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导论
- 格式:pdf
- 大小:547.28 KB
- 文档页数:39
机器学习教案一、教案概述机器学习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探索如何使计算机系统能够从数据中学习并自动改进性能。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算法和应用,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机器学习中常用的算法和技术;3. 能够应用机器学习算法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机器学习导论1.1 机器学习的定义和分类1.2 机器学习的发展历程1.3 机器学习的应用领域2. 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2.1 监督学习的原理和方法2.2 无监督学习的原理和方法2.3 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的比较3. 常用机器学习算法3.1 决策树算法3.2 朴素贝叶斯算法3.3 支持向量机算法3.4 神经网络算法3.5 集成学习算法4. 机器学习模型评估与优化4.1 模型评估指标4.2 过拟合与欠拟合4.3 模型优化技术5. 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5.1 深度学习的概念和应用5.2 卷积神经网络与图像识别5.3 递归神经网络与自然语言处理5.4 强化学习与智能决策6. 机器学习实践案例6.1 电商推荐系统6.2 医疗诊断辅助6.3 金融风控与欺诈检测6.4 智能交通与无人驾驶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 实践操作与项目实战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3. 学生个人学习与团队合作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4. 提供开放式的学习资源和平台,鼓励学生的创新实践。
五、教学评估1. 平时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检查;2.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和思考;3.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机器学习实践案例并撰写实验报告;4. 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机器学习理论和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机器学习导论》;2. 参考书:《机器学习实战》、《Python机器学习基础教程》等;3. 网络资源:机器学习相关的开放教育资源和学术论文。
机器学习导论•目录:•第1章机器学习概述••1.1什么是机器学习••1.2机器学习的分类••1.2.1基本分类••1.2.2监督学习及其功能分类••1.3构建机器学习系统••1.3.1机器学习的基本元素••1.3.2机器学习的一些基本概念••1.3.3机器学习模型的性能评估••1.4通过简单示例理解机器学习••1.4.1一个简单的回归示例••1.4.2一个简单的分类示例••1.5训练、验证与测试••1.6深度学习简介•1.7本章小结••习题••第2章统计与优化基础••2.1概率基础••2.1.1离散随机变量••2.1.2连续随机变量••2.1.3随机变量的基本特征••2.1.4随机特征的蒙特卡洛逼近••2.2概率实例••2.2.1离散随机变量示例••2.2.2高斯分布••2.2.3指数族••2.2.4混合高斯过程••2.2.5马尔可夫过程••2.3似然估计•2.4贝叶斯估计——后验估计••2.5随机变量的熵特征••2.5.1熵的定义和基本性质••2.5.2KL散度、互信息和负熵••2.6非参数方法••2.7优化技术概述••2.7.1基本优化算法••2.7.2拉格朗日方法••2.8本章小结••习题••第3章贝叶斯决策••3.1机器学习中的决策••3.2分类的决策••3.2.1加权错误率准则••3.2.2拒绝判决•3.3回归的决策••3.4高斯情况下的分类决策••3.4.1相同协方差矩阵情况的二分类••3.4.2不同协方差矩阵情况的二分类••3.4.3多分类情况••3.5KNN方法••*3.6概率图模型概述••3.6.1贝叶斯网络••3.6.2无向图模型••3.6.3图模型的学习与推断••3.7本章小结••习题••第4章基本回归算法••4.1线性回归••4.1.1基本线性回归•4.1.2线性回归的递推学习••4.1.3正则化线性回归••4.1.4多输出线性回归••*4.2稀疏线性回归Lasso••4.2.1Lasso的循环坐标下降算法••4.2.2Lasso的LAR算法••4.3线性基函数回归••*4.4奇异值分解••4.5回归学习的误差分解••4.6本章小结••习题••第5章基本分类学习••5.1基本分类问题••5.2线性判别函数模型••5.2.1Fisher线性判别分析•*5.2.2感知机••5.3逻辑回归••5.3.1二分类问题的逻辑回归••5.3.2多分类问题的逻辑回归••5.4朴素贝叶斯方法••*5.5机器学习理论简介••5.5.1假设空间有限时的泛化误差界••5.5.2假设空间无限时的泛化误差界••5.6本章小结••习题••第6章支持向量机与核函数方法••6.1线性支持向量机••6.1.1不等式约束的优化••6.1.2线性可分情况的SVM••6.1.3不可分情况的SVM•6.1.4合页损失函数••6.1.5SVM用于多分类问题••6.2非线性支持向量机••6.2.1SVM分类算法小结••*6.2.2SMO算法••6.3支持向量回归••*6.4核函数方法••6.5本章小结••习题••第7章决策树••7.1基本决策树算法••7.1.1决策树的基本结构••7.1.2信息增益和ID3算法••7.1.3信息增益率和C4.5算法••7.2CART算法•7.2.1分类树••7.2.2回归树••7.3决策树的一些实际问题••7.3.1连续数值变量••7.3.2正则化和剪枝技术••7.3.3缺失属性的训练样本问题••7.4本章小结••习题••第8章集成学习••8.1Bagging和随机森林••8.1.1自助采样和Bagging算法••8.1.2随机森林算法••8.2提升和AdaBoost算法••8.2.1AdaBoost算法介绍••*8.2.2AdaBoost算法分析•8.3提升树算法••8.3.1加法模型和提升树••8.3.2梯度提升树••8.4本章小结••习题••第9章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之一:基础••9.1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9.1.1神经元结构••9.1.2多层神经网络解决异或问题••9.1.3多层感知机••9.1.4神经网络的逼近定理••9.2神经网络的目标函数和优化••9.2.1神经网络的目标函数••9.2.2神经网络的优化••9.3误差反向传播算法•9.3.1反向传播算法的推导••9.3.2反向传播算法的向量形式••9.3.3反向传播算法的扩展••9.4神经网络学习中的一些问题••9.4.1初始化••9.4.2正则化••9.4.3几类等价正则化技术••9.5本章小结••习题••第10章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之二:结构••10.1卷积神经网络••10.1.1卷积运算及其物理意义••10.1.2基本CNN的结构••10.1.3CNN的参数学习••*10.1.4卷积的一些扩展结构•*10.1.5CNN示例介绍••10.2循环神经网络••10.2.1基本RNN••10.2.2RNN的计算和训练••*10.2.3长短期记忆模型••*10.2.4门控循环单元••10.3本章小结••习题••第11章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之三:技术和应用••11.1深度学习中的优化算法••11.1.1小批量SGD算法••11.1.2动量SGD算法••11.1.3自适应学习率算法••11.2深度学习训练的正则化技术••11.2.1Dropout技术•11.2.2批归一化••*11.2.3层归一化••*11.3对抗训练••*11.4自编码器••11.4.1自编码器的基本结构••11.4.2自编码器的一些扩展••*11.5生成对抗网络••*11.6注意力机制和Transformer ••11.6.1注意力机制••11.6.2序列到序列模型••11.6.3Transformer••11.7本章小结••第12章聚类和EM算法••12.1聚类算法••12.1.1K均值聚类算法•12.1.2DBSCAN聚类算法••12.1.3其他度量和聚类算法••12.2EM算法••12.2.1EM算法的隐变量形式••12.2.2独立同分布情况••*12.2.3EM算法扩展到MAP估计••*12.2.4通过KL散度对EM算法的解释••12.3基于EM算法的高斯混合模型参数估计••12.3.1GMM参数估计••12.3.2GMM的软聚类••12.4本章小结••习题••第13章降维和连续隐变量学习••13.1主分量分析••13.1.1主分量分析原理•13.1.2广义Hebb算法••*13.2样本向量的白化和正交化••13.2.1样本向量的白化••13.2.2向量集的正交化••*13.3独立分量分析••13.3.1独立分量分析的原理和目标函数••13.3.2不动点算法Fast ICA••13.3.3自然梯度算法••13.3.4仿真实验举例••13.4本章小结••习题••第14章强化学习之一:经典方法••14.1强化学习的基本问题••14.2马尔可夫决策过程••14.2.1MDP的定义•14.2.2贝尔曼方程••14.2.3策略••14.2.4强化学习的类型••14.2.5探索与利用••14.3动态规划••14.3.1策略迭代方法••14.3.2值函数迭代方法••14.4强化学习的蒙特卡洛方法••14.4.1MC部分策略评估••14.4.2MC策略改进••14.4.3在轨策略和离轨策略••14.5强化学习的时序差分方法••14.5.1基本时序差分学习和Sarsa算法••14.5.2离轨策略和Q学习••14.5.3DP、MC和TD算法的简单比较•*14.5.4多步时序差分学习和资格迹算法••*14.6多臂赌博机••14.7本章小结••习题••第15章强化学习之二:深度强化学习••15.1强化学习的值函数逼近••15.1.1基本线性值函数逼近••*15.1.2线性值函数逼近的小二乘策略迭代算法••15.1.3深度Q网络••15.2策略梯度方法••15.2.1MC策略梯度算法Reinforce••15.2.2行动器评判器方法••*15.3连续动作确定性策略梯度方法••15.3.1DPG算法••15.3.2DDPG算法•15.3.3连续动作DRL的一些进展概述••15.4本章小结••习题••附录A课程的实践型作业实例••A.1第1次实践作业••A.2第2次实践作业••A.3第3次实践作业••附录B函数对向量和矩阵的求导••术语表••参考文献。
机器学习算法导论期末考试题
1、给人脸打上标签再让模型进行学习训练的方法,属于( )
A.强化学习
B.半监督学习
C.监督学习
D.无监督学习
正确答案: C
2.机器学习进行的第一步是( )
A.数据收集
B.特征提取
C.交叉验证
D.模型训练
正确答案: B
3、一般来说,在机器学习中,用计算机处理一幅的图像,维度是( )
A.上万维
B.二维
C.三维
D.一维
正确答案: A
4、在讲解“没有免费午餐定理”的时候,我们假设以上每一种情况出现的概率相同,请问这样的假设是基于如”下哪种经验?( )
A.实践经验
B.无经验
C.常识经验
D.学习经验
正确答案: B
二、多选题
1、在本课程中,我们把机器学习分成了哪几类?( )
A.自监督学习
B.传统监督学习
C.无监督学习
D.半监督学习
正确答案:B、C、D
2、以下哪些算法是非显著式编程?( )
A.编程实现扫地机器人的路径规划
B.编程判断医疗CT片中的病变区域
C.编程统计一个地区的GDP
D.编程求解棋盘上的八皇后问题
正确答案:A. B
3、下面哪几种机器学习的分类,完全不需要人工标注数据?( )
A.半监督学习
B.强化学习
C.无监督学习
D.监督学习
正确答案:B. C。
机器学习应用导论教学大纲及教案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介绍机器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学生将掌握机器研究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算法,并学会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机器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常见的机器研究算法及其应用场景。
3. 学会使用机器研究工具和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和模型训练。
4. 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将机器研究方法应用于问题求解。
三、教学内容1. 机器研究概述- 机器研究的定义和分类- 机器研究的应用领域2. 监督研究- 概念理解和基本原理- 常见的监督研究算法:线性回归、逻辑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等- 监督研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3. 无监督研究- 概念理解和基本原理- 常见的无监督研究算法:聚类、关联规则等- 无监督研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4. 强化研究- 概念理解和基本原理- 强化研究的算法和模型- 强化研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5. 数据预处理和特征工程- 数据清洗和缺失值处理- 特征选择和降维技术6. 机器研究实践- 使用Python进行机器研究开发- 常用的机器研究库和工具介绍- 实战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讲解机器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原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际案例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机器研究的流程和方法。
3. 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机器研究应用难题。
4. 课程作业和项目:布置相关的实践作业和项目,加深学生对机器研究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主教材:《机器研究导论》2. 参考资料:《Python机器研究实战》、《机器研究实战》、《统计研究方法》等六、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
2. 课程作业:完成相关的实践作业和项目。
3. 考试:理论知识的考核和应用题的解答。
以上为《机器学习应用导论教学大纲及教案》的内容概要,课程内容以具体教案为准。
机器学习导论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分支,旨在研究让计算机通过数据自主学习和改进性能的方法和算法。
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等。
本篇文章将介绍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主要算法以及它在现实中的应用。
一、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1.1 什么是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一种通过让计算机从过去的经验中自动学习来提高性能的方法。
它不需要人为地编写明确的规则,而是通过从数据中提取模式和规律,自动调整和改进算法的参数,从而实现学习和预测。
1.2 机器学习的分类机器学习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方式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 监督学习:通过输入样本和对应的标签数据,训练模型来预测新样本的标签。
- 无监督学习:不使用标签数据,通过从数据中发现模式和结构来进行学习。
- 强化学习:通过与环境的交互来学习,通过试错来优化行为。
1.3 机器学习的评估指标在机器学习任务中,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评估指标来衡量模型的性能。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准确率、召回率、精确率、F1分数等,具体选择哪个指标取决于具体的问题和需求。
二、机器学习的主要算法2.1 监督学习算法2.1.1 线性回归线性回归是一种常见的监督学习算法,用于预测数值型数据。
它基于给定的输入特征和输出标签,通过拟合一条直线或者超平面来建立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2.1.2 决策树决策树是一种常见的分类算法,它通过对数据进行递归划分,构建一个树形结构,在每个节点上根据特征进行判断,最终输出样本的类别。
2.2 无监督学习算法2.2.1 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算法,它通过对数据进行自动分类,将相似的样本归为一类。
常见的聚类方法包括K均值聚类和层次聚类等。
2.2.2 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是一种常用的降维算法,它通过对数据进行线性变换,将原始高维数据转换为低维表示,保留最重要的特征。
2.3 强化学习算法2.3.1 Q学习Q学习是一种常见的强化学习算法,它通过Agent与环境的交互学习最优策略。
机器学习导论-day1
1 ⼤数据的4V特征
①数据量⼤
TB-PB-ZB
HDFS分布式⽂件系统
②数据种类多
结构化数据:Mysql为主的存储和处理
⾮结构化数据:图像、⾳频等
HDFS、MR、Hive
半结构化数据:XML格式、HTML格式
HDFS、MR、Hive、Spark
③速度快
增长速度快
TB-PB-ZB
HDFS
数据处理速度快
MR-HIVE-PIG-Impala(离线)
Spark-Flink(在线)
④价值密度低
2 ⼤数据项⽬框架
①数据采集 ftp,socket
②数据存储 HDFS
③数据分析 MR+HIVE+INPALA+SPARK
④机器学习层在⼤数据处理后的应⽤
⑤数据展⽰ oracle+ssm
3 ⼈⼯智能发展
3.1 ⼈⼯智能三次浪潮
跳棋-专家系统
象棋-统计模型
围棋-深度学习
3.2 ⼈⼯智能场景
图像识别、⽆⼈驾驶、智能医疗、智能翻译、语⾳识别、数据挖掘
4 机器学习-⼈⼯智能的区别和联系
机器学习是⼈⼯智能的⼀个分⽀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个分⽀
5 数据、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的区别和联系
数据是观测值或测量值
信息是可信的数据
数据分析:数据—信息
数据挖掘:信息—有价值的信息
6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致⼒于研究如何通过计算⼿段,再给定算法结合数据构建模型,通过模型达到预测的功能。
7 基于规则的学习和基于模型的学习
基于规则的学习是硬编码的⽅式进⾏学习
基于模型的学习是通过数据构建机器学习模型,通过模型进⾏预测。
《机器学习导论》题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机器学习的基本类型?A. 监督学习B. 无监督学习C. 强化学习D. 深度学习2.在监督学习中,以下哪个选项是标签(label)的正确描述?A. 数据的特征B. 数据的输出结果C. 数据的输入D. 数据的预处理过程3.以下哪个算法属于无监督学习?A. 线性回归B. 逻辑回归C. K-均值聚类D. 支持向量机4.在机器学习中,过拟合(overfitting)是指什么?A. 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很好,但在新数据上表现差B. 模型在训练集上表现差,但在新数据上表现好C. 模型在训练集和新数据上表现都很好D. 模型在训练集和新数据上表现都差5.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交叉验证(cross-validation)的用途?A. 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B. 选择模型的超参数C. 减少模型的训练时间D. 提高模型的准确性6.在梯度下降算法中,学习率(learning rate)的作用是什么?A. 控制模型训练的迭代次数B. 控制模型参数的更新速度C. 控制模型的复杂度D. 控制模型的训练数据量7.以下哪个激活函数常用于神经网络中的隐藏层?A. Sigmoid函数B. Softmax函数C. ReLU函数D. 线性函数8.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决策树算法的优点?A. 易于理解和解释B. 能够处理非线性数据C. 对数据预处理的要求不高D. 计算复杂度低,适合大规模数据集9.以下哪个评价指标适用于二分类问题?A. 准确率(Accuracy)B. 召回率(Recall)C. F1分数(F1 Score)D. 以上都是10.以下哪个算法属于集成学习(ensemble learning)?A. 随机森林B. K-近邻算法C. 朴素贝叶斯D. 感知机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在机器学习中,数据通常被分为训练集、_______和测试集。
2._______是一种常用的数据预处理技术,用于将数值特征缩放到一个指定的范围。