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及喂养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013.00 KB
- 文档页数:11
《小儿喂养》课件教案:《小儿喂养》一、教学内容教材:小学生健康教育课本章节: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健康细节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小儿喂养的知识,包括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方法、喂养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为小儿选择合适的食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儿喂养的基本知识,知道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尤其是小孩子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喂养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儿喂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喂养的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学具: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张婴儿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小儿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小儿喂养。
2. 讲解:(1) 母乳喂养: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如何正确进行母乳喂养。
(2) 人工喂养:介绍人工喂养的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奶粉和喂养工具。
(3) 喂养的注意事项:讲解喂养的注意事项,如喂养的次数、量、温度等。
3. 实践操作:播放一段视频,展示正确的喂养方法,让学生跟随视频一起操作。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一些关于小儿喂养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儿喂养母乳喂养:好处、方法人工喂养:方法、注意事项喂养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母乳喂养的好处。
2. 列举两项喂养的注意事项。
3. 选择一道你喜欢的儿童食品,分析其营养价值。
答案:1. 母乳喂养的好处有:增强婴儿免疫力、促进婴儿健康成长、减少婴儿疾病的发生等。
2. 喂养的注意事项:喂养的次数、量、温度等要适宜;保持喂养工具的清洁卫生;注意观察婴儿的反应等。
3. (答案因学生答案而异)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小儿喂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但在实践中,仍有一些学生对喂养的注意事项掌握不牢固,需要在课后进行强化。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所需的营养成分和合适的食品,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小儿营养与喂养》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儿营养与喂养》教材的第三章“儿童营养需求与膳食指南”以及第四章“科学喂养与辅食添加”。
具体内容包括:儿童各年龄段营养需求、膳食指南解读、科学喂养原则、辅食添加的方法与时机等。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儿童各年龄段营养需求及膳食指南。
2. 学会科学喂养原则,为儿童提供合理营养。
3. 掌握辅食添加的方法与时机,为儿童顺利过渡到固体食物提供指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儿童各年龄段营养需求的理解与运用、科学喂养原则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膳食指南的解读、辅食添加的方法与时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膳食宝塔模型、儿童营养挂图。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儿童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儿童营养的关注。
2. 新课内容:a. 讲解儿童各年龄段营养需求,结合膳食指南进行解读。
b. 介绍科学喂养原则,举例说明。
c. 详解辅食添加的方法与时机,引导学生掌握。
3. 实践环节: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份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膳食计划。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儿童营养需求的计算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小儿营养与喂养》2. 主要内容:a. 儿童各年龄段营养需求b. 膳食指南解读c. 科学喂养原则d. 辅食添加的方法与时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列举三个儿童各年龄段的营养需求。
b. 解释膳食指南中的“平衡膳食”原则。
c. 设计一份针对1岁儿童的科学喂养计划。
2. 答案:a. 1岁以内:充足蛋白质、适量脂肪、碳水化合物;适量维生素、矿物质。
13岁:充足蛋白质、适量脂肪、碳水化合物;充足维生素、矿物质。
36岁:充足蛋白质、适量脂肪、碳水化合物;充足维生素、矿物质。
b. 平衡膳食原则: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动植物蛋白互补;摄入适量的脂肪;保证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