建、起步、经历 文革中断、恢复、繁荣 和调整期阶段; (2)出现大学层次的远程教 育,远程教育进入大学, 实行注册试听生教育; (3)具有开放性和现代化。 第三代20世纪90 年代下半 期到至今现代远程教育典型机构: 中央广播大学; 中国电视师范学院; 中国教育电视台; 农村小学现代教育工程; 中央电大奥鹏远程教育工程; 使用媒体: 远程电子通信、无线移动通信、 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智 能媒体、虚拟技术。 (1)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 育体系; (2)我国共有68所普通高校 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被 批准作为试点机构; (3)国际社会大环境的发展 趋势以及国内教育领域 普遍呼吁广播电视教育 和卫星电视教育继续发 展 中国远程教育发展阶段表

国内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综述

国内外远程教育的发展与研究综述 能力天空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教育信息化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新型人才、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以教育促进产业,以产业促进教育”为规律的“教育——产业圈”的形成,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和产业所联姻的现代化,已使我们的时代具备了前所未有的魅力。远程教育,特别是以广播、电视、卫星、多媒体和网络为主要教育传播媒体的现代远程教育,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将人类社会目前所具有的“物质——精神”标志紧密联系起来,并且直接介入“教育一—产业圈”的社会形态,我们称之为“文明时代的文明精华”。不难看到,远程教育的发展已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因而分析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一远程教育的概念及特征 对于远程教育的定义,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丁兴富在《中外远程教育定义和特征的分析研究》一文中指出:所谓远程教育就是学生和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的媒体教学占有主导地位;有组织的系统工程;以自学为主、助学为辅;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和反馈机制的教育活动形式。简单的说,远程教育是指师生凭借媒体所进行的非面对面的教育。 远程教育已经历经三代:第一代是函授教育;第二代是广播电视教育;第三代的基本特征是利用卫星、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在数字信号环境下进行教

学活动,被称为“现代远程教育”。张剑平在《现代远程教育及其发展》中用表格的形式归纳出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表格如下: 相比较而言,现代远程教育的突出特点是:教育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受教育对象可以扩展到全社会;有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供受教育者选用;教学形式由原来的以教为主变为以学为主。丁兴富在《现代教育学》一文中,将其与常规的学校教育相比,归纳出现代远程教育的几点主要特征:开放性、延伸性、灵活性、手段中介性和管理性。 二远程教育国内外综述 (一)国外远程教育综述 函授始于十九世纪后期的美国,最早依赖于印刷媒体。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无线电技术开始被应用到函授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电视技术被应用到函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网络技术应用到函授,录像视频系统 1、英国开放大学 1969年建立,入学不要求有正规的中小学学历,到1980年学生总数达到7万人,现年达18万,拥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专业,教学中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来补充印刷媒体,包括磁带、录像带、CD-ROM。 2、美国的在线教育 九十年代前期,国内不存在其他一些国家存在的经济问题和文盲数目众多等问题,美国的远程教育发展较慢。但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在线教育得到了长足进展。

中国远程教育市场现状及前景展望

中国远程教育市场现状及前景展望 作者:https://www.doczj.com/doc/2d12439657.html, 2013-7-25

国内远程教育概况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体的繁荣与近乎爆炸式的发展,远程教育这一有别于传统的需要往校舍安坐于课室的新的教学模式,正在中国快速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追捧。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为教育注入了一丝新鲜的血液,另一方面,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也为远程教育造就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其近2000亿人民币的市场潜力使投资远程教育已成为当代创业领域的新一轮投资热点。但是,国内远程教育市场仍处与起步发展的初级阶段,仍会面临着诸多发展中的瓶颈,有待克服。 国内远程教育发展历程 从我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看,可以区分出四个主要的历史发展时期:萌芽和准备期;创建、起步和中断期;恢复、繁荣和调整期;战略革新和起飞期。 一、萌芽和准备期 20世纪末到40年代末是我国远程教育的萌芽和准备期。在我国历史上,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起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比世界上许多国家晚得多。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对我国新文化和近代教育制度的诞生和成长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教育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我国远程教育的萌芽起始于这一中国历史的变革时期。20世纪上半叶是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史上的起步时期。而在我国远程教育发展史上只是一个萌芽和准备时期。 二、创建、起步和中断期 20世纪下半叶的前期(新中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相当于50年代到70年代末期),是我国远程教育的创建、起步和中断期。其中,自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文化大革命爆发前)是我国远程教育的创建和起步时期,而自60年代中至70年代末则因文化大革命爆发而导致我国远程教育发展进程的中断。 三、恢复、繁荣和调整期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是中国远程教育的恢复、繁荣和调整时期。 1977年12月,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联合举办的面向全国的教育电视讲座(英、数、电子技术)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开播。 1979年1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北京正式成立。 在这相对平稳的发展和调整时期: 1)广播电视教育和卫星电视教育的继续发展 2)对广播电视大学等高等专科教育的控制和调整 3)广播电视大学发展的新时期 四、战略革新和起飞期 在这一战略革新与起飞的阶段: 1、普通高等学校纷纷创办现代远程教育 2、广播电视大学的战略革新 3、中国政府决策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4、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决策和进程加快 5、国家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

中国远程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中国远程教育发展调研报告 近代以来,学校校园围墙内的教育几乎成了正规教育的惟一代表,教师课堂讲授儿乎成了正规教学的惟一形式。然而远程教育的兴起突破了这一传统模式。虽然,远程教育以其举世瞩目的进展和成就赢得各国教育界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的事。但是,其历史起源至少可以上溯到 19 世纪中叶。远程教育发源于函授教育。 20 世纪以来,随着电力的普及和大众媒介的广泛应用,多种媒体教学的开放与远程教育在世界各地蓬勃兴起。及至世纪之交,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带来了远程教育的又一次巨大进步。 一.中国远程教育的起源 远程教育发源于函授教育。而函授教育起源于 19 世纪中叶的英国。英国这个近代产业革命和资本土义的故乡,也是近代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的故乡。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社会经济对各种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压力。因此,就有了近代学校的出现,有了成人教育的出现,也才有了远程教育的出现。 函授教育就是利用印刷教材和通信指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函授教育首先发生在职业技术培训。 1840 年,英国人伊萨克·皮特曼将速记教程函寄给学生,他被认为是函授教育的始祖。大学层次开展函授高等教育的起源则与英美历史上的“新大学运动”和“大学推广运动”有关。新大学运动第一个有影响的成果就是1836 年创建的伦教大学。 1849 年对世界远程教育的历史是个重要的年份,伦教大学在这一年首创校外学位制度。1858年,修订后的伦教大学校外学位制度更加开放,并将适用范围推广到全世界。于是,各种函授学院在英国应运而生,为注册报考伦敦大学校外学位的学生提供函授教学辅导。伦敦大学校外学位制度为世界树立了一个采用自学、函授、业余夜校等方式发展校外高等教育的范例。因此,1849 年可以看作是世界远程高等教育的诞生年份。对各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有重要影响作用的第二个历史事件是发源于英国和美国的大学推广运动。英国剑桥大学在 19 世纪 60 年代首先倡导大学推广运动,为校外学生开设扩展课程教育。此后,牛津和其他大学相继仿效。美国的大学推广运动始于 1862 年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和一批授地大学的创建。这些大学的著名口号是:“州即校园”,成为北美远程高等教育的发源之一。这一系列的发展,也为现代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当然,远程教育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孕育而生。 我国远程教育的萌芽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学校制度诞生的历史时期。1902年蔡元培先生等首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教育会,编写教科书和仿通信教授法刊行丛报。这实际上是我国最早的函授教育,即我国远程教育的起源。1914年商务印书馆正式创设了函授学社,这是我国开设最早的函授学校。 在我国,应用各种视听技术媒体开展以成人为对象的各种社会电化教育和以学校学生为对象的正规学校电化教育也是起始于20世纪初。自20年代起开始利用幻灯、电影进行教学。此后,广播、电唱、录音等也逐渐引进和发展起来。陶行知即自20年代起就倡导电化教育并身体力行。他不仅在他组织规划的教育活动中利用幻灯、无线电收音机和活动电影,而且租用无线电电台举办教育广播。1936年7月,当时的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了电影教育委员会,并在全国建立了81个电影教育施教区。1937年7月,成立了播音教育委员会,在全国建立了播音

我国特殊教育的财政政策

我国特殊教育的财政政策:历史、现状与发展 姓名:李玢皓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学号:2015141013049) 摘要:教育经费投入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而特殊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利用一定的手段,为有特殊需求的儿童提供特制的教育,使他们在人格形成,性格品质,生活能力和精神思维等方面得到弥补与完善,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因此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同样值得重视。但我国的特教财政仍存在着严重影响其长远发展的一些问题,如投入不足,在教育总投入中比重偏低,地区之间 投入严重失衡,政府财政投入缺少法规政策等强制性规定,来自社会方面的资金不足,投入途径缺少灵活性等。因此,必须明确特殊教育中政府的责任,制定合理的相关财政政策,形成更为完善的财政体制。 关键词:特殊教育;财政政策;经费投入 The Fiscal Policy of Special Education in China: its History,Actuality and Development Binhao Li (School of economics ID:2015141013049) Abstract:Education funds investment is the fundamental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form of education, for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is designe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the general and special education, to the greatest extent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ocial education of special children, to develop their potential, to provide them with more knowledge, skills,perfect their personalities, strengthen their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ies, and give them useful talents for society, thus the money is also worth attention. But there are serious problems restricting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special-education finances in China ,such as insufficient investment, low proportion of total input in education, unbalanced input, lack of laws, regulations in policies related to mandatory provisions of governmental financial support, insufficient social capital development with single direction, etc.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make it clear what the government's fiscal responsibility is in special education ,and to formulate reasonable and relevant fiscal policy, thus to form a more perfect financial system. Keywords:special education;fiscal policy;funds input

中国网络教育行业发展报告

中国网络教育行业发展报告2008-2009年 iResearch China Online Education Industry Research Report 目录 I. 第八届中国网民网络消费行为大调研背景 (5) II. 研究方法 (7) III. 概念定义 (8) IV. 报告摘要 (9) V. 报告正文 ........................... ..................... (11) 1. 中国教育体系概述 (11) 1.1. 中国教育体系概述 (11) 1.2. 中国网络教育概述 (12) 1.2.1. 网络教育定义 (12) 1.2.2. 网络教育特点 (13) 1.2.3. 网络教育分类 (14) 1.3. 中国网络教育各领域概述 (15) 1.3.1. k-12教育 (16) 1.3.2. 高等学历教育 (17) 1.3.3. 职业培训 (18) 1.3.4. 其他 (19) 2. 中国网络教育市场概述 (21) 2.1. 2007年世界不同地区教育支出对比 (21)

2.2. 2000-2008年中国教育经费支出 (22) 2.3. 2007年中国居民文教类用品和服务支出情况 (23) 2.4. 2004-2012年中国网络教育市场规模 (24) 2.5. 2004-2012年中国网络教育细分市场分析 (25) 2.6. 中国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用户支出对比分析 (26) 2.7. 中国教育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28) 附录:中国教育行业投资案例一览 (29) 3. 中国网络教育市场PEST分析 (31) 3.1. 中国网络教育政策分析 (31) 3.1.1. 教育经费进一步落实到位 (31) 3.1.2. 政策法规逐步健全 (31) 3.1.3. 社会观念转变及政策执行力增加 (32) 3.2. 中国网络教育用户环境分析 (33) 3.3. 中国网络教育社会环境分析 (35) 3.3.1. 经济环境:贫富差距依然巨大 (35) 3.3.2. 学校环境:教育资源大多集中于发达地区 (37) 3.3.3. 社会环境:全民教育、终身教育观念不断深化 (37) 3.4. 中国网络教育技术环境分析 (38) 4. 网络教育各细分领域分析 (40) 4.1. 2004-2012年中国K-12网络教育市场研究 (40) 4.1.1. 2004-2012年中国K-12网络教育市场规模 (40) 4.1.2. 中国K-12网络教育快速增长原因分析 (42)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 现代远程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它作为一种适应“终身教育”需求的新型教育模式,是以网络传递为优势,以开放性和多媒体化为教学特色,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界求知需求为目的,必将体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它市场潜力很大,前景广阔,每年以150%的速度快速增长。我国十分重视和关心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现在已将现代远程教育列为我国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工程。本文通过对现代远程教育的介绍,使读者能够清楚的认识什么是现代远程教育;然后再分析了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使读者进一步了解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情况;最后对部分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使读者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深信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美好前景。 关键字: 现代远程教育终身教育网络教育开放教育个性化教育 正文: 现代远程教育是时代的需要,国际著名的远程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Desmond Keegan)所说:“现代远程教育是各国政府在21世纪为国民提供终身教育的首选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单纯的基础教育和学历教育已不能为一个人终身所用,终身学习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适应“终身教育”需求的新型教育模式,是以网络传递为优势,以开放性和多媒体化为教学特色,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界求知需求为目的,必将体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

它市场潜力很大,前景广阔,每年以150%的速度快速增长。我国十分重视和关心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现在已将现代远程教育列为我国发展素质教育,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工程。 一、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定义及特点 (一)现代远程教育的定义 现代远程教育是指利用当今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实时或非实时地传递多媒体的音频、视频或数据等信息,进行可视的、交互的远程教育形式。它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技术,能提供公平、广泛和廉价的教育方式,使教育效率大大提高。使学习者不再受到地理位置和上课时间等因素的制约,最有价值的教育资源和最优秀的网站可以被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中所拥有。 2 )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 远距离教育界通常把远程教育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函授教育阶段、广播电视教育阶段、现代远程教育阶段。第三个阶段之所以称为现代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远程教育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现代远程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媒体更为先进 函授教育和广播电视提供的是视觉和听觉媒体(印刷品、广播、电视),学生只能按提供的定量信息进行定餐消化,不必考虑你吃不了和吃不饱的问题。现代远程教育由于计算机多媒体以及对信息的选择功能,可提供学生在信息选择上的宽容度和同一教学信息量上的饱和度。 (2)教学交互性更强 远程教育和远距离教育的最明显特征是学习者和教师不在同一地点,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地理距离,必须采用多种媒体和手段来传播学习内容。建立在电子通信技术基础上的现代远程教育,使用的是双向交互式通信媒体,并与教育传播理论、现代学习理论紧密结合,以交互性、网络化、实时性、综合性和适应性为基本特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