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地质构造带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 格式:docx
- 大小:113.60 KB
- 文档页数:10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1. 简介综采工作面是矿井中进行综采作业的区域,其地质构造特征对于矿井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综采作业的安全进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应对地质构造带来的风险和挑战。
本文将介绍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
2. 综采工作面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在进行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之前,首先需要对综采工作面的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
地质构造特征包括断层、节理、褶皱等,对于综采作业的稳定性和矿井的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地质构造特征的分析,可以确定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的关键问题和风险点。
3.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针对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的特点和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确保综采作业的安全进行。
以下是常见的技术措施:3.1 断层处理当综采工作面遇到断层时,需要采取断层处理技术。
根据断层的特点和对综采工作面的影响程度,可以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包括挤压、削弱、加固等。
3.2 节理处理综采工作面通常会遇到节理带,这些节理带对于综采作业的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影响。
为了降低节理带的对综采工作面的影响,可以采用填充、注浆、锚杆等技术手段来加固节理带。
3.3 褶皱处理当综采工作面遇到褶皱时,需要采取褶皱处理技术。
褶皱会导致综采工作面的收缩和膨胀,从而影响其稳定性。
针对不同的褶皱类型,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包括预制煤柱、加固支护等。
3.4 瓦斯防治瓦斯是矿井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对于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瓦斯,可以采用通风、抽采、钻孔抽采等方法来减少瓦斯的积聚和扩散。
3.5 水害防治在综采工作面过程中,水害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了防治水害,可以通过固结灌浆、拦砂堰、抽水排涝等技术手段来控制地下水位,减少水害对综采工作面的影响。
4. 结论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是确保综采作业安全进行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综采工作面地质构造特征的分析,可以确定综采工作面的关键问题和风险点。
东掘进巷道过地质破碎带安全技术措施掘进队:鉴于你队正在施工的二采区东翼掘进巷道顶板破碎、支护困难的特殊情况,为了进一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特制订下述安全技术措施,望严格遵照执行。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每班施工人员进入工作面前,必须由班长由外到里先检查已施工段顶帮情况,对顶帮进行敲帮问顶。
敲帮问顶工作必须由班长和有经验的老工人配合进行;敲帮问顶工作顺序按照由外向里,先顶后帮的顺序进行;敲帮问顶工作要贯穿在整个作业过程当中,及时清理浮煤活矸,防止片帮、离层、掉矸伤人。
2、施工中严格执行操作章程、交接班制度和安全检查制度,随时注意观察围岩稳定情况的变化,及时掌握构造带出露时间。
一经发现异兆要快速进行处理,防患于未然。
3、工作面临时支护必须紧跟迎头,最大空顶距离符合作业章程规定,严禁空顶作业。
当构造带顶板特别松软、破碎时,要采用前探梁支护的办法管理不稳定顶板。
4、在顶板岩性突变地段,要及时增加锚杆数量,锚杆间距不得超过60mm,并采用钢筋压金属网、及时喷浆的办法加强支护突变带顶板。
锚杆(锚索)支护巷道的锚杆(锚索)数量、间排距、角度、锚固力必须定期检查,保证符合设计规范和要求。
锚索距迎头的距离必须符合规程规定,严禁滞后。
5、加强该掘进面贯通的管理工作,在井巷贯通之前,施工单位必须指定专人在贯通地点5米范围以内依据顶板实际情况,采取加强支护措施,贯通后,必须组织人员维护贯通顶板,防止发生冒顶事故。
6、严格按照设计循环图表、作业章程中规定的炮眼布置方式等进行掘进,采取“多打眼,少装药”,以减少对工作面围岩的破坏。
每次爆破完毕,并敲帮问顶后,立即用前探梁进行临时支护。
7、技术科加强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并及时对揭露的煤岩情况进行收集、编录,指导生产。
8、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掘进工种操作章程》、《+555东掘进工作面作业章程》等执行。
技术科2022-05-30。
采掘工作面过钻厂、过空巷、老空和地质构造带的瓦斯管理措施采掘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会遇到过钻厂、过空巷、老空和地质构造带,为确保采掘工作面能安全推进,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一、综采工作面瓦斯管理措施1、通风科、监控室必须保证24小时值班,随时监测矿井瓦斯浓度及工作面矿山压力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立即汇报,通知井下人员进行处理。
2、排放瓦斯时,回风巷的电气设备严禁送电,所有人员严禁进入排放风流流经的回风巷,必须指定专人在可能进入排放风流流经回风巷的入口处设立警戒。
3、空巷必须班班悬挂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并设瓦斯检查牌板,要求瓦检员随时监测瓦斯情况。
4、井下跟班矿长、带班长、采煤机司机必须携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5、瓦斯超限时,可采用风障稀释瓦斯浓度,或安设喷头对空巷聚集瓦斯区喷射水雾风流,以冲淡瓦斯。
6、瓦斯员要及时检查空巷20米范围内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发现有害气体超限时,及时将人员撤至3210工作面进风巷。
二、掘进工作面瓦斯管理措施1、工作面在掘进过程中严格执行超前钻探,并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原则。
2、如探测到前方有空巷,超前探眼内存在承压积水和高浓度瓦斯,必须立即停止掘进,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在钻孔期间,瓦斯员除正常的工作面巡回检查外,应每班对钻孔口的瓦斯、CO2等有害气体浓度随时检查,如果瓦斯、CO2等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时,必须立即停止钻机,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及时向调度室和相关领导汇报,待处理后,方可恢复作业。
⑴供风系统采用原有局部通风机压入式供风,双风机双电源,风筒采用抗静电阻燃风筒,风筒口距工作面距离不大于10m,揭穿空巷时根据情况随时向前延伸风筒,确保有害气体不超规定。
备用风机必须采用不同的电源连续供电,正常情况主局扇供风,备用局扇在主局扇停风后能够自动切换,保证连续供风。
⑵若与空巷贯通后出现回风量增加,必须立即撤出人员,在工作面口观测气体成分,连续观测三十分钟无异常时,方可恢复作业。
掘进工作面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XXX煤矿XXX年XX月审签页掘进工作面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根据11M4南运输顺槽掘进巷道电法超前探测结果分析及预报,工作面掘至255米时,遇地质构造带。
由于该构造带的出现,给工作面的正常掘进造成影响,为了保证工作面顺利通过该地质构造带,经矿领导研究决定,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技术要求1、沿M煤层顶板进行掘进,将M煤层顶板以下所有岩石放落。
2341得小于顺着裂隙、层理慢慢地找下,不得硬刨强挖。
2、掘进时必须掘一排打一排锚杆,锚索必须及时跟上;每根锚杆使用3卷锚固剂,每根锚索使用5根锚固剂,锚固剂型号均为MSK23/40。
空顶距离不得超过1米。
3、掘进时必须使用前探梁,使用时必须保证前探梁吊环紧固,前探梁上木板厚度不得小于5cm。
4、锚索的外漏长度小于350MM,必须及时的张拉锚索,张拉预紧力控制在60~80KN。
5、锚杆必须用机械或力矩扳手拧紧,确保锚杆的托盘紧贴巷壁。
安装的托盘要与围岩接触严密,严禁在托盘后充填木片、渣子等杂物,托盘、螺母要上紧上牢,锚杆外露长度20~30mm。
678((((爆破前必须切断电源,爆破母线扭结短路,且保持正常通风。
(5)装药时应用木质或竹质炮棍将药轻轻推入,不得冲撞或捣实。
炮眼内的各药卷必须彼此密接。
严禁电雷管脚线、爆破线与运输设备、电气设备以及掘进机械等导电体相接触。
(6)炮眼封泥用水炮泥,水炮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应用粘土炮泥或用不染性的、可塑性松散材料制成的炮泥封实。
严禁用煤粉、块状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作炮眼封泥。
无封泥、封泥不足或不实的炮眼严禁爆破。
(7)联线工作由爆破工一人进行,随撤随放线,母线远离任何导电物体,更不准和电缆挂在一起,爆破钥匙要随身携带,不得转交他人。
爆破时所有机电设备、((9(((3)钻孔放水前,应当估计积水量,并根据排水能力,控制放水流量,防止淹井;放水时,应设有专人监测钻孔出水情况,测定水量和水压,做好记录。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安全技术措施1. 引言综采工作面是煤矿开采的核心区域,为了保证矿井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针对不同的地质构造带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本文将介绍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的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矿井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2. 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带的危害地质构造带在煤层中常常伴随着断层、褶皱等地质现象,其存在会给综采工作面的开采带来许多危害。
首先,地质构造带容易导致煤层的断裂和变形,影响采煤工作面的稳定性。
其次,地质构造带常常存在瓦斯和煤尘积聚的区域,增加了矿井的瓦斯和煤尘爆炸的风险。
最后,地质构造带的存在还会增加矿井的水害风险,使采煤工作面的水文条件复杂化。
3. 安全技术措施之支护技术为了保证综采工作面的稳定性,需要针对地质构造带采取相应的支护技术措施。
首先,可采用钢支撑和锚杆支护技术加强综采工作面的支撑能力。
钢支撑可以增加工作面的支护强度,防止煤层的断裂和变形。
锚杆支护技术可以进一步加强钢支撑的固定性能,提高综采工作面的稳定性。
其次,还可以采用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将混凝土喷射到地质构造带的周围,形成坚固的支护墙体,增加综采工作面的支护能力。
4. 安全技术措施之瓦斯抽采技术地质构造带常常存在瓦斯积聚区域,增加了矿井的瓦斯爆炸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瓦斯抽采技术。
瓦斯抽采技术主要包括负压抽采和正压抽采两种方式。
负压抽采的原理是通过在矿井上部设置瓦斯抽采设备,利用负压吸引地质构造带中的瓦斯,将其抽到地面进行处理。
而正压抽采则是通过在矿井下部设置瓦斯抽采设备,利用正压驱动地质构造带中的瓦斯,将其抽到地面进行处理。
通过瓦斯抽采技术,可以降低矿井的瓦斯浓度,减少瓦斯爆炸的风险。
5. 安全技术措施之煤尘防治技术地质构造带常常伴随着煤尘积聚区域,增加了矿井的煤尘爆炸的风险。
为了防止煤尘爆炸的发生,需要采取相应的煤尘防治技术。
首先,可以采用湿式喷雾降尘技术,通过喷洒水雾将空气中的煤尘湿化,减少煤尘的扬尘量。
煤矿矿井掘进工作面遇地质构造或瓦斯异
常时的安全技术措施
掘进工作面在遇地质构造特别是断层时,瓦斯涌出量明显增大,经常造成瓦斯超限,而且超限的幅度很大,严重威胁矿井安全生产。
针对这一问题,采取如下技术安全措施
1、每月月初由地质测量科提供地质预报书,发给通风科、通风区、防突区、调度所、通风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
要求3米以上断层预报准确率达到80%。
2、当预测掘进工作面距地质构造20米时,地质测量科必须及时给通风科、通风区、防突区、调度所等单位下达业务联系单。
3、防突区接到联系单后,根据矿总工程师或通风副总工程师的批示意见,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有效的瓦斯治理。
主要措施为打排放瓦斯钻孔进行瓦斯排放或进行瓦斯抽放,同时进行地质构造、瓦斯情况的探查。
实施时要及时向调度所、通风科汇报。
4、通风科负责组织通风区进行瓦斯治理措施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瓦斯排放钻孔的验收工作。
5、通风区负责现场瓦斯管理和跟踪汇报工作。
瓦斯检查
员必须认真观察现场瓦斯、煤层、煤质、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通风区值班领导、矿调度室汇报。
通风区在接到汇报后要及时进行初步分析,并立即向防突区下达联系单。
防突区接到联系单后,立即到现场进行进一步观察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理。
6、调度所负责对瓦斯治理重点掘进工作面进行重点调度,协调各方关系,并及时上传下达。
7、通风区负责安全监测系统管理,确保瓦斯超限立即断电。
8、防突区要做好瓦斯突出预测预报工作,预测预报结果及时通知施工单位、通风区、通风科、调度所。
9、安监处、机电科必须加大机电设备管理力度,杜绝电气设备失爆,确保供电正常。
安全技术/矿山安全综采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由于受地质条件的影响,运输巷和回风巷平均坡度达到18°左右,为保障综采工作面安全生产和职工人身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打锚杆当工作面煤壁松软时,对工作面煤壁打玻璃锚杆防止片帮。
为保证施工安全制定以下措施:(一)施工方案1、施工方案(1)施工范围:工作面煤壁松软地段。
(2)施工方案:用手持式风动钻机打钻孔、拌料。
钻孔参数:直径24毫米,长度2米;采用Z2360型树脂锚固剂,全程锚固;道木打孔,和锚杆配合防止片帮;钻孔间距1.5米。
角度视具体情况而定,要求钻孔孔底打到硬煤上。
工作面向前推进两刀(1.2米)打一遍锚杆。
2、施工步骤(1)准备好所用物料,确定打眼位置。
(2)闭锁前溜,敲帮问顶,检查支护完好情况。
(3)打钻孔,孔深1.7-1.8米。
(4)装锚固剂至孔底,每孔装3个药卷。
(5)边搅拌边推锚杆顶端推到眼底后,全速搅拌不少于30秒。
(6)安装道木。
(7)用力矩扳手紧固。
(二)安全技术措施1、打锚杆眼前,必须首先敲帮问顶,用长把工具将活煤、活矸处理掉,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方可作业。
必要时架设临时支护。
严禁空顶作业。
2、理顺管路,清理工作地点杂物。
3、上药卷时必须按规定进行,中间不得停顿。
推入锚杆时力度要适当,谨防折断锚杆。
4、工作时至少两人操作,一人看护作业环境。
5、锚杆螺母必须拧满扣。
6、工作面推进时禁止将锚杆割完。
7、进入煤流的道木必须捡出,捡道木时必须停止输送机。
二、煤层加固注浆当工作面煤壁松软、片帮严重时,对工作面顶板破碎段煤层加注FSS(A/B)化学材料。
为保证施工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一)施工方案及参数1、施工方案(1)施工范围:易发生片帮冒顶地段和顶板破碎段。
(2)施工方案:用手持式风动钻机打钻孔,利用专用注浆泵注入FSS(A/B)化学材料达到加固的目的。
(3)施工目的:通过注浆泵的高压力,使浆液充分注入煤层,达到加固的目的,减少片帮冒顶,为顺利回采提供安全保障。
掘进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邦达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苞谷山煤矿1430南翼运输大巷过地质构造掘进安全技术措施矿长总工程师编制人施奇施工单位编制时间: 10月9日煤矿会审意见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总工程师:年月日安全:年月日生产:年月日通风:年月日机电:年月日技术:年月日一、会审意见:掘进工作面过地质构造安全技术措施1430南翼运输大巷掘至716米,前方遇地质构造带。
为了保证工作面顺利经过该地质构造带,经矿领导研究决定,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呈矿审批。
一、领导小组(一)过地质构造领导小组:组长:余拥权技术员:刘华侯开华瞿创施奇组员:1430南翼运输大巷全体职工。
㈡、职责:1.组长:负责过地质构造期间管理工作;2.技术员:负责地质构造期间的技术资料及其技术资料;3.组员:严格按照过地质构造的安全技术措施施工,并如实记录。
遇有特殊情况及时汇报。
4.其它同志负责本职工作范围内工作。
二、技术要求1、严格执行先探后掘制度,探清前方地质构造情况。
2、掘进作业缩短循环,实行“打浅眼、少装药、放小炮”,降低围岩破坏程度,尽量保持顶板原有稳定性。
3、在过地质构造时,应相应缩小锚索的间排距。
4、加强工程质量的要求,对工作面的工程质量必须严格进行验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过构造带安全措施1、施工过程必须坚持先探后掘,先探后掘应遵循下列规定:(1)在打钻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者钻眼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和顶钻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应当立即向调度室汇报,派人监测水情。
发现情况危急,应当立即撤出所有工作人员到地面,然后采区安全措施,进行处理。
(2)当钻孔接近地质构造区域时,预计可能发生瓦斯或者其它有害气体涌出的,应该设有瓦斯检查员或者矿山救护队员在现场值班,随时检查空气成分。
如果瓦斯或者其它有害气体浓度超过有关规定,应当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报告调度室,及时处理。
(3)在过地质构造带有淋水时,应在工作面设置临时水沟进行排水,防止水在工作面无序的流出。
116 /矿业装备 MINING EQUIPMENT煤矿开采中地质构造的影响分析及措施1 煤炭地质工作特点分析众所周知,煤炭采掘是一项危险系数极高的工作,重点是由于大部分情况下煤炭的采掘都汇聚在野外或井下,进而致使采掘工作中会存有较多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
煤炭资源在具体采掘期间并不只单是进行简单的机械操控,在大部分情况下都需要对恶劣的生产境况进行改良,在进行具体采掘工作以前,首要任务就是对矿下的地质结构展开整体、系统、细致的剖析,同时还需要对煤矿采掘活动的整体流程进行煤炭地质结构分析工作的连续跟踪,必须确保无论在何种境况下都要做到为煤炭采掘工人和采掘工作面带来最安全的保障。
另外,还要对采掘工作期间的风险实施预测,以保证将采掘工作中的事故率降至最低。
其煤炭本身就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所以在具体采掘期间也同样要考虑到煤炭资源自身存在的危险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针对煤炭具体的地质结构来分析煤矿整体的采掘工作,为了有效确保煤炭采掘工作的安全程度,对生产中的各个环节保持高度重视是必不可少的,针对有关的探测讯息需要具有充分的精准度与实效性,以有效确保煤炭采掘的质量和效率。
由于煤矿开采多是在地层中进行的,在开采时不可避免的受到煤层地质构造的影响。
在地质构造区地应力比较复杂,开采时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为了保证煤矿的安全开采保证员工的生命安全,有必要对开采区域的地质构造进行详细的勘测。
针对有地质构造的区域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最大程度上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本文分析了煤矿开采过程中常常遇到的地质构造,并对地质构造引起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
□ 韦雪姣 霍州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雅庄煤矿 山西霍州 0314002 煤矿中常见的地质构造2.1 地表非正常沉陷地表下沉属于煤炭采掘期间非常普遍的一种岩层活动现象,在各种地质结构的影响下,其产生的活动情况也会有所不同。
在三类地质结构中,断层对于地表下沉的影响是最大的,重点是因为断层周围采掘期间采掘带来的地表下沉会加重,尤其在断层两边的地表下沉现象会更加严重,主要是由于断层的出现会影响到地表下沉的规律。
编号:AQ-JS-00456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煤矿地质构造带施工安全技术
措施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of coal mine geological structure belt construction
煤矿地质构造带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由于东翼运输巷煤层赋存不稳定,溶洞等地质构造发育频繁,为了保证井下巷道正常掘进,确保施工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方法
(一)、支护形式:
特殊地质构造,煤层顶板破碎严重(溶洞区)、顶板冒落较高,巷道围岩地质变化较大,煤质松软,含水量较大等地质情况较复杂时,采用钢管超前埋管支护形式进行支护,超前埋管支护好后,再进行砌碹支护,钢管超前埋管支护施工方法如下:
钻孔布置在巷道顶部,采用单排钻孔布置,孔深2.0m(根据钻眼条件可适当增减),孔距≤0.2m,水平布置。
一寸钢管超前埋管支护施工流程为:
敲帮问顶后→确定钻孔位置→钻孔→塞1寸钢管→砌碹支护
3、采用的材料:1寸无缝钢管(长约2m,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风钻、钻杆、钻头等。
4、支护技术措施严格按《岩巷砌碹作业规程》执行。
(二)、施工顺序:
准备→安全检查→敲帮问顶→刷帮→支护→安全检查→下一个循环
二、施工技术措施
1、巷道掘进、刷帮、支护时,必须掘进断面进行准确施工。
2、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对上一班进行检查和验收,发现不合格必须立即进行整改。
3、巷道质量标准
严格按质量标准化进行验收。
4、巷道断面标准
净断面:
5、砌碹断面图(后附图)
三、施工安全措施
(一)、顶板管理措施
1、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每班开工作业前,当班负责人必须派专人清找悬矸。
在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随时观察顶帮围岩情况,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处理,在处理好安全隐患后才能继续作业。
2、找矸时,找矸点前后5m范围内严禁有人,所有人员必须撤至找矸点5m以外的安全处,找矸人员应站在安全处找矸,并看好退路。
3、若遇大块悬矸一时找不下来时,应视其现场具体情况采取打临时支护或放小炮的方式进行处理,其具体方法由当班班长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只有经处理后确认无任何安全隐患后,方可进行其他工作,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
4、施工时,每班必须派专人看安全,发现安全威胁,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将所有人员撤到安全地点,在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后才能恢复作业。
5、在构造区段,采取短掘短支方式。
严禁任何人站在空顶及未
支护区域下。
(二)、防治水管理措施
1、井巷施工过程始终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采取防、堵、疏、排、截的综合治理措施。
2、每次掘进前,采用探水钻机进行补探,在掘进工作面正前和两帮布置五个补探孔,补探孔的超前距离要保证30米。
3、根据钻孔技术参数,由地测科派技术员在工作面进行钻孔参数标定和复核。
施工前由地测员向施工人员进行参数交底。
4、钻孔施工完毕由验收员复核钻孔参数,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通知机长提钻终孔,进行下一程序。
测量人员对钻孔实际开孔坐标、方位、倾角等进行测定,做好记录。
5、钻探期间有害气体检测:在钻孔期间,瓦检员除进行正常的工作面巡回检查外,应每班对钻孔口的瓦斯、CO等有害气体浓度随时检查,如果瓦斯、CO等其它有害气体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切断电源,撤出人员,并及时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