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一轮复习南方地区
- 格式:pptx
- 大小:11.00 MB
- 文档页数:50
第40讲 中国地理分区【最新考纲】 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和界线。
2.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区域主要特征,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知识体系导引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四大区域的划分 (1)具体划分及界线(2)划分的主导因素 ⎩⎪⎨⎪⎧南方与北方:气候北方与西北: 影响青藏与西北、北方、南方:地形2.北方地区(1)地形区:A江南丘陵、B浙闽丘陵、D南岭、E________。
(2)河流:长江、珠江、C澜沧江、M________。
(3)铁路线:京广线、I宝成线、F焦柳线、G________线、H浙赣线等。
(4)丰富的水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和珠江上游。
(5)工业基地:沪宁杭、________工业基地。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1.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差异2.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差异问题漠化”土流失,东北黑土流失和湿地破坏我国区域差异不仅表现在区域之间,而且还表现在区域内部,如北方地区中华北地区、东北地区的差异也非常明显。
【活学巧用】1.[2021·郑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2)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2.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分)(1)比较图中甲、乙两地在植被类型、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作物熟制上的差异。
(6分)(2)丙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简要说明其原因。
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南方地区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部和西南部,东临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峡,西接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南临北回归线,东南部是中国唯一的海岛省份海南省。
南方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中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是中国开放的前沿区域之一。
二、自然地理南方地区地势复杂,地形多变,包括了台湾山地、西南山地、云贵高原、岭南盆地等。
南方地区属于中国的亚热带、热带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适宜农业发展。
南方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包括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等,拥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三、经济地理南方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拥有先进的制造业和发达的现代服务业。
南方地区的经济特点是工业化程度高、产业结构多元化、对外经济联系紧密、国际合作频繁。
南方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比如广东省是中国对外贸易大省,福建省是中国最早海上贸易的地区之一,四川省是中国西部开发的先行地区,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南方地区的地理优势将进一步释放。
四、文化地理南方地区是中国的多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南方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灿烂的文化传统,是中国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南方地区的文化地理特点是多元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并存、多彩多姿、富有魅力。
南方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南岳衡山、世界自然遗产云冈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福建土楼等,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探访。
五、生态环境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丰富多样,包括了亚热带雨林、珍稀濒危动植物等。
南方地区的生态保护任务重,面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问题。
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特点是绿色覆盖广泛、生物多样性丰富、山水相依相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南方地区的有着很高的生态价值,需要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资源。
六、社会地理南方地区是中国的多民族地区,有不同的语言、宗教、风俗习惯等。
南方地区核心知识点总结一、地理特点南方地区地处中国的南部,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优越。
首先,南方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适合农作物的种植和温带水果的生长。
其次,南方地区的地形多样,既有丘陵山地,又有平原河流,山水相间,景色优美。
另外,南方地区的水资源丰富,有众多的湖泊和河流,广东的珠江、澳门的澳门河、广西的漓江等都是南方地区著名的水系。
总的来说,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为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多样、水资源丰富。
二、历史文化南方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历史沿革和文化传统。
广东作为南方地区的重要代表,自古就是中国最重要的外贸口岸之一,所以在历史上曾是各种商业、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悠久的壮族文化,壮族是中国人口第三多的少数民族,其独特的服饰、建筑、歌舞等文化表现形式固然丰富多彩。
海南是中国的热带海岛,其地处东南亚,是东南亚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交汇之地,早在三国时期就已有人居住。
南方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多元。
三、经济发展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其发展速度较快,并在国内有一定的地位。
首先,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良好,气候适宜,粮食丰富,而且南方地区还是热带水果的主要产地之一,例如广东的荔枝、榴莲,海南的椰子、火龙果等。
其次,南方地区的工业发达,广东和香港都是中国的重要制造业中心,工业产品出口占有很大比重。
再次,南方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迅速,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成为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总的来说,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有积极的影响。
四、社会发展南方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也较为良好,其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密度较大,城乡差异较小。
首先,南方地区的教育水平较高,广东、香港等地都有世界一流的高等院校,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对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南方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也较高,医疗资源较为充足,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人们的健康水平相对较高。
中国的区域地理——南方地区内容精析与典例解析【内容精析】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位置: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面临东海和南海。
2.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南部沿海、西南地区。
主要包括云、贵、川、渝、皖、苏、沪、湘、赣、闽、浙、桂、粤、琼。
百万人口以上少数民族有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
二、地形、河流1.地形:平原、丘陵面积广大。
长江中下游平原含江汉、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均为商品粮基地)。
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岩溶地貌,坝子为农业区,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
山地主要有南岭、武夷山、大巴山、雪峰山、大别山、巫山、十万大山等2.河流淮河水系和洪泽湖。
长江水系及航运。
三、气候1.为热带、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一月均温在0℃以上,降水大于800mm。
雨热同期,积温4500-8 000℃。
光、热、水分条件好。
2.东南沿海受台风影响 (台、闽、粤、琼)。
3.长江流域6~7月梅雨,7月底始伏旱。
4.四川、广东、海南、贵州、云南、台湾受寒潮影响小。
四、资源1.海南岛、雷州半岛、滇南为天然橡胶基地。
2.有色金属丰富,德兴、铜陵、大冶、东川的铜,大余的钨,水口山铅锌,冷水江的锑,平果铝土,铜仁汞、个旧锡矿。
鄂、滇、黔磷基地。
3.铁矿:攀枝花、綦江、大冶、马鞍山、石禄。
4.水力资源丰富:丹江口、新安江、水口、葛洲坝、三峡、隔河岩、五强溪、岩滩、二滩、天生桥。
5.西南林区和东南人工林。
6.六盘水和淮南、淮北的煤。
五、农业1.土壤(红壤多)。
平原多为水稻土。
⑴水稻土:平原地区土壤由于长期种植水稻而发育形成水稻土,呈青灰色,有机质丰富,土壤肥沃。
⑵红色土:主要分布在江南丘陵。
土质黏性重,呈酸性,富含铁、铝成份,但有机质少,属低产土壤。
可增施有机肥,加熟石灰进行改造。
适宜种茶、油菜、杉木、马尾松等经济林木。
⑶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
土壤呈紫色,含丰富磷、钾养分,是由富含铁、铝矿物的四川盆地周围细沙泥土氧化形成紫红色砂页岩,再经风化后形成,适宜种植甘蔗、柑橘等;⑷红壤的改良高温多雨环境下发育而成的红壤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